![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D/1E/wKhkGWeivFyALZXlAAEu3v9EksQ286.jpg)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D/1E/wKhkGWeivFyALZXlAAEu3v9EksQ2862.jpg)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D/1E/wKhkGWeivFyALZXlAAEu3v9EksQ2863.jpg)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D/1E/wKhkGWeivFyALZXlAAEu3v9EksQ2864.jpg)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D/1E/wKhkGWeivFyALZXlAAEu3v9EksQ28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91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A.地理研究B.天文观测C.迷信活动D.航海辨别方向2、秦统一全国后,诏书传到南方,当地没有人认识。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A.统一语言B.统一文字C.统一货币D.焚书坑儒3、隋朝统治跟下列哪个朝代相似()A.东汉B.秦朝C.东晋D.西汉4、隋唐时期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勃的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
②科举制。
③曲辕犁。
④筒车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青铜器司母戊鼎的铸造时期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6、下图中的模型是用来A.运输物品B.排水C.灌溉D.水力鼓风7、“可怜赵军作坑魂,自此群雄不敢西。”该诗句描述的是()A.长平之战B.长勺之战C.马陵之战D.桂陵之战8、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西夏②辽③金④蒙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如图所示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清朝初期,实权掌握在手中,皇帝权力受到限制,大臣专权的局面接连出现。为了加强,雍正帝设立,我国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1、历史上的“战国七雄”指的是齐、____、秦、____、____、魏、韩七个国家。12、材料:“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____【注:下划线文句的意思是,皇帝博学善文,讨厌鲜卑族的旧俗,想要实行汉化来改变(旧俗),所以大胆地进行这项改革。然而,国势的衰微,实际上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赵翼《廿二史札记》回答:(1)材料中的“帝”是谁?根据材料概括他实行的措施有哪些?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论述。13、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14、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事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错误:。理由。15、填图题;读图填空。
写出左图中的国家名称。
A____
B____
C____16、(1)________年,隋灭_______,重新统一全国。(2)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它们分别是______和______。(3)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建造的______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______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4)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17、南宋兴起的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______(判断对错).18、春秋末年,江南的______国和______国也加入争霸战争,吴王任用______和______为将,攻破楚的都城郢。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9、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20、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他们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______(判断对错)21、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完善科举,设置殿试制度。这个皇帝是唐太宗。______(判断对错)22、唐朝鉴真为弘扬佛法六次东渡日本,最终在天竺求取真经。23、宋朝时“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24、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促进中国和亚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A.正确B.错误25、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______(判断对错)26、杜甫在描述自己某段生活时期的社会现象时写道:“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体会唐朝的盛世局面。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3题,共27分)27、(三)连线题:(请将下列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5分)28、连线搭配题:(每小题4分,连对一处得1分,共8分)(1)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请将下列思想家与其主要思想主张连接起来。(4分)墨子法治,加强中央集权孟子兼爱、非攻庄子施仁政于民,民贵、君轻韩非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2)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其中一部分来源于历史典故。请将下列成语与其相关典故连接起来。(4分)问鼎中原晋文公信守诺言退避三舍楚庄王询问九鼎轻重卧薪尝胆孔子发展学生潜能因材施教越王勾践发奋图强29、连线题将下面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线(10分)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晋文公卧薪尝胆越王勾践纸上谈兵项羽破釜沉舟赵括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40分)30、【题文】隋唐两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繁荣;文明、开放和兼容并蓄的时期;请根据有关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的生产工具是什么?该朝代还有其他什么农业生产工具?(4分)
(2)图二中桥梁是什么时候修建的?(2分)
(3)图三中书的名称是?它雕印于哪个朝代?(4分)
(4)请你仔细观察图四《隋朝大运河》图。
①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4分)
A.涿郡指今____B.____
②请回答:假如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西湖旅游;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请按顺序写出每段名称)(2分)
③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2分)31、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立即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政治方面废除了商周以来的分封制,确立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政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此外,秦始皇还推行了许多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对推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融合和文明发展都起了巨大作用。但是在秦统一之后秦始皇开始修筑阿房宫,修筑骊山陵墓加上严苛的法律,是使的百姓怨声载道,唱到“阿房,阿房,亡始皇”。
(1)秦始皇在政治方面废除了商周以来的分封制,统治地方的方式是什么?(2)秦始皇还推行了哪些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措施?试举两例?(3)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发了什么?秦朝最终被谁所推翻?(4)你怎样看待评价秦始皇?请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突出重点,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自圆其说。3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请回答以下问题。(40分)(1)战国时期的哪位思想家曾经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1分)中国历史上始称皇帝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3分)(2)隋唐时期在官员选拔制度上有创新,创立的制度和标志分别是什么?(6分)(3)隋唐时期官员选拔的制度到明清时期有什么变化?(3分)有何消极影响?(6分)材料一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4)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3分)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5)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3分)这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什么?(3分)材料三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皇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6)材料三反映的是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什么措施?(3分)这会造成怎样的影响?(6分)(7)通过以上的问题,你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3分)3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材料二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毛泽东材料三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维基百科(1)材料一中的“王”指的是谁?“初并天下”是指哪一历史事件?阅读材料找出这位“王”首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3分)(2)材料二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商鞅之法。(4分)(3)材料三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3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据“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可知,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航海辨别方向.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12世纪后期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故选D.
本题以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的记载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指南针在宋代的应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的四大发明的相关史实.【解析】【答案】D2、B【分析】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的诏书传到桂林,当地却没有人认识,因为文字不统一,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文字,颁行天下,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CD.
故选B.
本题考查了秦统一六国之后;巩固统一的措施.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统一全国文字.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B3、B【分析】隋朝和秦朝的历史特征相似;都结束了我国历史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都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暂,统治者都曾实行过残暴的统治,王朝的末期都曾经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故选:B。
本题以隋朝的统治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历史特征的知识.
本题以隋朝的统治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隋朝和秦朝历史特征的理解、记忆能力.【解析】B4、C【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隋炀帝时创立科举制,唐朝完善;唐代农民发明了曲辕犁;筒车。
故选:C。
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创新;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创新,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C5、B【分析】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故选B.
本题以青铜器司母戊鼎的铸造时期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并掌握古代青铜器的相关史实.【解析】B6、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水排的相关内容。汉代冶铁技术处于当时世界先列。图中是东汉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故选D。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两汉经济的发展·冶炼技术的提高【解析】【答案】D7、A【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可怜赵军作坑魂;自此群雄不敢西”,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四十多万人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选项中D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的长平之战的相关知识点.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了战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战争──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大败,四十多万人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长平之战后赵军被坑杀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进攻的史实.【解析】【答案】A8、A【分析】金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而蒙古政权是在1206年建立的,故蒙古政权不可能与北宋同时并立存在。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辽;北宋、西夏、金的并立.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辽、北宋、西夏、金的并立及蒙古政权的建立时间.【解析】A9、C【分析】①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前;②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③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故选C。
本题考查远古人类的生活年代。
排序型题目需要准确识记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解析】C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清朝初年,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置内阁和六部,但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一切军国大事由皇帝决定,我国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解析】【答案】满洲贵族,君主专制,军机处11、楚燕赵【分析】【分析】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巧记其具体方位的口诀为东南西北到中央。故答案为:楚;燕、赵。
【点评】本题考查了战国七雄。12、略
【分析】(1)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连汉姻,用汉制。所以材料中的“帝”是北魏孝文帝;第二小问,抓住题干“根据材料概括”一定从材料出发。根据材料“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可知,他实行的措施是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2)本题考查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以及对这一观点的论述。抓住题干"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就是从材料出发。根据材料“然国势之衰,实始与此。”和“欲以华风变之”可知,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是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所以,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是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第二小问,注意: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汉化”政策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增强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洛阳城(或中原地区)的开发,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但“汉化”政策抛弃了自己民族的长处,使鲜卑族丧失勇武的精神,也学习汉文化的糟粕。结论:以上观点是片面的,“汉化”政策积极性大于消极性。所以,论述:孝文帝“汉化”政策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增强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洛阳城(或中原地区)的开发,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但“汉化”政策抛弃了自己民族的长处,使鲜卑族丧失勇武的精神,也学习汉文化的糟粕。结论:以上观点是片面的,“汉化”政策积极性大于消极性。【解析】(1)“帝”是北魏孝文帝;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2)[答案示例]观点: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论述:孝文帝“汉化”政策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增强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洛阳城(或中原地区)的开发,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但“汉化”政策抛弃了自己民族的长处,使鲜卑族丧失勇武的精神,也学习汉文化的糟粕。结论:以上观点是片面的,“汉化”政策积极性大于消极性。评分标准:一等: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二等:观点较明确。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三等:观点不明确。史论结合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13、略
【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瓷器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故填景德镇。【解析】景德镇14、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主张“兼爱”、“非攻”是墨家的思想,法治”是法家韩非的思想。考点:百家争鸣【解析】【答案】错误:墨子主张“法治”理由: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15、魏蜀吴【分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在北方,是魏国;B点在长江中下游的西南一带,故属于蜀国;C点靠近东南海一带,属于吴国。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读图能力。地图清晰反应三国所在地理位置,很容易就看出来,本题属于送分题。16、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隋统一的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全国。(2)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对西突厥地区的管辖,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3)本题主要考查隋朝赵州桥和唐朝的《金刚经》相关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欧洲700多年以后才出现类似桥。唐朝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4)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的海外贸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为了更好的管理,宋朝政府设立市舶司。【解析】(1)589,陈。(2)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3)赵州桥,唐朝。(4)广州、泉州。17、略
【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景德镇”;结合所学知识: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点;应把握瓷都景德镇兴起的内容.
本题考查的是对景德镇兴起知识的把握.【解析】×18、吴国越国伍子胥孙武【分析】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江南地区的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和孙武为将,五胜楚国,争得霸主地位.
故答案为:
吴国;越国;伍子胥;孙武.
本题考查春秋五霸;把握吴越争霸的史实.
本题以春秋五霸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解析】吴国越国伍子胥孙武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9、√【分析】【分析】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唐朝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雕版印刷术的相关史实。20、√【分析】半坡人;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居民代表,过着定居生活,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他们会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会饲养猪、狗等家畜,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会烧制彩陶。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半坡人;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居民代表。
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21、×【分析】据所学知;科举制在唐代有了迸一步发展,武则天亲自面试考试,创立了殿试制度。
故答案为:×。
本题以完善科举;设置殿试制度为切入点,考查武则天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科举制创立和完善的过程及其影响。【解析】×22、×【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真东渡的相关史实。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六次东渡日本,最后在日本定居十年后去世,十年间,鉴真在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最终于贞观末年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交往2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宋经济重心南移的认识。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此题表述正确,故选T。
【解析】T2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点。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郑和下西洋。从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故题目错误,故选B。【解析】B25、√【分析】据课本所学可知;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条形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40%都是象形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使用的造字方法。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甲骨文的相关史实。【解析】√26、×【分析】杜甫的“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反映的史实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所以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体会唐朝的动荡局面。故本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杜甫与安史之乱的相关史实。【解析】×四、连线题(共3题,共27分)27、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退避三舍”与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有关,春秋时期晋楚之间爆发城濮之战,最终晋国打败了楚国,是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纸上谈兵”与长平之战有关,说的是赵括;“卧薪尝胆”与吴越争霸有关,说的越王勾践;桂陵之战是发生在围魏救赵之时,著名的军事家是孙膑。秦末农民战争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大败秦军主力。考点:与战争有关的成语。【解析】【答案】退避三舍城濮之战晋文公;围魏救赵桂陵之战孙膑;纸上谈兵长平之战赵括;卧薪尝胆吴越争霸勾践。破釜沉舟巨鹿之战项羽。28、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战国各学术派别的思想主张。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但支持正义战争。孟子是战国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2)本题主要考查一些成语的历史典故。春秋时,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问鼎中原”这个典故就是这样得来的。史载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在晋国内乱逃亡时,曾受到楚王的热情接待,重耳当时允诺若能回国为君,一量晋楚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以示报答。城濮之战时,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主要后退三舍(90里),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到吴王夫差时,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但被吴王扣留三年,勾践和夫人忍受了种种屈辱。勾践立志雪耻,发愤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他和百姓同甘共苦,经过长期准备,终于灭掉吴国。春秋晚期的孔子是一个大教育家。他注意“因村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的很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很大的实用性。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解析】【答案】(1)(2)29、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晋文公为了报答楚王的收纳之恩,许诺如果晋楚交战,“退避三舍”。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卧薪尝胆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长平之战中赵国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以激励士气,终于大败秦军于巨鹿之野。后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反顾。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成语中的历史史实【解析】【答案】退避三舍——晋文公;问鼎中原——楚庄王;卧薪尝胆——越王勾践;纸上谈兵——赵括;破釜沉舟——项羽五、综合题(共4题,共40分)3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
(1)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它们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有利于社会安定。
(2)安济桥又叫赵州桥;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近1400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李春是我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他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开创了我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我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据史书记载,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印的《金刚经》残卷,卷首有图,刻印精美,现存于伦敦博物馆中。唐代发明的印刷术,以后逐渐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化做出了伟大贡献。
(4)隋运河以洛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接五大水系黄河,长江,海河,淮河,钱塘江,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运河长度,世界首屈一指,河道水深、宽度、通航能力--是最大的。大运河如同长城,饮誉世界,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城市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迅速繁荣;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中央集权稳定。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解析】【答案】:
(1)唐曲辕犁。筒车(4分)(2)隋朝(2分)
(3)《金刚经》;唐朝(4分)(4)①北京;余杭;(4分)
②永济渠到邗沟再到江南河;(2分)
③学生不论持哪一种观点;论据充分,言之成理即可得2分。
例如:隋炀帝为开凿运河,滥用民力,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导致了国家灭亡,所以,应该否定。再例:隋炀帝开凿运河虽然使当时的百姓承受了巨大苦难,但是后代却获益匪浅。等等。31、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郡县制的相关知识点。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了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他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2)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采取统一的措施的相关知识点。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了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他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了度量衡,统一货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军事上统一车辆增强了军事实力,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开凿灵渠,促进了南方的发展。文化上统一了文字。
(3)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灭亡的相关知识点。秦始皇在位时实行暴政,到了他儿子的时候,更叫残暴。引起了人们的不满,掀起了农民运动。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4)本题考查的是对秦始皇评价的相关知识点。本题的要求是写小论文,因此要注意论文的格式。要求观点明确,突出重点,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功劳:政治上:灭六国,统一全国。创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军事上:统一车辆;道路方面开凿灵渠;文化上:统一文字;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过错: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焚书坑儒这些知识点不能缺少。例如:
秦始皇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了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他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了度量衡,统一货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军事上统一车辆增强了军事实力,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开凿灵渠,促进了南方的发展。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他还实行暴政,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给人民带来极大地灾难。焚书坑儒给文化带来了极大地破坏。总的说来,秦始皇功大于过。他的功过都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好的,我们应当珍惜,批判继承,发扬光大。坏的,也应当总结,作为教训,永远引以为戒。【解析】(1)郡县制。(2)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开凿灵渠,修筑长城。(3)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刘邦。(4)秦始皇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了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他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了度量衡,统一货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军事上统一车辆增强了军事实力,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开凿灵渠,促进了南方的发展。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他还实行暴政,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给人民带来极大地灾难。焚书坑儒给文化带来了极大地破坏。总的说来;秦始皇功大于过。他的功过都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好的,我们应当珍惜,批判继承,发扬光大。坏的,也应当总结,作为教训,永远引以为戒。
32、略
【分析】(1)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和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知识。战国时期,商鞅向秦孝公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行变法,深受赏识。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推行变法。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他自称始皇帝,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本题考查了科举制的创立。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3)本题考查的是八股取士及其消极影响。明清时期沿袭前代科举制,采用八股取士,考生采用八股文的形式写作,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三目落射荧光显微镜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竹根雕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煮呢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层珠光吹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冷冻黑椒牛柳饭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自动调整臂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专业知识的网络与社交媒体考核试卷
- 创业投资市场营销策略制定考核试卷
- 地理信息在农业智能化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工艺美术品原材料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考核试卷
- 超级大脑:孩子六维能力培养指南
- 纵隔肿物的护理查房
- 新能源汽车概论题库
- 设备维保的维修成本和维护费用
- 客运站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口腔预防儿童宣教
- 绿城桃李春风推广方案
- 档案管理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
- 颅脑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 2023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通讯、访谈(含答案)
- 人工智能在商场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