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2024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C/1B/wKhkGWeiuyKAOa9YAAIFMdflfTM484.jpg)
![2025年统编版2024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C/1B/wKhkGWeiuyKAOa9YAAIFMdflfTM4842.jpg)
![2025年统编版2024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C/1B/wKhkGWeiuyKAOa9YAAIFMdflfTM4843.jpg)
![2025年统编版2024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C/1B/wKhkGWeiuyKAOa9YAAIFMdflfTM4844.jpg)
![2025年统编版2024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C/1B/wKhkGWeiuyKAOa9YAAIFMdflfTM48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2024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读“我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图”,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闯关东是指大批黄河下游地区人口到东北开发矿产资源B.走西口是指山西人穿越云贵高原迁移到甘肃等西北各地C.客家人迁徙是指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交界地区D.下南洋是指我国四川盆地的居民迁移到东南亚地区2、适宜的市内光照能杀死或抑制细菌繁殖,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改善居室微小气候.在建筑学中,日照条件是指阳光直接照射到房间内的时间长度和光照强度.对同纬度的不同地区而言,下列因素中,与日照条件无关的是()A.房屋的朝向B.房屋之间的间距C.窗户采用单、双层结构D.窗户的大小3、下列有关地域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B.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其“地域”范围的大小呈正比关系C.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4、如图四地中,可能有大面积毛竹生长的是()A.B.C.D.5、读下列四幅图,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下列属于流水堆积地貌的是()A.河漫滩平原B.河流三角洲C.河流U型谷D.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7、本次期中考试期间(5月)()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C.宿迁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8、【题文】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显著优点有()A.农业生产有很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B.机械化水平高C.交通运输便利D.农场是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9、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生活方式符合低碳生活的是:A.家庭尽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B.多用电子邮件,少用传真、打印机C.夏天多使用空调D.用小汽车作为代步工具10、有关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因降水较少,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B.秦岭—淮河以南的华中、华南地区,因夏季雨热同期,均可发展水田农业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东部降水相对较多,也可以发展水田农业D.青藏地区农业以高寒农牧业为主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1、(2011秋•信丰县校级月考)读“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气压带C、E分别是:____、____.
(2)若图表示北半球的三圈环流,B为____、D为____.
(3)图中H代表三圈环流中的____环流圈.
(4)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____,多雨的是____(用字母表示).
(5)若图表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则图中D的风向是____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正南风。
(6)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____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一些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A、____、E____、F____.
(2)用图中字母写出:地球是____,哈雷慧星是____.
(3)从下列选项中选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____
A.太阳B.月球C.金星D.火星。
(4)据上图可以总结出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有____、____、____.13、(2013秋•商南县校级月考)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
(1)A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__.
(2)B层____部冷、____部热,以____运动为主.
(3)在A、B、C三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层;飞机多在____层飞行,因为该层____;____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____层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14、如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理由是____.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____.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请阐述你的理由.____.15、(2013秋•金牛区校级期中)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圆外短线上的地球自转方向应为____时针方向.此图为北半球____(节气)太阳光照图.写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经度____.
(2)A与B相比,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____,白昼时间较长的是____,正午太阳高度将增大的是____.此时离天黑时间较近的是____.
(3)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点钟,伦敦时间为____点钟.
(4)此时地球公转到____(远、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逐渐变____(快、慢).16、【题文】读以下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C图从旅游资源分类上属于________;从旅游资源的特性上看,它区别于其他三幅图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旅游资源的分类上看;A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B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C图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D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
(3)旅游资源的特性中,四幅图都具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题文】大气的水平运动叫____,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6分)18、我国北方秋季经常出现的“秋高气爽”天气,是在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____.(判断对错)19、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上,等压线密的地方风力也大.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探究题(共1题,共8分)20、近年来,“油菜花节”成为全国各地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面对扎堆的油菜花节,不少游客已经发出审美疲劳的感慨,而举办油菜花节的各个景区,也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经济收益。下表为我国部分油菜花观赏地及其花期资料。分析“油菜花节”旅游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闯关东:“关东”原指山海关以东地带;泛指东北各省.明朝以后,人们把不顾官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作闯关东.
走西口: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和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客家人迁徙:客家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未经南北朝;唐宋,由于战乱等原因,他们逐步往江南、再往闽、粤、赣边,最迟在南宋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群族.
下南洋: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末年,福建、广东一带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不堪战乱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和避难所,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解析】【解答】解:A;闯关东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到东北谋生;不是矿产资源开发,是开荒种田,故不符合题意;
B;走西口是指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到北部蒙古草原;故不符合题意;
C;客家人迁徙是由于战乱等原因;他们逐步往江南、再往闽、粤、赣边,故正确;
D;下南洋是指福建、广东一带居民迁移到东南亚地区;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2、C【分析】【分析】首先明确该题的要求是与日照条件无关的因素.
影响日照的因素主要有房屋的朝向、房屋之间的间距、窗户的大小等.【解析】【解答】解:A;房屋朝向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多的日照条件;故不符合题意;
B;房屋之间间距的大小目的是为了解决挡光问题;纬度越低,则房屋间距越小,故不符合题意;
C;窗户采用单、双层结构;其目的是北方地区为了冬季保暖而采取的措施,故正确;
D;窗户越大;射入屋内阳光越多,采光越好,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3、C【分析】本题考查地域文化知识。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其重要性与地域范围的大小没有关系,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随社会的发展也会发生变化。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解析】【答案】C4、D【分析】解:根据材料;毛竹喜欢温热湿润的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海拔400~800米的丘陵和山麓地区,四个选项中,只有D处于这个区域。
故选:D。
我国毛竹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因此,只要根据经纬度对四幅图进行区域定位即可。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域定位,这也是学生必备的一种技能。【解析】D5、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海陆比热容.由于海陆的热容量不同(海高陆低),使得海洋比陆地升温慢降温也慢,进而出现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的温度在白天是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在夜晚是海洋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陆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所以海洋的温差比陆地的小.晴天的温差大,阴天的温差小.昼夜温差最小,即白天温度较低,而晚上温度较高;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会太高,故气温较低,而晚上阴天,云多,大气逆辐射强,故晚上气温不低,故昼夜皆阴的温差最小.所以图中的昼夜温差最小的是D.【解析】【解答】解:A;由于海陆的热容量不同(海高陆低);海洋的温差比陆地的小,故不符合题意;
B;由于海陆的热容量不同(海高陆低);海洋的温差比陆地的小,故不符合题意;
C;昼夜温差最小;即白天温度较低,而晚上温度较高;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会太高,故气温较低,而晚上阴天,云多,大气逆辐射强,故晚上气温不低,故昼夜皆阴的温差最小,故不符合题意;
D;昼夜温差最小;即白天温度较低,而晚上温度较高;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会太高,故气温较低,而晚上阴天,云多,大气逆辐射强,故晚上气温不低,故昼夜皆阴的温差最小.所以图中的昼夜温差最小的是D.故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AB【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河漫滩平原一般是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解析】【解答】解:A;河漫滩平原一般是在中下游地区;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所以河漫滩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故正确;
B;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故正确;
C;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U型),故不符合题意;
D;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B.7、AD【分析】【分析】五月的时候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向北运动,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公转速度越来越慢,【解析】【解答】解:A;现在是5月;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在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速度最慢,因此地球的公转逐渐变慢,故正确;
B;现在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昼夜平分,故不符合题意;
C;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北运动,因此宿迁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D;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北运动,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故正确.
故选:AD.8、AD【分析】【解析】由于农场内的土地实行轮作或休耕,保持土地的肥力,而且动物粪便可肥田,形成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解析】【答案】AD9、AB【分析】略【解析】【答案】AB10、B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熟练掌握我国各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东北地区因纬度高,热量不足,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故A错;秦岭—淮河以南的华中、华南地区,因夏季雨热同期,降水多,热量足,故地形平坦地区均可发展水田农业,故B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东部虽然较西部地区降水偏多,但整体来说,水资源短缺,不可以发展耗水量大的水田农业,故C错;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业以高寒农牧业为主,故D对。故选BD。【解析】【答案】B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1、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信风带西风带低纬GCAECB【分析】【分析】此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此题考查气压带的位置.根据图中的纬度判断位置.90°是极地高压带;60°是副极地低压带,30°是副热带高压带,0°是赤道低压带.
(2)此题考查风带.0-30°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信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南半球风向是东南风.30-6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西风带,北半球风向是西南风,南半球风向是西北风.60°--9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极地东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南半球风向是东南风.
(3)此题考查三圈环流.赤道因终年气温高;是热源,空气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高空形成高气压区.气流由赤道上空的高气压区向向两极方向流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偏转(北右南左,总体是向东偏),到了纬度30°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向东运动)不能继续向高纬度运动,在不断聚集(堆积)的情形下便产生了下沉气流,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纬度30°),极地地区因终年气温低,是冷源,气流终年下沉,在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在纬度60°形成了相对的低气压带,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于是形成了三圈环流,即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4)此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般高压带控制下是晴天;低压带控制下是阴雨天气.西风带风向是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温度降低,容易形成降水.信风带风向和极地东风带风向是高纬度吹向低纬度,不容易形成降水.
(5)此题考查风带的风向.0-30°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信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南半球风向是东南风.30-6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西风带,北半球风向是西南风,南半球风向是西北风.60°--9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极地东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南半球风向是东南风.
(6)此题考查三圈环流的成因.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解析】【解答】解:(1)根据图中的纬度判断位置.90°是极地高压带;60°是副极地低压带,30°是副热带高压带,0°是赤道低压带.图中的C在30度附近,是副热带高压带.E在60度,是副极地低压带.
(2)0-30°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信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是图中的B.30-6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西风带,北半球风向是西南风,是图中的D.
(3)三圈环流;即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0-30之间的是低纬环流.30-60度之间是中纬环流.60-90度之间是高纬环流.
(4)一般高压带控制下是晴天;低压带控制下是阴雨天气.图中的G是极地高压带,C是副热带高压带,A是赤道低压带,E是副极地低压带,所以AE一般形成多雨的天气.CG形成少雨的天气.
(5)图中的D是西风带;南半球的西风带的风向左偏,所以是西北风.
(6)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季风的形成原因.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
(1)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2)信风带中纬西风带(盛行西风带)
(3)低纬。
(4)GCAE
(5)C
(6)B12、水星木星土星CGB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分析】【分析】(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图中A;B、C、D分布代表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哈雷彗星绕日公转方向不同与其它八大行星;而且呈云雾状.
(3)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
(4)八大行星运动方面的共同点是:公转方向都相同,即同向性;公转轨道近似正圆形,即近圆性;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很小,即共面性.【解析】【解答】解:(1)图中A;B、C、D、E、F分别代表: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2)容易找出C代表地球;彗星呈云雾状;而且绕日公转方向不同于八大行星.
(3)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
(4)从图上可以看出八大行星运动方面的共同点: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故答案为:(1)水星;木星、土星.
(2)CG.
(3)B.
(4)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13、地面辐射下上水平AB大气平稳天气晴朗BC【分析】【分析】(1)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2)平流层:有大量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高度为自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
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
(3)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厚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高层大气特点: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高空有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通讯.【解析】【解答】解:(1)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2)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故B上热下冷,以水平运动为主.
(3)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人类影响最大.高层大气特点: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高空有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通讯.
故答案为:
(1)地面(辐射)
(2)下上平流。
(3)AB大气平稳天气晴朗BC14、文教住宅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城市外围,地价低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
西南部: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分析】【分析】(1)公共事业用地主要指公共服务事业的用地;例政府;文教、医疗等;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是住宅用地.
(2)大型批发市场要遵循交通最优原则;①在城市边缘,占地面积广,地价低;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3)化学工业污染大气和水源;图示化学园区在城市东北方,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4)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两种方案都有利有弊,选其一答,要阐述好处的理由.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原有的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西南部:地势较高,在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解析】【解答】(1)解:(1)在城市功能区里;属于公共服务事业用地的是政府,医疗,文教.因此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有文教区.在城市功能区里,住宅区的占地面积最大,分布较广,是城市最主要的城市功能区.
(2)建立大型批发市场额原则是:必须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即沿铁路和告诉公路;位于城市的外围边缘;地价较低,批发市场占地面积较大.因此①地适合.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工业区位于河流的下游;因此对城市的水源污染较少;甲处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即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的空气污染较少;位于铁路沿线交通便利.
(4)东北部:根据图中信息: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靠近工业区,基础设施较好,有利于工人的上班和下班.
西南部: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西南部地势较高;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水质较好;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这里的荒地较多,因此可以有效的保护耕地.
故答案为:
(1)文教住宅。
(2)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城市外围,地价低。
(3)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4)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
西南部: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15、逆夏至45°WABAB1215远慢【分析】【分析】(1)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根据图中0°经线和地球自转的方向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经线为45°W.
(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将增大的是A点;B点离昏线近,故离天黑时间较近.
(3)A点位于白天的中央;地方时为12点;根据“东加西减;东早西晚”可以计算得出伦敦时间为15点.
(4)夏至日,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7月初最慢).【解析】【解答】解:
(1)读图;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根据图中0°经线和地球自转的方向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经线为45°W.
(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A点大于B点;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B点大于A点.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将增大的是A点;B点离昏线近,故离天黑时间较近.
(3)A点位于白天的中央;地方时为12点;根据“东加西减;东早西晚”可以计算得出伦敦时间(0°经线)为15点.
(4)夏至日;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7月初最慢).
故答案为:
(1)逆;夏至;45°W.
(2)A;A;B.
(3)12;15.
(4)远;慢.16、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旅游资源按其形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图C的金字塔是人类活动创造的;故属于人文旅游资源;其他三图都表示自然旅游资源,而图C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两类旅游资源都具有多样性;非凡性、永续性等特征,而人文景观具有可创造性特征。(2)自然旅游资源可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大气与太空景观、生物景观等,结合图示判断,A属于山地景观故属于地文景观;B图属于生物景观;D图属于水域景观。人文旅游资源可分为文物古迹、古典园林、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城乡风貌、现代设施、民俗风情和饮食与购物等。金字塔属于文物古迹类景观;(3)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具有多样性、非凡性、永续性等特征,而人文景观具有可创造性特征。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特性。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强,解题的关键是在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区别回答旅游资源的特性。注意区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基本原则。【解析】【答案】(1)人文旅游资源可创造性。
(2)地文生物文物古迹水域风光。
(3)多样性非凡性永续性17、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大气的水平运动即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近地面的风还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劳务分包投标保函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施工合同
- 2025年健康医疗公司股东股权转让与医疗设备供应合同
- 2025年度母婴用品店合作开店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捐赠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城市综合体项目施工及配套设施合同
- 2025年度广告媒体购买合同
- 2025年度废弃物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劳务分包与工程质量检测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生物科技研发团队职员劳动合同
-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多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
- 胸外科讲课全套
- 医疗器械GSP相关
- 202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公安法制培训
- 电力工程施工售后保障方案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阅读任务单及答案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教案 (一)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教科版(广州)英语四年级上册
-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