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7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成语典故与相关事件或人物搭配不正确的是()A.道路以目--周厉王B.卧薪尝胆--越王勾践C.酒池肉林--商纣王D.约法三章--巨鹿之战2、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D.“雄赳赳,气昂,跨过鸭绿江”3、16世纪末打败“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下半叶起,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英国D.法国4、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二种”是指()A.火药B.造纸术C.指南针D.印刷术5、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是因为可以()A.使清军丧失战斗力B.造成清朝财政困难C.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D.牟取暴利,掠夺白银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请填出如图中两种货币的使用朝代和名称。

A朝代____名称:____

B朝代____名称:____。7、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作品名称(1)《资治通鉴》(2)《清明上河图》(3)《窦娥冤》(4)《本草纲目》

(1)北宋司马光编写,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____

(2)大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____

(3)元朝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____

(4)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____。8、《中外纪闻》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成立的革命团体____的机关报;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____。9、1799年11月9日,____发动政变,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执政府,史称“____。”

错误:____订正:____10、“鉴真东渡”中,被日本人民誉为____;日本十多次派的留学生叫____。11、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是艰难的,但他们在此过程中都留下了深深地印迹。根据提示说出“他”是谁:(1)他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光绪帝赞其“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是_____________。(5)他创办《新青年》杂志,还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他是__________________。(6)他是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他是__________________。(7)他被誉为状元实业家,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8)他在黄埔军校出任政治部主任,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12、近代以来,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它们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____。13、某校开展“走进抗日救亡历史”主题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理解学习】

《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歌曲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含义。

【时空对话】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涌现了无数的抗日英豪,他们或直接在抗日第一线,或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抗战的作用。图1;图2、图3所示历史人物,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2)你学习了上述三位历史人物的抗战事迹后;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请你简要说明理由。

【研究学习】

小明;小洋同学以抗日救亡歌曲研究抗战历史;收集了以下歌曲:《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松花江上》(1936年)、《大刀进行曲》(1937年)、《歌唱二小放牛郞》(1942年)、《南泥湾》(1943年).为了方便研究学习,他们把收集的歌曲制作成表格。

歌曲名称蕴含的思想内容起到的思想作用①____号召全民族团结抗日③____②____控诉日军侵略带来的苦难《大刀进行曲》(1937年)歌咏全民抗战活动《南泥湾》(1943年)歌咏生产和政权建设《歌唱二小放牛郞》(1942年)纪念抗日英雄(3)根据上述同学收集的歌曲和抗日战争有关历史,请你帮助两位同学完成上面表格。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楚、燕、韩.____(判断对错)1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是夏朝.____.16、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标志是洋务运动。17、1921年,苏俄开始采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____(判断对错)18、鸦片战争前,清道光帝支持禁烟;戊戌变法中,清宣统帝支持变法。____(判断对错)19、中央红军在怀化“通道转兵”后,初步扭转了红军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20、日本“大化改新”时我国正处于隋朝。____。(判断对错)2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逐渐民族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的格局。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4题,共20分)22、中国先秦时期与秦汉时期的文化发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重大,初一某班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读图说史]

图1邮票(孔子)图2(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人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判断说理]

(2)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不同学派的都提出了不同的政治思想。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哪一家的学说最受战国时期的统治者重视?并简要说明理由。[历史调查]

(3)西汉末年,佛教传入,并在中国得到长足发展。该班级某小组同学以佛教研究作为此次活动的主题,请你设计一个问卷调查。(至少提出两个佛教有关的题目)[读图说史]

(4)图2是三教共栖图,里面由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共处一处。请问该图体现出自东汉以来我国怎样的思想文化情况?23、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收集了一组图片,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1年的奋斗历程。图一开天辟地新气象图二当家作主站起来图三解放思想定新政图四十二五规划重民生根据图片提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图二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图二对中国的革命有何意义?(2)图三中的“新政”指什么?“新政”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试列举在“新政”指导下中国在经济、科技、教育和外交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各一例?(3)党的“十二五”规划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体现了党的什么执政理念?并举一例说明党在民生方面作出的成绩。24、文明(文化)在人类生活中的表现形态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图二.图三.图四.(1)图一是哪种文明的代表?图四是什么样式的建筑?(2)请你对图二进行简单的评价。图三中文字具有什么地位?(3)你对以上图片有什么认识?25、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片现危机】【举措展胜机】面对社会危机,当时的美国、俄国和日本分别是怎样转危为机的?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3题,共27分)26、例题:“皇帝倒了,辫子割了”是瞿秋白对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变化的感受。史林同学认为,这一感受形象地说明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史林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答案:不正确。理由:戊戌变法时,皇帝还在,没有发生“割辫子”的事;“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唐朝时期,一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购买了一本活字印刷的《史记》,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27、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1)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全境获得了空前的统一。改正:【】(2)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代表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大跃进”这场内乱。改正:【】(3)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改正:【】(4)在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改正:【】(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组建了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改正:28、《蒙娜丽莎》深深地打动着人们人们,从中看到达•芬奇对民主和平等的追求。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16分)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中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请回答:(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1分)说出一个该派别为“学习外国利器”而兴办的企业名称。(1分)(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3)材料三中“德先生”指什么?14-16世纪的西欧也兴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问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2分)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这个主题是什么?(1分)30、中世纪封建教会宣称神高于一切,主宰一切,而人则是渺小的,应当忠顺地听神的摆布,当神的奴仆。他们否定人的价值而把一切赞美词都加给上帝,说上帝是“至高、至美、至仁”的,而人是渺小的,“人应当蔑视自己”。这就把人沦为神(上帝)的附庸、上帝的驯服工具。但上帝究竟在哪里呢?神学家们又宣称:他们自己就是神的代表,上帝的代言人。因此所谓“神”,只不过是被神化和美化了的封建统治者本身。人文主义者从古希腊罗马著作中发现和引用许多对人高度肯定的观点,他们宣称他们“发现了人”。如他们经常引用古希腊智者普罗塔戈拉的格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引用索福克勒斯在悲剧《安提戈尼》中对人的颂词:“世界的奇物珍宝可真不算少,象人这样维妙的却很难找”;引用但丁公开宣称的:“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等等。——摘自林亚光主编《简明外国文学史》根据以上材料,请谈一谈人文主义者为什么要强调提高人的地位?又做出哪些实际行动?31、浏览名人长廊,领悟文明进步。(9分)如图,杰出人物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图片回答问题:图一: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图二:开国元勋图三:当世枭雄图四:18世纪的技师楷模请回答:(1)请写出图一、图二、图四分别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3分)(2)图一人物是谁?写出他的一部代表作品。(2分)(3)请写出图二人物的重大历史贡献。(2分)(4)图四人物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是什么?(1分)(5)概括四位人物在世界历史上所起到的共同作用。(1分)32、【题文】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国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

(1)“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的标志是什么?(1分)

(2)“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是什么?(1分)

(3)从材料二中你可以看出美苏之间的冷战带有什么色彩?(1分)

(4)“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最终的结局是什么?(1分)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5)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包括观点和理由)。(1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典故与相关事件或人物的搭配.掌握必要的成语典故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解析】【解答】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军主力在巨鹿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下令:“皆沉船,破釜甑”.项羽最终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破秦军.与巨鹿之战相关的成语典故是破釜沉舟.

故选D.2、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歌曲中的历史。A项是《北伐军军歌》,北伐战争是在1926年,属于20世纪20年代,故A不合题意;B项是我们都熟悉的《义勇军进行曲》,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属于20世纪30年代,故B被排除;C项中关键词“鬼子”说明也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是《大刀进行曲》,属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故C被排除;D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属于20世纪50年代,故D被排除。故选A。【解析】A3、C【分析】16世纪末;英国打败“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日不落帝国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日不落帝国的相关史实。【解析】C4、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元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解答】A.​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二种”是指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且火药外传到欧洲为资产阶级摧毁封建阶层提供了条件,故A正确。

BCD.综上可知;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

故选A。

【解析】A5、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的鸦片贸易.【解析】【解答】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是因为可以牟取暴利.ABC是鸦片走私的危害,排除.

故选D.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唐朝开元通宝北宋交子【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开元通宝与交子.【解析】【解答】图A中有开元通宝的字样;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图B是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故答案为:

A朝代:唐朝,名称:开元通宝;B朝代:北宋,名称:交子.7、《资治通鉴》《清明上河图》《窦娥冤》《本草纲目》【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资治通鉴》.

(2)本题考查《清明上河图》.

(3)本题考查《窦娥冤》.

(4)本题考查《本草纲目》.【解析】【解答】(1)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的历史.

(2)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反映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增多.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实技艺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体会,使观者“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常令人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

(3)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

(4)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有《本草纲目》.全书共收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00多则,插图1160幅,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故答案为:

(1)《资治通鉴》.

(2)《清明上河图》.

(3)《窦娥冤》.

(4)《本草纲目》.8、强学会《民报》【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团体.【解析】【解答】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在北京安徽会馆创办《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组织的发端.《中外纪闻》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成立的革命团体强学会的机关报;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民报》.

故答案为:强学会;《民报》.9、热月政变雾月政变【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拿破仑上台。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这次政变在当时法国历法中属于雾月,故称“雾月政变”。而“热月政变”是法国大革命中推翻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政权的政变,发生1794年7月27日,在当时法国历法中属于热月。

【点评】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10、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在日本十年,辛勤不谢地传播唐朝文化,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来学习唐朝的文化。故填:天平之甍;遣唐使。【解析】天平之甍;遣唐使。11、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实。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故他是林则徐。(2)本题主要考查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中国边疆出现了危机,清政府内部发生了激烈争论,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兵分批进入新疆,采取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故他是左宗棠。(3)本题主要考查了黄海大战的有关知识。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敌舰,因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邓世昌壮烈殉国。故他是邓世昌。(4)本题主要考查了戊戌变法的有关知识。1898年9月,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谭嗣同不肯逃走,他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并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故他是谭嗣同。(5)本题主要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杂志,从第四卷起《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刊登新体诗,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故他是陈独秀。(6)本题主要考查了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史实。根据所学知识,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1918年底,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来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故他是李大钊。(7)本题主要考查了状元实业家张謇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故他是张謇。(8)本题主要考查了黄埔军校建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故他是周恩来。【解析】(1)林则徐(2)左宗棠(3)邓世昌(4)谭嗣同。

(5)陈独秀(6)李大钊(7)张謇(8)周恩来12、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取得《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答案为: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3、《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民众、救亡图存、激发斗志、抗战到底.《松花江上》【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和华北危机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佟麟阁;侯德榜、冼星海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救亡歌曲的知识点.【解析】【解答】(1)《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的东北地区.1935年,日军又制造了华北事变,企图把华北从中国分离出去,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歌曲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就是指的这一系列事件.

(2)图一是《佟麟阁》.佟麟阁是著名的抗日英雄;二十九军副军长.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佟麟阁指挥军队英勇抗击日军的侵略,为国捐躯.图二是《冼星海》.冼星海是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抗日战争期间,他先后创作了《保卫卢沟桥》、《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黄河大合唱》等著名抗日歌曲,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日热情.图三是《侯德榜》.侯德榜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化学家.他撰写了《制碱》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之于众.他还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比欧洲的制碱方法,降低了40%,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3)《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2月2日;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它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歌曲内容是号召人民奋起抵抗入侵者,歌曲雄壮激烈,催人奋进.《松花江上》揭示了九一八事变以后,因遭日本侵略者蹂躏而背井离乡的东北同胞的悲惨生活,倾诉着他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这支歌引动国恨家仇,激起了东北军以及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热情,对推动抗战大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动员作用.《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歌唱二小放牛郞》、《南泥湾》等抗日歌曲,在抗日战争时期,起到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鼓舞了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抗战到底的信心,对抗战大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故答案为:

(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后又把侵略扩大到华北(华北危机),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学生任选一位抗日英雄名字作答均可得.例如:佟麟阁;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佟麟阁指挥军队英勇抗击日军的侵略,为国捐躯等.

(3)①《义勇军进行曲》(1935);②《松花江上》(1936);③鼓舞民众、救亡图存、激发斗志、抗战到底.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战国七雄.【解析】【解答】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赵;魏、韩.

故答案为:

×.15、×【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夏朝和秦朝.【解析】【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故答案为:×.1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解析】【答案】√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解析】【解答】1921年3月列宁对苏俄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发展.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光绪帝进行戊戌变法.【解析】【解答】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由此可知题目中清宣统帝支持变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央红军在怀化“通道转兵”后,初步扭转了红军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

【点评】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红军长征·湖南怀化“通道转兵”(课标外)。20、×【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大化改新.【解析】【解答】公元646年;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时我国正处于唐朝(618年-907年).

故答案为:

×.2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分布状况.【解析】【解答】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故答案为:

×.四、识图题(共4题,共20分)22、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相关知识。根据图1中的信息“孔子”,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主要包括“仁”和“礼”两部分。“仁”就是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2)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中法家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会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法家的学说最受战国时期的统治者重视,因为第一,法家代表人物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第二,韩非子的思想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重要集权的需要。(3)本题主要考查佛教传入的相关知识。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传播开来。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因以佛教研究作为活动的主题,故只要设计与佛教有关的问题即可。如你周围的人们信佛教吗?佛教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你知道有哪些佛教常识呢?等等。(4)本题主要考查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和道教是中国古代流传很广的两大宗教,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乃至政治经济都有重要影响。东汉以后,实行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教并立互补的局面。三家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进一步增强文化凝聚力,在促使社会和谐安定方面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该图体现出自东汉以来,思想领域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教并立的局面。​【解析】(1)“仁”、“礼”。(2)法家。第一,法家代表人物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第二,韩非子的思想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重要集权的需要。(3)你周围的人们信佛教吗?佛教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你知道有哪些佛教常识呢?(4)反映了我国东汉以来,思想领域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教并立的局面。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中国的建立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依据图片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依据图片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开国大典的图片,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人民大家做主站起来了。(2)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改革开放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相关知识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经济上形成对外开放格局,中国了加入WTO等;科技上载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教育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外交上香港、澳门回归,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3)本题考查的是我党的执政理念和党在民生方面成绩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党的“十二五”规划体现了党的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党为了改善民生,做出了许多成就,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例如:义务教育学费减免;取消农业税等。【解析】(1)图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图二:新中国的成立;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新政”是指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成就:经济上,形成对外开放格局或加入WTO等;科技上:载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教育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外交上:香港、澳门回归或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3)执政理念: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皆可;举例:义务教育学费减免;取消农业税等。24、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古埃及文明及著名建筑。依据所学可知,图一是狮身人面像,位于法老哈夫拉陵墓旁,是埃及著名古迹,与金字塔同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遗迹。图四是罗马式建筑。罗马式建筑是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马式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是10世纪晚期到12世纪初欧洲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券、拱而得名,给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影响很大。(2)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知识。依据所学可知,图二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图三是中国的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现代汉字的鼻祖是当之无愧的。(3)本题主要考查对图片的认识,考查归纳概括能力。图一反映的是古埃及文明,图二反映的是古巴比伦文明,图三反映的是古中国文明,图四反映的是古罗马文明。这些文明都是古代劳动人们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出了他们的创造力。古代亚非文明和西方文明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等。【解析】(1)古埃及文明;(0.5分)罗马式建筑。(0.5分)(2)图二叫《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1分)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分)(3)每个图片都代表着一种文明成就;古代人民具有杰出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意思对即可,1分)25、略

【分析】本题考查国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知识。面对危机,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林肯领导北方战胜了南方,维护了国家统一,并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面对严峻的危机,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缓解了国内阶级矛盾,避免了革命发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则实行了明治维新,大力学习西方,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解析】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矛盾,避免了革命发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五、改错题(共3题,共27分)26、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印刷术的相关内容。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知,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其法是将图画或者文字反刻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然后印墨印刷。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印的《金刚经》残卷,卷首有图,刻印精美,现存于伦敦博物馆中。隋唐时期发明的雕版印刷术,以后逐渐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化做出了伟大贡献。北宋庆历年间,布衣毕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原来的正版雕刻改为胶泥雕刻烧制的单字,再排版印刷,省工省力,成本较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所以推广很快。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欧洲直到400年后才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故此题错误,理由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唐朝使用雕版印刷术印刷书籍,所以唐朝时期阿拉伯商人买到的应该是雕版印刷的《史记》。【解析】答案:不正确。理由: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唐朝使用雕版印刷术印刷书籍,所以唐朝时期阿拉伯商人买到的应该是雕版印刷的《史记》。27、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史实。1951年,西藏地区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从此,祖国大陆各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成果。故此题错误,将祖国全境”改为“祖国大陆”。(2)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化大革命的相关内容。1976年10月,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和叶剑英采取果断措施,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故此题错误,“大跃进”改为“文化大革命”。(3)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特区的相关内容。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是最早经济特区。厦门属于福建省,故此题错误,“厦门”改为“汕头”。(4)本题主要考查了邓小平理论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的相关史实。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由中国特色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此题正确。(5)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的相关内容。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建立了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故此题错误,“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新中国成立前”。【解析】(1)(×)“祖国全境”改为“祖国大陆”(2)(×)“大跃进”改为“文化大革命”(3)(×)“厦门”改为“汕头”(4)(√)(5)(×)“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新中国成立前”28、略

【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中著名的画家,他在艺术上的杰作是《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两幅绘画作品.《蒙娜丽莎》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人性回归的渴望,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解析】×六、综合题(共4题,共16分)29、略

【分析】试题分析:(1)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第一小问:从材料中李鸿章的话可以看出,当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些开明官员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所以答案为“洋务派。”第二小问: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开平矿务局等一批近代工业,所以答案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2)第二题是第一题的延伸,进一步考查近代化探索的相关内容。洋务运动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要挽救民族危亡,还要建立向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制度,于是先后出现了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戊戌变法和孙中山等领导的辛亥革命。所以答案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3)第一问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从材料可以看出,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德、赛两位先生拯救了西洋人,也能够救活中国,于是他们高举这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而德、赛是“民主”和“科学”的音译,所以答案德先生应为民主。第二问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由新文化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联想到世界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学生很容易能想起14-16世纪欧洲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所以答案为文艺复兴。(4)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是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