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关于生活用电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是串联的B.能够使试电笔氖管发光的被测导线是零线C.使用电冰箱时必须使用两孔插座D.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2、如图所示事例中,运用到图所示现象原理的是(

)

A.

飞机B.

吸盘C.

热气球D.

密度计3、如图;将装满纯净水的桶(

约40cm

高)

开口朝下放在水中,结果是(

)

A.桶内的水将流出一部分B.桶内的水将全部流出C.仍然是满桶水D.无法判断4、下列实验和实例,不能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是()A.手表压在枕头下面,头枕枕头,能听到手表的滴答声B.甲同学轻敲楼梯扶手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听到了响声C.把一个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然能听到响声D.击打音叉,把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面颊有麻的感觉5、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名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B.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C.一名中学生的正常体重约为1000ND.唱一次重庆一中校歌的时间约为6006、校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参加100m比赛,关于各选手运动的快慢有如下说法。

(1)观众是用“时间相同比路程”的方法比较选手运动快慢。

(2)终点裁判是用“路程相同比时间”的方法比较选手运动快慢。

(3)物理学是采取观众的方法比较选手运动的快慢。

(4)物理学是采用终点裁判的方法比较选手运动的快慢。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A.(1)(2)(3)B.(1)(2)(4)C.(1)(4)D.(2)(4)7、在玉树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

如图所示)

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生命探测仪将音频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音的音调、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到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8、关于压强P=F/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跟受力面积成正比B.压强跟受力面积成反比C.压强跟压力成正比D.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声波频率范围很宽,但正常人耳朵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的声音,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之为____,低于20Hz的声音称之为____.10、如图所示,这两只眼睛存在视力问题.图乙的眼睛是____眼.图甲应该配带用____透镜做的____眼镜.这种透镜对光有____作用.

11、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____上.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___处.如球的重心在____.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12、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cm,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13、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两支温度计,小明要测体温应该选择______(

选填“甲”或“乙”)

温度计,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隆忙

另外一支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隆忙

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的______性质制成的.14、0隆忙

的水和0隆忙

冰的冷热程度是______的.(

填相同,不相同)

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是______.15、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甲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①“泰州18km”的含义为____;

②“40”的含义为____.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明的爸爸驾车从此标志牌到泰州最快要用____分钟.16、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的意思是,从花的芳香气味变浓可以知道周边的气温突然升高,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____17、为了验证液体压强的特点;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

(1)

当橡皮膜两侧所受的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______发生改变.

(2)

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不同的水,且左侧水面较低,会看到橡皮膜向左突出,说明液体压强与______有关.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8、在长度的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大小决定于刻度尺的精确度和测量者的准确性.____.(判断对错)19、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____(判断对错)20、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垂直射到玻璃的表面时,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改变,传播速度将不变.____.(判断对错)21、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生活和生产可以充分的利用和消耗.____(判断对错)22、一艘船在海上航行时所受的浮力大,在河里航行时所受的浮力小.____.(判断对错)23、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____(判断对错)24、白颜色的物体对太阳能的吸收本领最强.____.(判断对错)25、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700m/s.(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7分)26、请按要求回答:

(1)

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______的关系;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2)

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______.

(3)

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

填“高”或“低”)

(4)

图丁: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硬卡片产生的声音发生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______.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共2题,共6分)27、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0N的正方体物块静止在斜面上,作出它所受的重力示意图.

28、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你画出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2题,共16分)29、“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争当安全模范公民”的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红灯停,绿灯行”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交通信号灯用红;绿灯,而不用蓝色、紫色等其它颜色的灯.对此,小明、小华、小宇三位同学展开讨论.

小明说:人的眼睛对红色光;绿色光比较敏感.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容易引起视觉反应,可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小华说:红光穿透能力比蓝色;紫色等其它的色光强;很远处就能看到;人的眼睛对绿色光敏感.

小宇说: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是国际通用的,并不具有科学依据.

(1)雾天,小明、小华和小宇一起在远处观看路口的红绿灯,收集有关“红色光穿透能力强”的证据.小明和小宇看到红灯亮时,小华却认为红灯不亮.此事实说明红色光引起的视觉效果与____有关;三位同学向路口的红灯走近,都感到红色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色光的穿透能力与____有关.影响色光穿透能力的因素还有____(至少答出一条).

(2)依据你的生活体验,并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对小宇的说法____是(正确/错误)的,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示灯____(有/没有)科学依据,红光____(容易/不容易)被散射;在空气中可以传播得更远,人眼对绿光比较敏感。

(3)红绿色盲的人不能分辨红绿灯颜色的变换.请你描述现行交通信号灯是如何让色盲的行人做到“红灯停、绿灯行”的或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回答一条即可)____.

(4)随着科技创新,传统的红、绿灯逐渐被超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LED)所替代.LED灯具有亮度高、颜色纯、耗电少、寿命长等特点,简述LED灯的广泛使用可能会给人们的生活与环境带来的影响.(回答一条即可)____.30、(2012秋•儋州期末)将图示钥匙插入锁孔转动开锁时,钥匙就相当于一个____(选填“斜面”、“滑轮”或“轮轴”),属于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机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解:A;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它们是并联的,故A错误;

B;能够使试电笔氖管发光的被测导线是火线而不是零线;故B错误;

C;使用电冰箱时必须使用三孔插座;故C错误;

D;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A;串联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并联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

B;用测电笔检测火线时;氖管发光,检测零线时氖管不发光;

C;为避免用电器外壳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

D;电饭锅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本题设计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解析】【答案】D2、A【分析】解:向两张纸间吹气;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两张纸在外部大气压作用下相互靠近;

A;飞机的机翼上面凸起;下面平直,飞机升空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便形成了向上的升力,飞机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体流速的关系,与图示现象原理相同,符合题意;

B;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吸盘被吸在墙壁上,与图示现象原理不同,不符合题意;

C;飞艇在利用了空气的浮力;与图示现象原理不同,不符合题意;

D;密度计利用的是漂浮条件;与图示现象原理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清楚图示现象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然后分析各选项现象的原理,然后答题.

本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体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应用、浮力的应用、沸点与压强的关系,是一道基础题,分析清楚图示情景所涉及的物理原理即可正确解题.【解析】A

3、C【分析】解:大气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远高于40cm

所以桶中仍然是满桶水.

除非桶内混入少量的空气,桶内的水才可能流出一部分,而桶内的水如果全部流出那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桶破了一个洞,与外界的空气连通了.

故选C.

桶内的水是由大气压强支持着,而我们知道大气压强支持密度很大的水银柱都能达到760mm

而纯净水桶中的水柱只有约40cm

所以支持它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通过公式p=娄脩gh

的变形公式h=p娄脩g

计算我们也可以得到;大气压其实能支持约10m

的水柱.

大气压能支持约多高的液柱,只与这种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容器的粗细、液体的质量等没有关系.【解析】C

4、D【分析】【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析】【解答】解:

A;手表压在枕头下面;头枕枕头,能听到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的.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甲同学轻敲楼梯扶手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听到了响声,这个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的.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把一个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然能听到响声,这个声音是通过液体传播的.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击打音叉;把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面颊有麻的感觉,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5、A【分析】【分析】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

【解答】A;一名中学生的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该选项数值符合实际情况;

B;1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该选项数值不符合实际情况;

C;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重500N,故该选项数值不符合实际情况;

D;唱一次重庆一中校歌的时间约为200s左右;故该选项数值不符合实际情况.

故选A.

【点评】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6、A【分析】解:(1)比赛时;观众看到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地快,说明了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员的路程越大,运动员跑得越快,观众是根据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大小得出结论的,故(1)正确;

(2)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时间越短,运动越快,故(2)正确;

(3)在物理学中;一般根据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平均速度)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相当于相同时间比路程,故(3)正确;

(4)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即求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利用的是相同时间比路程,与裁判的方法不同,故(4)错误.

故选A.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用时越少,运动越快.

(2)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经过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1)掌握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采用v=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解析】【答案】A7、C【分析】解:

A;探测仪通过探头将声音传到人耳;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及音色;人耳能分辨发声体的不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的声波;人耳不能听到。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白天受噪声的干扰不如夜晚听得清楚。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传播条件是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且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同时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以及超声波的概念。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同时还考查了声音特征的应用,要会利用声音解决实际问题。【解析】C

8、D【分析】解:由p=FS

可知:

当压力不变时;压强跟受力面积成反比,故AB错误;D正确;

当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强跟压力成正比,故C错误.

故选D.

压强指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据此分析判断.

深入理解压强的概念和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析】D

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略

【分析】【分析】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超声.

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次声.【解析】【解答】解: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

故答案为:超声波;次声波.10、略

【分析】【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正常眼,像恰好成在视网膜上,不需矫正;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解析】【解答】解:分析乙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是近视眼的成因;

图甲中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故是远视眼的成因,所以应该让光线提前会聚,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故应该佩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近视;凸;远视;会聚.11、重心几何中心球心【分析】【解答】解:

由于重心就是物体的作用点;因此重力在物体的作用点叫做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球的重心在球心.

故答案为重心;几何中心;球心.

【分析】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有两个条件:质地均匀,外形规则.12、600.01875【分析】【解答】解:(1)观察图甲和图乙可知,小车运动到的时间为32s;小车通过全程的路程为60.00cm=0.6m;

(2)小车平均速度v===0.01875m/s.

故答案为:60;0.01875.

【分析】(1)根据图甲和图乙读出小车的运动时间和运动的路程;

(2)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v=

,据此计算出平均速度,注意路程和时间的对应.13、乙;37.8;22;热胀冷缩【分析】解:

(1)

由两只温度计的构造可以看出;乙温度计的体温计,所以可以测量体温.

在体温计上,1隆忙

之间有10

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隆忙

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隆忙

此时的示数为37.8隆忙

在甲温度计上;10隆忙

之间有10

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隆忙

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隆忙

“20

”在“30

”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高于0隆忙

为22隆忙

(2)

常用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故答案为:乙;37.822

热胀冷缩.

(1)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

根据甲乙温度计的构造可以判断;乙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主要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解析】乙;37.822

热胀冷缩14、略

【分析】解:水和冰的温度都是0隆忙

其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隆忙

故答案为:相同;100隆忙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两物体温度相同时代表冷热程度是相同的.

本题考查对温度概念的理解,只要温度相同,其冷热程度就相同,属于基础题,学生易于解答.【解析】相同;100隆忙

15、略

【分析】【分析】(1)“泰州18km”;是指从该标志牌到泰州还有18km;交通标志牌“4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已知汽车的最大速度和到泰州的距离,根据公式v=求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泰州至少需要的时间.【解析】【解答】解:(1)①“泰州18km”的含义是指从该标志牌到泰州还有18km;

②“40”的含义为此地距泰州路段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由v=得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泰州至少的时间:

t===0.45h=27min.

故答案为:(1)①此地距泰州18km;②此地距泰州路段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27.16、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气态【分析】【解答】解:

花朵发出的芳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花气袭人知骤暖”是因为花朵的芳香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很快扩散到了空气中,说明周边的气温突然升高了;

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固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最大,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气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最小,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

故答案为: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气态.

【分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固体分子之间距离最小,分子间作用力最大,液体次之,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分子作用力最小17、(凸起)形状;深度【分析】解:

(1)

橡皮膜容易发生形变;两侧受到压强不同时,会向压强小的一侧凸起,通过橡皮膜的形变来判断容器两侧压强的大小.

(2)

隔板两侧水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右侧中水深度大,橡皮膜向左凸,表明右侧水压强大,说明: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故答案为:(1)(

凸起)

形状;(2)

深度.

(1)

当橡皮膜两侧所受的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

凸起)

形状发生改变;

(2)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则应使液体密度相同,液体深度不同.

此题是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有关”的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解析】(

凸起)

形状;深度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8、√【分析】【分析】①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只能减小,错误能够避免;

②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由测量的要求决定;

③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解析】【解答】解:

在长度的测量时;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误差大小还决定于测量者的准确性,此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告诉我们,光射到光滑的物体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射到粗糙的物体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它们的异同点主要从是否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面的差异、对平行光的反射效果等方面分析.【解析】【解答】解:根据不同反射面对光的反射效果不同;物体对光的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光从空气垂直水面射入玻璃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0°,即传播方向不变,但传播速度会变小.【解析】【解答】解:光从空气垂直水面射入玻璃中时,光的传播方向将不变,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因此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垂直射到玻璃的表面时光的传播速度将变小.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水资源通常是指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因此真正可利用的水资源并不丰富.【解析】【解答】解:地球上的水资源通常是指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并不丰富,占比例最大的海洋水并不能被人类所直接利用,因此,生活和生产中应注意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物体漂浮的条件是浮力等于重力.【解析】【解答】解:

轮船无论在河里还是海里;都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其重力,因此所受浮力不变;

故答案为:×.23、√【分析】【分析】在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的时候,可以选择任意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只不过这个物体一旦被选择为参照物,就被假定为静止了.【解析】【解答】解:参照物的选择具有任意性;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做参照物,也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不过物体一旦被选作了参照物就被假定为静止了,这样才能去判断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24、×【分析】【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解析】【解答】解:白颜色的物体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因此白颜色的物体对太阳光的吸收本领最弱,该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25、√【分析】【解答】解:声音在15℃时的传播速度v声=340m/s;若超音速飞机的飞行的马赫数为2.5,则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

v=2.5v声=2.5×340m/s=850m/s;可见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700m/s.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用声音在15℃时的传播速度).美国宇航局研制的X﹣43A超音速实验飞机,于2004年11月16日成功地完成了速度为9.6马赫地实验飞行,该飞机使用了美国最新研制地超音速燃烧冲压式喷气发动机,这一速度创下了当今的世界纪录.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7分)26、略

【分析】解:(1)

通过乒乓球被弹起说明物体发声时在振动;乒乓球弹起的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实验可以说明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是通过乒乓球被弹起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这种实验方法叫做转换法;

(2)

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3)

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钢尺伸出长,振动慢,音调低;钢尺伸出短,振动快,音调高.

(4)

硬卡片拨动木梳的齿;卡片由于振动会发出声音;当用相同的力显著改变拨动木梳齿的快慢时,卡片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故答案为:(1)

振幅;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3)

低;(4)

声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1)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通过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音叉的振动不易观察到,利用乒乓球的弹起,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

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1)

掌握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

掌握转换法在研究声音产生;传播、响度和振幅实验中的具体应用.

(3)

解决此题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解析】振幅;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低;声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五、作图题(共2题,共6分)27、略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重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是中招的热点.【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