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淄博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山东淄博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山东淄博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山东淄博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山东淄博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山东淄博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以下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B.珊瑚标本C.新冠病毒D.海螺壳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

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

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机器人、珊瑚标本、海螺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新冠病毒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

物。

故选C。

2.某同学对“制作、观察动、植物细胞实验”(如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②⑦

A.图甲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

B.无法判断图乙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③放大倍数的乘积

D.观察时,在①中看到的像是倒像

【答案】B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

第1页共18页

目镜

粗准焦镜筒

螺旋一

转换器

细准焦

螺旋-物镜

载物台

镜臂通光孔

遮光器

压片夹

反光镜

镜柱镜座

&rimil

【详解】A.一般来说,气泡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呈现为具有较黑、较宽边缘的图像,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会变形、会移动;而细胞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不变形、不移动,A正确。

B.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而细胞壁

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故图乙是植物细胞,B错误。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二①目镜放大倍数x③物镜放大倍数,C正确。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

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D正确。

故选B。

3.散养走地鸡的皮色金黄、肉质嫩滑,深受广大食客喜爱。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答案】A

【分析】细胞是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

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系统构成动物体。

【详解】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鸡的结构和功

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o

4.下列生物中,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

A.酵母菌B.洋葱C.草履虫D.衣藻

【答案】B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思考作答。

第2页共18页

【详解】ACD.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等,整个身体都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不符合题意。

B.洋葱由多个细胞构成,属于多细胞生物,符合题意。

故选B。

5.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12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3次后形成的新细胞数目,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

A.8个,12条B.6个,24对C.8个,12对D.6个,12对

【答案】C

【分析】(1)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即

2'o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即22,3次分裂后形成8个细胞即23。因此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

是1X2NO

(2)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

新细胞中。所以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

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一个细胞分裂3次后形成23=8个细胞。细胞分裂前后染色体数量不发生变化,分

裂后还是12对染色体。

故选C。

6.一架横渡太平洋的客机不幸中途失事,部分乘客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孤岛上,并最终得以

生还。在等待救援期间,他们只能从浅海中捞取植物充饥,你认为他们可能捞到的植物是()

A.水绵和衣藻B.水绵和苔群C.海带和紫菜D.满江红和水绵

【答案】C

【分析】藻类植物的用途十分广泛,可食用、药用、做饲料、饵料等,还是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据此

答题。

【详解】衣藻、水绵都生活在淡水中,不是海水藻类。海带、紫菜生活在海水中,属于海水藻类植物,富

含营养,可以食用。苔群属于苔辞植物,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不生活在海水中。满江红是蕨类植物,也

是生活在淡水中,结合题中的资料分析。故选C。

【点睛】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是常考的内容,要注意掌握。关键点:海带、紫菜是海水藻类,可食用。

7.某同学将带叶的芹菜叶柄插入盛有稀释的红墨水的烧杯中,将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当看到叶脉

变红时,将叶柄横切进行观察,看到一排红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叶柄横切后看到的红点中有导管

B.装置放在阳光下能促进红墨水向上运输

C.红墨水向上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叶的蒸腾作用

第3页共18页

D.运输至叶片的水分主要用于芹菜的呼吸作用

【答案】D

【分析】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位于木质部,具有运输水分与无

机盐的作用。

【详解】A.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叶柄横切面上的红点中有运输红墨水的结构,即导管,A正确。

B.装置放在阳光下促进叶的蒸腾作用,能促进红墨水向上运输,B正确。

C.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红墨水向上运输

的动力主要来自叶的蒸腾作用,C正确。

D.运输至叶片的水分绝大多数用于芹菜的蒸腾作用,D错误。

故选D。

8.下列关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得把自身的变化向老师或家长吐露

B.月经期间为了避免着凉生病,不得进行户外运动

C.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不正常的,应尽量控制

D.男女同学相处时,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建立真正的友谊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

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

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现象,还愿

意与异性接触,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都是正常的生理变化,遇到烦恼,与家长、老师或同学交流,

要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积极的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

建立真诚友谊,和睦相处,健康的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故选D。

考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9.人体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一物质交换

B.左心室肌肉壁最厚一输送血液到全身

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很薄一滤过作用

D.成年人的肺泡数量多达3-4亿个一气体交换

【答案】A

【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如肺泡壁、小肠绒毛壁、肾小球毛细血管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

第4页共18页

构成。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

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肾小球毛细血管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过滤作

用。

【详解】A.动脉血管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在三种血管中最快;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

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

行物物交换,A错误。

B.心脏的左心室肌肉壁最厚,收缩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B正确。

C.肾小球毛细血管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过滤作用,C正确。

D.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

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A„

10.在阳光明媚的一天中午,小华从较暗屋内走出屋外,看着一只小鸟渐渐飞远。在此过程中,起重要调

节作用的眼球结构是()

A.角膜、巩膜B.上眼皮、玻璃体

C.睫毛、双眼皮D.虹膜、晶状体

【答案】D

【分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

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

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

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详解】A.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A不符合题意。

B.上眼皮对眼睛有保护作用,当碰到外物以后会出现眨眼的动作可以阻止外物进入;玻璃体:透明胶状物

质,支撑眼球壁,折射光线,B不符合题意。

C.睫毛:是位于上下睑缘生长的两行半弧形短毛,是眼睛的第二道防线,任何东西接近眼睛,首先要碰到

睫毛,从而立即引起闭眼反射,保护眼球不受外来侵犯,睫毛对眼睛可起到保护的作用;双眼皮是人的眼

皮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之一,比如还有单眼皮等,C不符合题意。

D.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

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D符合题意。

故选D。

11.人们有时用“垂涎三尺”来形容某些人看见美食时的一种丑态。关于这种反射的说法,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第5页共18页

A.这种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该反射的效应器为唾液腺

C.唾液的分泌对食物的消化有利D.该反射必须要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方可完成

【答案】A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

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A.D.“垂涎三尺”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B.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叫做效应器。唾液是由口腔内的三对唾液腺分泌而来,故唾液腺

属于该反射的效应器,B不符合题意。

C.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属于唾液的分泌对食物的消化有利,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下列关于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肠内有许多环形皱裳和小肠绒毛,增大了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B.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进行重吸收作用

C.心脏的左心室壁最厚,利于将血液泵出并输送到全身各处

D.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细菌侵入,吞噬并消灭病原体

【答案】D

【分析】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一个统一体,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其结构是与其功能是相适

应的。

【详解】A.成年人的小肠有五到六米长,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突起,称为皱嬖,皱裳内表面有许多绒毛状

突起叫小肠绒毛,如果把所有的小肠绒毛都展开铺平,它的面积接近半个篮球场大小,增大了食物消化和

吸收的面积,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A正确。

B.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原尿在肾小管内部停留时间长,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

细胞,有利于对原尿的重吸收,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正确。

C.心脏的左心室把血液送往身体各部分,运输血液的距离长,需要的动力大,而它的壁最厚,这样的特点

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C正确。

D.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细菌侵入,但不能吞噬病原体,D错误。

故选D。

13.下列关于急救和安全用药的措施,正确的是()

第6页共18页

A.面对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病患,可以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B.某人发生车祸,大腿伤口处有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应该在伤口的远心端包扎

C.“是药三分毒”,当服药至症状减轻后,应减少剂量以减轻药物对人体的毒害

D.带有“OTC”标识的处方药,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才能购买

【答案】A

【分析】(1)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

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

回心脏的血管。

(2)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

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详解】A.硝酸甘油可以迅速的扩张血管,是治疗心绞痛的常用的药品,遇到心血管疾病患者突发疾病时,

应及时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再拨打急救电话,A正确。

B.某人发生车祸,大腿伤口处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可判断是动脉出血,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

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一动脉,所以动脉出血应该在伤口的近心端包扎,B错误。

C.药量的增减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体质恢复的时间相对会比较久,症状减轻不能掉以轻心,要安全用

药,c错误。

D.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

称OTC,D错误。

故选Ao

14.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符合健康生活理念的是()

A.生活有规律,每天坚持吃夜宵

B.接种疫苗提高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C.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D.加强体育锻炼

【答案】A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

参加集体活动。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

量。

【详解】A.生活有规律,不能每天坚持吃夜宵,晚上吃夜宵,加重胃的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A错误。

B.接种疫苗提高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B正确。

第7页共18页

C.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可以有效的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C正确。

D.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D正确。

故选Ao

15.下列为三类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病毒

B.②属于真核生物

C.③可以用来制酸奶

D.②③都能合成有机物

【答案】A

【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图中①是病毒,②是细菌,③是酵母菌。

【详解】A.①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A正确。

B.②是细菌,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

C.③是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可以用来制面包和馒头,C错误。

D.大多数细菌、真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都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各种有机

物作为营养,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D错误。

故选A。

【点睛】掌握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即可解答。

16.“食在四川,味在乐山”。下列美食的制作过程与发酵有关的是()

A.跷脚牛肉B.马边腊肉C.狼牙土豆D.桥牌腐乳

【答案】D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

品的技术,称为发酵技术。

【详解】ABC.跷脚牛肉,马边腊肉,狼牙土豆均不需要进行发酵技术,而是将相应食材进行加工而成,

故ABC不符合题意。

第8页共18页

D.桥牌腐乳需要毛霉菌进行发酵制作而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7.“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与此观点不符合的是()

A.河蚌具有两片坚硬的贝壳能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

B.沙蚕身体分节,可使躯体运动灵活

C.鲫鱼的蛆丝中密布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呼吸

D.家兔体温不恒定,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

【答案】D

【分析】(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很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3)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鳏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鳍的协

调作用游泳。

(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用肺呼吸。

【详解】A.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一般具有坚硬的贝壳,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能保护

内部柔软的身体,A符合题中观点。

B.沙蚕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使得躯体运动更灵敏,转向时更加灵活,促进了各种功能的发展,B符

合题中观点。

C.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用鳏呼吸,鲤丝中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氧进入毛细血管,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毛细血管排出,使鱼适于在水中呼吸,c符合题中观点。

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D不符合题中观点。

故选D。

18.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孔雀开屏B.蜘蛛结网C.海豚顶球D.婴儿吸奶

【答案】C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

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ABD.孔雀开屏,蜘蛛结网,婴儿吸奶均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

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故ABD不符合题意。

第9页共18页

C.海豚顶球属于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

的行为,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9.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1234

A生物圈生态系统绿色植物生产者

B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蝴蝶

C动物体器官系统胃

D乳酸菌细胞核DNA基因

A.AB.BC.CD.D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分类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

行科学的描述。图示1、2、3、4之间是包含关系。

【详解】A.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即是生产者。因此,3、4不是从属关系,A错误。

B.昆虫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属于动物界。故1、2、3、4是从属关系,B正确。

C.人体或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个体,2、3不是从属关系,C错误。

D.遗传信息载体的结构层次由简到繁的顺序:基因-DNA一染色体—细胞核一细胞-生物体,乳酸菌属于

细菌,无细胞核,D错误。

故选Bo

20.在研究人类起源过程中,科学家找到许多事实证据,也作出了种种推断。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露西骨骼化石

B.科学家发现北京猿人使用火的痕迹

C.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第10页共18页

D.在亚热带丛林中发现了现代类人猿

【答案】C

【分析】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体、现象和事情等;观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

【详解】ABD.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露西骨骼化石、科学家发现北京猿人使用火的痕迹、在亚热带丛林

中发现了现代类人猿,这些都是真实的事件,都属于事实,ABD不符合题意。

C.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是推测,是观点,不属于事实,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综合题

2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内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植物一►蝗虫

(1)图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者,蝗虫、鹿等动物属于o

(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应增加的成分有和。

(3)蛇与鹰关系是和竞争。

(4)该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请写出图中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0

(5)若有毒物质进入图中的食物网,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6)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

能力。

(7)有些动物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生物能环境。

【答案】(1)生产消费者

(2)非生物部分分解者

(3)捕食

(4)3/三植物一鼠一鹰

(5)鹰

(6)自我调节/自动调节

第11页共18页

(7)适应

【分析】L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

括生产者(主要指植物)、消费者(指各种动物)、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

消费者之间的食物联系。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一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一…,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4.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

【详解】(1)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

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属于生产者,蝗虫、鹿等动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利用生

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属于消费者。

(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若要构成一个完整

的生态系统,除题干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应增加的成分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蛇和鹰都以老鼠为食,属于竞争关系,鹰又以蛇为食,属于捕食关系。

(4)该生态系统中植物中的能量流动到鹰的途径有3条,即植物一鼠一鹰、植物一鼠一蛇一鹰、植物一蝗

虫一蛙一蛇一鹰,食物链越短,鹰获得的能量越多,因此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植物一鼠一鹰。

(5)在该食物网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故若有毒物质进入图中的食物网,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

是鹰。

(6)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生

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故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

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7)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有些动物的

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

22.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着陆,约12000颗种

子同时搭乘神舟十三号一起返回地球。植物的根茎叶芽种子都有自己的生理特征,又都生命关联。图甲所

示的是根尖的结构,图乙一图丁分别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条、枝芽(纵切)、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纵

剖)示意图,据图回答:

第12页共18页

(1)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图甲中的1]吸收的,然后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

(2)图乙中的[3]是由图丙中的[]发育来的,也是由丁图中的[13]发育来的。

(3)图丁中的10、11、13、14合称为,它是新植物的幼体。神舟十三号带回的种子在萌发初期,所需

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o

(4)有些农作物在收获时发现缺粒现象明显,来年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应采取措施。

【答案】(DA成熟区

⑵8芽轴13胚芽

(3)胚

14子叶

(4)人工辅助授粉

【分析】图甲中A是成熟区、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D是根冠;图乙中1、2是叶、3是茎、4是侧芽;

图丙中5是生长点、6是叶原基、7是幼叶、8是芽轴、9是芽原基;图丁是10是胚轴、”是胚根、12是

种皮、13是胚芽、14是子叶。

【详解】(1)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吸收的表面积,是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因此,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图甲中的A成熟区吸收的,再经茎中的导管运输到植

物的各个器官。

(2)图乙中的3是茎,由图丙中的8芽轴发育来的,也是由丁图中的13胚芽发育来的。

(3)图丁中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子的胚由10胚轴、11胚根、13胚芽、14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是

新植物的幼体,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

位。种子在萌发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14子叶。

第13页共18页

(4)有些农作物在收获时发现缺粒现象明显,这是因为传粉不足造成的,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应采取人

工辅助授粉的措施。

23.阅读材料,依据图一至图三所示,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平衡腌食宝塔图二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

食物

中的肠

营养毛

+++»Z

物质

图三营养物质消化过程图

(1)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在图一的层含量最多(填标号),这类营养物质消化

的最终产物是图三中的X,则X为,脂肪的消化部位是图二的(填标号)。

(2)图三中的消化液③不含消化酶,它是由图二中的[]分泌的,能消化食物中的,该消化液

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属于消化(填:物理性或化学性)。

(3)图一的层食物富含蛋白质(填标号),是青少年发育不可缺少的,图三中的五种消化液对蛋白质

有消化作用的是:(填标号)

(4)青少年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应摄入全面的营养,不能偏食挑食。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午餐食谱,其中

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鸡蛋、面包、火腿肠、烧鸡B.牛肉、排骨、菠菜、苹果

C.土豆、馒头、番茄、玉米D.瘦肉、油麦菜、米饭、牛奶

【答案】⑴E葡萄糖4

(2)1肝脏脂肪物理性

(3)BC②④⑤

(4)D

第14页共18页

【分析】观图可知:图一中A表示脂肪类、B表示豆类和奶类、C表示禽畜类、鱼虾和蛋类、D表示蔬菜

类水果类;E表示谷类等,图二中1是肝脏、2是胃、3是胰腺、4是小肠;图三中①是唾液、②是胃液、

③是胆汁、④⑤是肠液和胰液,X是葡萄糖、Y是氨基酸、Z是甘油和脂肪酸,据此解答。

【详解】(1)如图可知,平衡膳食宝塔”的E为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淀粉最

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

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X是葡萄糖。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4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

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

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4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

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由于没有消化酶,因此胆汁的乳化属于物理性消化。

(3)图一的B、C层食物富含钙和蛋白质,是青少年发育不可缺少的。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

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

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所以图三中的五种消化液对蛋白质

有消化作用的是②是胃液、④⑤肠液和胰液。

(4)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在安排膳食时要尽量采用多样化的食物,根据各种食物中

不同的营养成分恰当地调配膳食来全面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A:缺乏维生素;B:缺乏糖类;C

主要提供糖类和维生素,缺少蛋白质;D:瘦肉、番茄、米饭、牛奶,能提供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及水和

脂肪,满足人体全面营养的要求且量比较适中。因此,四位同学帮助家长设计的午餐食谱中最合理的是D。

故选D。

三、实验探究题

24.你注意过这样的现象吗?有的人能将舌头两侧向上翻卷成筒状或槽状,有的人舌头则不能翻卷,其实

卷舌和非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遗传变异的有关知识后,选择这对相对性状

的遗传情况进行了研究。他们向全校同学发放问卷,回收后分类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第15页共18页

类别家鹿的目父母性状子女性状

卷舌非卷舌

第一类叼非卷舌非卷舌089

籥二类160非卷舌卷舌10256

第M120隹舌金舌9723

(1)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问卷的形式了解卷舌和非卷舌性状遗传情况,这种方法属于科学探究基本方法中

的o

(2)根据上表第三类推断,是显性性状。

(3)卷舌和非卷舌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

(4)如果显性基因用T表示,隐性基因用t表示,第三类家庭中非卷舌子女的父亲的基因组成为,请

在如图圆圈中画出其父亲体细胞内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5)若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