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学生版+解析)_第1页
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学生版+解析)_第2页
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学生版+解析)_第3页
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学生版+解析)_第4页
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学生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2022·仁怀)请你将以下内容认真抄写在相应的位置上,行书、楷书都行。内容: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2.(2022·仁怀)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屐齿(jī)僧人(shēng)声泪俱下B.书簿(bù)潺潺(chán)一视同仁C.敦厚(dūn)富裕(yǜ)司空见贯D.密饯(jiàn)搅和(hé)头晕目眩3.(2022·仁怀)下列作品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写的,文章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的事。B.《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根本宗旨。C.《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作者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地流露出来。D.《春天的故事》歌颂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歌词中“一位老人”指的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4.(2022·仁怀)下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藏戏是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B.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运笔自然。《兰亭集序》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C.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用马鞭彻底解决了马匹无法在舞台上驰骋的尴尬。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三百零五篇。5.(2022·仁怀)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明比赛失败了,同学鼓励他:“求人不如求己,加油吧,你一定会成功的。”B.自然界有许多未解之谜,至今仍令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C.百闻不如一见,你还是亲自到国酒文化城去感受一下吧!D.我们俩的见解完全一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6.(2022·仁怀)古人很用心,在读书时会下一番苦功夫,一字一句反复斟酌()A.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B.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7.(2022·仁怀)语言运用: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阳光①míngmèi的周末,姐姐刚②zhěnɡlǐ好房间,一③zhǎyǎn,顽皮的小弟弟又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还一边摆一边念叨:“这是爸爸,这是妈妈,只好请妈妈来“收拾”这个“小⑤mótóu”。8.(2022·仁怀)句子积累:根据语境写出诗(词)句。诗(词)人常常借景或物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气节和抱负。李贺在《马诗》中这样感叹:①“,。”于谦在《石灰吟》中这样表白:②“,。”郑燮在《竹石》中这样赞美:③“,。”而苏轼则在《浣溪沙》中这样抒怀:④“?。”9.(2022·仁怀)语言运用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不一样,请你根据给出的情境,分别写两句话。①开心:走在大街上……②难过:走在大街上……二、阅读理解(2022·仁怀)阅读古诗,完成小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0.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籍在同族兄弟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B.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C.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11.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美景。(2022·仁怀)阅读古文,完成小题。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②者,其始折旋疾③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④之间,遂以为尽⑤操舟之术。遽⑥谢舟师,椎⑦鼓径进,乃⑨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⑩。然则以今日之危者【注释】①楚:古国名。②习:学习。操:控制,这里指驾船。③始:开始。折:调头。旋:转弯。疾:快。④渚:水中小洲。⑤遂:于是,就。尽:全部。⑥遽[jù]:立即。⑦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径:径直。⑧亟:突然。犯:碰到。⑨乃:于是。四:四周。⑩柁:同“舵”。12.与“乃四顾胆落”一句中的“顾”意思相同的词语是()A.顾客盈门 B.三顾茅庐 C.左顾右盼 D.奋不顾身13.借助注释,写出句子的意思。遂以为尽操舟之术。14.读了选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022·仁怀)阅读文本,完成下题。【材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此次太空授课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分设4个地面分课堂【材料二】15.下列理解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A.12月9日15时40分,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正式开始,授课时间约60分钟。B.本次授课的“太空教师”是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C.授课期间,三位航天员通过音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D.神舟十三号回家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所需时间由以往的11个飞行圈次压缩至5个。16.少儿歌曲《摘星星的》是写给航天员的,出发前她与有个“摘星之约”。(2022·仁怀)阅读文本,完成下题。学与问①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②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③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④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⑤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7.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①日新月异②能者为师18.阅读选文,填写思维导图。19.第④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这句话在选文中还有什么作用?20.选文让你想到了哪篇课文?结合自己,说说自己今后在学习中会怎么做?21.(2022·仁怀)判断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是否正确。(1)卡尔维诺说《骑鹅旅行记》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2)中国的四大名著有:《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22.(2022·仁怀)口语交际学校图书馆来了一批新书,其中有《爱丽丝漫游奇境》,请你为这本书设计一段能打动人心的宣传语。23.(2022·仁怀)根据要求填空。(1)请根据提示在答题卡上写出带“虎”字的成语。①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②形容很有生气和活力。③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④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⑤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⑥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①、②、③、④。三、写作24.(2022·仁怀)按要求写作爱默生说:“智慧的可靠标志就是能够在平凡中发现奇迹。”于是,有人“发现英雄就在身边”,有人“发现了读书的奥秘”,就写一写你的“发现”吧!要求:①题目自拟,能吸引人;②分清内容主次;③语句通顺,字迹工整;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知识点】汉字书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的句子,补充完整时,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注意布局合理,行款整齐,书写“领域”“偶然”“善于”“锲而不舍”,不要写错别字。故答案为: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点评】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2.【答案】B【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解析】【分析】A项有误,“僧人”的“僧”应读“sēng”,指和尚,出家人。

B项正确;

C项有误,“富裕”的“裕”应读“yù”,指财物丰富充足。“司空见贯”应改为“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D项有误,“搅和”的“和”应读“huo”,指混合;搀杂。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辨析字音时,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3.【答案】C【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作者作品【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匆匆》这篇课文作者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不是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了课文理解、作家及其作品、文体知识。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4.【答案】B【知识点】书法作品;其他文学常识【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赵孟頫是宋末元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圆转遒丽,被人称为“赵体”,又同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代表作有:《洛神赋》《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作品。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了课文理解、文学常识、史书典籍。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理解。5.【答案】A【知识点】成语运用【解析】【分析】A.有误,求人不如求己:央求别人帮忙不如自己努力去做。指自力更生,不仰仗他人。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

B、C、D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6.【答案】B【知识点】惯用语、俗语【解析】【分析】A.“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B.“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反复地精读、细读,读透后在写作文时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俗语。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7.【答案】明媚;整理;眨眼;无可奈何;魔头【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明媚”都是左右结构,“媚”偏旁是:“女”,不要写成“眉”;“整理”的“整”是上下结构,偏旁是:“攵”,不要写成“正”;“眨眼”部首都是:目,都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泛眼”;“无可奈何”注意“奈”不要写成“耐”;“魔头”的“魔”偏旁是:鬼,是左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磨”。故答案为:明媚、整理、眨眼、无可奈何、魔头【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8.【答案】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知识点】古诗词运用【解析】【分析】“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意思是: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也表达诗人不屈不挠,坚定执着,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质。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意思为: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打击后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故答案为: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点评】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9.【答案】这次期中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一。走在大街上,树上的小鸟正在枝头上唱着欢快的歌儿。;今天考试没考好,受到老师的批评,花儿耷拉着脑袋。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知识点】语言得体;其他语言表达【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提示,按要求能合理、清楚写出一个事物的感受即可。如:这次期中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一。走在大街上,树上的小鸟正在枝头上唱着欢快的歌儿。今天考试没考好,受到老师的批评,花儿耷拉着脑袋。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故答案为:这次期中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一。走在大街上,树上的小鸟正在枝头上唱着欢快的歌儿。今天考试没考好,受到老师的批评,花儿耷拉着脑袋。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点评】考查情景写话。情景写话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情景写话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答案】10.C11.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知识点】诗【解析】【点评】学习诗歌时要求能基本能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反复自读,体会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并且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京城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气息。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10.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B、D正确。C.有误,“律诗”应为“绝句”,表达的是作者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而不是“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故选C。

故答案为:C11.考查了诗歌词句理解。学生要明确描绘某句诗的画面,一定要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与描写。结合译文合理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写话即可。

故答案为: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答案】12.C13.他就认为自己已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14.学习要脚踏实地,学会谦虚,凡浅尝辄止者未能有成功者,一定会达到胜利的彼岸。【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楚国有一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船掉头还是船转弯,是快还是慢,只听从师傅的(教导)。因此他到江中岛屿之间的小河里小试身手,没有不如人意的,他于是就认为自己已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他就)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径直快进,突然遇到危险,(他)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掉入江中,舵失去操控。然而现在造成的危险,不就是之前得意所造成的吗?12.学习要脚踏实地,学会谦虚,凡浅尝辄止者未能有成功者,一定会达到胜利的彼岸。A.顾客盈门:形容买东西的人很多。顾:商店或服务行业称前来购买货物或要求服务。B.三顾茅庐: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顾:拜访。C.左顾右盼:左看看,右看看。顾:泛指看。D.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顾生命。顾:照管,注意。结合释义可知,“左顾右盼”与“乃四顾胆落”一句中的“顾”意思相同。故选C。

故答案为:C13.考查句子翻译。结合注释,遂:于是,就。以为:认为。尽:全部。操:控制,这里指驾船。术:技术。故“遂以为尽操舟之术”译为:他就认为自己已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

故答案为:他就认为自己已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14.考查情感主旨。文章通过楚人学习行船技术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脚踏实地,学会谦虚。不论做什么事,凡浅尝辄止者未能有成功者;凡在学习或工作中不断进取者,一定会达到胜利的彼岸。

故答案为:学习要脚踏实地,学会谦虚,凡浅尝辄止者未能有成功者,一定会达到胜利的彼岸。【答案】15.C16.妈妈;王亚平;女儿【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点评】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平时要加强阅读训练,要引导学生多阅读。本阅读由两则材料组成,材料—介绍了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的相关情况,材料二介绍了神舟十三号回家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15.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A、B、D说法正确。由句子“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可知,C说法错误。故选C。

故答案为:C16.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由材料二王亚平的话“同时我也想给我的女儿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可知,歌曲《摘星星的妈妈》是写给航天员王亚平的,是因为出发前她和女儿有个“摘星之约”。

故答案为:妈妈、王亚平、女儿【答案】17.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本文指这个世界变化很快。;形容学习过程中只要能够给你启发,帮你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18.学习要善于问,知识是问来的;哥白尼非常喜欢问;沈括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学习中要勤学好问,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19.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20.这篇课文让我想到了《素质》这篇课文,它们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式。从今往后,主动提出问题、同学请教,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本文介绍了学问的重要性,并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和北宋科学家沈括的例子说明了勤学好问的重要性以及观察思考的重要性。文中强调了学问需要学和问相结合,只有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最后,文章呼吁读者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人。17.考查了字词理解。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结合文章语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可知,本文指这个世界变化很快。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故答案为: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不断出现新事物;形容学习过程中只要能够给你启发,帮你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1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第一自然段“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可知,提出的观点是:学习要善于问,知识是问来的。根据二至四自然段“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可知,举了哥白尼、沈括的例子,来印证观点。最后一自然段“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总结了观点:学习中要勤学好问,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故答案为:学习要善于问,知识是问来的;哥白尼非常喜欢问;沈括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学习中要勤学好问,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19.考查了找中心句。中心句能体现语段主要内容或主题,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通过阅读可知,本段中心句是第一句,后面围绕这一句,通过列举沈括的故事说明了“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同时,这一句还是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故答案为: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20.考查了思维拓展能力。本文说明了勤学好问的重要性以及观察思考的重要性,根据自己积累的阅读知识作答即可。答案不唯—。

故答案为:这篇课文让我想到了《素质》这篇课文,它们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式。从今往后,主动提出问题、同学请教,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素质。21.【答案】(1)错误(2)正确【知识点】《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骑鹅旅行记》【解析】【分析】(1)1909年,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凭借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获得了第九届诺贝尔文学奖。诺奖评委在颁奖词中写道:“这部作品中有着独特而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厚的想象力以及平易而优美的风格。”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鲁滨逊漂流记》无疑不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

(2)四大名著是指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高鹗)。诞生于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品,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必读著作。故答案为:(1)错误;(2)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了文学文化常识。回答时,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回答正确。22.【答案】让一只会说话的兔子!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于1865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漫游奇境》。【知识点】推荐介绍;其他语言表达【解析】【分析】《爱丽丝漫游奇境》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于1865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叫做爱丽丝的小女孩,她不经意间跟随着一只会说话的兔子掉进一个兔子洞中,之后便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生活着很多奇奇怪怪、似人非人的生物,例如胆小的老鼠、野生动物举行的大聚会、抽着水烟的毛毛虫、脾气暴躁的女爵夫人、会隐身的笑脸猫、三月兔、疯帽子、总是睡着的睡鼠、讲故事没有逻辑的陆龟、喜欢砍别人头的红桃女王等。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使得该故事读起来趣味性极高。据此写出宣传语即可。故答案为:让一只会说话的兔子!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于1865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漫游奇境》。【点评】考查宣传标语。注意结合要求,写一条有关《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标语,语句简洁,不写错字。标语是指: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宣传、鼓动口号。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23.【答案】(1)如虎添翼;虎虎生威;虎父无犬子;放虎归山;调虎离山;虎背熊腰(2)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知识点】成语运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解析】【分析】(1)如虎添翼:好像老虎增加了一对翅膀,比喻得到了有力的帮助,势力更加强大。虎虎生威:意思是像老虎一样有一种让人敬畏的气势。虎父无犬子:说出色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比喻上一代很强,下一代也不弱,多用来夸奖别人的子辈。放虎归山:也说纵虎归山。把已捕获的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调虎离山:设计让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地势。虎背熊腰: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①②③④⑤⑥依次是成语:如虎添翼、虎虎生威、虎父无犬子、放虎归山、调虎离山、虎背熊腰。

(2)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①造纸术、②指南针、③火药、④印刷术。故答案为:(1)如虎添翼、虎虎生威、虎父无犬子、放虎归山、调虎离山、虎背熊腰;(2)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点评】考查了百科知识和成语。这类知识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课外知识拓展,有利于拓展学生联系、发展的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平时要多读书,注意积累课外知识。做此类题目,作答完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24.【答案】我的发现在我的生活中,但是。在我六岁那年,我到伙伴家去玩,就被他家的大鱼缸吸引了,目不转睛地看着五颜六色。看了好半天,眨也没眨一下?睡觉也睁着眼吗,她说也不知道!我回去问爸爸:“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吗。”我又问:“那鱼儿为什么睡觉睁着眼呢?”爸爸说:“孩子。”我带着疑问朝新华书店跑去,终于找到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原来鱼是没有眼睑的。我们看见鱼在静止的时候。但是。我这才恍然大悟,即使在死了之后。我合上书,连忙跑回家去告诉爸爸,也很满意、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那天。这也让我明白:做任何一件事,勤于思考。【知识点】叙事类作文【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以“我的发现”为话题,写—篇记叙文。回顾自己的学习或生活,想—想你都有哪些发现,哪些发现让你感到很有趣、难忘,让你印象深刻,从中能筛选出令你感到最有趣的、最深刻的去写,选材要新颖。无论写什么,都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如发现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你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有什么收获或启发。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这篇文章开篇点题,提出“我发现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这一中心,作者抓住了“我”和爸爸的对话和“我”去书店查资料,进行了具体的描写,结尾给人以启示,是一篇优秀的习作。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2022·仁怀)请你将以下内容认真抄写在相应的位置上,行书、楷书都行。内容: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答案】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知识点】汉字书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的句子,补充完整时,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注意布局合理,行款整齐,书写“领域”“偶然”“善于”“锲而不舍”,不要写错别字。故答案为: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点评】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2.(2022·仁怀)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屐齿(jī)僧人(shēng)声泪俱下B.书簿(bù)潺潺(chán)一视同仁C.敦厚(dūn)富裕(yǜ)司空见贯D.密饯(jiàn)搅和(hé)头晕目眩【答案】B【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解析】【分析】A项有误,“僧人”的“僧”应读“sēng”,指和尚,出家人。

B项正确;

C项有误,“富裕”的“裕”应读“yù”,指财物丰富充足。“司空见贯”应改为“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D项有误,“搅和”的“和”应读“huo”,指混合;搀杂。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辨析字音时,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3.(2022·仁怀)下列作品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写的,文章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的事。B.《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根本宗旨。C.《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作者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地流露出来。D.《春天的故事》歌颂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歌词中“一位老人”指的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答案】C【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作者作品【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匆匆》这篇课文作者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不是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了课文理解、作家及其作品、文体知识。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4.(2022·仁怀)下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藏戏是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B.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运笔自然。《兰亭集序》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C.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用马鞭彻底解决了马匹无法在舞台上驰骋的尴尬。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三百零五篇。【答案】B【知识点】书法作品;其他文学常识【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赵孟頫是宋末元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圆转遒丽,被人称为“赵体”,又同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代表作有:《洛神赋》《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作品。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了课文理解、文学常识、史书典籍。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理解。5.(2022·仁怀)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明比赛失败了,同学鼓励他:“求人不如求己,加油吧,你一定会成功的。”B.自然界有许多未解之谜,至今仍令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C.百闻不如一见,你还是亲自到国酒文化城去感受一下吧!D.我们俩的见解完全一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答案】A【知识点】成语运用【解析】【分析】A.有误,求人不如求己:央求别人帮忙不如自己努力去做。指自力更生,不仰仗他人。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

B、C、D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6.(2022·仁怀)古人很用心,在读书时会下一番苦功夫,一字一句反复斟酌()A.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B.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答案】B【知识点】惯用语、俗语【解析】【分析】A.“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B.“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反复地精读、细读,读透后在写作文时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俗语。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7.(2022·仁怀)语言运用: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阳光①míngmèi的周末,姐姐刚②zhěnɡlǐ好房间,一③zhǎyǎn,顽皮的小弟弟又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还一边摆一边念叨:“这是爸爸,这是妈妈,只好请妈妈来“收拾”这个“小⑤mótóu”。【答案】明媚;整理;眨眼;无可奈何;魔头【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明媚”都是左右结构,“媚”偏旁是:“女”,不要写成“眉”;“整理”的“整”是上下结构,偏旁是:“攵”,不要写成“正”;“眨眼”部首都是:目,都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泛眼”;“无可奈何”注意“奈”不要写成“耐”;“魔头”的“魔”偏旁是:鬼,是左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磨”。故答案为:明媚、整理、眨眼、无可奈何、魔头【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8.(2022·仁怀)句子积累:根据语境写出诗(词)句。诗(词)人常常借景或物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气节和抱负。李贺在《马诗》中这样感叹:①“,。”于谦在《石灰吟》中这样表白:②“,。”郑燮在《竹石》中这样赞美:③“,。”而苏轼则在《浣溪沙》中这样抒怀:④“?。”【答案】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知识点】古诗词运用【解析】【分析】“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意思是: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也表达诗人不屈不挠,坚定执着,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质。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意思为: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打击后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故答案为: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点评】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9.(2022·仁怀)语言运用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不一样,请你根据给出的情境,分别写两句话。①开心:走在大街上……②难过:走在大街上……【答案】这次期中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一。走在大街上,树上的小鸟正在枝头上唱着欢快的歌儿。;今天考试没考好,受到老师的批评,花儿耷拉着脑袋。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知识点】语言得体;其他语言表达【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提示,按要求能合理、清楚写出一个事物的感受即可。如:这次期中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一。走在大街上,树上的小鸟正在枝头上唱着欢快的歌儿。今天考试没考好,受到老师的批评,花儿耷拉着脑袋。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故答案为:这次期中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一。走在大街上,树上的小鸟正在枝头上唱着欢快的歌儿。今天考试没考好,受到老师的批评,花儿耷拉着脑袋。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点评】考查情景写话。情景写话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情景写话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二、阅读理解(2022·仁怀)阅读古诗,完成小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0.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籍在同族兄弟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B.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C.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11.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美景。【答案】10.C11.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知识点】诗【解析】【点评】学习诗歌时要求能基本能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反复自读,体会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并且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京城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气息。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10.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B、D正确。C.有误,“律诗”应为“绝句”,表达的是作者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而不是“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故选C。

故答案为:C11.考查了诗歌词句理解。学生要明确描绘某句诗的画面,一定要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与描写。结合译文合理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写话即可。

故答案为: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2022·仁怀)阅读古文,完成小题。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②者,其始折旋疾③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④之间,遂以为尽⑤操舟之术。遽⑥谢舟师,椎⑦鼓径进,乃⑨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⑩。然则以今日之危者【注释】①楚:古国名。②习:学习。操:控制,这里指驾船。③始:开始。折:调头。旋:转弯。疾:快。④渚:水中小洲。⑤遂:于是,就。尽:全部。⑥遽[jù]:立即。⑦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径:径直。⑧亟:突然。犯:碰到。⑨乃:于是。四:四周。⑩柁:同“舵”。12.与“乃四顾胆落”一句中的“顾”意思相同的词语是()A.顾客盈门 B.三顾茅庐 C.左顾右盼 D.奋不顾身13.借助注释,写出句子的意思。遂以为尽操舟之术。14.读了选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答案】12.C13.他就认为自己已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14.学习要脚踏实地,学会谦虚,凡浅尝辄止者未能有成功者,一定会达到胜利的彼岸。【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楚国有一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船掉头还是船转弯,是快还是慢,只听从师傅的(教导)。因此他到江中岛屿之间的小河里小试身手,没有不如人意的,他于是就认为自己已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他就)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径直快进,突然遇到危险,(他)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掉入江中,舵失去操控。然而现在造成的危险,不就是之前得意所造成的吗?12.学习要脚踏实地,学会谦虚,凡浅尝辄止者未能有成功者,一定会达到胜利的彼岸。A.顾客盈门:形容买东西的人很多。顾:商店或服务行业称前来购买货物或要求服务。B.三顾茅庐: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顾:拜访。C.左顾右盼:左看看,右看看。顾:泛指看。D.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顾生命。顾:照管,注意。结合释义可知,“左顾右盼”与“乃四顾胆落”一句中的“顾”意思相同。故选C。

故答案为:C13.考查句子翻译。结合注释,遂:于是,就。以为:认为。尽:全部。操:控制,这里指驾船。术:技术。故“遂以为尽操舟之术”译为:他就认为自己已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

故答案为:他就认为自己已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14.考查情感主旨。文章通过楚人学习行船技术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脚踏实地,学会谦虚。不论做什么事,凡浅尝辄止者未能有成功者;凡在学习或工作中不断进取者,一定会达到胜利的彼岸。

故答案为:学习要脚踏实地,学会谦虚,凡浅尝辄止者未能有成功者,一定会达到胜利的彼岸。(2022·仁怀)阅读文本,完成下题。【材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此次太空授课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分设4个地面分课堂【材料二】15.下列理解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A.12月9日15时40分,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正式开始,授课时间约60分钟。B.本次授课的“太空教师”是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C.授课期间,三位航天员通过音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D.神舟十三号回家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所需时间由以往的11个飞行圈次压缩至5个。16.少儿歌曲《摘星星的》是写给航天员的,出发前她与有个“摘星之约”。【答案】15.C16.妈妈;王亚平;女儿【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点评】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平时要加强阅读训练,要引导学生多阅读。本阅读由两则材料组成,材料—介绍了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的相关情况,材料二介绍了神舟十三号回家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15.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A、B、D说法正确。由句子“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可知,C说法错误。故选C。

故答案为:C16.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由材料二王亚平的话“同时我也想给我的女儿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可知,歌曲《摘星星的妈妈》是写给航天员王亚平的,是因为出发前她和女儿有个“摘星之约”。

故答案为:妈妈、王亚平、女儿(2022·仁怀)阅读文本,完成下题。学与问①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②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③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④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⑤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7.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①日新月异②能者为师18.阅读选文,填写思维导图。19.第④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这句话在选文中还有什么作用?20.选文让你想到了哪篇课文?结合自己,说说自己今后在学习中会怎么做?【答案】17.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本文指这个世界变化很快。;形容学习过程中只要能够给你启发,帮你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18.学习要善于问,知识是问来的;哥白尼非常喜欢问;沈括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学习中要勤学好问,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19.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20.这篇课文让我想到了《素质》这篇课文,它们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式。从今往后,主动提出问题、同学请教,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本文介绍了学问的重要性,并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和北宋科学家沈括的例子说明了勤学好问的重要性以及观察思考的重要性。文中强调了学问需要学和问相结合,只有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最后,文章呼吁读者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人。17.考查了字词理解。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结合文章语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可知,本文指这个世界变化很快。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故答案为: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不断出现新事物;形容学习过程中只要能够给你启发,帮你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1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第一自然段“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可知,提出的观点是:学习要善于问,知识是问来的。根据二至四自然段“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可知,举了哥白尼、沈括的例子,来印证观点。最后一自然段“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总结了观点:学习中要勤学好问,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故答案为:学习要善于问,知识是问来的;哥白尼非常喜欢问;沈括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学习中要勤学好问,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19.考查了找中心句。中心句能体现语段主要内容或主题,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通过阅读可知,本段中心句是第一句,后面围绕这一句,通过列举沈括的故事说明了“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同时,这一句还是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故答案为: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20.考查了思维拓展能力。本文说明了勤学好问的重要性以及观察思考的重要性,根据自己积累的阅读知识作答即可。答案不唯—。

故答案为:这篇课文让我想到了《素质》这篇课文,它们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式。从今往后,主动提出问题、同学请教,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素质。21.(2022·仁怀)判断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是否正确。(1)卡尔维诺说《骑鹅旅行记》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2)中国的四大名著有:《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答案】(1)错误(2)正确【知识点】《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骑鹅旅行记》【解析】【分析】(1)1909年,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凭借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获得了第九届诺贝尔文学奖。诺奖评委在颁奖词中写道:“这部作品中有着独特而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厚的想象力以及平易而优美的风格。”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鲁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