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教学中背景资料的的切入契机分析综述背景资料的运用契机之于古诗词教学非常重要,它的运用契机并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随意的,而是机动灵活的。教师应根据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因势利导、抓准恰当的时机顺势切入背景资料,这样才能在教师的古诗词教学和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中充分发挥背景资料的辅助、促进作用。多环节运用从背景资料的运用时机而言,课堂教学过程中背景资料的切入契机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首要问题。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环节,通常将一堂课分为课始、课中、课尾这三个环节。在课始、课中、课尾这三个不同的环节运用背景资料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课始呈现。虽说现在仍有不少教师存在仅在课前呈现背景资料的模式化倾向,但是这并不意味在课始呈现背景资料就是不可取的,显然不能因噎废食。在课始呈现背景资料能够拉近学生与古诗词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有效唤醒其阅读期待。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始呈现背景资料有利于使得一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例如:某位老师执教李白《行路难》(其一)时,他在课始呈现了后人所画的李白手执酒杯的画像,并分别在各图下面配上他处于不同心境时写的诗句:“豪放: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风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浪漫: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朱焘.《行路难》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9(03):61-64.同时还呈现了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四句诗,接着对所呈现的这些背景资料进行总结并依此设置悬念导入新课:“三幅画中的李白都拿着酒杯,可见他很喜欢酒。从杜甫诗和李白自己的诗中,让我们看到了酒文化中的李白。可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诗中,李白却突然连酒都喝不下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一探究竟。”朱焘.《行路难》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9(03):61-64.朱焘.《行路难》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9(03):61-64.朱焘.《行路难》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9(03):61-64.李老师课始以“酒”作为切入点,首先运用图片并配上李白不同风格、不同心境下所写的诗句甚至还引入好友杜甫为其所做的诗歌,再搭配教师的讲述,这无疑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李白嗜酒的形象自然浮现在学生脑海之中。但是李老师转而化用本诗中“停杯投箸不能食”话锋一转说:李白酒都喝不下了。这与前面所呈现的背景资料形成反差并设置了悬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被所呈现的背景资料吸引注意力之后紧接着又被教师设置的悬念激起了进一步走进文本一探究竟的兴趣。李老师通过课始巧妙呈现背景资料,不仅拉近学生与古诗词及李白的距离,还唤起了他们的阅读期待与学习兴趣,为学生走进文本做铺垫。课中运用。在课中运用背景资料通常是为解读文本服务的。学生受到自身知识积累、生活阅历、理解能力等的局限,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深入理解文本,甚至出现偏差。最常见的就是古诗词中的某个点、某句诗、某个意象会成为学生阅读理解的障碍,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入与之相关的背景资料去帮助学生找到解读的突破口。例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之中的“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描绘了将士们趁夜准备出其不意袭击敌人的场景,学生仅知句中的“易水”指的是河名,这对于解读诗句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若在这里引入这样一则背景资料:战国时期,荆轲为燕太子丹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之前,在易水饯别,高渐离击筑而荆轲则和着音乐高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教师通过这则故事让学生理解荆轲去刺杀秦王,若不完成任务誓不还这种异常坚定的意志和悲壮慷慨的情怀。有了这则资料的铺垫之后教师进而引导学生去解读这两句诗,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明白即将去夜袭的将士们也像荆轲一样充满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慷慨豪情,他们不畏严寒、不惧困难,一往无前。在教学环节中,课中这一环节是整堂课的关键,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重要环节。在课中适当引入背景资料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学生解读诗句,深入探究文本的重要凭借,有助于学生打通思路、深入解读文本。课尾延伸。背景资料不仅可以运用在课始和课中,课尾也不要忽视了背景资料的呈现。在一堂课结尾之处,教师适当引入背景资料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总结升华的作用。引用名家评价是古诗词教学在课尾延伸这一环节常用的背景资料。例如:李清照虽是婉约派词人,然而她所写的《渔家傲》却是气势磅礴,教师在课尾引入黄苏对此词的评价:“浑成大雅,无一毫钗粉气。”以及梁启超的评价:“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词》中语。”梁令娴编.艺蘅馆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1936:84.学生通过前面对文本的学习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词中不同于她婉约词中婉转含蓄的豪放词风,教师在课尾引入名家对这首词的评价能够再次为学生总结、强调此词是李清照的“另类作品”,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她笔下少见的浪漫主义名作。这在给学生拓展知识的同时,也揭示出这首词的特殊之处,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李清照。又如教师讲授《望岳》时,在课尾引入《杜诗详注》对于这首诗的具体评价:“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岱宗如何,意中遥想之词,自齐至鲁,其青未了,言岳之高远。拔地而起,神秀之所特钟。矗天而峙,昏晓于此判割。二语奇峭。”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4.运用这个评语能够有效对《望岳》这堂课的教学内容作总结升华,教师结合这一评语引导学生自主回忆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这样能够有助于巩固、加深学生对这首诗文本内容的理解。梁令娴编.艺蘅馆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1936:84.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4.在古诗词课堂教学即将收束之时适当引入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补充拓展知识、深化主题,使其对古诗词文本和诗人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在教学重难点处运用古诗词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帮助学生突破古诗词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背景资料往往可以作为引导学生理解重难点的重要凭借。在教学重点处运用。每首古诗词的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师通过运用背景资料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重点学习内容,使其能够正确、深入解读古诗词文本学习中的重点。教师应根据每首古诗词中的重点内容,选取适当的背景资料促进学生学习领会。以杜牧的《赤壁》为例,其教学重点之一是体会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某位老师在讲解这个重点内容时,首先借助赤壁之战这一历史典故作为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回忆、讲述这场战役,在此基础上顺势让学生思考“东风不与周郎便”中的“东风"有什么特殊含义?杨世秋.呵护学生思维的火花——杜牧咏史诗《赤壁》教学设计[J].广西教育,2019(33):81-82.学生在教师引导和背景资料的帮助下讨论得出:杜牧认为周瑜仅是侥幸赢得这场战役,只不过是依靠强劲的东风助长火势大败曹军,是偶然的。换言之是东风为赤壁之战的胜利提供机遇。然后教师提问为何诗人要写“二乔"被锁铜雀台,它与赤壁之战有何关系?通过背景资料学生知晓了铜雀台是曹操修建的行宫,二乔是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周瑜之妻,结合上一个问题学生进一步明白“二乔”被锁铜雀台意味着赤壁之战周瑜失败了,学生结合赤壁之战的结果就可明白这两句诗只是杜牧的想象和假设,这更凸显了“东风”的重要性。最后再联系杜牧生平抑郁不得志的经历,学生自然而然就能理解这首诗中他实际上是借史感慨英雄成名的机遇,从而进一步抒发自己空有一身济世之才却生不逢时,无从建功立业的无奈与郁愤之情,他希望也有“东风”来帮助自己施展抱负。杨世秋.呵护学生思维的火花——杜牧咏史诗《赤壁》教学设计[J].广西教育,2019(33):81-82.在《赤壁》中杜牧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其实就隐含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之中。但是这两句学生往往读不懂,无法深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意,这位老师在讲解这个重点时以相关背景资料作为突破口,设置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理解这两句诗表层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诗人的言下之意,从而真正解读出这首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再以杜甫的《春望》为例,把握诗中杜甫表达的忧国思家、思念亲人以及对和平安宁的渴望之情,也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掌握的内容。其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直接体现其思家念亲之情,在讲解时教师引入杜甫另一首同样也是写于安史之乱时期的《月夜忆舍弟》中的“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两句诗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为何在杜甫看来家书胜过“万金”。这四句诗虽然并不是来自杜甫所写的同一个作品,但是它们都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且内容和情感上也是相互照应的。从“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中,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因为战争诗人被迫与家人分隔两地、生死未卜,再加上当时通讯不便,思乡思亲之情油然而生,所以才会发出“家书抵万金”的感慨,通过引入诗人同一时期不同作品的相关内容作为背景资料也能够帮助学生解读古诗词的情感内蕴。此外,从中学生也能感受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助于其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杜甫对和平的向往。在教学难点处运用。古诗词教学中的教学难点往往是学生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学生面对难点会感到困惑、不知所措,教师在讲解教学难点时运用背景资料则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例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中最后一个设问“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辛弃疾赞颂孙权的用意,也就不知他为何会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更难以理解其中蕴含着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这时候教师就可引入下面这段概括当时南宋具体处境的背景资料:南宋建都临安(在今天的杭州),其统治版图主要在东南方,同时与其并存的还有金、西夏等政权。南宋虽经济较为昌盛,却时常受到金、西夏等的侵犯,然而南宋统治者却偏安一隅、苟且偷安,奉行投降路线,无意收复失去的领土。通过这则背景资料学生就会明白辛弃疾赞扬孙权最直接的原因是南宋政权和孙权所处的形势相似,都是占据东南,但是两者截然相反:孙权年少有为,具有非凡胆识和才能并成就一番伟业,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懦弱无为。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而能明白辛弃疾赞扬孙权,意在反衬、讽刺南宋当局昏庸无为、怯懦偷安,他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意在委婉慨叹当今南宋统治者无能、远不如孙权,且此时南宋也缺乏能够站出来扭转乾坤的人。最终学生就能够明白诗人在这里其实是借古讽今,鞭挞南宋的懦弱苟且、毫无作为,他希望南宋统治者能发奋图强,爱国之情溢于言表。教学难点处往往是学生的困惑之处,在这里引入背景资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豁然开朗。再如许浑《咸阳城东楼》这首词表现了诗人的三种“愁”,开篇第一句“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写了诗人的第一种“愁”,但是学生往往无法理解为何诗人一登上咸阳城楼就会感到忧愁,更不明白这句诗中他究竟在愁什么。教师可在此时运用下面这则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诗是写于唐宣宗大中三年,当时的许浑游宦长安、出任监察御史。在秋天的某个傍晚,诗人登上咸阳楼欣赏风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七律。通过本词的写作背景学生首先就知道了当时的许浑处于离家在外做官的状态,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诗人生平,并从“汀州”、“蒹葭”、“杨柳”这三个意象入手解读,学生很容易就能想到诗人家乡在江南,而杨柳、蒹葭正是江南的典型植物,而当他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务合同续签协议书
- 项目代建协议合同
- 居民采暖供用热合同
- 委托船舶单项其它工程服务合同
- 设计类合同协议
- 墙地砖劳务分包合同
- 美容院顾客服务效果免责协议
- 搬迁协议搬迁运输合同
- 供应商协议书范本
- 水质检测合同
- 2024专利代理人考试真题及答案
- JJF 2163-2024漆膜划格器校准规范
-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高考数学模拟卷(一)含答案及解析
- 电子技术基础课件第6章数字电路基础
- 大单元教学理念及其定义、特点与实施策略
- 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绩效考核制度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技术要求
- GB/T 44510-2024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要求
- 中智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4
- 三晋卓越联盟·山西省2024-2025学年度高三9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