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灯塔市五里镇里仁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30/20/wKhkGWeh_f6AWYLIAAHsVdp1oDI871.jpg)
![辽宁省灯塔市五里镇里仁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30/20/wKhkGWeh_f6AWYLIAAHsVdp1oDI8712.jpg)
![辽宁省灯塔市五里镇里仁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30/20/wKhkGWeh_f6AWYLIAAHsVdp1oDI8713.jpg)
![辽宁省灯塔市五里镇里仁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30/20/wKhkGWeh_f6AWYLIAAHsVdp1oDI8714.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里仁学校2024—2025学年(上)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17分)1.选出下列词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嘹亮(liáo)着落(zháo)愚蠢(yú)赅人听闻(ɡāi)B.称职(chèn)喧嚷(xuān)安详(xiánɡ)见异思迁(yì)C.虐待(nuè)热忱(chén)吞噬(shì)雅雀无声(yā)D.云霄(xiāo)取诀(jué)侍弄(shì)咄咄逼人(duó)2.选出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初中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在微露的晨曦中_________,在绽放的晚霞里飘然归去。我们在希望的早晨里遨游书海,我们跟随朱自清__________春天的踪迹,那宛转的鸟声,弥漫在空气中的花香,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我们跟随刘湛秋走进雨的世界,那粗犷的夏雨,________的秋雨,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活跃。这个世界,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______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富诗情画意。A.突如其来寻找安静却B.突如其来寻觅安静更C.悄然而至寻觅静谧更D.悄然而至寻找静谧却3.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①清晨的一切,都散发着生命力。②如果你早起过,就会明白,即使是在同一天,十点和七点感受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③一个人未来的样子,藏在他对清晨的态度。④目睹日出的那一刻,人们会发生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⑤一大早起来,拉开窗帘,当阳光照进屋内,看看远处的绿植,深吸几口新鲜的空气,顿时会让人心旷神怡,身体也逐渐清醒过来。A.选段中的“你”是名词,“新鲜”是形容词。B.选段中的“振奋人心”、“心旷神怡”充满赞誉与肯定的情感,是褒义词。C.划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产生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D.这段话的正确语序是③②①⑤④。4.选出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马致远,号东篱,一字千里,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是词牌名。B.古人常用一些特定的词语来表示不同的年龄,例如:“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天命”指五十岁,“耳顺”指六十岁。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D.我国古代常用“迁”指调动官职,以右为尊,左为卑,“左迁”表示降职。如“王昌龄左迁龙标”即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5.名著导读(3分)里仁中学七年级开展《西游记》精读活动,同学们纷纷对文中孙悟空的其余称呼很感兴趣。请你从中选择一个,依据原著写出与该称呼由来相应的故事情节。A.美猴王B.弼马温C.齐天大圣6.古诗文默写(6分)(1)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5)《浣溪沙》一词中表现一切必然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但同时仍然会有美好的事物再现的生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文阅读(17分)(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第7题。(3分)【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乙】谢公亭李白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7.选出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两首诗题目均出现地名,甲诗中的为朋友迁谪之地;乙诗为当年谢朓、范云离别之地。甲诗首句写出了初冬的萧条景象,渲染了凄楚的氛围;乙诗颈联描绘美景反衬诗人的寂寞孤独。甲诗写景兼有抒情,抒发感慨,寄托慰藉,表达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乙诗缅怀谢朓,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美好的精神追求和高超的志趣情怀。(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1题。(14分)【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北冥有鱼》)【乙】北海若曰:“井鼃①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②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③于时也;曲士④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⑤,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⑥;尾闾⑦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⑧;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庄子·秋水》)【注】①鼃(wā):同“蛙”。②虚:同“墟”,居住的地方。③笃(dǔ):固。引申为束缚、限制。④曲士:孤陋寡闻的人。⑤丑:鄙陋,缺乏知识。⑥盈:充满、盈满。⑦尾闾(lǘ):海的底部,排泄海水的地方。⑧虚:流空。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笃于时也鹏之徙于南冥也
学而时习之化而为鸟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其翼若垂天之云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11.善于用故事说理,是《庄子》的特色。请你说说【甲】【乙】两文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4分)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选文,完成12-14题。(6分)【材料一】从科学上来看,中秋月比其他的望月①更亮是没有根据的。望月的时候,对地球而言,太阳和月亮位于正相反的方向。夏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在西北落下;望月则从东南方升起,在西南方落下。冬天,正好相反。因此,夏天日光多,月光少,冬天日光少、月光多。中秋夜月光比夏天多,这就是说,从月出到月没的时间间隔比夏季每月的望日要长,半夜时月亮也要高些。这可能是使人感觉中秋“月色倍明”的一个原因。【材料二】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其说法很多,且又多有趣味。拜月说: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嫦娥说: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嫦娥便返回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驱除鞑虏说:有人认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元朝末年,汉人打算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材料三】每连中秋来临,赏月玩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人们为何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祭月的日子最终就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此时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农历八月十五花好月圆人团圆【材料四】农历八月十五花好月圆人团圆赏明月赏明月放天灯放天灯吃月饼吃月饼时间时间民俗意义民俗意义中秋节中秋节【注释】①望月:在农历中,每月的十五日前后必定为满月,因此农历中将十五日称为“望日”。1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科学上来看,中秋月比其他的望月更亮是有根据的。B.中秋夜,人们感觉“月色倍明”,其中一个原因是月光比夏天多,半夜月亮也高。C.人们对中秋月的来历的说法有两种,且都很有趣味。D.中秋人们吃月饼、赏明月、放天灯、登高、赏菊花。13.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人们中秋赏月的原因。(2分)14.请你根据【材料四】的图示,向同学们介绍中秋节的相关情况。(2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20题。(17分)坑余凯①他下了摩托车,蹲下身子久久盯着柏油路面上的那个坑,底部残留着碎石子和前夜下的雨水,坑像被一口撕咬下来似的,他的心隐隐作痛,不觉皱缩着眉头,直到对面的村口传来“突突”的马达声,他才跨上摩托车,逃一般的飞驰而去。②“怎么到现在才回来?指望你把花生种下,天天都这样。”妻扛着锄头从暮色里走了出来,一脸不高兴地问。③他把摩托车上的电钻、工具包拿下,脸偏到一边去躲开妻的目光,自顾往家里走,丢下一句道:“不都到现在回,你以为打工想几点就几点?”④“咦!你长脾气了!”妻在身后盯着他说,他的后背冷飕飕的。⑤“酒也不喝了,变了你!”吃晚饭的时候,妻把一口饭塞到嘴里,怀疑地盯着桌上的一瓶啤酒,还是忍不住说。头顶上是一只昏黄的白炽灯,他把自己的脸藏在碗里,瓮声瓮气道:“饭都堵不住嘴吗?吃饭。”⑥“肯定有问题!”妻断言道,像一个义正词严的法官。⑦他哆嗦了一下,把饭碗往桌上一顿,额头上出现了细密的汗珠,心虚地梗着脖子道:“烦不烦?吃个饭也不安生,你到底想怎样?”⑧如果妻再逼问,他恐怕就会完全交代了,可是妻没有,客厅里传来碗筷碰触的拾掇声,把自己隐匿在了卧室的黑影里,一动不动,大气也不敢出一下。⑨昨晚,他帮一个住户安装好最后的一盏电灯后,天已经黑了。住户热情地邀他喝一杯,他也只喝了一杯啤酒,就往回赶。天上下着小雨,当路过有坑的那条路时,他心里清楚,刻意避让着,但还是碾了进去,车轮一偏,自己就被摔了出去,也带倒了路旁的一个黑影,黑影倒在地上“哎哟!哎哟!”呻吟着,他魂都散了,内心充斥着恐惧,跌跌撞撞地爬起来,扶起车子,就一路急驶而去。⑩卧室的灯突然被点亮,像一只蚊虫叮在眼皮上,他咬牙一动不敢动,担心眼睛轻微地眨动,秘密就会炸开,被暴露在灯光下,又喷泉般涌了出来。⑪第二天清早,他红肿着眼骑车出门了,骑到了那个有坑的村路,一家小超市坐落在村路上,一个老太太正端着一碗稀饭坐在门前喝着,他径直走了进去,掏钱买了一包烟,问:“老板,前天这前面的省道上是不是发生了一起事故?”店主摇摇头说:“没听讲啊!”“前天晚上,八点多。”他提示道。店主就朝外叫道:“李婶,你听没听说前天晚上前面发生了一起事故?”⑫李婶进来说:“什么?——哦!好像张木匠前天夜里被人撞了一下,那人跑了——”“张木匠人呢?严不严重?”他涨红着脸问。“那我就不知道了,老头子昨天才被儿子接走了,好像到武汉儿子那去了——”⑬他愧疚的眼神垂到脚面上,半天抬起说:“你有没有他的联系方式?-一我是水电工,他要我昨天过来修电路的,拜托——”害怕他们怀疑,又补充。店主犹疑地还是瞄了他一眼,拿出手机,翻看着报了一组号码。⑭他走了出来,面前是一大片广阔绿油油的田地,有暖风拂动,他拨通了张木匠的电话:“喂!您好!你是张木匠吗?”一个苍老的声音说:“你是谁?”⑮“我是——”他试探地说。⑯突然电话里就传出一个年轻人的声音:“是谁?爸,陌生号码,骗子,挂了!”⑰电话就响起了一连串“嘟嘟”声,像是水煮沸,他被热水煎熬着,脸寡白着。他痛恨自己,鼓起勇气再拨通电话,一连串说:“我就是前天晚上撞了你的人——”⑱“什么?没事,只是破了一点皮。”对方哈哈一笑。“嗯!”就像是一块石头掉进水里,他喃喃道。⑲他买了水泥,骑着车带了黄沙,停在了坑旁,拌好,就填在了坑里,等坑被磨平,他才直起腰,撕裂的伤口也被填上。远处,如镜面般湛蓝的天空平展地延伸着。15.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空。(3分)情节发展过坑带倒路人妻子逼问询问店主致电坦白“他”的心理(1)(2)(3)悔恨16.选文第⑨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1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⑩段划线的句子。(3分)18.选文第⑲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9.概括“他”的性格特点。(不必结合事例)(2分)20.选出对下列选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3分)A.选文开头部分即描写主人公自责苦恼的情状,设下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心。B.选文第⑥段写妻子“像一个义正词严的法官”,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威严和正义。C.选文第⑮段中的破折号可以看出“他”迟疑、犹豫的心理。D.题目“坑”一语双关,即指路上的坑,也指主人公起初逃避责任时人性上的“坑”。(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1-24题(13分)鲁班的儿子①父亲是个木匠,他的木工手艺闻名乡里,十里八村的老少爷们儿都夸他是“鲁班的儿子”。这样算起来,我就是“鲁班的孙子”了。这孙子——“我愿意”,比“第多少代传人”靠谱和拉风多了。②谁家有个红白喜事,父亲就开始忙活起来,不是给东家出嫁的闺女打套嫁妆,就是给西家娶亲的男方做套家具。画墨雕花、开榫打卯、上漆抛光……每一项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我们家现在还有几把父亲做的老式椅子,完全榫卯结构,都快接近我的年龄了,这么多年就是不坏,好像有“金刚护体”。③这是父亲给我们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④前几年回老家,母亲偷偷把一把椅子放到了车的后备厢,回到郑州后我才发现。母亲知道我太忙,有时清明节、农历十月一也回不去,有把椅子陪伴,仿佛父亲就在身边。有时忙完一天工作,夜深人静,一个人坐在那把椅子上,还隐约能感受到父亲的余温。为了孩子上学,这些年频繁地搬家,但那把椅子一直跟着我们。“一把破椅子”,孩子有时不以为然。“那是你爷爷”!我告诉他。⑤因为父亲手艺精湛,乡里乡亲收费又都是“象征性的”,父亲的口碑非常好。周边村庄甚至乡里有什么木工活儿,都会来找父亲。我记事起父亲就“出名”了。我至今也不知道他这一手绝活儿是跟谁学的。⑥后来县里开了家家具店,父亲专门骑车20余里去参观。说是参观,其实就是“偷师”。那时候,照相的师傅还常走街串巷,后面会跟成群结队像我一样的小朋友,追着看“西洋景”。20世纪80年代,照相机是稀罕物。父亲虽然没上过什么学,但他记性好。抢人家的饭碗,又怕被人发现,很多家具的图案他也不敢拿纸拿笔画下,完全靠脑记忆、凭心记。回家后再逐一实践,有的没记清就骑车再跑一趟“参观”。反复几次,就化为己出了。父亲把新学来的图案应用到家具制作中,颇受欢迎,接的活儿更多了。⑦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办公也开始趋向自动化,又加上工业化家具的入侵,纯手工的木工活儿就越来越边缘化了。我也曾动员父亲买上电锯、电刨,积极投身“自动化”工程。他不置可否。我知道,手艺是他倔强地坚持。⑧我上高中之后,父亲就接不到什么活儿了,那些陪伴他大半辈子的墨斗、钢锯、凿子、刨子等,他也舍不得扔掉,有的挂在墙上孤单凭吊,有的堆在墙角“寂寞余生”。偶尔回家去老宅里看看,有的还在,锈迹斑斑,尘灰安然,好像在等它的主人。⑨因为走得匆忙,父亲连张像样的照片都没有留下。为此母亲也不止一次抱怨。⑩在他去世五周年的时候,我请河南画家曹新林老师给父亲画了张像,底板是从我结婚录像中抠出来的。弘一法师临终留下四字偈语“悲欣交集”,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父亲是一道“天然屏障”;他在的时候,你和死亡中间还隔着一个父亲;他走了之后,好像网络没有了“防火墙”,消防失去了“隔离板”,你与死亡,触手可及,随时随地。这种彻骨的感受,近年与日俱增。⑪莫文蔚在《这世界那么多人》里唱道:“多幸运,我有个我们。”当“我们”只剩下“我”——光阴的长廊,无人的空荡。父亲的一生没活成一首“散文诗”,更没有活成一个“惊叹号”,他是中国农民的九亿分之一。分母很大,分子是一。那是我的唯一。我虽然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但我始终记着:我是“鲁班的孙子”。⑫父亲的手机号是我给他办的,他走了之后小妹一直在用。手机换了不少,但号码一直保存,“人群中,敞着一扇门”。⑬回家的路,虽然漫长,幸好,父亲记性好。阅读文章,说说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咨询行业可持续发展-深度研究
- 密钥生命周期管理-深度研究
- 渔业机械物联网应用-深度研究
- 碳纳米管材料制备-深度研究
- 智能旅游安全管理-深度研究
- 甲状腺亢进眼病进展分析-深度研究
- 沼气行业绿色发展-深度研究
- 燃烧室冷却技术国产化进程-深度研究
- 2025年石英陶瓷及制品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特种乳胶制品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2023外贸业务协调期中试卷
- GB/T 16475-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
- GB 4706.20-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滚筒式干衣机的特殊要求
- 无纸化会议系统解决方案
- 佛教空性与缘起课件
- 上海铁路局劳动安全“八防”考试题库(含答案)
- 《愿望的实现》教学设计
- 效率提升和品质改善方案
- 中山大学抬头信纸中山大学横式便笺纸推荐信模板a
- 义务教育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南
- 《汽车发展史》PPT课件(PPT 7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