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检测题(带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检测题(带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检测题(带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检测题(带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检测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检测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吹笛子时,优美笛声的发声物体是()A.嘴唇 B.手指 C.笛子 D.笛子内的空气柱2.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此事实说明()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气体能够传播声音C.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3.一工人在房顶上钉钉子,每秒敲4下。当工人开始敲钉。一个观察者恰巧在看到他把锤子举到最高处时,听见敲打的声音。如果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则观察者和工人的距离是()A.42.5m B.85m C.170m D.340m4.贵州省盘州市水塘镇丹霞山上的护国寺,始建于万历年间,是贵州省佛教界重要的佛事活动中心。周末,同学们结伴前去游玩。在敲响寺内一口大铁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铁钟撞击后,大铁钟“余音未止”,其根本原因是()A.钟声的回声仍在回荡 B.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了“延长”5.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C.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6.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该实验是为了说明()

A.液体能够传声B.装水的容器能够传声C.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D.水也可以作为声源7.某人站在两平行峭壁间的山谷中大喊一声,0.4秒听到第一次回声,又过0.6秒后听到第二次回声,若当时声速为340米/秒,那么山谷的宽度是()A.340米 B.170米 C.238米 D.280米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把一个电铃放入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通电以后,我们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是由铃碗产生的,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9.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声音靠传播,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m/s。10.一名战士用火箭筒射击一辆敌方坦克,发射后经过0.6s秒击中坦克,同时看到爆炸的闪光,而在发射后经过2秒才听到爆炸的声音,则战士射击时距坦克米11.国庆节期间小明随父母外出旅行。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1.2秒后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m,声音在空气中以的形式传播(声速:340m/s)。1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老师讲课的声音主要是靠来传播;古代士兵枕着牛皮做的枕头睡觉,能及早听到通过传来的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三、实验题1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起,说明了声音是由产生的。用到的实验方法(选填“控制变量”、“转换法”或“归纳推理”);(2)如图甲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乒乓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在月球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乒乓球弹起;(3)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选填“减弱”或“增强”),并由此推理可知。四、计算题14.一列动车长200m,以一定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在进入某一隧道前800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4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m?(2)若该列动车以这个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820m的隧道,则动车完全穿过隧道的时间为多少?五、简答题15.发生地震被困在废墟中时,被困人员通过敲击水管发出求救信号和直接呼救相比,哪个方法效果更好?为什么?16.小明同学在成长笔记中记录了下列所示的错题,请你帮助他找出错误,分析错因并改正。作业:创作一部科幻小说——《月球探险记》。我的作品:2030年我乘坐中国的“梦舟”载人登月飞船,成功登陆了月球,实现中国人的几千年登陆月球的梦想。漫步在月球表面,突然听到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的声音,好惊险!错题改正错误之处:错因分析:正确答案:17.如图所示,两名航天员到国际空间站外工作时,他们还能像在地球上那样面对面交流吗?为什么?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答案DAABCCC1.D【解析】略2.A【详解】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音叉振动带动脸振动,故有“麻”的感觉,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A【详解】从第一次敲打发声到把锤举到最高处用的时间,观察者和工人相距的距离故选A。4.B【详解】A.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障碍物反射的现象,停止对大铁钟的撞击后大铁钟“余音未止”,不是由于回声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虽然停止对大铁钟撞击,但大铁钟仍在振动,继续产生声响,所以出现“余音未止”现象,故B符合题意;C.停止对大铁钟的撞击后,大钟不能立即停止振动(如同敲击音叉实验一样),激起的空气的振动是声波传播时导致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人的听觉并不会发生“延长”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C【详解】A.用手按住正在发生的琴弦,振动停止,琴声会消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B.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振动的音叉将水溅起,会看到水花四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C.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抽去钟罩内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C符合题意;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C【详解】在研究声音的产生时,为了观察发声体是否振动,利用转换法将微小的振动现象放大,故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选C。7.C【详解】由题意可知,站在两平行峭壁间的山谷中大喊一声,0.4秒听到第一次回声,则声音传到山谷一侧所用的时间为又过0.6秒后听到第二次回声,即声音传到山谷另一侧所用的时间为山谷的宽度是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8.振动介质【详解】[1]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我们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是由铃碗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能传声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9.振动介质340【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在15℃时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340m/s。10.476【详解】发射后经过2s听到爆炸声,其中炮弹经过0.6s击中目标,所以爆炸声传播的时间t=2s-0.6s=1.4s战士射击时距离坦克s=vt=340m/s×1.4s=476m11.204声波【详解】[1]声音传播时间为1.2s,声音从声源到山崖传播时间为他们距山崖的距离为s=vt=340m/s×0.6s=204m[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12.空气大地【详解】[1]由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老师与学生之间有空气,老师讲课的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到学生,使学生听见声音。[2]由于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古代士兵枕着牛皮做的枕头睡觉,能及早听到通过大地传来的夜袭敌人的马蹄声。13.(1)振动转换法(2)空气不能(3)减弱真空不能传声【详解】(1)[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故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此实验中,悬挂着的乒乓球将音叉微小的振动进行放大,用到了转换法。(2)[1]如图甲,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乒乓球弹起,说明了空气可以传声。[2]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不能看到乒乓球弹起。(3)[1][2]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随着空气的减少,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减弱,故可推理得出当玻璃罩内完全是真空时,将听不到声音,即真空不能传声。14.(1)560m(2)17s【解析】【小题1】根据得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4s=1360m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s=s声-s0=1360m-800m=560m【小题2】由题意知,动车行驶的距离s车=s0-s=800m-560m=240m动车的速度动车匀速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s′=L车+L隧道=200m+820m=1020m动车完全穿过隧道的时间15.见解析【详解】被困人员通过敲击水管发出求救信号,它比直接呼救的效果好。原因:被困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