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检测卷(带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E/3D/wKhkGWeh6PCAGUt4AAHttWSwRfM021.jpg)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检测卷(带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E/3D/wKhkGWeh6PCAGUt4AAHttWSwRfM0212.jpg)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检测卷(带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E/3D/wKhkGWeh6PCAGUt4AAHttWSwRfM0213.jpg)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检测卷(带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E/3D/wKhkGWeh6PCAGUt4AAHttWSwRfM0214.jpg)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检测卷(带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E/3D/wKhkGWeh6PCAGUt4AAHttWSwRfM02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画出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其中是凸透镜的是(
)A. B. C. D.2.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呈现出2 cm高的像,则发光棒离凸透镜的距离为(
)A.12 cm B.10 cm C.8 cm D.4 cm3.如图是物体S通过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当物体S放在哪个位置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S′(
)
A.u>2f B.f<u<2f C.u=f D.u<f4.有一个圆柱形粮库,顶棚被拆,临时盖一层透明塑料薄膜遮雨,如图所示。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覆盖粮食的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
B.透镜都是由固体物质制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的作用
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透明塑料薄膜
D.水和透明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镜的作用5.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把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整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关于投影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可以改变光路
C.载物台上的投影片应该倒着放置 D.天花板上呈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6.如图甲所示,某透镜正对太阳光,在一侧与透镜平行放置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看到的现象如图乙,为了判断出该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小明将透镜逐渐远离白纸,观察白纸上的现象进行判断。对此操作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判断 B.无法判断
C.无需操作,就能判断该透镜是凸透镜 D.无需操作,就能判断该透镜是凹透镜7.我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到长沙世界之窗春游,小明同学用照相机为另一同学拍全身照时,不小心让一滴泥水溅在了照相机镜头的上半部分,则他所拍出的照片(
)A.不能看到人的头部B.不能看到人的脚
C.不能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D.可以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但像会变暗一些8.如图所示,图甲为“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图乙所示位置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 cm
B.图乙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D.图乙中若将蜡烛适当右移些,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9.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长时间看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需配戴凸透镜对眼睛进行矫正B.甲为远视眼,需配戴凹透镜对眼睛进行矫正
C.乙为近视眼,需配戴凹透镜对眼睛进行矫正D.乙为远视眼,需配戴凸透镜对眼睛进行矫正10.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A.倒立、放大的像 B.倒立、缩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 D.正立、缩小的像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f满足8cm<f<15cm④若将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成的是蜡烛下半部分的像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③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②和④12.如图所示,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商家收款二维码,可快速完成线上付款,当手机扫描该二维码时(
)
A.摄像头相当于近视眼镜的镜片B.二维码相当于是光源
C.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吸收光,白色部分反射光D.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13.如图所示是小东制作的昆虫观察盒,在盒盖上端安装凸透镜便于观察盒内小昆虫放大的像,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 cm.他应该选择(
)
A.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D.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14.如图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15.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设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一定大于l B.f一定小于l C.f一定等于l D.f可能小于l1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取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则该镜一定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17.“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甲图,手影−−光的直线传播−−成倒立缩小实像B.乙图,倒影−−光的反射−−成正立等大虚像
C.丙图,摄影−−光的折射−−成倒立缩小实像D.丁图,投影−−光的折射−−成倒立放大的实像18.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中间为“空气凹透镜”的玻璃砖后将会(
)
A.还是平行光 B.发散 C.会聚 D.以上都有可能19.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
B.若蜡烛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小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此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
D.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向右移动透镜的过程中,可能会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像20.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摄影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
)
A.向下并且向左移 B.向下并且向右移 C.向上并且向左移 D.向上并且向右移二、填空题:21.如图甲,这是一次大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节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一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乙。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cm。22.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打磨成
(凸透镜/凹透镜),利用它对太阳光有
(会聚/发散)作用,应将待引燃的物体放在透镜的
处。23.如图是相机成像示意图,若摄影师站立的位置不变,用该相机拍摄更远处的物体时,所成像的大小和像距都会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24.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 cm)前20 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近视眼镜片,由于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25.为了探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
(填“注水”或“抽水”)。
26.(1)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下降时,须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地画面.(2)如图的港珠澳大桥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它是全球最长跨海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运营。大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倒影看起来较暗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了
导致的。小轿车在桥面上高速行驶时对桥面的压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所受重力,此时轮胎的温度升高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三、作图题:27.如图2为存在视力缺陷的人眼成像光路图。请在图1两个透镜中选一个,画到图2中虚线框内对其进行矫正。28.如图所示,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凸透镜左侧焦点F。请你画出:
(1)光源S的位置;(2)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第29题第30题30.AB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及右侧焦点位置。
31.如图,L表示凸透镜,O为光心,F为焦点。实验发现:物体AB位于焦点处不能通过凸透镜成像。从A点发出两条光线,AO经过光心,AC为不平行于主光轴的任意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们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32.如图,L表示凸透镜,O点为光心,F为焦点,S为点光源,S′为S的像。试画出由光源S射出的光线SA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33.在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 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__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34.实验桌上有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和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B,还有光屏、F形LED灯(作为物体,如图甲所示)、光具座和刻度尺。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在物距相同时,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的焦距是否有关”。请你将他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1)实验步骤:①按图乙所示组装器材,将凸透镜A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LED灯、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调节LED灯、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____在同一高度;②将F形LED灯移至20cm刻度线处,打开LED灯,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LED灯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高ℎ1③_______,并记录在表格中;(2)比较两次像高,若像高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则证明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5.小明和小华分别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一个光具座上,却发现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侧,原因是小明没有使焰心、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此时,可将蜡烛向
(选填“上”“下”“左”或“右”)移动,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根据实验,小明发现凸透镜成像的一个规律:当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v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如图乙所示是小明绘制的物距u跟实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象,则当小明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30cm时,他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3)若小明在光屏上形成了烛焰清晰的像以后,用不透明的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这时光屏上(
)。A.像全部消失B.像的上半部分消失C.像的下半部消失D.仍有整个像,但比原来暗
判断的理由是
。(4)进行了修改后,小华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cmB.8cmC.6cmD.4cm36.小馨学习了眼睛和眼镜的知识之后,她想利用水透镜来模拟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如图是小馨自制的水透镜及实验所需器材,对比眼睛的结构图:
(1)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___,实验中的水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___________;(2)实验时,小馨将光源、水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请你帮她写一条检验三者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的方法:___________;(3)小馨现将蜡烛放在最左端,对光屏做出适当调节,使像能清晰地出现在光屏上,模拟人看清远处的物体;(4)固定住水透镜和光屏,模拟人眼睛的晶状体和视网膜的位置不发生改变;(5)把光源向水透镜方向移动,发现光屏上的像模糊了,这时需要向水透镜___________(选填“注水”或“抽水”),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模拟睫状体的变化,从而达到眼睛的自动调节;(6)初步调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高达50%左右,近视率仍处于高位。飞秒激光近视手术是当今眼科学界的前沿技术,你认为飞秒激光近视手术使眼睛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效果?___________。37.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1)如图所示,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_________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_________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 mm~15 mm.(2)如图甲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_________(填“厚”或“薄”),直至看到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 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_________,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_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38.在探究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物距、焦距的关系时,三个小组的同学用高度相同的发光体以及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等器材进行了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表1(f₁=5cm)物距u/cm像高ℎ/cm115172.5400.9表2(f₂=8cm)物距u/cm像高ℎ/cm243361.7401.5表3(f₃=10cm)物距u/cm像高ℎ/cm254283.3402(1)由表中数据可知:物体高度、凸透镜焦距一定时,物距变大,所成实像高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物体高度、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焦距变大,所成实像的高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2)讲台上有一发光体,同学们利用凸透镜和光屏观察发光体在各自光屏上所成的像,小京所用凸透镜离发光体较近,小强所用凸透镜离发光体较远,发现两人光屏上呈现的像的高度相等,则小京所用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小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9.小明在用蜡烛作为光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发现蜡烛火焰飘忽不定,像与物对比难判定等问题,小明和老师、同学一起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创新点如图所示:光具座上凸透镜所在位置为零刻度,数值向左、向右依次增大;在标有均匀格子的面板上制作字母“A”状LED灯替代蜡烛;光屏上标有同样的均匀格子。
(1)请分析创新后实验装置的优点:
①可以直接读出物距以及______:
②光屏上成像更清晰、______;
③从光屏上可以准确得出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还可以更换(或增加)实验器材进行拓展探究。请仿照示例写出两种不同方案。项目更换(或增加)实验器材及操作探究的问题示例用黑色纸片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探究凸透镜没被遮挡部分的成像情况方案1①______②______方案2③______④______4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并将蜡烛烛焰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
(2)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部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列表中: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6020倒立、缩小、实像23030倒立、等大、实像320410①凸透镜焦距f=______cm。
②当物距u=20cm时,像距v=______cm。
③当物距u=10cm时,像的性质是______。
(3)如图乙是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制作水球时呈现的情景,假设她稍向后远离水球,则她在球中所成的像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参考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在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学性质的前提下,明确经过透镜折射后,光线变得发散了还是会聚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首先要仔细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再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出选择。
【解答】从四个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
只有C是凸透镜,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变是会聚的,故C正确,故ABD错误。
故选C。2.【答案】B
【解析】解:
高2cm的发光棒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呈现出2cm高的像,即成的是等大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发光棒离凸透镜的距离(物距)为u=2f=2×5cm=10cm。
故选:B。
首先知道在光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实像,其次因为物体高2cm,像高2cm,所以是等大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答案】A
【解析】【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像的性质和像距确定物距是此题的难点,此题同时考查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解答】
由图可知,物体成倒立的实像,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2f时,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而且像是倒立缩小的,所以当物距在2f以外时,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S′。
故选:A。4.【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对太阳光的会聚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射到地面上的太阳光看作是平行光,当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折射会聚在焦点上,如果达到一定温度,恰好是干草的燃点,那么干草就会燃烧。
【解答】薄膜上的积水中间厚,边缘薄,恰好形成了一个大的凸透镜,而此时太阳光通过这个凸透镜发生折射,干草又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就很容易引起干草的燃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答案】D
【解析】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故A正确;
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可以反射光线,能改变光路,故B正确;
由于投影仪成的是倒立的像,所以载物台上的投影片应该倒着放置,故C正确;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D错误。
故选D。6.【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实验中将透镜逐渐远离白纸,根据图像乙可知,光线是发散的,所以该透镜为凹透镜,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7.【答案】D
【解析】
泥水溅在照相机镜头的上半部分,使进入照相机的光线不足,但同学全身反射发出的光都能进入照相机,这样能拍到同学的全身像,但会暗些8.【答案】D
【解析】略9.【答案】C
【解析】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曲度过大,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强,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所以需要佩戴具有发散光线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刚好相反,像成在视网膜后面,所以需要佩戴具有会聚光线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图中甲为远视眼,乙为近视眼。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0.【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理解,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做到灵活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
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解答】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则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屏距凸透镜即像距v>2f;
故选A。11.【答案】C
【解析】解:
①②蜡烛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16cm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是照相机的原理;故①错误、②正确;
③此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30cm>2f2f>16cm>f解得:8cm<f<15cm故③正确;
④将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由于凸透镜的下半部分仍能会聚光线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现的仍然是烛焰完整的像,只是此时的像比遮住前的像要暗一些;故④错误。
故选:C。
(1)(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3)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u>2ff<v<2f;
(4)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变,像变暗。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首先要熟记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物距、像距、焦距之间的关系。12.【答案】C
【解析】A.手机扫描二维码时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的相同,照相机的摄像头是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镜的镜片,故A不符合题意;B.二维码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C.我们能看得到不同颜色是因为它能反射这种颜色的光,但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白色反射所有颜色的光,故C符合题意;D.手机扫描二维码时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的相同,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二维码相当于物体,应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答案】D
【解析】解: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 cm,物距是10 cm,凸透镜做放大镜使用,凸透镜的焦距要大于10 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2 cm。
故选D。
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14.【答案】C
【解析】解: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配戴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远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应配戴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A、B错误;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正确;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错误。15.【答案】D
【解析】
[解析]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并没有得到最小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而它们两者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因此f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6.【答案】D
【解析】
[解析]
本题易错选C.出现错误的原因是把“会聚作用”和“会聚光线”,“发散作用”和“发散光线”混为一谈,从而导致错误.光线通过光学元件发生了折射,所以该镜一定是透镜.取掉光学仪器后光沿直线传播会聚于S′点,有光学元件时,光束较光直线传播时会聚于更远的S点,光束变得发散了,所以这个光学元件是凹透镜.17.【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倒影是光的反向形成的虚像;
(3)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4)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
【解答】
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A错误,符合题意;B.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所以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投影是光的折射现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18.【答案】C
【解析】中间为“空气凹透镜”的玻璃砖可看作是两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了,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变得会聚,经过两个凸透镜变得更加会聚。
故选:C。
分析:“空气凹透镜”可以看作是两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了,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本题容易答成是发散的,是由于没有看清题中强调的是“空气凹透镜”的玻璃砖,这样的玻璃砖相当于两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19.【答案】C
【解析】A.若蜡烛燃烧变短,根据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可知,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若蜡烛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光路可逆可知,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故C正确、符合题意;D.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向右移动透镜的过程中,当u=v=2f时,才能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移动过程中,物距和像距的和大于4f,所以光屏上不能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像,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20.【答案】B
【解析】【分析】
凸透镜在成实像时,像与物比较,应该是上下左右都互换,根据图甲像的位置,确定物所在凸透镜主光轴的位置,然后进行调节。
此题考查了对倒立实像的理解,倒立是指像和物体的上下、左右都颠倒;像偏向哪儿,在调节时,需将物体相对于凸透镜向哪儿调节
【解答】
解:图甲显示像在毛玻璃的左侧上方,说明卡通人在凸透镜主光轴的右侧下方,要使像如图乙所示,必须调节卡通人到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所以镜头应该向右侧下方移动。
故选:B。21.【答案】20.0
【解析】解:由图甲可知,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处,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即大于20.0cm。
故答案为:20.0。
焦距是指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根据图乙读出便可;摄像头工作时,物距要大于二倍焦距。
本题考查了焦距的测量方法、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22.【答案】凸透镜会聚焦点【解析】要取火需要将光会聚,所以应该将冰块打磨成凸透镜,凸透镜会把光会聚在焦点上时,所以当把待引燃的物体放在焦点上时,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达到燃点时即可燃烧。23.【答案】变小
【解析】解: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感光元件是接收像的,感光元件与镜头之间的距离为像距;若摄影师站立的位置不变,用该相机拍摄更远处的物体时,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像会变小。
故答案为:变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以及物距、像距和像之间的关系。24.【答案】等大;发散;远离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
(1)当物距等于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使像推迟会聚。
【解答】
已知f=10 cm,则2f=20 cm,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 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等大的清晰的像;近视眼镜片是凹透镜,所以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比原来推迟会聚成像,所以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25.【答案】缩小抽水【解析】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并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故蜡烛一定在二倍焦距之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向左移动蜡烛,物距变大,像距会变小,则光屏应向左移动,才能使像清晰。若保持光屏和水透镜位置不变,仍使像成在光屏上,则需要让水透镜的会聚能力减弱,即让水透镜变薄,应向外抽水。26.【答案】缩小增大折射小于做功【解析】(1)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下降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需增大镜头与感光晶片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2)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大桥在水中的倒影看起来比实际物体本身“暗”一些;
轿车高速行驶时车体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空气对小车向下的压强小于向上的压强,汽车受到向上的压力差,所以车地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其重力;
轿车高速行驶时克服摩擦力做功,轮胎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因此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车胎内能的。27.【答案】解:图2中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是近视眼,应用发散透镜来矫正,即用凹透镜矫正,如图所示:
。
【解析】根据图中眼睛成像的光路图来判断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再选择合适的透镜进行矫正。
本题考查对近视眼成像和矫正的认识和理解,是一道基础题。28.【答案】
【解析】(1)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据此作出发光点S;
(2)由图可知,像与反射光线的连线与镜面的交点为反射点,连接S和反射点,该光线为入射光线,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
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S;
(2)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此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综合性较强。29.【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的光路图,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解答】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30.【答案】解:连接BB′与主光轴相交于一点O,则O为凸透镜的光心,从而确定凸透镜的位置。
由B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则通过凸透镜的会聚后过焦点而会聚在B′点。则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F为焦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解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作图:
(1)像点是由发光点通过凸透镜会聚而形成的。
(2)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原因及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知道由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恰好会聚于像点,同时要掌握三条特殊的光线。31.【答案】
【解析】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AC为不平行于主光轴的任意光线,因为物体AB位于焦点处,所以光线AC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经过光心的AO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此题主要考查透镜的光路图,关键是掌握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考查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32.【答案】
【解析】首先过S点作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得,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凸透镜另外一侧的焦点,确定一条折射光线;然后再连接光源S和凸透镜的焦点确定一条入射光线,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得,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确定第二条折射光线;两条折射光线确定一个点,也就是光源S的像点,那么光源S发出的任何一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都经过这个像点,则光线SA折射后也经过这个点,连接光源S和这个点就是折射光线。如图所示:33.【答案】(1)会聚
11.0(2)见解析(3)放大
投影仪(或幻灯机)【解析】解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读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1.0 cm。(2)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也可能是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像无法成在光屏上;或烛焰在焦点上,不能成像。(3)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 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和幻灯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成实像时,蜡烛远离透镜一段距离,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光屏要靠近凸透镜。34.【答案】
中心
保持透镜和LED灯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更换为凸透镜B,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LED灯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高ℎ
不相等
凸透镜焦距f/cm实像高度ℎ/cm
【解析】(1)①为了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心,应调节LED灯、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②将F形LED灯移至20cm刻度线处,打开LED灯,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LED灯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高ℎ1③为了证明“在物距相同时,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的焦距是否有关”,应保持物距不变,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则实验中应保持透镜和LED灯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更换为凸透镜B,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LED灯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高ℎ2(2)比较两次像高,若像高不相等,说明物距相同时,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成的像的高度不相等,则证明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3)实验中,应记录的数据有凸透镜焦距、实像高度,且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应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表格设计如下:凸透镜焦距f/cm实像高度ℎ/cm35.【答案】(1)上
(2)缩小(3)D
没有遮挡的部分仍是一个凸透镜,烛焰通过它仍能成像。
由于透镜部分被遮挡,会聚到像的光变少,像变暗。(4)C【解析】(1)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烛焰相对于凸透镜向上移动。
(1)当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v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30cm,v约为15cm,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选D;
(4)由题意“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得15cm>2f;
由“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得2f>9cm>f所以15cm>2f,2f>9cm>f解得4.5cm<f<7.5cm所以选项中满足题意的只有一个36.【答案】(1)光屏;晶状体;(2)将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然后观察比较三者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上;(5)抽水;(6)对人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进行手术,使其变薄,使其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成的像后移,直到移到视网膜上。
【解析】(1)对比眼睛的结构,我们可以发现视网膜可以成像,相当于实验中的光屏;眼睛中的晶状体中间厚、边缘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2)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粮食加工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防杀病毒软件合作协议书
- 外研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英语重点单词短语默写纸
- 2025年胃肠解痉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事业单位临时工劳动合同样本(三篇)
- 2025年中国房屋租赁合同(2篇)
- 2025年产品外协加工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互联网办税软件服务协议范文(2篇)
- 2025年交通事故死亡赔偿协议范文(2篇)
- 山西省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追求美好人生第十三课实现人生价值情境基础小练新人教版
- HR六大板块+三支柱体系
- 慢性病患者门诊身份管理方案
- 2025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第2部分语法第23讲状语从句(练习)(学生版+解析)
- 连铸工职业技能大赛考试题库-上(单选、多选题)
- NB/T 11459-2023煤矿井下直流电法勘探规程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Ⅱ)含答案
- 十七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 爆花(2023年陕西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自主签到培训课件-早安!幼儿园
- 2024-2030年中国大宗商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一年级二年级奥数暑期培优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