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43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免疫是人体的一项基本功能,下列现象属于免疫的是()A.扁桃体发炎B.胃肠蠕动C.跑步喘气D.天热时皮肤出汗2、【题文】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动物“通讯”的是()A.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B.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C.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跑D.乌鸦见到老鹰时大声鸣叫3、通过实验证实“肉汤腐败是由环境中的微生物进入肉汤引起的”的科学家是()A.范.海尔蒙特B.弗朗西斯科.雷迪C.巴斯德D.老子4、下列不属于人的性状的是()A.皮肤的颜色B.血型C.眨眼反射D.牙齿的龈齿5、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新品种,是利用了()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染色体的多样性6、已知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D和d控制.一对夫妇的基因都是Dd,那么,他们子女的基因可能是()A.Dd、DdB.DddC.DDd、ddD.dd7、根据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分析,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小狗骑车B.黄蜂筑巢C.蜘蛛结网D.蚂蚁觅食8、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A.脊髓和脊神经B.脑和脑神经C.脑和脊髓D.脑神经和脊神经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夏天,未洗净的衣服上会长毛,而洗净的则不会,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未洗净的衣服上有一些有机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真菌会大量繁殖B.未洗净的衣服上有一些有机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细菌会大量繁殖C.未洗净的衣服上长的毛是真菌菌落D.未洗净的衣服上长的毛是细菌菌落10、将两株紫花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若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收集种子种植下去,观察子代豌豆的花色并统计数据,将其结果汇成如图所示柱状图.根据图中信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白花是显性性状,其基因组成可表示为DD或DdB.两株紫花豌豆杂交后子代中出现白花品种,这是可遗传的变异C.两株亲本紫花豌豆的基因一定是Dd和DdD.让子代的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后代出现紫花豌豆的概率是25%11、“OTC”的意思是()A.凭医生处方可购买的药B.非处方药。

C.可以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D.以上都正确12、下面具有变态发育的动物是()A.蝗虫B.青蛙C.家兔D.家鸽13、青蛙成体在陆地上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A.肺部B.鳃C.皮肤D.鼻子14、在探究骨成分的实验,小明将鱼骨浸泡在稀盐酸溶液中,下列相关现象及推论正确的是()A.骨变柔软B.实验说明骨中含无机物C.实验说明骨中含有机物D.骨变得硬、脆15、【题文】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的抗生素适于治疗不同的疾病B.使用后人体内会产生有较强抗药性病菌C.滥用不会杀死人体有益的细菌D.多用会增强人体的抵抗力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基因大多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________上,而且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一定的。17、【题文】灵芝和香菇直接从朽木中获得能量,平菇直接从腐烂的棉籽壳中获得能量.这三种真菌的生活方式都是____________。18、【题文】添加防腐剂保存食品是最好的现代食物保存方法19、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做____。20、生活在水中的鱼主要通过____和____的摆动以及____的协调作用进行游泳.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10分)21、昆虫的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9分)22、以下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请回答:(1)在植物不断长大的过程中土壤中减少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这种成分主要由图乙中的[]____________吸收,再由茎中的____________输送到植物体的枝叶。(2)图甲是植物的芽,由于细胞的____________,芽才会逐渐生长发育为一株植物。按照芽生长的位置分,这种生长在侧枝侧面的芽属于__________。(3)大豆种子中的胚是由图丙中的[]____________经受精作用发育而成。(4)研究表明,当植物遇到干旱时,体内“抗旱蛋白”能促进该植物关闭气孔、休眠、生长抑制,这样有利于减少水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用甲、乙两个相同水槽各培养10株相同的幼苗,在甲水槽中加入缺镁的营养液,则乙槽中应加入____________。23、如图是比较归纳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生殖和发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据图回答问题。

⑴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①_________发育两种方式。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_________、成虫四个时期。⑵两栖动物体外受精,生殖和幼体发育都在②_________中进行。⑶鸟卵的结构复杂,有坚轫的③_________保护内部结构。⑷从图中找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生殖的共同特点,它们都属于_________。24、识图作答题:(在中括号内______填序号;在横线上写出相对应的名称)

如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运动时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是______;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______及其周围的______.

(2)运动时若不小心用力过猛;常会造成______从______中脱落出来的脱臼现象.

(3)关节面是指______与______之间的接触面.

(4)骨的运动要靠______牵拉;当它受到______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如图是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12分)25、我们的双“手”其实可以模拟生物学的许多现象规律;小江和同学们想到如下两个用手就能模拟的实验:

(1)小江在手上沾上面粉;再与其他未沾面粉的同学握手,来模拟传染病的传播过程。

①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小江手上的面粉模拟的是______,其他未沾面粉的同学模拟的是______。

②为了模拟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小江想到让其他未沾面粉的同学“戴上手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的______。

(2)小江和同学们还巧妙借助手的特征相互演绎了基因在亲子间的传过程,他们把一个手指比喻成染色体,那么其上一条条指纹应是______,若每个同学右手上的条纹代表正常基因A、左手上的条纹代表白化病基因a,当一人两手掌相贴代表亲本,当两人各伸出一只手掌相贴代表子代,借此模拟基因的传递过程,则这样重复多次后,模拟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应该接近______。26、现场采摘已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双休日市民和学生可以到采摘园去现场采摘,既给市民和学生提供了走近大自然;亲近泥土的机会,又能体会到采摘的乐趣。近几年我市新建了很多水果、蔬菜采摘园,春天可以到大棚里采摘草莓、蔬菜,秋天可以采摘葡萄、梨、桃等等。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草莓的大棚;要适时进行通风以增加______浓度,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2)对温室内的土裁作物施用有机肥;主要想给植物提供______等营养物质。

(3)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作物吸收水分的部位是根尖______。

(4)假如在大棚内培育玉米新品种;会因风力不足,雌花穗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采用______的方法。

(5)“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的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从而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条来和大家分享: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试题分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扁桃体发炎属于免疫,胃肠蠕动是消化现象,是生理现象,跑步喘气和天热时皮肤出汗都是人的生理现象,都不属于免疫,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免疫的功能,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免疫的功能。【解析】【答案】A2、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是通过分泌物,告诉其它工蚁寻找食物的路线,属于用分泌物交流信息,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是通过声音告诉同伴引起注意,有利于保护群体的安全,属于用声音交流信息,乌鸦受到惊吓时飞起来“哇哇”乱叫,是为了告诉同伴引起注意,有利于保护群体的安全,属于用声音交流信息,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避,是为了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不是同种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通讯。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通讯的方式。【解析】【答案】C3、C【分析】解: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

如图是巴斯德设计的鹅颈瓶实验的装置图;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不发生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

故选:C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设计了“鹅曲颈瓶”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后人称他为“微生物之父”.

巴斯德实验的内容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好好掌握,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巴斯德实验的内容以及结论等知识.【解析】【答案】C4、C【分析】解: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如耳垂、皮肤的色泽、人的卷舌、牙齿的牙龈、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这些属于形态特征;人的血型属于生理特性;人的眨眼反射属于人对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应,不属于性状.

故选:C

此题考查性状的定义.解答此题只要掌握什么是性状并能举例即可.

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定义要记清,较为基础.【解析】C5、B【分析】解: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新品种,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B.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解析】B6、C【分析】解:一对夫妇的基因都是Dd;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他们子女的基因可能是DD;Dd、dd.

故选:C

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解析】C7、A【分析】解:小狗骑车是通过学习训练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

黄蜂筑巢;蜘蛛结网、蚂蚁觅食;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A.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解析】A8、C【分析】试题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的【解析】【答案】C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AC【分析】解:未洗净的衣服上发霉和长的毛是真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闷热的夏季,温度较高,空气湿度较大,适宜霉菌生长繁殖,洗净凉干的衣服上有机物(污物)较少,霉菌数量也少;而未洗净的衣服上的有机物较多,霉菌也较多,因此容易发霉.

故选:AC.

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霉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解析】【答案】AC10、BC【分析】解:A;根据分析可知;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A错误;

B;两株紫花豌豆杂交后子代中出现白花品种;是基因改变引起的变异,是遗传的变异,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其结果汇成如图所示柱状图,紫花:白花═3:1,因此两株紫花豌豆的基因一定是Dd和Dd,C正确;

D;子代白花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其产生的生殖细胞只有1种,基因组成是d;因此让子代的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后代的基因组成是dd,性状是白花,后代出现紫花豌豆的概率是0,D错误.

故选:B;C.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从图中看出将两株紫花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出现了白花豌豆.因此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遗传图解如图:

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解析】BC11、B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安全用药的常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非处方药的特点。【解答】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A.凭医生处方可购买的药是处方药;不符合题意;

B.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符合题意;

C.非处方药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符合题意;D.由以上分析,A叙述错误,BC叙述正确。故选BC。【解析】BC12、AB【分析】解:A;蝗虫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A符合题意;

B;青蛙的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B符合题意;

C;家兔没有变态发育的过程.C不符合题意;

D;家鸽没有变态发育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

变态发育一般指昆虫纲与两栖动物的发育方式.【解析】AB13、AC【分析】解: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青蛙成体在陆地上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和皮肤。

故选:AC。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两栖动物的特征。【解析】AC14、AC【分析】稀盐酸与骨的无机物成分发生了反应,所以剩下的部分是有机物,有机物是决定骨的弹性的,无机物决定骨的硬度,所以用盐酸泡过的鱼骨比较软,弹性大。【解析】【答案】AC15、C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抗生素对动物或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抗生素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不要滥用抗生素,故选C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用药。【解析】【答案】C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基因在细胞里大多有规律地集中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基因的位置和染色体的特点。【解析】【答案】染色体形态数目17、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两种类型;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此营养方式是自养,动物和真菌等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依靠现成的有机物来获得营养,属于异养。灵芝和香菇可以从朽木,即死的植物体内获得营养,这种营养方式是异养中的腐生。

考点:此题考查生物的营养方式,意在考查学生对真菌营养方式的理解能力。【解析】【答案】异养18、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的各种条件,由于目前使用的防腐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超标准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因此,我国对防腐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

考点:本题考查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错19、基因【分析】【解答】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功能的、控制生物某一性状的DNA片断.因此,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做基因。

【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学生应该理解掌握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20、尾部躯干鳍【分析】【解答】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四、判断题(共1题,共10分)21、√【分析】解:大多数的昆虫体表有外骨骼;起到保护;支持和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当昆虫逐渐长大时,外骨骼就会限制昆虫的生长,所以昆虫的发育过程有蜕皮现象.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

关键知道蝗虫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解析】√五、解答题(共3题,共9分)22、(1)水分和无机盐1成熟区导管。

(2)分裂、生长和分化侧芽

(3)4卵细胞

(4)散失和利用(蒸腾)

(5)等量的含镁营养液【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植物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芽的分类和发育、气孔的作用、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实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基础知识。明确植物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过程、芽的分类和发育、气孔的作用、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实验原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基础知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1)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植物的根中1成熟区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并把这些物质通过植物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枝叶。因此,在植物不断长大的过程中土壤中减少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这种成分主要由图乙中的【1】成熟区吸收,再由茎中的导管输送到植物体的枝叶。(2)图甲是植物的芽,由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芽才会逐渐生长发育。按芽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叶芽发育为茎和叶(枝条),花芽发育为花,混合芽发育为花和叶;按照芽生长的位置分为顶芽和侧芽,这种生长在侧枝侧面的芽属于侧芽。(3)一朵花开放之后必须完成传粉与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

可见,大豆种子中的胚是由图丙中的【4】卵细胞经受精作用发育而成。(4)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当植物遇到干旱时,体内“抗旱蛋白”能促进该植物关闭气孔;休眠、生长抑制,这样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和利用。

(5)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用甲、乙两个相同水槽各培养10株相同的幼苗,在甲水槽中加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则乙槽中应加入等量的含镁营养液。【解析】(1)水分和无机盐1成熟区导管。

(2)分裂、生长和分化侧芽(3)4卵细胞(4)散失和利用(蒸腾)(5)等量的含镁营养液23、(1)不完全变态蛹。

(2)水。

(3)卵壳(蛋壳)

(4)卵生【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以及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生殖和发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1)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方式,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2)两栖动物在生殖过程中经过雌雄抱对后,雌性将卵细胞排在水中,雄性将精子产在卵块上;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幼体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幼体发育成成体后,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因此两栖动物体外受精,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进行。

(3)鸟卵的结构复杂,鸟卵最外面是坚轫的卵壳;有小孔透气,具有保护内部结构作用。

(4)昆虫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自然孵化,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体外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变态发育;鸟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靠亲鸟体温孵化,有育雏现象,没有变态发育。所以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在生殖发育上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属于卵生。

【解析】(1)不完全变态蛹。

(2)水。

(3)卵壳(蛋壳)

(4)卵生24、略

【分析】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由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关节囊,[①]关节软骨,[②]关节囊,[③]关节窝,[④]关节腔,[⑤]关节头.

(1)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将两骨牢固地连在一起.

(2)脱臼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造成脱臼.

(3)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4)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故答案为:(1)关节软骨;关节囊;韧带;(2)关节头;关节窝;(3)关节头;关节窝;(4)骨骼肌;神经.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既具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六、简答题(共2题,共12分)25、病原体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基因25%【分析】解:(1)①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小江手上的面粉模拟的是病原体,沾上面粉的小江模拟的是传染源,其他未沾面粉的同学模拟的是易感人群,小江与其他同学握手模拟的是传播途径。

②在本模拟实验中;可以采取在握手前戴上手套的措施来模拟切断传播途径。

(2)把一个手指比喻成染色体;那么其上一条条指纹应是基因。若每个同学右手上的条纹代表正常基因A;左手上的条纹代表白化病基因a,当一人两手掌相贴代表亲本,可见亲本的基因是Aa,遗传图解如图:

故答案为:(1)①病原体;易感人群;②切断传播途径;(2)基因;25%

(1)传染病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