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9/32/wKhkGWehmGiAcjHxAAIxAMW3gh4718.jpg)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9/32/wKhkGWehmGiAcjHxAAIxAMW3gh47182.jpg)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9/32/wKhkGWehmGiAcjHxAAIxAMW3gh47183.jpg)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9/32/wKhkGWehmGiAcjHxAAIxAMW3gh47184.jpg)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9/32/wKhkGWehmGiAcjHxAAIxAMW3gh471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45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清诗铎》有诗云:“布谷屋檐唤早耕,农夫惊起多叹声。瓶储无粟谁负责,征税煎迫难逃生。”诗句反映的主旨是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耕文明的极端落后C.沉重赋税下小农困境D.小农经济的脆弱特征2、1843—1860年;全国出口茶埠只有广州;福州、上海三个,兹见下表(单位:担)
据图表可知当时的中国A.经济结构日趋合理B.保持外贸出超地位C.茶叶出口持续增长D.日益卷入世界市场3、翦伯赞认为:“汉朝的文明光辉已经把西藏、青海除外之今日的整个中国照得通明,并且通过南山北麓之颈形狭管,在天山南北射出它的光辉。这种光辉,渐渐向中央扩大它的照射,大约在里海、黑海之南,便与罗马共和国的光辉交光采连,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美景”。这种“美景”的呈现主要得益于A.丝绸之路的开通B.民族政策的宽容C.匈奴势力的衰落D.屯戍政策的推行4、18世纪下半叶,欧洲国家邮政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由政府逐步扩大到民间,各国邮局数量普遍增加,邮政体系进一步完善。如普鲁士地区的信件传递速度在24小时内可达150千米,邮递范围遍及欧洲。据此可知邮政业()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B.成为欧洲各国重点发展行业C.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D.促进了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5、作为计算机技术的分支,人工智能正在融入金融、医疗、教育、农业、零售等各行各业,如:7×24小时的智能客服服务、无人便利店、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已在几个城市合法上路的自动驾驶汽车等。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是科技的变革,也是社会的变革。这表明人工智能A.打破了经济发展的困局B.加剧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C.削弱了经济全球化趋势D.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6、民国初年,上海极具影响力的报刊《申报》的每一个版面上都有西医药广告:1922年,该报西医药广告在数量和面积上占广告总数的34.9%,居各类广告之首。这反映出()A.西医在上海真正立足B.西方文化侵略的深入C.民众对西医普遍接受D.西医在上海逐渐流行7、元代王祯在《农书》中记载了前代某工具:竖轮之傍架一立轴;立轴上有上下大小两个卧轮,上面卧轮轮齿与竖轮轮齿咬接。水流冲击下面的小卧轮转动,上面的卧轮随转,带动竖轮,从而刮水上岸。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A.水排B.水转翻车C.戽斗D.风力水车8、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列强支持中国发展近代民族工业B.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C.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友好交流D.政府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鼓励和支持9、观察下图,1920年,英国飞行员驾驶一架由亨得利·佩治式轰炸机改制的0-004型14座客机,历时50分钟,完成了中国民航史上的第一次飞行。他当时是由()
A.上海飞往武汉B.上海飞往南京C.天津飞往北京D.广州飞往上海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10、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___________者。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4分)12、图1;图2.图3分别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汉、唐朝、明朝)工商业城市分布图。回答问题。
材料。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工商业城市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广大荒野;森林地区的开垦成为可能。随着荒地的不断开辟,公田之外的私田不断扩大,数量超过了公田。“私田”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买卖、交换、抵押,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向国家交税。这使得农民增加了在“私田”上的兴趣,而不肯尽力于公田,导致公田日益衰败。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三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频繁的民族迁徙,没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
——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土地制度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迁都”的作用。
(3)用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三中统治阶级是如何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的?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3题,共18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18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比价提示:如1580年的中国,1两黄金=5.5两白银,即当时中国5.5两白银可兑换1两黄金)。年代。
中国。
英国。
西班牙。
1580
1∶5.5
1∶11.7
1∶12.12
1635
1∶10
1∶13
1∶13.13
1637
1∶13
1∶13.5
1∶13.13—15.45
——钱江《十六—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根据材料,提炼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金银比价发生变化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结论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科学,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人类本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科学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人类增进福利、实现幸福。不可否认,科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又表现出二重性,既可为人类带来好处,也为人类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甚至灾难。控制论之父、美国科学家维纳在其《控制论》一书的序言中也说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为善和作恶的巨大可能性’。”科学,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人类本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科学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人类增进福利、实现幸福。不可否认,科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又表现出二重性,既可为人类带来好处,也为人类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甚至灾难。控制论之父、美国科学家维纳在其《控制论》一书的序言中也说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为善和作恶的巨大可能性’。”
结合所学知识,就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摘编自赵新乾《浅谈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1975年)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伯格森等提出一个关于殖民主义发展的理论模式——“殖民扩张与收缩的长波”,一般将它称为殖民主义长波理论。长波理论认为:殖民主义的发展呈“扩张——收缩——再扩张”这样一种长周期波动的趋势。同时,自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生成以来,西方作为世界的“中心”,也经历了从多中心(列强争霸)到单一中心(一国霸权),再到多中心这样一种周期性发展的过程。——以上材料摘编自董正华《长波理论与殖民主义文研究》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该观点做出合理解释。(要求:观点明确,解释合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4分)17、算一算,1911、1924年的铁路总长(1924年全国铁路总长1。2万千米,其中大部分为外国人修建)分别占今天全国铁路总长的百分之几分析导致这种数据变化的原因。18、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基本做法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滯胀”现象,各国纷纷采取怎样的经济对策?
(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布谷屋檐唤早耕,农夫惊起多叹声。瓶储无粟谁负责,征税煎迫难逃生”可知,农夫辛苦劳作,但家无余粮,还面临政府征税的煎熬,反映了中国古代沉重赋税下小农的困境,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的“瓶储无粟谁负责”看,农民的生活不富裕,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小农的困境,未体现农耕文明的极端落后,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指的是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和政府的盘剥,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2、D【分析】【详解】
从表格数据看出,中国出口茶叶数量自鸦片战争后呈现出大幅增长趋势,说明中国日益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日益卷入世界市场,故选D;材料无法体现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排除A;材料只有茶叶出口的数据,无法得出中国外贸是否处于出超地位,排除B;C项错在“持续”,排除。3、A【分析】【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通过丝绸之路密切了中外联系,符合材料“便与罗马共和国的光辉交光采连,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美景”的说法,A项正确;材料与民族政策的宽容;匈奴势力的衰落及屯戍政策的推行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4、C【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下半叶,欧洲各国的邮局数量普遍增加,邮政体系发展完善,邮政业服务范围扩大、工作效率提高等,便利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促进了贸易和市场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C项正确;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尚处起步阶段,19世纪才深入发展,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邮政业是欧洲各国重点发展行业,排除B项;邮政业传递信息,不能直接促进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5、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人工智能正在融入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说明人工智能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D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项;人工智能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并非削弱经济全球化趋势,排除C项。故选D项。6、D【分析】【详解】
根据“上海极具影响力的报刊《申报》的每一个版面上都有西医药广告:1922年,该报西医药广告在数量和面积上占广告总数的34.9%,居各类广告之首。”可得出西医传入中国后,逐步在中国传播与流行开来,因此广告的数量才会增多,D项正确;材料不能证明西医立足了,排除A项;材料并不涉及西方的侵略深入,排除B项;材料无法看出民众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7、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竖轮”“大小两个卧轮”“水流冲击”等信息可知,这是水转翻车,与B描述相同,B正确;A是冶铁工具,排除;C依靠人力,排除;D依靠风力,排除。8、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于是,有的民办企业为寻求本国政府的支持和庇护,向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有的民办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所以依附于洋人。由此可知,这种奇怪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B项正确;列强侵华的目的是为了获利,它们千方百计地打压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支持中国发展近代民族工业,排除A项;近代中国受到西方侵略,“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友好交流”说法错误,排除C项;“政府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鼓励和支持”的说法与当时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9、C【分析】【详解】
1920年,国民政府的中国航空公司开辟了北京至天津的航线,这是中国最早的民航线路,当时英国飞行员驾驶客机由天津飞往北京,完成中国民航史上的第一次飞行,故C正确;上海飞往武汉并不是中国民航史上的第一次飞行的航线,故A错误;上海飞往南京,也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广州飞往上海的航线也不符合史实,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10、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生产者。故填空生产。【解析】生产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1、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因此,本题说法错误,一战改为二战。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4分)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属于推断类题目,解题关键是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加以甄别,然后与题干的结论相印证。图1中南北工商业城市分布差异明显,关中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工商业城市分布密度最高,南方地区工商业城市非常少。这与西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西汉。图2中工商业城市分布最多的地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南方经济水平超过北方,据此判定图2为明代。图3中工商业分布偏重内陆,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说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唐朝政治中心位于北方,据此判定图3为唐代。【解析】图1:南北工商业城市分布差异明显;关中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工商业城市分布密度最高,南方地区工商业城市非常少。这与西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西汉。
图2:工商业城市分布最多的地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与明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明代。
图3:工商业分布偏重内陆,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同时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唐代。13、略
【分析】【详解】
(1)变化:根据“农民增加了在‘私田’上的兴趣;而不肯尽力于公田,导致公田日益衰败”得出由井田制(土地公有)到土地私有。原因根据“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农民增加了在‘私田’上的兴趣”得出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农民热衷于耕种私田。
(2)作用根据“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并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改变鲜卑族落后风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推动了民族交融,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3)史实:根据“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并结合所学内容得出用军事击败东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管理;通过与吐蕃赞普和亲,促进了汉藏友好交往;册封回纥、粟末靺鞨等少数民族首领,加大了对西北和东北地区管辖。【解析】(1)变化:由井田制(土地公有)到土地私有。
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农民热衷于耕种私田。
(2)作用:有利于改变鲜卑族落后风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推动了民族交融,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3)史实:用军事击败东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管理;通过与吐蕃赞普和亲,促进了汉藏友好交往;册封回纥、粟末靺鞨等少数民族首领,加大了对西北和东北地区管辖。五、论述题(共3题,共18分)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首先根据要求,阅读图表,通过比较相关数据,得出具体变化趋势,如1580年时中国银价偏高,1635至1637年时中国银价与西欧持平,将其整理出来并作为结论表达以后,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产生相关变化的时代、国内外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原因、说明规律、指出问题或影响,阐释时注意联系世界和中国的形势,结论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解析】参考示例。
变化:16世纪晚期中国银价偏高,但到17世纪中期,银价下降到与西欧持平。
阐释:新航路开辟后,西欧人用美洲的白银购买中国的商品,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刺激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明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加之中国外贸长期处于出超地位,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吸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中国银价的贬值,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顺差更加明显。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科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又表现出二重性,既可为人类带来好处,也为人类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甚至灾难”可拟定论点为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关于阐释可从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对社会发展的阻碍(如环境污染、战争威胁、资源危机等)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点睛】【解析】示例:标题: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阐述:科技进步带来生产技术的进步;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将人类推进蒸汽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电力得到广泛应用,将人类推进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计算机技术出现并迅速发展,将人类推进信息时代,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如交通工具的进步,汽船;火车及电车、汽车、飞机得到广泛应用且不断提速。科技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灾害不可忽视,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投入战争、环境污染、智能犯罪、能源危机、资源枯竭等都是科技发展的副产品。
总之,必须正视科技的两面性,全面、正确地理解科技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趋利避害,(“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阅卷的唯一标准)16、略
【分析】【详解】
本体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学生根据题目要求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首先,学生根据材料选择一个熟悉且比较容易论证的论题,根据材料中的“西方作为世界的‘中心’,也经历了从多中心(列强争霸)到单一中心(一国霸权),再到多中心这样一种周期性发展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将论题拟定为“世界格局的变动受经济实力的支配”;论证过程可选取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19世纪后半期,法美德俄日等列强相继完成两次工业革命,而亚非拉美地区仍然处于农耕文明时代,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等史实进行论证,论证过程应紧扣论题,史论结合;最后对论证的论题进行简单的总结。【解析】观点:世界格局的变动受经济实力的支配。
解释:19世纪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和经济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合伙合同(五篇)
- 2025年个人果园承包合同(三篇)
- 2025年二年级德育工作总结例文(2篇)
- 2025年二手车汽车买卖合同(五篇)
- 2025年代理证券账户业务协议范文(2篇)
- 2025年企业与个人合作经营协议(三篇)
- 快递行业节假日运输协议
- 2025年度全国性安全产品销售代表合作协议
- 宾馆大堂钢结构改造合同
- 冰场全包装修合同样本
- 赢在团队执行力课件
-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光学课件第四章
- 阴道镜幻灯课件
- 现代汉语词汇学精选课件
- PCB行业安全生产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课件
- 上海音乐学院 乐理试题
- SAP中国客户名单
- DB32∕T 186-2015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 2022年福建泉州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浅谈固定资产的审计
- WZCK-20系列微机直流监控装置使用说明书(v1.0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