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17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A.青藏高原B.格陵兰岛C.南极洲D.我国东部平原2、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而产生的()A.白昼和黑夜B.昼夜交替C.四季变化D.昼夜长短的变化3、从“城市人口过多,带来诸多不宜;住房交通水电,医教就业问题。”顺口溜中,找出不属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是()A.住房问题B.老年人生活困难问题C.水电供应问题D.就业问题4、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震方法是()A.立即跳楼B.立即躲到坚固的家具底下,待主震过后,再有秩序撤离C.应立即收拾东西离开D.打电话告诉家人发生地震,然后逃跑5、下列有关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在任何地图上都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别方向。

②地形图上;等高线在陡崖处出现重合。

③有了地图;就可以知道图示范围内的地形高低起伏状况。

④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所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就不同.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6、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用数字比例尺表示是()A.1∶10000000B.1∶100C.1∶1000000D.1∶100000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7、以运河为界的大洲是:()①亚洲与欧洲、亚洲与非洲②亚洲与非洲、南美洲与北美洲③亚洲与大洋洲、南美洲与南极洲④亚洲与非洲、非洲与欧洲A.②①B.④C.②D.②③8、【题文】下列属于非洲的景观有()

①湿热茂密的雨林②广阔无垠的草原③星罗棋布的冰山。

④一望无际的沙漠⑤陡峭幽深的峡湾⑥悬崖壁立的裂谷A.①②B.①③C.④⑥D.⑤⑥9、【题文】位于西半球,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是()A.美国B.巴西C.尼日利亚D.俄罗斯10、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洪涝灾害频繁B.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C.气候复杂多样,海洋性特征显著D.世界陆地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均在亚洲。11、结合如图,判断关于美国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美国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自南向北注入大西洋B.美国西临②太平洋C.美国的平原面积广大,这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生产。D.目前,美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位于洛杉矶东南的硅谷,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12、读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27-29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减少B.①比③降水多,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C.②比④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D.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背风坡13、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发生7.0级地震,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地震后可能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有()A.滑坡B.洪涝C.崩塌D.火山喷发14、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读如图回答,“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了哪两洲,“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①和②两个水上交通要道是A.欧亚B.亚非C.苏伊士运河和马六甲海峡D.巴拿马运河和白令海峡15、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B.由高纬向低纬气温逐渐降低C.同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D.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也高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6、陆地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五种基本地形.17、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表示的局部地形为______.18、【题文】右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1:10000;海拔: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A地的海拔为____米。

(2)写出与下列山地地形(部位)名称对应的字母:鞍部____,山谷____。

(3)B、C两地降水较多的是____,原因是____。19、中东联系____、____、____三大洲,沟通____洋和____洋。20、如图是某一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读图分析回答。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的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的地区还有______(只有一个答案,将正确选项填出)。

A.欧洲;北美洲西部沿岸地区B.南美洲、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

C.地中海;北部非洲沿岸地区D.南美洲、澳大利亚西南部地区。

(2)如图2的4幅气候资料图中;与甲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______;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______

乙地的气候特征与甲地相比有细微差别,体现在气温年变化上是______;年降水量变化上是______(此填空2分)。2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分别是亚洲的______部和亚洲的南部;______洲的西部及北美洲的东部.上述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______半球(填南;北),及中、低纬度的近海的______地区(填地形).

(2)图中人口稀少的四个地区中;A地区是极度干旱的______地区,B地区是过于温湿的______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是______,地势高俊的高原山区是______.(后两项填字母)

(3)由图推测;人口最多的大洲是______洲.

(4)由此看来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人口迁移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30分)2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主要有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家23、人类活动也可以影响气候.24、东南亚气候是全年高温,降水丰沛。()(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2题,共20分)25、读亚洲和欧洲部分图,分析回答:(16分)(1)从图中可看出,亚洲地势特点是____(2分)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2分)(2)请你列举出有关亚洲的自然地理方面的突出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和河流特征等,任选你最了解的两方面列出即可)①____(2分)____②____(2分)(3)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从哪些方面来说明?(4分)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试着说说欧洲的地理位置。(4分)26、连线题(6分)将地球上的五带、气候特征和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4分)27、读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__地;读图可判断A地位于______带,B地位于______带。

(2)A;B两地中属于终年多雨的是______地;冬季多雨的是______地。

(3)读图可判断A地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B地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

(4)B地可能位于______

A.北纬30°-40°大陆东岸B;北纬30°-40°大陆西岸。

C.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D;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

28、填一填。

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请根据你的理解,把下列各项内容,按因果关系填入下面的框图中.

①要求增产粮食②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③粮食产量下降。

④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⑤恶性循环⑥土壤肥力下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世界上的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青藏高原的地势过高;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气候及其寒冷;这些都不适宜人类居住;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

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2、B【分析】【分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故选:B.

【点评】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3、B【分析】【分析】

从顺口溜中可以找到以下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即: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水电供应紧张、就医,受教育困难以及造成就业压力增大的,对照选项,顺口溜中没有提到老年人生活困难问题,故本题选B。4、B【分析】解: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特别是21世纪以来,全球多地已经进入地震活跃期,所以平时要掌握必要的防震知识.地震来时,千万不要惊慌,身处高楼层时,乘电梯或走楼梯危险性都较大,阳台等处也不安全.若是在高楼层的教室上课,要就近躲在课桌旁边,或小开间的墙角处,半蹲,并用书包等护住头部;切不可因为恐惧从窗户跳下.若是在高楼层的家中,则要迅速撤离到空间较小或有三角支撑的洗漱间,可用枕头保护头部.若是在低楼层教室或是平房中,可以迅速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和危险品.

故选:B.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习一些在火灾;地震、水灾中逃生的科学知识,在一些突发事件中,要充分利用科学知识,进行逃生.

根据发生地震时的逃生和自救常识分析后,选择正确的选项.【解析】B5、C【分析】

在没有指向标;不是经纬网的地图上,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别方向;地形图上,等高线在陡崖处出现重合;有了剖面图,就可以知道图示范围内的地形高低起伏状况;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所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就不同.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解析】【答案】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有的用经纬网确定方向,有的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6、A【分析】【分析】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故1厘米:100千米=1:10000000,故选A。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7、CA【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是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的知识。【解析】【答案】CA8、A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非洲的刚果盆地拥有湿热茂密的雨林;该雨林的北;东、南都是广阔无垠的草原,该大洲的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区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另外还有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故A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非洲的自然环境.【解析】【答案】AC9、A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其中美国和巴西位于西半球。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去死亡率;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人/km2);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速度越来越快。世界各大洲中非洲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发展中国家快,发达国家慢。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近海平原地区(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等);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和山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口过多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饥饿贫困。人口增长缓慢或出现负增长带来的问题: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加重等。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办法:人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人口由乡村向城市流动的原因有:就业机会较多,教育条件好,生活条件好,发展机会多等等。人口城市化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住房、环境等等。【解析】【答案】AB10、A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亚洲的自然环境。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于季风强弱不稳定,所以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洪涝灾害频繁,A对;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B错;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C错;世界上陆地最高处——珠穆朗玛峰和最低处——死海都位于亚洲,D对。故选AD。【解析】AD11、BC【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的相关知识,结合地图,理解记忆解答即可。A.读图,根据地形和地理位置可知:①是美国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故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读图,根据海陆分布可知:美国西临②太平洋。故B叙述正确,符合题意;C.读图可知,美国的中部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大,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故C叙述正确,符合题意;D.目前,美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根据地理位置可知: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故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BC。【解析】BC12、AC【分析】解:A.从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看出;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减少.故符合题意.

B;①比③降水多;原因是①位于大陆东岸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多,③位于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故不符合题意;

C;②位于内陆;降水少,④位于沿海降水多,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故符合题意;

D;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处山的迎风坡,降水多,称为世界雨极,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认真阅读地图,根据图例及影响降水的因素筛选正确选项.【解析】AC13、AC【分析】解: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

故选:AC.

根据不同的地质作用发生的地质灾害;可分为两大类,地球内力作用引发的称为内动力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地球外部动力引发的称为外动力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本题考查对次生地质灾害的理解.【解析】【答案】AC14、AC【分析】本题考查亚、欧、非三大洲的地理概况,结合地图,理解记忆解答即可。读图,根据海陆分布和地理位置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了欧、亚两大洲;“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两个水上交通要道①是苏伊士运河,它沟通红海和地中海;②是马六甲海峡,它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综上所述,AC符合题意,BD不符合题意。故选AC。【解析】AC15、AC【分析】解: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故A正确;B错误.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故C正确.

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处气温低,海拔低处气温高;故D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AC.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也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同纬度的陆地上,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

本题考查了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理解记忆解答.【解析】AC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6、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分析】【分析】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故答案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点评】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17、略

【分析】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表示的地形部位为山脊.

故答案为:山脊.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的判读,属于基础题.【解析】山脊18、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知;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据等高线递变规律得A地的海拔为100米。

(2)基本地形等高线图的阅读方法: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一般用实心三角尖表示;盆地(洼地)--等高线闭合,数值由四周向中心降低;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其上的雨水向两侧分流,又名分水线;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其两边的雨水向此集中,又名集水线;鞍部--表示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据图可知D位于两山顶之间为鞍部,L1处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

(3)影响降水的因素很多;在本题中,B;C两地降水量多的是B,原因是B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解析】【答案】

(1)100

(2)DL1

(3)BB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其他答案合理,酌情给分)19、亚洲欧洲非洲大西印度【分析】【分析】中东地区地处“五海三洲”之地;其五海是指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亚、非、欧三大洲的汇合点和交通枢纽,该地区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故答案为:亚洲;欧洲;非洲;大西;印度。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位置,牢记即可。

【点评】中东地区地处“五海三洲”之地,其五海是指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亚、非、欧三大洲的汇合点和交通枢纽,由此向东可通住印度洋和南亚、东南亚各国,向西进入地中海,向西南可达非洲各国,向西北则与东、西欧各国相通。20、略

【分析】解:(1)从图中看出;图示区域为甲是中国的东南部,丙是美国的东南部,乙是日本的南部,三地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除三地外,类似的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的地区还有南美洲巴西;阿根廷的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

(2)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与中国东南部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③,与日本南部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④,因为日本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较大,季节分配较为均匀。

故答案为:(1)亚热带季风;B;(2)③;④;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较大;季节分配较为均匀。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解析】亚热带季风;B;③;④;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较大,季节分配较为均匀21、略

【分析】解:(1)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上述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及中;低纬度的近海的平原地区.

(2)A干旱的荒漠;C寒冷的极地,D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B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3)如图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总人口达43亿(2008年);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3%.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4)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所以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不能用人口迁移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

故答案为:(1)东;欧;北;平原;

(2)沙漠;雨林;C;D;

(3)亚;

(4)不能.

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在这些地方,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发达的社会文明.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考查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要理解记忆.【解析】东;欧;北;平原;沙漠;雨林;C;D;亚;不能四、判断题(共3题,共30分)22、×【分析】【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国家包括挪威;瑞典两国以及芬兰北端的一小部分.故答案为:×.

【点评】结合欧洲西部政区图作答.23、√【分析】【分析】人类活动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通过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已引起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另一面,人类砍伐森林;耕地减少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间接改变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可使气候变暖.故答案为:√.

【点评】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与生存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24、×【分析】【分析】东南亚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故答案为:错误。本题考查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特点,理解解答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