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与人民充分的民主自由的权利D.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2、下列不属于人民公社化的特点的是()A.吃饭不要钱B.公有化程度高C.“一大二公”D.规模大3、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从2012年开始每个中国人心中又多了一个国家梦,即中国梦。中国梦的内容就是要()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实现共产主义5、“五四”青年节是为弘扬五四爱国精神而设立的.五四爱国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

①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取消“二十一条”③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④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英国宪章运动里,工人阶级的主要要求是()A.取得普选权B.改善生活条件C.改善工作条件D.取得8小时工作日7、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中法战争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人是王进喜。错误:订正:9、中国的古代;近代和现代的科学家层出不穷;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请回答:

(1)以上三位科学家的名字:图一____图二____图三____。

(2)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图一____图二____图三____。10、抗美援朝战争军队名字是:______,总司令是:______。11、新中国奉行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______的提出,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他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________。(2)周恩来总理提出的________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________”。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13、______是古代希腊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4、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A.TB.F15、甲午战争的爆发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T.正确F.错误16、1949年初,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意味着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______(判断对错)17、1900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奥八国组成联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18、新中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轻工业。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1题,共9分)19、阅读史料,启迪智慧:我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策。下列两幅图反映了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历程。

(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哪一会议上提出的?(2)结合所学知识,将图1中的内容补充完整。(3)根据图1和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4)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3题,共24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上下大为震动。1839年英国女王决定对中国发动一场“贸易战争”一纸战败条约大大改变了中国社会。材料二: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材料三:如下图——《辛丑条约》的签订(1)材料一中的“贸易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材料一中“一纸战败条约大大改变了中国社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材料二中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为此,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该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是什么?(4)《辛丑条约》的签订与哪场战争的失败有关?该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对中国影响最深?为什么?21、“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至l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中国人不断探索强国之路。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1)19世纪中下叶;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写出两次即可)

(2)材料二中“从器物层面探索强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然而;这个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请分析形成这样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个运动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有何重要地位?

(3)材料二中“变法”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写出这次变法的两个代表人物?

(4)在探索富强之路上,国人前进的道路是艰难的,却更是坚定的,现在的中国更需要好的强国之路,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22、习近平主席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52年底,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图一图二(1)请结合材料一以及图一、图二回答,农民信中说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哪一农业政策的实施?这一政策是在哪一法律文献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二:这场运动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以及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1956年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

——摘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2)材料二中的“这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1958年,有一首民谣热情地唱道: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乐园”指的是什么?材料四: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安徽凤阳花鼓唱词(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5)通过上述材料分析对比,你认为政府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评卷人得分六、改错题(共1题,共9分)23、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兴中会。______(判断对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政治上辛亥革命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一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思想上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相较而言,在政治上的意义更加重大,结束了封建专制的统治,开创了民主政治的道路,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解析】【答案】A2、A【分析】【分析】主要考点“初中人民公社化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可以用排除法来排除A选项。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结合教材。3、C【分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中国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因此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认识。4、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由此可知,中国梦的内容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选C。【解析】C5、D【分析】【分析】题干直接设问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由于选项中有全部包含的,认真逐一分析所有内容,题目给出的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和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这四个口号都是教材中给出的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解答组合选择题,排除法是比较好用的,一般题目排除一个即可获取正确答案,但选项中有包含全部内容的,需要特别注意,有一小部分组合选择题的所有内容都正确。6、A【分析】1837年;英国工人提出一个《人民宪章》,要求获得普选权,参与国家管理.英国的宪章运动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沉重打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故选A.

本题考查英国宪章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宪章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答案】A7、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方列强洗劫北京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中国近代,西方列强曾两次洗劫北京,第一次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第二次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于1856年,英法联军在1860年闯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由此可知ACD错误,B正确。故选B。【解析】B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两弹元勋”。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人是邓稼先。【解析】【答案】错误:王进喜订正:邓稼先9、毕升侯德榜袁隆平活字印刷术侯氏制碱法籼型杂交水稻【分析】【分析】(1)以上三位科学家;图一是毕升,图二是侯德榜,图三是袁隆平。

(2)毕升的成就是发明活字印刷术;侯德榜的成就是发明“侯氏制碱法”,袁隆平的成就是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早于欧洲400多年。它的发明,节省了雕版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制碱工艺的垄断,为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时间是1973年,亩产量大幅度提高,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魔稻”。10、略

【分析】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故答案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

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理解并识记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解析】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11、略

【分析】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时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这也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故答案为: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等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准确理解能力。【解析】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2、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袁隆平的相关知识。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故填:袁隆平。(2)本题考查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故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成就。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是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故填:神舟五号。【解析】(1)袁隆平。(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神舟五号。13、共同纲领【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为筹建新中国,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等.

(3)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在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被迫害致死,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1980年其追悼会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4)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可知;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雅典公民讨论战争;媾和及选举等重大事务的场所.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故答案为:

(1)《共同纲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刘少奇.

(4)公民大会.

(1)本题考查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即可解答.

(2)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础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知识点的准确掌握.

(3)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结合所学即可解答.

(4)本题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机构的了解程度;解题时需要准确识记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制建设,需要准确掌握《共同纲领》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地位;文化大革命中的民主法治被肆意践踏的史实及刘少奇的冤案及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等.【解析】【小题1】共同纲领【小题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小题3】刘少奇【小题4】公民大会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大陆获得了解放,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题目错误,故选B。【解析】B15、×【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公车上书”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故本题错误。所以选F。

【解析】F16、×【分析】1949年初;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1949年4月渡江战役,南京解放意味着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三大战役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解析】×1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八国联侵华的相关内容。1900年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拼凑了2000多人的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杨村等地遭到阻击,狼狈退回天津;1900年7月,八国集结2万多人,再次进犯北京,并于八月攻陷北京。故此题正确,故选T。【解析】T18、×【分析】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解析】×四、识图题(共1题,共9分)19、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2)本题主要考查对内改革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制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②城市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1993年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此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③④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⑤1988年,我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的议案,海南省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潜力,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故答案为: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国有企业③深圳④厦门⑤海南;(3)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1990年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内地也逐渐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答案为: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由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发展科技、教育。故答案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发展科技、教育。【解析】(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国有企业;③深圳;④厦门;⑤海南。(3)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原因: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立足中国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③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④重视发展科技、教育等。五、材料题(共3题,共24分)20、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及其爆发的根本原因。依据材料信息“林则徐禁烟”可知,“贸易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了掠夺生产资料和开拓海外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2)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及其影响。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放弃“闭关锁国”的思想,开始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刺激和催生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4)本题主要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内容。依据题目所给信息可知,该条约为《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加给中国的,《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其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对中国影响最深,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解析】(1)鸦片战争、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掠夺生产资料。(2)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开展洋务运动、破产(或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或: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或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21、略

【分析】

本题以“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有关内容.【解析】(1)19世纪中下叶;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华战争有: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和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据“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依据所学可知,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打着“自强”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打着“求富”的旗号,又兴办了轮船、电报等新式民用工业,从70年代中期开始,洋务派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并训练新式军队.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所以洋务运动最后失败了,但它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危机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其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不可能让中国富强.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才能让中国走上强国之路,所以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洋务运动.原因: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地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2、略

【分析】(1)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及图一、图二可知,农民信中说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土地改革的实施。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本题考查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这场运动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以及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1956年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可知,材料二中的“这场运动”是指农业合作化运动或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冰通肠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