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57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把以下特征中符合扁形动物特征的选项填入括号内()
①有口无肛门;②体表有刺细胞;③身体背腹扁平;④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⑤身体呈辐射对称;⑥身体呈两侧对称.A.①③④⑥B.①②④⑥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⑥2、人眼之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因为具有()A.眼肌对角膜曲度的调节B.虹膜对晶状体的曲度的调节C.睫状体对晶状体曲度的调节D.睫状体对玻璃体曲度的调节3、1克食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为该食物的热价,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热价(单位:千焦/克)分别为()A.17.15、17.15、38.91B.38.91、17.15、23.43C.17.15、23.43、38.91D.17.15、18.91、38.914、心脏内有瓣膜,保证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向是()A.心房→心室→动脉B.心室→心房→静脉C.心房→心室→静脉D.心室→心房→动脉5、如图,将天平已平衡的实验装置放置于阳光下照射3小时后,发现天平明显向右倾斜,产生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蒸腾作用B.运输作用C.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6、我们早餐吃的热馒头又大又松软.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发大和松软的是()A.乳酸菌B.酵母菌C.醋酸菌D.甲烷细菌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中耳包括____、____、____.8、实验题:显微镜目镜上刻有5×,物镜上刻有15×,此物体的放大倍数为____.制作临时装片时,应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体,然后再轻轻放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在观察物像时发现视野较亮,可采用____或的方法使视野变暗.9、如图是人体肺循环途径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相关血管.回答问题:
(1)写出方框内字母所示血管名称,A是____,B是____.
(2)毛细血管与肺泡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
(3)血液从A流向B,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大,____含量减少.
(4)血液只能从右心室流向A,而不能倒流,原因是____.10、如图是植物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大致过程;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过程表示____,②过程表示____,③④过程表示____.
(2)通过图中③④过程可以看出,____是组织形成的必需过程.11、(2014•招远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
(2)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的图象,你认为[1]是____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2]是____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12、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根、_______、_______、果实、_______、_______,其中前三种被称为营养器官,后三种被称为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若要将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该朝右上方移动装片.____.(判断对错)14、微生物像植物一样,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____.15、血液循环有两条完全分开的途径,即体循环和肺循环.____(判断对错)16、根据响尾蛇能利用红外线追踪热源物体的原理,工程师设计制造出了“响尾蛇”导弹这种技术属于生物反应器.____.17、茄子幼苗带土移植,主要目的是要更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____.18、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假设总是与实验结果相一致.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6分)19、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你可以惊喜的发现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下面是林欣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
(1)甲图显微镜视野中不能观察到的根尖结构是______;要想观察到这一结构应将玻片标本向______移动;
(2)乙图表示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据此判断,红细胞在标号______所示的血管中呈单行通过,以保证物质交换的顺利进行;
(3)丙图是人血永久涂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的一部分,视野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__红细胞,当人体因感冒引发扁桃体炎时,[②]______的数量将显著增加.20、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②号试管的“?”处应加入______;
(2)三支试管都要放在______℃的温水中5~10分钟;以保证酶的最大活性;
(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有作用;应选用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这个过程属于______性消化;
(4)实验结果是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馒头碎屑中的______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了,在人的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中,除唾液;肠液外,还有______也能帮助淀粉的消化;
(5)制造馒头时,人们常将面粉、水与一种单细胞真菌和成面团,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面团会逐渐膨大、松软。此过程涉及的生物技术是______(选填“克隆技术”、“发酵技术”或“转基因技术”)。21、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瓶子编号种子的数量(个)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A3少量水,20℃B3无水,20℃C3少量水,—10℃D3水将种子淹没,20℃(1)用A号瓶与B号瓶进行对照,所探究的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该用__________两号瓶做对照实验。(3)请你预期A号、D号瓶的实验结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萌发和不萌发),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在严格按照上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用于实验的种子最终都没有萌发,原因可能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6)若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第一步:在两同样瓶加入适量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组瓶置于黑暗的环境中。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22、冠州梨园万亩规模;每年一度的“梨花节”吸引百万游客观光旅游,冠州鸭梨也闻名遐迩。果农通过调整品种,规模生产,走上富裕之路。下面是梨花;梨树枝条和枝芽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同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所示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______。
(2)图二中的[B]是由图一中的[______]______发育来的。
(3)图二[E]处是果农改良果树品种进行嫁接的痕迹;嫁接成功的关键技术是______。
(4)图二中的[A]是由图三中的[______]______发育来的。图三中的[c]将来发育成______。
(5)果农为了增加果实的质量,常采用“环剥”技术(如图二[C]处,将茎剥去宽约lcm、深至形成层的一圈树皮),这样做的道理是______。23、图甲;乙、丙依次为植物的根尖、枝条和叶芽与茎的结构示意图;图丁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戊是桃的果实示意图。请联系教材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内填数字,横线上填名称):
(1)植物的根长长的主要原因是图甲中______(填字母)区细胞的生长增大细胞体积和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
(2)图乙中的枝条正在一天天长高。该枝条的茎是由叶芽中的______(填数字)发育来的。
(3)图乙中枝条加粗的原因是图丙中[______]______向内分裂可产生新的木质部;向外分裂形成新的______。
(4)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花和果实都属于______。图丁中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⑥内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形成新个体,如果这是朵西红柿的花,结出50粒种子,至少需要______粒花粉。
(5)图戊中结构⑧是由图丁中______(填序号)发育来的,我们食用的“果肉”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______。24、图一为某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A和B代表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气体进出的方向)。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睛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活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三为该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图一中气体A和B通过图三中的[______]______([]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进出叶片。
(2)若图一表示呼吸作用过程;则B所代表的气体是______,图二中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______(填“甲”或“乙”)。
(3)图三中②表示叶肉,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原因是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25、阅读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①用线掉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②换成用线掉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待小蝗虫那样吞吃掉盗虻.
③接着用线吊者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蛰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⑤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
⑥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吞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回答问题:
(1)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____,这种行为是由体内的____控制的.
(2)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而不再吞吃,这是____行为.
(3)实验⑤说明了蟾蜍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高等动物的能力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分析】涡虫身体扁平,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循环系统由口、咽、肠组成.由于扁形动物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可以分化形成的肌肉层.【解析】【解答】解:据分析可见:①有口无肛门;③身体背腹扁平;④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如猪肉绦虫;⑥身体呈两侧对称.属于扁形动物的特征.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2、C【分析】【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解析】【解答】解:眼球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角膜无色透明便于光线通过,巩膜是一层结缔组织膜,具有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内有色素,眼球的颜色就是由它来决定的,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内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以对于正常人来说,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被看清,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通过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
故选:C3、A【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食物的热价.解答时可以从热价的概念和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热价方面来切入.【解析】【解答】解:1克食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为该食物的热价;实验证明:碳水化合物;脂肪在体外燃烧与体内氧化所产生的热量相等,即每克碳水化合物平均产热17.2千焦(4千卡),每克脂肪平均产热39.1千焦(9千卡);蛋白质在体外充分燃烧时每克蛋白质产热23.5千焦(5千卡),而在体内氧化不完全,一部分热量以代谢终产物尿素的形式从尿中排出体外,故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时只能产生17.2千焦(4千卡)的热量,而尿中排出的尿素体外燃烧可产生大约6.3千焦(1千卡)热量.因此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热价:糖类是17.15千焦/克,蛋白质是17.15千焦/克,脂肪是38.91千焦/克.
故选A.4、A【分析】【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即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心脏的心房与心室之间,室与室之间的连接基本上都是无肌纤维连接,有房室环结缔组织;保持了各房室的独立,这种组织即房室瓣,左边为二尖瓣,右室是三尖瓣,每一室与大动脉间有半月瓣.这些瓣膜朝心室方向开启,保证血不逆流.所以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
故选:A5、A【分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解析】【解答】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因此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会使植物体的重量发生很大的变化.而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以及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而使植物体重量增加和减少则比较缓慢.如图可知,左侧的植物,在光下,通过蒸腾作用会散失的较多的水分,使得重量减轻,而右侧的砝码的重量不变,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的右边会下降.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6、B【分析】【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造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制馒头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制醋要用到乳酸菌,制醋用到醋酸菌,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可见B正确.
故选:B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鼓膜鼓室听小骨【分析】【分析】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位觉有关,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人的听觉有关,听小骨的振动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解析】【解答】解:耳的结构如图所示: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故答案为:鼓膜鼓室听小骨8、略
【分析】【分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盖片的正确做法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
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光圈和反光镜.【解析】【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5×15═75(倍).
制作临时装片时;“盖”这一步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光圈和反光镜。
故答案为:75倍;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9、略
【分析】【分析】图中A表示肺动脉,B表示肺静脉.【解析】【解答】解:(1)肺循环的途径是:左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室.图中方框内字母所示血管名称;A是肺动脉,B是肺静脉.
(2)毛细血管和肺泡壁的共同特点是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3)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血液从A流向B,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大,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4)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房室瓣只向心室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在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向动脉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只能由心房→心室→动脉.
故答案为:(1)肺动脉;肺静脉;(2)薄,只有一层细胞;(3)二氧化碳;(4)二者之间有防倒流的瓣膜.10、略
【分析】【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生长是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的过程.
(3)细胞分化是指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保护组织和营养组织.
(4)图中①细胞分裂、②细胞生长、③和④细胞分化.【解析】【解答】解:(1)①过程细胞的数目变多;细胞的形态没有多大变化,所以属于细胞分裂过程;②过程细胞的体积明显变大,所以属于细胞的生长;③④过程产生了形态结构及功能不同的细胞群,所以属于细胞的分化.
(2)通过图中③④过程可以看出;如果没有细胞的分化,就不会产生形态结构及功能不同的细胞群,也就不会有组织产生.所以细胞分化是形成组织的必要过程.
故答案为:
(1)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2)细胞分化.11、略
【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识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等知识,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2)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
(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如图中的1,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如图中的3,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图中2是毛细血管,因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
故答案为:(1)清水;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2)低.
(3)动脉;血流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毛细;红细胞单行通过.12、略
【分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的结构层次的构成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绿色植物直接由六大器官构成植物体.其中根除了支持植物体外,能给植物体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茎除了支持植物体外,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能够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韧皮部的筛管能够将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供给其它组织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叶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利于植株的生长,因此根、茎、叶称作营养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开花,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就会结出果实和种子,植物再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这样花、果实和种子三种器官与植物的繁衍有关,故称作生殖器官.总之不论营养器官还是生殖器官均是针对绿色植物自身而言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解析】【答案】茎叶花种子生殖器官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分析】【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解析】【解答】解:若要将偏显微镜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往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能往右上方移动到达视野中央.
故答案为:×.14、×【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营养方式.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营养方式、方面来切入.【解析】【解答】解: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其中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由于细菌、真菌体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都是异养(只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的生物细胞内内才能生活和繁殖,故营养方式为寄生.因而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解析】【解答】解: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如图所示: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仿生的知识,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模仿生物制造出来的新仪器;设备日益增多,如雷达模仿的是蝙蝠的回声定位,宇航员的输血器械模仿的是长颈鹿,响尾蛇能利用红外线追踪热源物体,人们根据这种原理,设计制造出了“响尾蛇”导弹等.可见程师设计制造出了“响尾蛇”导弹这种技术属于生物反应器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移苗时根部带土的目的.可以从根部带土的目的、成熟区的结构特点、功能方面来解答.【解析】【解答】解: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移栽植物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时,需要带大的土坨,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解析】【解答】解:(1)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探究的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最后表达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2)评价探究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
实验数据是不能随便篡改的;尊重实验事实,这是做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6分)19、成熟区;上;②;①;白细胞【分析】解:(1)甲图是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的结构;视野中没有观察到的根尖结构是成熟区,要想观察到这一结构应将玻片标本向上移动,观察过程中换用高倍物镜后,应调节显微镜的遮光器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2)乙图表示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据此判断,红细胞在标号②毛细血管中呈单行通过,以保证物质交换的顺利进行.
(3)丙图是人血永久涂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的一部分;视野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①]红细胞,当人体因感冒引发扁桃体炎时,[②]白细胞的数量将显著增加.
故答案为:(1)成熟区;上;
(2)②
(3)①;白细胞。
(1)根尖包括根冠;伸长区、分生区和成熟区.
(2)图乙中①为动脉;②毛细血管,③静脉;
(3)图丙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
应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解析】成熟区;上;②;①;白细胞20、2ml清水37①③物理①淀粉胰液发酵技术【分析】解:(1)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中应加入2ml清水和1号试管形成对照。
(2)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最强的适宜温度是37℃;因此三支试管都要放在37℃的温水中5~10分钟,以保证酶的最大活性。
(3)①号试管与③号试管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4))①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完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未与馒头中的淀粉充分混合,唾液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实验结果是①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馒头碎屑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了。肠液和胰液中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5)做馒头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因此“制作馒头时,人们常将面粉;水与一种单细胞真菌和成面团,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面团会逐渐膨大、松软”。此过程涉及的生物技术是发酵技术。
故答案为:(1)2ml清水;
(2)37;
(3)①③;物理;
(4)①;淀粉;胰液;
(5)发酵技术。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①与②;①与③,变量分别是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促进淀粉的消化。【解析】2ml清水37①③物理①淀粉胰液发酵技术21、略
【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科学探究的过程(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为了使实验有说服力,实验中一定要设置对照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解析】【答案】(1)水分是种子萌发的条件吗?(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水?)(2)A和C(3)A萌发D不萌发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4)每组瓶中种子的数量太少(5)种子自身(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6)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瓶中将其中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22、雌蕊和雄蕊12子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a幼叶新芽阻止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养料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外运输,使营养物质贮存在果实中【分析】解:由图可知:图一中1是花药、2花丝、3花瓣、4萼片、5花托、6花柄、7雄蕊、8柱头、9花柱、10子房壁、11胚珠、12子房、13雌蕊;图二中A叶、B果实、C切口上端、D果实、E切口下端;图三中a幼叶、b芽轴;c芽原基。
(1)由于[7]雄蕊和[13]雌蕊与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所以是花的主要部分。故梨花最主要的结构是[7]雄蕊和[13]雌蕊。
(2)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发育成果实,图中的B是果实,是由图一中的12子房发育来的。
(3)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有利于保持植物的优良特性。
(4)图二中的[A]是叶由图三中的[a]幼叶发育而来的;图三中的c是芽原基将来发育成新芽。
(5)“环剥”目的是将树皮剥去宽约1cm;深至形成层的一圈;阻止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树皮韧皮部内的筛管向外运输,使营养物质尽量多地贮存在果实中。所以图二中的果实[D]要明显比果实[B]大好多。
故答案为:(1)雌蕊和雄蕊。
(2)[12];子房。
(3)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4)[a];幼叶;新芽。
(5)阻止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养料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外运输;使营养物质贮存在果实中。
本题考查花的结构及发育;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知识;据此答题。
本题涉及花的结构及发育、芽的结构和功能、茎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无性生殖等知识,知识面面广,难度大。【解析】雌蕊和雄蕊12子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a幼叶新芽阻止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养料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外运输,使营养物质贮存在果实中23、BC22形成层韧皮部器官50⑥果皮【分析】解:(1)B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生长,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C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因此植物的根长长的主要原因是图甲中B伸长区;C分生区细胞的生长增大细胞体积和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
(2)图乙中2芽轴发育成茎;因此图乙中的枝条正在一天天长高。该枝条的茎是由叶芽中的2芽轴发育来的。
(3)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因此图乙中的枝条加粗的原因是图丙中2形成层向内分裂可产生新的木质部;向外分裂形成新的韧皮部。
(4)从构成生物的结构层次上分析;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花;果实、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因此图中花和果实都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浙江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品法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工程法规
- 2024贵州省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题库及答案
- 健身器材行业品牌口碑管理工具与方法考核试卷
- 供应链金融在印刷业中的政策支持与挑战分析考核试卷
- 热处理工艺对交通安全设备零部件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考核试卷
- 2024年新疆叶城县普通外科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数据驱动管理办法
- 旅游门区管理办法
- 高效的时间管理心得体会
- 合伙人一致行动人协议书范本
-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深度研究
- 2025年陕西榆能化学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工程机械租赁合同范本
- 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试行)-儿童患者
- 保安员考试题库500道(含答案)
- 营运主管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2025年
-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 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
- 棋牌室消防应急预案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