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叶片上能产生孢子的一项是()

A.松。

B.卷柏。

C.银杏。

D.桃树。

2、下列关于使用农药、化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造成水质污染B.可造成土壤污染C.可造成大气污染D.有利于保护生物圈3、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的是()A.工业生产的废气排放B.车辆、船舶的尾气C.秋收过程中的秸秆焚烧D.动植物呼吸作用呼出的气体4、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的控制中心是A.细胞质B.线粒体C.细胞核D.叶绿体5、【题文】下列关于平静呼吸过程的表示,那项是正确的?()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B.胸廓回缩→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C.胸廓扩大→肺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气体入肺D.胸廓扩大→肺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是____,它的厚度约为20千米,它是地球上最大的____。7、回忆我们所做的探究;如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侧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

(1)在甲、乙载玻片的下方的()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____.

(2)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能①形成赤潮;②寄生在人体内③净化水体;④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其中对人类有用的是____.(填序号)

(3)与草履虫一样,____等生物也是仅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只需要填一种).

8、做菜时多加盐,吃起来才有味道.____.9、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两组作对照.

(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两组作对照.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

(4)我们在制定这项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四种处理____必要(填“有”或“不”)

(5)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____消化,又能进行____消化.10、取一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在叶片的B部位用黑纸片遮盖正反两面,然后将这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剪下遮光处理过的叶片,去掉黑纸片,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的绿色褪去;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

(1)实验前,叶片A部分呈____色,叶片B、C部分呈____色.

(2)实验后,叶片C部分呈____色.

(3)叶片A部分与叶片____部分对比;说明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11、在进一步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实验时,若提出的问题是“潮湿环境会影响鼠妇生活吗”,那么该实验中就应当使设计两种环境中除____以外,____、____等其他条件都相同。也就是说,在这个对照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12、【题文】右图是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根据其鲜重和有机物的含量的变化而绘制的曲线。

(1)能表示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

(2)曲线Y大约从第5天开始上升;表明此时幼苗已能进行__________作用。

(3)一棵幼苗能够逐渐由小长大,从细胞水平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裂的结果.______.(判断对错)14、植物不进行呼吸作用,只有动物进行。()T.正确F错误15、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______(判断对错)16、“生物圈Ⅱ号”实验,说明人类可以建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17、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由血液进入消化管。()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6分)18、一提到细真菌和病毒,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它们中的很多是对人类有益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属于真核生物;图中的A是一种微小的生物,必须使用_______才能够观察到。(2)图中的B是毛霉,人类利用它来制作豆腐乳,其结构③的作用是_______;人类从_______(填字母)体内提取了最早的抗生素。(3)某生物社团的同学在学过有关发酵的知识后,查阅到以下资料。葡萄汁中的糖分经过发酵转化成酒精后,酒精能够被醋酸菌进一步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是一种需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根据资料,有人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发酵装置,尝试用葡萄汁来做葡萄酒和葡萄醋。①在制葡萄酒过程中,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的空间,原因是______。制葡萄酒过程中,排气口的作用是___________。排气口通过一个玻璃弯管与瓶身连接而不用直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②经过10天,生物社团的同学通过出料口进行监测,发现酒精发酵过程正常,之后接种醋酸菌,进入制葡萄醋的阶段。为了保证醋酸菌的正常生理活动,同学们持续进行________________的操作,经过7-8天,成功制成了葡萄醋。19、如表是某小组同学进行“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和结果;请分析回答:

。装置种子数(粒)种子所处的环境实验结果甲8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环境中③乙①潮湿的棉花,置于4℃的冰箱中种子不萌发丙8潮湿的棉花,②种子萌发丁8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环境中种子不萌发(1)请把表格内容补充完整。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本实验中;甲与丙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根据本实验;可得出结论是:种子萌发需______。

(4)在掰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原因是______,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采用______方法来弥补。被誉为“玉米大王”的李登海,培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系列获得了高产。这种合理密植的种植方法保证了玉米的叶片______,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了玉米产量。20、【题文】小芬同学设计了甲装置用于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实验前将甲装置放到黑暗处24小时后;移出装置经阳光照射3小时;摘下A;B两个叶片,分别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请据图分析回答:(9分)

(1)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A叶片与B叶片形成一组_______,其变量是空气的_______。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_______。

(2)小芬为该活动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片经过酒精隔水加热是为了溶解掉叶片中的_______;使后面的染色效果更加明显。

(4)A;B叶片经过染色后;能被染成蓝色的是[]叶片。因为该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制造出有机物_______。

(5)小芬想继续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她将甲装置改进为乙装置,重复实验步骤。乙实验装置的设计合理吗?_______。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21、【题文】据下图回答问题。

(1)本装置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

(2)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挤压塑料袋,石灰水无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_。

(3)将实验装置放置黑暗中数小时;挤压塑料袋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因为_________。

(4)若从该植株上摘取几片新鲜的叶,放在黑暗中几小时,称其重量减轻,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

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在叶的下表面上有孢子囊,里面有孢子,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卷柏属于蕨类植物,松树、银杏、桃树都属于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可见B正确.

故选:B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蕨类植物的生殖特点;据此答题.

2、D【分析】【解答】化肥;农药的使用不利于保护生物圈。故答案选D.

【分析】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尤其是喷洒农药时还会造成大气污染。3、D【分析】解:农作物秸秆燃烧有烟尘;石油;煤的燃烧均有颗粒物排放,且生成有毒含硫气体,均可造成大气污染,只有动植物呼吸作用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对环境无污染;

故选:D.

农作物秸秆燃烧有烟尘;石油;煤的燃烧均有颗粒物排放,且生成有毒含硫气体,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三废处理及环境保护,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及燃料燃烧产物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环境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解析】【答案】D4、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A、细胞质是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在细胞质中进行,B、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燃料,使这些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D、叶绿体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故A、B、D都不符合题意。C、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又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符合题意。考点: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解析】【答案】C5、A【分析】【解析】

试题解析: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在吸气和呼气时膈肌、胸廓、肺以及肺内气压的变化的情况.【解析】【答案】A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生物圈生态系统【分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生物圈;生态系统。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7、③衣藻(符合要求即可)【分析】【解答】(1)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害的刺激;草履虫要躲避它,肉汁对草履虫是有利的刺激,草履虫要趋向它.因此甲载玻片上的草履虫向左运动,乙载玻片上的草履虫向右运动.

(2)简单地说;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分为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有利:鱼类饵料;净化污水等,有害:危害健康,造成赤潮等.其中对人类有用的是③.

(3)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酵母菌;变形虫、疟原虫、衣藻、眼虫等.

【分析】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并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8、略

【分析】

盐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东西;人缺了盐,生理平衡就会紊乱,会有头昏等现象,甚至死亡,但是多吃食盐容易患高血压;心肌梗塞和癌症等,高盐饮食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长期食用就会慢性中毒,使人短寿、提前衰老,严重的可导致人体器官突变、畸形,有致癌的危险.因此饭菜多加盐,虽然菜有味道但不利于健康.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盐;即氯化钠,其中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但人体所需的钠量极少,正常情况下,每天只需0.5g钠,医学研究发现,日常进食盐量过多,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因而提倡低盐饮食.

9、略

【分析】

(1)实验中;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消化的促进作用,以①号试管和3③试管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形成了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①号试管中的馒头经过切碎;搅拌后与唾液混合充分,在适宜的温度下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因此加入碘液后不变蓝.

(4)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与①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会有两个实验变量,这违背了对照实验中变量单一的原则,由此第四种处理没有必要.

(5)食物在口腔里经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使食物与消化液融合,属于物理消化.口腔里有唾液,唾液中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所以口腔中的消化既有物理消化又有化学消化.

故答案为:(1)①和③;(2)①和②;(3)①;(4)不;(5)物理;化学.

【解析】【答案】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①号试管和③号试管,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有促进作用.

10、略

【分析】

实验步骤:

a.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c.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d.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e.漂洗;染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f.观察: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1)实验前;叶片A部分呈黄白色,不含有叶绿体,叶片B;C部分呈绿色.

(2)实验后;叶片C部分呈蓝色.

(3)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A和C;实验变量是叶绿体,验证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另一组是B和C,实验变量是光,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

可得出的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故答案为:(1)黄白;绿;(2)蓝;(3)C.

【解析】【答案】此题一是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要点:光是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制造淀粉.二是考查学生设计实验包括拟订探究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分析实验现象、预期实验结果的能力.

11、略

【分析】由提出的问题可知,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湿度,那么除了湿度不同外,其余条件都必须相同。【解析】【答案】湿度光照温度湿度12、略

【分析】【解析】种子的萌发过程也就是种子在进行呼吸作用,这时氧气分解有机物,所以一开始有机物量减少,植株长成后,会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增加;生物体的生长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关,分裂使得细胞的数量增加,生长使得细胞的体积增大。【解析】【答案】(1)Y(2)光合(3)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分析】解: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是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细胞分化就是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都有分裂能力;后来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他们在形态和功能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化形成组织.【解析】×1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明确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是解答关键。【解答】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一部分转变为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体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等。动物通过呼吸释放能量,用于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故题干叙述错误。故选F。【解析】F15、×【分析】解: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因此,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失水。

故答案为:×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解析】×16、×【分析】试题分析:“生物圈Ⅱ号”实验是失败的,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圈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解析】【答案】错17、×【分析】试题分析:外分泌腺有导管,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而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消化腺的分泌物都是流入消化道,属于外分泌腺,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解析】【答案】错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6分)18、(1)BCE电子显微镜

(2)吸收有机物(水和有机物或营养物质得分,答水和无机盐不得分)C

(3)①让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中大量繁殖排出酵母菌发酵(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避免空气中的细菌落入发酵瓶中(隔离细菌)

②从充气口充入大量的空气(充入空气)【分析】【分析】微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结构以及应用。【解答】图示中:A病毒,B毛霉(真菌),C青霉(真菌),D细菌,E酵母菌(真菌)。(1)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类生物,个体极其微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有成形的细胞核。故图中的BCE属于真核生物;图中的A是一种微小的生物,必须使用电子显微镜才能够观察到。(2)图B中:①孢子囊,②直立菌丝,③营养菌丝。营养菌丝又称基内菌丝,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青霉菌是一种真菌,属多细胞,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故图中的B是毛霉,人类利用它来制作豆腐乳,其结构③的作用是吸收有机物(水和有机物或营养物质);人类从C体内提取了最早的抗生素。(3)①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发酵瓶要留有1/3的空间,这样既可以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可以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要留有排气口,排出酵母菌发酵(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为了避免空气中的细菌落入发酵瓶中,气口通过一个玻璃弯管与瓶身连接而不用直玻璃管。故在制葡萄酒过程中,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的空间,原因是让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中大量繁殖。制葡萄酒过程中,排气口的作用是排出酵母菌发酵(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气口通过一个玻璃弯管与瓶身连接而不用直玻璃管的原因是避免空气中的细菌落入发酵瓶中(隔离细菌)。②经过10天,生物社团的同学通过出料口进行监测,发现酒精发酵过程正常,之后接种醋酸菌,进入制葡萄醋的阶段。为了保证醋酸菌的正常生理活动,同学们持续进行从充气口充入大量的空气(充入空气)的操作,经过7--8天,成功制成了葡萄醋。【解析】(1)BCE电子显微镜(2)吸收有机物(水和有机物或营养物质得分,答水和无机盐不得分)C(3)①让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中大量繁殖排出酵母菌发酵(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避免空气中的细菌落入发酵瓶中(隔离细菌)②从充气口充入大量的空气(充入空气)19、8置于25℃的环境中种子不萌发水分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传粉不足人工辅助授粉充分接受光照【分析】解:(1);(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甲与丙、乙与丙、丁与丙,甲丙两组变量是水分,乙丙两组变量是温度,丁丙两组变量是空气。可见表中的①是8;②是置于25℃的环境中;③种子不萌发;④种子不萌发。

(3)通过三组对照实验;得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

(4)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必须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过程;如果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则最大的可能是传粉不足。为了弥补传粉不足带来的不足人们常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已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

故答案为:(1)8;置于25℃的环境中;种子不萌发。

(2)水分。

(3)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

(4)传粉不足;人工辅助授粉;充分接受光照。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甲与丙;乙与丙、丁与丙,甲丙两组变量是水分,乙丙两组变量是温度,丁丙两组变量是空气。目的是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注意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惟一性。【解析】8置于25℃的环境中种子不萌发水分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传粉不足人工辅助授粉充分接受光照2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将甲装置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植物体的叶片因得不到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将被运走和耗尽,将甲装置移至光下后,在自然状态下,植物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