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dm

B.高速公路上小轿车行驶的速度约为100m/s

C.武汉夏天的平均气温约为40℃

D.两枚鸡蛋的质量约为120g2.如图为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管乐器——贾湖骨笛,吹奏时按压骨笛上不同的孔洞可以改变声音的(

)A.音调B.响度

C.音色D.声速3.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区竖立了许多热棒,如图所示,其下端插在冻土中,里面填充了低沸点的液态氨。在寒冷的季节,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变成气态氨上升到热棒的上端,将冻土里的热量“搬运”出去,以确保路基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温度升高,冻土会液化,导致路基下沉 B.可以使用液态水替代液态氨

C.液态氨在热棒下端汽化吸热 D.气态氨在热棒上端凝固放热4.如图所示,月球绕地球沿椭圆轨迹运动,当月球运动到距地球最近的位置(地月表面距离约3.6×108m),且正好是满月时,我们就能观赏到“超级月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亮本身可以发光

B.可以利用超声波测量地月距离

C.出现“超级月亮”时,光从月球表面到达地球表面的时间约2.4s

D.“超级月亮”看上去比平时大,是因为月亮对我们眼睛所成的“视角”变大

5.如图所示,一位网友旅游时拍的照片里有三只“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黑鹤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水中黑鹤是鹤的影子,它与鹤的大小一定相等

C.水中白鹤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水中白鹤与鹤的大小相等

6.水中M处有一枚小石子,小明看到这枚小石子的像在N处,他想用激光笔照亮这枚小石子,激光笔和眼睛的位置大致都在S处。下列光路正确的是(

)A. B.

C. D.7.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射入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条彩色光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叫作光的色散

B.这条彩色光带的两端之外是没有光的

C.各种色光中,紫光偏折程度最大

D.如果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也可以看到各种颜色8.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可知甲、乙两图中虚线框内的透镜分别是(

)

A.凸透镜、凸透镜 B.凸透镜、凹透镜 C.凹透镜、凸透镜 D.凹透镜、凹透镜9.如图所示是孩子正在玩“地面投影互动”的游戏。游戏画面的投影片经投影仪在地上成像,红外传感器捕捉孩子的动作,并实时传输给电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投影仪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若投影仪镜头的焦距为50mm,则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100mm

C.从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地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地上发生了漫反射

D.红外传感器能捕捉孩子的动作,是因为人体会辐射红外线10.某同学在拍摄武汉地标黄鹤楼时,发现牌匾上“黄鹤楼”的字太小。若他想使拍到的字更大,则应该(

)A.靠近黄鹤楼,同时将镜头前伸

B.靠近黄鹤楼,同时将镜头后缩

C.远离黄鹤楼,同时将镜头前伸

D.远离黄鹤楼,同时将镜头后缩11.关于眼睛和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眼睛观察远处物体时,晶状会变厚 B.近视眼的近点比正常眼睛的近点小

C.远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镜只能成放大的像12.现有一盒规格相同的回形针,如图所示。甲同学想用天平测量出一枚回形针的质量m;乙同学想估计这盒回形针的数量n。他们设计了下列方案:

①甲同学:用天平测量一枚回形针的质量m

②甲同学:测量20枚回形针的质量m1,则m=m120

③乙同学:测量20枚回形针的质量m1和这盒回形针的总质量m2(不含包装),则n=20×m2m1

④乙同学:测量这盒回形针的总质量m2(不含包装),称量出100g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一般由钢管搭设而成。有一种钢管的外径为D,壁厚为d,长为l,其横截面如图所示。这种钢管的质量是(钢的密度用ρ表示)(

)A.ρlπd2

B.14ρlπ(D214.关于密度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0mL矿泉水的质量约500kg

B.一个装满100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00g的酒精

C.氧气瓶里的氧气用掉一半后密度不变

D.盐水选种时,沉在底部的是较饱满的种子15.某工程要用沥青混合料给长600m、宽20m的道路进行铺设,沥青混合料在铺设时要经过压实等工艺,铺设后混合料的厚度会比铺设前少30%,要求铺设后混合料的厚度为14cm。若用载质量为24t的卡车运送这些沥青混合料,至少需要运送的车次为(已知沥青混合料在铺设前的密度为1.2×103kg/A.59车次 B.84车次 C.120车次 D.280车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16.如图所示,我国自主研发的“九天”无人机在珠海航展精彩亮相,其最大飞行速度700km/ℎ,航时12ℎ,还配有一个任务舱,可以携带大量小型无人机。以任务舱为参照物,飞行中的“九天”无人机是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九天”无人机的最大飞行距离为______km。飞机外壳采用高强度、______(填“高”或“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制成。17.用如图所示的玻璃壶烧水时,能看到大量气泡从底部上升,气泡里面是______(填“空气”或“水蒸气”);同时壶嘴处有白雾出现,白雾的产生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把一支铅笔放在盛满水的玻璃壶一侧,透过玻璃壶去观察铅笔,可能会看到图乙中的______(填序号)。

18.在寒冷的冬天,湖面封冻了,较深湖底的水却有可能保持4℃的水温,如图为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

(1)图中A、B两处的水温相比,______(填“A”或“B”)处的水温更高。

(2)水在4℃时,密度______(填“最大”或“最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______(填“大”或“小”)。

(3)若湖面冰层体积为108m3,则这些冰熔化成水后的体积为______m1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使光从空气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并将入射角和折射角记录在了表格中。实验次数1234入射角10°20°30°40°折射角6.6°13.2°19.5°25.4°(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角______(填“小干”“大于”或“等于”)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

(2)当光垂直射入玻璃砖时,折射角为______度。

(3)该同学将一束光从半圆形玻璃砖中以25.4°的入射角射入空气,测得折射角恰好为40°,这说明在折射现象中,______。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20.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但成像原理却不同。请用光的反射定律在图甲中画出S发出的两条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再在图乙中画出S发出的两条光通过凸透镜之后的光线,并确定甲、乙两图中S的虚像位置S′。(保留作图痕迹)

21.请在图中大致画出来自远处的光进入近视眼晶状体后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小组进行了不同方案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要在成像最______时,记录光屏的位置和像的特点。

(2)小艾小组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是图中的______(填序号),保持发光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光具座______cm刻度处,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3)小悟小组用一个高度为6cm的发光物体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测量了实像的高度,记录在下表中。该小组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当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满足物距大于______倍焦距时,实像高度将小于发光物体高度的一半。物距/cm20.025.030.035.040.045.050.060.080.0100.0像高/cm18.09.06.04.53.63.02.62.01.41.1(4)小理小组想探究凸透镜焦距变化对成像的影响。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像,记为“像A”,他们将凸透镜换成了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

①保持光屏和凸透镜在图乙中的位置不变,只移动发光物体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记为“像B”,则“像B”比“像A”______(填“大”或“小”)。

②保持发光物体和凸透镜在图乙中的位置不变,只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记为“像C”,则“像C”比“像A”______(填“大”或“小”)。23.某同学用两个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的凸透镜制作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望远镜。

(1)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这种望远镜的放大倍率是物镜的焦距与目镜的焦距之比,为了让成像质量好一些,放大倍率为2~3即可,因此应选择焦距为______cm的凸透镜作为物镜,另一个凸透镜作为目镜。

(3)该同学制作的望远镜结构如图乙所示,用它观察远处物体时,眼睛在图乙中______(填字母)位置观察效果更好,当他观察的物体变近时,应将纸筒______(填“拉长一些”“缩短一些”或“保持不变”)。24.实验小组在测量小土豆的密度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组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小土豆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土豆的质量为______g。

(3)用细线系好小土豆,将小土豆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丙所示的位置,应按图示中______(填序号)的情况读取量筒的示数。

(4)小土豆的体积为______cm3,密度为______kg/m3。

(5)在测量一个质量为154g土豆的密度时,小组同学发现这个土豆无法放入量筒,于是他们将土豆缓缓放入一个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直至浸没,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140g,这个土豆的密度为______kg/m3。若在测量溢出水的质量时,不小心有水溅出,则测得土豆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将______(25.小琪利用注射器、天平(带砝码)测量酒精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准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平衡。请指出操作中的错误______。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

①先用注射器抽取适量酒精,如图乙所示,酒精的体积为______mL,将装有酒精的注射器放到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得注射器和酒精的总质量为28g。

②再用注射器继续抽取酒精,发现活塞位置恰好在20mL刻度线处,用天平测量注射器和酒精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酒精和注射器的总质量为______g,测得酒精的密度为______g/cm3。

(3)若第2次使用注射器抽取酒精时不小心混入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酒精密度值将______(填“偏大”“偏小1或“不变”)。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6.图甲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浮空器被系缆固定在锚泊车上的场景,它就像空中悬游的“大白鲸”。“极目一号”气囊的总体积为9000m3。

(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取50kg,密度取1.0×103kg/m3。“极目一号”气囊的总体积相当于多少名中学生的总体积?

(2)如图甲所示,“极目一号”系缆总长6000m、直径仅2cm,强度却是钢丝的五倍。其关键承力部分材料的密度为1.5×103kg/m3,体积占系缆总体积的13。若将关键承力部分材料换成等体积密度为8×103kg/m3的钢丝,则系缆总质量会增加多少吨?(π=3)

(3)“极目一号”浮空器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它的气囊内用薄膜分隔成了两个部分:主气囊里面充氦气,质量始终不变;副气囊里面充空气,可根据需要改变空气的质量。浮空器在海拔升高时,气囊总体积不变,主气囊内的氦气会膨胀,此时需要将副气囊中的空气排出一部分。某次任务中,“极目一号”在海拔5500m处时,主气囊内氦气的密度为0.1kg/m答案和解析1.D

【解析】A.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厚度不足1cm=0.1dm,故A不符合实际;

B.高速公路上小轿车行驶的速度约为100km/ℎ,故B不符合实际;

C.武汉夏天的平均气温较高,但达不到40℃,故C不符合实际;

D.两枚鸡蛋的质量可能为120g,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2.A

【解析】由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所以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改变了骨笛里面空气柱振动的长度,则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则改变了声音的音调,其音色、响度、声速都没变,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C

【解析】A.若温度升高,冻土会熔化,导致路基下沉,故A错误;

B.低沸点的液态氨,不可以使用液态水替代液态氨,故B错误;

C.液态氨在热棒下端汽化吸热,故C正确;

D.气态氨在热棒上端液化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4.D

【解析】A、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本身不能发光,靠反射太阳光到达地面,月亮不是光源,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可以利用超声波测量地月距离,故B错误;

C、出现“超级月亮”时,光从月球表面到达地球表面的时间t=sv=3.6×108m3×108m/s=1.2s,故C错误;

【解析】ACD、水中白鹤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鹤的大小相等的虚像,故AC错误,D正确;

B、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鹤在水中的倒影是白鹤在水中的像,不是影子,它与鹤的大小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故选:D。

6.B

【解析】根据折射定律可知,看到水中的小石子是小石子M的光从水中射向水面,光在水面发生折射;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若要在S处的激光笔发出的光能射到河底的小石子上,应朝着小石子的像N射向水中,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B

【解析】A、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种现象叫作光的色散现象,故A正确;

B、这条彩色光带的两端之外还有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紫光在光带的最下方,说明各种色光中,紫光偏折程度最大,故C正确。

D、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故D正确。

故选:B。

8.C

【解析】甲图中,平行光经透镜以后发散,说明是凹透镜;乙图中,会聚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会聚(靠近主光轴),说明该透镜是凸透镜,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B

【解析】AB、若投影仪镜头的焦距为50mm,则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50mm小于100m,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B错误;

C、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从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地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地上发生了漫反射,故C正确;

D、人体会辐射红外线,所以红外传感器捕捉孩子的动作,并实时传输给电脑,故D正确。

故选:B。

10.A

【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若他想使拍到的字更大,需要增大像距,减小物距,即靠近黄鹤楼,同时将镜头前伸。

故选:A。

11.B

【解析】A、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故A错误;

B、近视眼的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25cm,其近点远点都比正常人短,故B正确;

CD、矫正远视眼的方法是佩戴适合度数的凸透镜,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故CD错误。

故选:B。

12.C

【解析】(1)一枚回形针的质量太小,不能直接测量,故先测量20枚回形针的质量m1,从而得出一枚回形针的质量,则m=m120

乙同学想估计这盒回形针的数量n,测量20枚(数出100枚,数量太多,不易操作)回形针的质量m1和这盒回形针的总质量m2(不含包装),从而得出n=20×m2m1【解析】钢管的截面积S=π(D2)2−π(D−2d2)2=πd(D−d);

体积:V=Sl=πd(D−d)l;

由得,钢管的质量:

【解析】A、500mL矿泉水的质量m=ρV=1g/cm3×500cm3=500g,故A错误;

B、水比酒精的密度大,根据ρ=mV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酒精的体积大,故能装满100g水的瓶子一定不能装下100g的酒精,故B错误;

C、一氧气瓶的氧气,用掉一半氧气后,氧气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但氧气的体积不变,根据ρ=可知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故C错误;

D、盐水选种时,沉底的种子密度大于盐水,而浮的重力密度小于盐水,故沉在底部的是较饱满的种子,故D正确。【解析】根据铺设后混合料的厚度会比铺设前少30%,则(1−30%)H=14cm,解得厚度H=20cm=0.2m;

根据ρ=mV知,材料的质量m=ρV=ρabH=1.2×103kg/m3×600m×20m×0.2m=2.88×106kg=2880t;

需要的车次n=mm【解析】(1)以任务舱为参照物,飞行中的“九天”无人机相对于任务仓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无人机是静止的。

(2)根据v=st可得,无人机的最大飞行距离:s=vt=700km/ℎ×12ℎ=8400km。

(3)根据ρ=mV知,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小,质量越小。为了便于起飞,飞机应景可能的减小质量,所以飞机外壳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制成。

故答案为:静止;8400;低。

17.水蒸气

【解析】用如图所示的玻璃壶烧水时,能看到大量气泡从底部上升,气泡里的气体是水汽化产生的,为水蒸气;

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

装有水的玻璃壶相当于凸透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物距小于焦距,起到放大镜作用,透过透镜会看到铅笔尖逐渐变长;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笔尖朝向发生改变,由于玻璃瓶上、下粗细均匀,铅笔所成像的粗细一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故透过玻璃壶去观察铅笔,可能会看到图乙中的③。故答案为:水蒸气;液化;③。

18.B

最大

9×10【解析】(1)从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可得,冰面以下水温逐渐增大,所以图中A、B两处的水温相比,B处的水温更高。

(2)水在4℃时密度最大;

水在0~4℃范围内反常膨胀,即当水温低于4℃时,水是热缩冷胀的,体积变大,根据ρ=mV可知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3)由ρ=mV得,冰的质量为m冰=ρ冰V冰=0.9×103kg/m3×108m3=9×1010kg,

【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2)由表格中可知,当入射角为0°时,折射角也为0°;由此可得,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它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3)由表格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入射角为40°,折射角为25.4°;将一束光从半圆形玻璃砖中以25.4°的入射角射入空气,测得折射角恰好为40°,说明光路可逆。

故答案为:(1)小于;增大;(2)0;(3)光路可逆。20.(1)光垂直入射到镜面时,反射光线将按原路反射回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等于0°;过发光点S发出的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的另一个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S′;

(2)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S′,如图所示:

【解析】(1)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然后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S′;21.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如图所示:

22.清晰

35.0

15.0

3

【解析】(1)实验过程中,要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像最清晰时,记录光屏的位置和像的特点;

(2)由图甲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是图中的④;

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将凸透镜移至光具座35.0cm刻度处,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3)由表中数据可知,当u=v=30.0cm时,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2f=30.0cm,故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15.0cm;

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大于3倍焦距时,实像高度将小于发光物体高度的一半;

(4)由图乙可知,此时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①若将凸透镜换成了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保持光屏和凸透镜在图乙中的位置不变,此时v>2f′,根据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像B”比“像A”大;

②若将凸透镜换成了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保持发光物体和凸透镜在图乙中的位置不变,此时u>2f′,根据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像C”比“像A”小。

故答案为:(1)清晰;(2)④;35.0;(3)15.0;3;(4)①大;②小。

23.放大镜

20

C

拉长一些

【解析】(1)望远镜的目镜的作用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