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如图所示的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塑料笔袋B.

金属餐具C.

陶瓷水壶D.

橡胶轮胎2、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三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A.紫外线最大B.可见光最大C.红外线最大D.一样大3、我国家庭生活用电为()A.直流电,电压220VB.交流电,频率50HzC.直流电,频率50HzD.交流电,电压36V4、下列是教材中的几个探究案例,哪一个与另外三个研究方法不同()A.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B.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C.将电流比作水流D.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5、铅笔盒中的下列文具属于导体的是()A.橡皮B.铅笔芯C.铅笔上的木杆D.钢笔上的塑料杆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6、现有两个阻值不等的未知电阻R1和R2,为了比较它们的阻值大小,小康等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可行的是()A.B.C.D.7、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是静止的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作用C.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闹钟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8、关于家庭电路中的“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总开关应安装在保险装置的后面B.总开关的作用是便于在检修电路和更换元件时切断电路C.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要连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D.控制用电器的开关短接时可引起空气开关跳闸9、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隆忙

的物体没有内能B.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会减少10、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11、如图电路中,正常发光的三盏灯突然全部熄灭,经检查保险丝完好,用试电笔插进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A.插座发生短路了B.进户的火线断了C.进户的零线断了D.某盏电灯的灯丝断了1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加B.甲、乙两个同种物质组成的质量相等的物体互相接触,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它们的内能相等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D.当一个物体对外做功时,又不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分子运动激烈程度一定降低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3、如图所示是李明同学用体温计测量体温的结果,示数是____,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

14、小明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若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5、有甲、乙两个同种材料组成的物体,质量之比为2:1,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吸收的热量之比为____.16、现代社会的交通网遍布全球;它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交通中的许多问题跟物理知识有关,其中汽车是重要的运输工具.请你将与汽车的部件相联系的物理知识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例如。

汽车的发动机→____;

汽车的后视镜→____;

汽车的安全带→____.17、在我校第二十届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____开始计时(选填“看到冒烟”、“听到枪声”).运动员向终点冲刺时3号运动员超过了2号运动员,若以3号运动员为参照物,2号运动员____(选填“向前运动”、“向后运动”或“相对静止”),这时同学们的加油声越发响亮,是由于声带振动的____变大的缘故,加油声是通过____传到运动员耳中的.18、用手拍桌子,手感觉疼,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同学们下楼时不能拥挤走得太快,否则前面的同学意外停下来,后面的同学由于____会继续前进,容易发生踩踏事故;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坐在车上的人选____做参照物,可以认为人是静止的.19、(2013•团风县三模)荸荠是团风方高坪镇的特产,如图是拔丝荸荠,它是用去皮荸荠裹上热糖浆制成的,食用时用筷子夹起被热糖浆包裹的荸荠后,糖浆会冷却拉丝,拉丝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是____,拉丝现象说明此糖浆变成的固态物质为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夹荸荠用的筷子是____杠杆(填“省力”“费力”“等臂”).20、3.5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4℃吸收的热量为8.4×103J,1kg的这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____J,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为____J/(kg•℃).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9分)21、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22、放大镜、老花镜、近视镜分别是什么透镜,你是怎么知道的?23、如下图所示为小明使用滑板车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情景,请回答:(1)当小明不再用力蹬车时,滑板车仍向前运动,说明了什么?回答:。(2)当小明站在滑板车上时,从力学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问题:?回答:。24、如图所示,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再次沸腾起来,原因是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气压____(选填“高”、“低”、“相同”),水的沸点____.25、如果用秒表计时,能否计算出抽空罩内空气的时间:____,这种确定把罩内空气抽尽的时间的测定方法是____.评卷人得分六、作图题(共2题,共14分)26、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在图乙中连接实物电路.

27、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通电螺线管的b端.则通电螺线管的b端是____极;画出通电螺线管周围磁感线的大致分布(至少画四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分析】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解析】【解答】解:A;塑料笔袋的材料是塑料;塑料不导电,是很好的绝缘体;故A错误;

B;金属餐具的材料是金属;金属是很好的导体;故B正确;

C;陶瓷水壶的材料是陶瓷;陶瓷是非常好的绝缘体,常用作线路安装的绝缘子;故C错误;

D;橡胶轮胎的材料是橡胶;橡胶不导电,是很好的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B.2、D【分析】【分析】只要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就是3×108m/s.【解析】【解答】解: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都是电磁波;它们传播的速度是一样的,都等于光速,所以选项D正确;

故选D.3、B【分析】【解答】解:我国家庭电路的电流方向每秒变化50个来回;即频率为50Hz.属于交流电,其电压为220V.所以只有选项B正确.

故选B.

【分析】生产生活中的电流的方向是变化的,叫交流电,每秒电流方向来回变化的次数是交流电的频率;我国家庭生活用电电压为220V,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4、C【分析】【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可以先分析题中的四个选项分别用了哪一种研究方法,然后再找出不同的.【解析】【解答】解:A;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B;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C;将电流比作水流;用到了类比的方法;

D;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有关;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由上分析知;C与其他三项不同.

故选C.5、B【分析】【分析】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解析】【解答】解:橡皮;木杆、塑料杆都不容易导电;都是绝缘体;铅笔芯容易导电,是导体.

故选B.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6、ABC【分析】【分析】首先分析各选项电路图的连接方式,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判断图中的电压表和电流表能否反应R1和R2的阻值大小.【解析】【解答】解:

A;由图知;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小,故A可行,符合题意;

B;由图知;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故B可行,符合题意;

C;由图知;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小,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大小;故C可行,符合题意;

D、由图知,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不能反应R1和R2的阻值大小;故D不可行,不合题意.

故选ABC.7、AD【分析】【分析】(1)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参照物的选取,若研究对象相当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则研究对象就是静止的;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不是力.

(3)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当两个力满足四个条件时,才是一对平衡力,即“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解析】【解答】解:A;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相当于汽车的位置没有变化,故乘客是静止的;故A正确;

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推力等于静摩擦力;故C错误;

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闹钟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AD.8、BC【分析】【分析】(1)

总开关的作用;便于在检修电路和更换电路元件时切断电路,总开关应安装在保险装置的前面;电能表到的后面;

(2)

开关与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要接在火线和控制用电器之间。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的连接,连接开关一是要考虑开关的作用,二是考虑安全。【解答】

AB.

总开关的作用是便于在检修电路和更换电路元件时切断电路;总开关应安装在保险装置的前面,故A错;B正确;

C.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要连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断开开关时,用电器上没有电,更安全,故C正确;

D.控制用电器的开关短接时;用电器并没有短路,不会引起空气开关跳闸,故D错。

故选BC。

【解析】BC

9、BD【分析】解:A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0隆忙

的物体也有内能,故A错误;

B;正在沸腾的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但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加,故B正确;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C错误;

D;同一物体;质量相同,温度降低,所以内能减小,故D正确;

故选BD.

(1)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4)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等因素有关;

(3)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要特别注意: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是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解析】BD

10、AD【分析】【分析】(1)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不一定是由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引起的.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二者是等效的.【解析】【解答】解: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故A正确.

B;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故B错误;

C;温度越高的物体;分子运动越剧烈,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多少,不是含有的,故C错误;

D;物体温度升高;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内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

故选AD.11、ABD【分析】【分析】三盏电灯全部熄灭但保险丝完好,说明电路中干路上有断路,测电笔测试插座的两孔,氖管都发光,说明两孔与火线是连通的,故只可能是零线断了.【解析】【解答】解:A;插座处发生短路;会使保险丝熔断,故A错,符合题意;

B;进户线的火线断了;试电笔的氖管不会发光,故B错,符合题意;

C;试电笔能亮;说明火线上有电,而零线上本该不亮,但也亮了,说明是进户线的零线开路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各灯并联;互不影响,某个电灯的灯丝烧断了,其它灯仍还亮,故D错,符合题意.

故选ABD.12、AD【分析】【分析】(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所以,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体积有关.

(2)热量是过程量;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等,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

(3)物体的温度变化,分子运动剧烈程度也变化,内能也变化;但物体的内能变化,其温度不一定变化.【解析】【解答】解:A;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加,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两物体相互接触不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的温度不同,与内能大小和质量大小无关,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内能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当一个物体对外做功时;又不从外界吸收热量,其温度降低,分子运动激烈程度一定降低,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3、略

【分析】【分析】了解体温计的原理,知道体温计的读数方法:先确定量程与分度值,再观察刻度进行读数.【解析】【解答】解:图中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根据其分度值和水银柱的位置可以确定体温计的示数是:36.6℃.

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36.6℃;液体的热胀冷缩.14、略

【分析】【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的,如果没变化,就静止的.【解析】【解答】解:本题是选固定在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的;被研究物体是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由于乘客小明相对于树木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运动.15、略

【分析】

∵甲乙两物体由同种材料做成;

∴c甲=c乙;

∵Q吸=cm△t,m甲:m乙=2:1,△t甲:△t乙=3:2;

∴两物体吸收热量:

===.

故答案为:1:1;3:1.

【解析】【答案】知道甲乙两物体由同种材料组成(比热容相同),又知道质量、温度升高值的大小关系,利用Q吸=cm△t求两物体吸收热量的大小关系.

16、略

【分析】

(1)因汽车的工作原理是汽车发动机将汽油的内能转化为汽车的动能;

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的应用;而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汽车安全带起着约束位移和缓冲作用;吸收撞击能量,缓解惯性带来的危害,避免或减轻驾乘人员受伤的程度.

故答案为:能量的转化;光的发射,惯性;

【解析】【答案】汽车的工作原理是汽车发动机对能量的转化;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常用在汽车的后视镜上;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指惯性.

17、白烟向后运动振幅空气【分析】【分析】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的速度是340m/s,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解析】【解答】解:百米赛跑时;发令员在起点,计时员在终点.发令枪响,因为在空气中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所以计时员会立刻看到发令枪发出的白烟,但声音从起点传到终点需要一定的时间计时员才能听到,而此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所以,应看到发令枪响冒出的白烟计时,这样计时才是准确的;

运动员向终点冲刺时3号运动员超过了2号运动员;若以3号运动员为参照物,2号运动员与3号运动员有位置的变化,故2号运动员是向后运动的;

这时同学们的加油声越发响亮;是声带振动的振幅变大的缘故,加油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运动员耳中的.

故答案为:白烟;向后运动;振幅;空气.18、略

【分析】【分析】(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3)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解析】【解答】解:

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桌子对手产生反作用力,所以手感觉疼;

下楼时;人如果走的太快,当前面的同学意外停下来时,后面的同学由于惯性会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人相对于车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车上的人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相互的;惯性;车厢.19、略

【分析】【分析】(1)根据物质存在状态分析发生的现象;

(2)判断晶体与非晶体的依据是凝固过程中是否在固定的温度下进行;

(3)根据力臂关系可以把杠杆分为三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等臂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杠杆.【解析】【解答】解:(1)拉丝过程中;糖浆会冷却由液体变为固态,发生了凝固现象.

(2)拉丝过程;糖浆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说明糖是非晶体;

(3)筷子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

故答案:凝固;非晶体;费力.20、略

【分析】【分析】根据比热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解析】【解答】解:∵m=3.5kg,△t=4℃,Q吸=8.4×103J;

∴1kg的这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

Q==600J;

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为:

c=0.6×103J/(kg•℃).

故答案为:600;0.6×103.四、判断题(共1题,共9分)21、×【分析】【分析】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化时都要吸热.【解析】【解答】解: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吸收热量.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不断熔化.

故答案为:×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22、略

【分析】【分析】分辨凸透镜和凹透镜有四种方法: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

(3)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像;凹透镜只能使物体成缩小的像.

(4)凸透镜能成实像,凹透镜只能成虚像.【解析】【解答】答:放大镜;老花镜是凸透镜;近视镜凹透镜;

阳光聚焦法:把透镜正对太阳光;上下移动透镜,能在地面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的是凸透镜,地面上有暗圈的是凹透镜.

放大镜法:透镜放在课本的文字上;透镜逐渐远离课本上的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