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C是氧化物B.维生素C是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6个氧元素组成的C.维生素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9:1:2D.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切勿偏食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t2℃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3、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大山雀偷饮牛奶B.蚯蚓走迷宫C.猕猴做花样表演D.母鸡“哺育”小鸡4、与血浆相比,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A.水B.葡萄糖C.无机盐D.尿素5、一棵树茎高3米,在距地面2米处作一标记,2年后这棵树长到5米高,这时标记距地面应是()A.2米B.3米C.4米D.5米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经检查,电路一切正常,则R1与R2的电阻值之比为()

A.1:4B.4:1C.1:5D.5:17、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8、关于密度的应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航天飞机用密度较大的新材料制成,减轻质量B.气象工作者利用密度小的气体制造探空气球,采集气象资料C.拍摄影视剧房屋倒塌镜头,常选用密度大的材料做道具,更逼真形象D.食品工业中无法通过测量牛奶的密度鉴别牛奶的优劣9、新版100元人民币采用含MgF2光变色防伪油墨印刷,MgF2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A.+2B.+1C.﹣2D.﹣1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着____。11、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一瓶气体,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暂时存放。据此,请你判断与该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除颜色、状态外,还有:____、____。

12、2015年5月,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山石的滚落,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搜救人员与指挥中心利用对讲机交流时,信息是利用____传递的.13、现有H、C、O、S、Ca五种元素,从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组成一种可用于除铁锈的酸是____(填化学式).14、就导电性能来说,金属的导电性能一般比非金属____(选填“强”或“弱”);有些物质如硅、锗等,其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称作____,某些物质在温度极低时,电阻会变成零,这就是____现象.15、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请根据概念图回答:

(1)图中“A”是指____;

(2)20℃时,将5克食盐放入盛有2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溶液(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3)我们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时,分类依据的是____16、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____构成的、17、酒精(C2H5OH)是一种很好的可再生资源,它是由____种元素组成,其一个分子中共有____原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18、弹簧秤下吊着一个长方体空心铁块,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是10N,当铁块逐渐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将____,此时铁块受到的浮力将____;当铁块浸入一半时,弹簧秤的示数变为9N,那么,当铁块全部浸入水中时,铁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N,这时,弹簧秤的示数变为____N.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9、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20、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21、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22、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3、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24、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3题,共15分)25、如下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对物体B的压力F。26、左图说明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请用笔划线代表导线将右图中的电路元件正确的连入电路。

27、如图所示为小黄家客厅的实物电路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三孔插座和带有开关的电灯分别正确地接入电路中。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1题,共7分)28、如图所示;通电螺丝管旁放有一枚小磁针,根据已画出的擦感线完成作图:

(1)标出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

(2)标出电源“+”;“﹣”极.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1题,共8分)29、如图是吴林泽利用U形压强计改装成的测液体密度的密度计。A为固定支架;其作用是保证橡皮膜在不同的液体中深度均为1。U形管盛水,其右管标有刻度值,为了便于读数,在U形管右管有一个指示液面位置(刻度值)的质量为1g的实心红色浮标,刚好有一半体积浸没在水中。未测量时,U形管水面刚好与a相平,读数时,读取浮标所对的刻度值即可。g=l0N/kg,求:

(1)浮标受到的浮力。

(2)浮标的密度。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进行判断。

C;根据维生素C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题意,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维生素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C;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维生素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8:6=3:4:3,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题意,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故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切勿偏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2、B【分析】【解答】A;不知温度;无法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故错误;

B、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即等质量的水中最多溶解的物质的质量相等,所以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正确;

C、t2℃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乙的溶解度变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而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且都大于t2℃时乙的溶解度;所以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故错误;

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大而减小;与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似,故错误;

故选:B.

【分析】A;不知温度;无法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B;据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分析解答;

C;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3、D【分析】【解答】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大山雀偷饮牛奶;蚯蚓走迷宫、猕猴做花样表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母鸡“哺育”小鸡,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习行为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4、B【分析】【解答】: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应有的是葡萄糖.

故选:B

【分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过滤的是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肾小管重吸收的是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5、A【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的生长.植物的长高主要是依靠顶芽的生长;植物长粗主要依靠形成层,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如果摘除顶芽,侧芽会很快就发育成枝条.在生产实践中,一小树茎高3米,两年后这棵树长到了5米高,杨树的生长主要是依靠顶芽的生长.因此,一小树茎高3米,小明在其主干上距地面2米处作一标记.两年后这棵树长到了5米高,这时标记离地面的高度是2米.

故选:A6、B【分析】【分析】分析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的是总电压,因为指针偏转相同角度,所以两个电压表选择的量程不同,所以两个电压表示数之比是1:5.本题考查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和电压表的读数,关键是欧姆定律的灵活运用,难点是知道当电压表偏转角度相同但量程不同时,两个读数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因为电压表的大量程的分度值是小量程的5倍;两个电压表示数之比是1:5.

又因为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所以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电压表V2的示数减去电压表V1的示数,即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比:(5-1):1=4:1.

故选B.7、A【分析】【分析】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2)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3)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4)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

【解答】解: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所以该图象反映的是质量随体积变化图象,因为密度是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该图象也是密度图象.

A;在体积相同时;甲和乙的质量不同,则甲和乙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选项A正确;

B、在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由公式ρ=得;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选项B错误;

C、若V甲=V乙则m甲>m乙;选项C错误;

D、若m甲=m乙,则V甲<V乙;选项D错误.

故选A.8、B【分析】【分析】利用密度公式分析:制作不同的物体选用密度不同的材料;主要是根据物体的用途来决定的.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一种物质(同种状态)的密度相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解答】解:A、航天飞机的体积一定,由ρ=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航天飞机的质量越小,故为了减轻质量,航天飞机用密度较小的新材料制成造,故A错误;

B;探空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气象工作者利用密度小的气体制造探空气球,采集气象资料,故B正确;

C;真实的砖瓦石块质量很大;会把人砸伤甚至砸死,而拍电影时不可能牺牲演员,要换用质量小、体积相同的假砖瓦石块作道具,所以选择密度小的材料做道具,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食品工业中可以通过测量牛奶的密度鉴别牛奶的优劣,故D错误.

故选B.9、D【分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MgF2中F元素的化合价为:(+2)+2x=0,则x=﹣1;故选D.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间隔【分析】【分析】(1)根据分子的特征分析;(2)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可垫石棉网加热的是烧杯、烧瓶;(3)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本题较为简单;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解决.

【解答】解:物体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故答案为:间隔;11、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分析】【解答】因为是用排水法收集;所以可知溶解性;因为瓶口向下放置,所以可确知其密度比空气小。

【分析】此题主要涉及氧气的物理性质,旨在考查识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2、运动状态电磁波【分析】【解答】发生强烈地震时;造成了大量山石的滚落,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搜救人员与指挥中心利用对讲机交流时;信息是利用电磁波传递的.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电磁波.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移动电话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13、H2SO4【分析】【解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根据提供的元素,硫酸符合要求,其化学式为:H2SO4.

故答案为:H2SO4.

【分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14、强半导体超导【分析】【解答】解:金属的导电性能一般比较强;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硅和锗是半导体材料;当物质的电阻变为零时;导电性能极强,属于超导现象;

故答案为:强;半导体;超导.

【分析】(1)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人体;大地、各种金属、石墨、酸碱盐的溶液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橡胶、塑料等;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锗等;

(2)当物质电阻为零时,会出现超导现象.15、溶质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分析】【解答】(1)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图中“A”是指溶质;

(2)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20℃时,将5克食盐放入盛有2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只能溶解7.2g,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3)溶液的浓;稀是由溶质质量分数的不同决定的.

故答案为:(1)溶质;(2)不饱和;(3)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溶液的组成进行分析;

(2)根据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进行分析;

(3)根据溶液的浓、稀是由溶质质量分数的不同决定的进行分析.16、上皮细胞【分析】【解答】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肺泡的高,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17、三94:1【分析】【分析】根据酒精的化学式分析其元素组成;根据一个酒精分子的构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解:根据酒精的化学式C2H5OH分析其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一个酒精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分子中共含有9个原子;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酒精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

故填:三;9;4:1.18、变小|变大|2|8【分析】【分析】(1)当铁块逐渐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空心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化,根据称重法可知弹簧秤示数的变化;(2)当铁块浸入一半时,根据称重法求出受到的浮力,当铁块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是铁块浸入一半时的2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的浮力关系,进一步求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再根据称重法求出弹簧秤的示数.【解答】解:(1)当铁块逐渐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

由F浮=ρgV排可知;空心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由F浮=G﹣F′的变形式F′=G﹣F浮可知;弹簧秤的示数变小;(2)当铁块浸入一半时受到的浮力:

F浮=G﹣F′=10N﹣9N=1N;

当铁块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是铁块浸入一半时的2倍;

由F浮=ρgV排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为原来的2倍;

即F浮′=2F浮=2×1N=2N;

此时弹簧秤的示数F″=G﹣F浮′=10N﹣2N=8N.

故答案为:变小;变大;2;8.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9、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20、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21、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22、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3、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4、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3题,共15分)25、如图:

【分析】【分析】画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受力物是B,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画在接触面的中点,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所以此力的方向向下,由于自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所以物体B受到压力大小等于物体A的重力,即10N,在图中要描述清这些特点.

【解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