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5/1F/wKhkGWegRMiAD3teAAGnYtgS35k164.jpg)
![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5/1F/wKhkGWegRMiAD3teAAGnYtgS35k1642.jpg)
![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5/1F/wKhkGWegRMiAD3teAAGnYtgS35k1643.jpg)
![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5/1F/wKhkGWegRMiAD3teAAGnYtgS35k1644.jpg)
![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5/1F/wKhkGWegRMiAD3teAAGnYtgS35k16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65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于()A.温泉B.岩层C.原始大气D.原始海洋2、2010年11月18日;广州亚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里,中国选手孙杨以14分35秒43夺得冠军,并打破了亚洲纪录,距离澳洲巨星哈克特9年前创造的世界纪录只差不到1秒!我们观看比赛时,在大脑内形成视觉的途径依次经过的结构是: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①瞳孔②视网膜③晶状体④视神经⑤玻璃体)→视觉中枢→形成视觉.经过的正确结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③⑤②④
D.①⑤③②④
3、近年来禽流感等传染病流行,下列有关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病毒是传染源B.传染病有传染性、流行性C.积极研制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D.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4、近视形成的原因是()A.眼球的前后径过短B.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C.晶状体的曲度过小D.远处物体反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5、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分成若干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A.界B.门C.属D.种6、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是育种B.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C.变异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D.变异都是可以遗传的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小明选择了一株盆栽的银边天竺葵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小明先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____运走耗尽.再将植物置于光下一段时间,然后摘下遮光处理的叶片,放在盛有____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漂洗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B处变蓝,说明光合作用能制造____.
(2)叶片的C处遮光,B处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____作用,根据非绿色部分A与绿色部分B的现象分析,说明____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3)叶片N的D处与B处对照,探究的变量是____.
(4)若将实验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探究的问题是____.8、我县某地的桃花竞相吐艳,美不胜收.如图1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桃树三个部位的切片的一部分.
(1)①取自于桃树中的____(填器官).
(2)观察切片③时,想在视野中同时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接着的操作应是____.
(3)图2为桃花的子房在适宜环境条件下随时间的发育变化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子房沿a曲线变化,最终生长发育成为的器官是____;
Ⅱ.造成子房沿b曲线变化的原因是桃花没有完成____的过程.
(4)有一果农发现他栽的桃树中,在一株桃树上结出的果实特别大且甜.他想在现有的一些桃树上能够结出特别大且甜的果实,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9、克隆羊多莉的繁育需要____只羊,克隆羊多莉长得像提供____的羊,此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10、(2011•哈尔滨模拟)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后绘制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
(2)该图中共有____种消费者.
(2)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____和真菌.
(3)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___.
(4)如果在草原上喷洒某些难以分解的杀虫剂,体内杀虫剂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11、日本地震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核反应堆冷却水被排入海洋.半个月后,在我国黑龙江省东北部检测到放射性碘.放射性碘与普通碘一样会被人体吸收,过量吸收后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较大剂量的核辐射一方面损伤甚至杀死人体的细胞,直接导致人体发生疾病,严重的引起死亡,另一方面可能损伤人体的DNA,引起癌症或生育出有缺陷的后代.
(1)核反应堆冷却水排入海洋,对海洋造成辐射污染,一段时间后,该区域污染程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
A.小鱼B.海藻C.扇贝D.大鱼
(2)一般情况下,人体会清除损伤的细胞,以维持健康,这是依靠人体的____功能来实现的.
(3)碘是人体合成____激素的重要成分.
(4)口服药碘片可以防辐射,但孕妇不宜服用,为了补充碘,可适量食用____
A.蔬菜B.水果C.海带D.肉类
(5)辐射引起细胞癌变的实质是____
A.DNA分子的改变B.细胞膜被破坏
C.引发病毒感染D.食物中混有不安全的化学致癌物
(6)核辐射可能导致受害者生育有缺陷的后代,这种情况损伤的是____细胞的DNA.12、人类和现存的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____是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13、如图是体循环的小动脉;小静脉与毛细血管示意图;据图回答:
(1)其中A是____,理由是血管內血液由较____的血管流向较____的血管.
(2)B是毛血血管,其中红细胞一般呈____通过,血流速度最____,C是____血管,C中的血液中含____较少,是静脉血.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蘑菇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____.(判断对错)15、自然保护区不仅保护物种,还保护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____.(判断对错)16、鸟体内的气囊是气体交换的场所.____(判断对错)17、对动物园中的珍稀动物进行保护属于就地保护.____(判断对错)18、营养器官只能贮存或提供营养,不能生殖;生殖器官只能生殖不能贮存或提供营养.____(判断对错)19、只有动物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____.(判断对错)20、我们吃的果实大部分是由雌蕊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而种子则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____.21、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因此应使用“毒鼠强”将鼠类彻底消灭.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2题,共10分)22、如图是虾和鲫鱼的骨骼图片;请识图回答.
(1)虾的体表包着坚韧的①____,不仅起保护作用,还能起防止体内____的作用.
(2)鱼的骨骼在身体内部,身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②____;称为脊椎动物.
(3)鱼的体型大多呈____型,有利于减少在水中运动的____.23、如图中;图(一)是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生物体内的黑点表示难以被生物分解和排出的某些有毒物质;图(二)是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该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B)水蚤与虾蟹类在结构上均具有相同的特点,被称为____动物.
(2)图(一)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
(3)图(二)中,五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2题,共16分)24、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试回答:
(1)刚出生的小袋鼠眼睛还睁不开,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小袋鼠的这些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行为,该行为是由动物体内____所决定的.请另外列举一个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例____.
(2)一个小时候被狼收养的孩子,当她被人从狼群中救出后,总是不喜欢穿衣服,她喜欢像狼一样叫唤,还会咬人,科研人员努力教他学习说话,可她直到死前也没有学会一句话,它也不喜欢吃熟的食物,但爱吃生肉,最终死于吃生肉引起的疾病,当年只有10岁,从这一故事中你能认识到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特点?____.25、下图为花的结构示意图,请确定未知结构名称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A是指,B是指。(2)胚珠发育成。(3)如果仅从右图花的结构分析,在鲜花店工作的你,最关注的应是(花柱或花瓣);作为养蜂专业户的你,最关注的是(花药或胚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解析】【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从形成到现在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早期的地球是炽热的球体;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那时谈不到生命的发生.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才逐渐为生命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水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当时由于大气中没有氧气,因而高空中也没有臭氧层阻挡,不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所以紫外线能直射到地球表面,在紫外线、天空放电、火山爆发所放出的能量、宇宙间的宇宙射线,以及陨星穿过大气层时所引起的冲击波等这些能量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物,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于是随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汇集入原始海洋.
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
故选:D2、C【分析】
通过分析知道视觉形成的正确顺序是: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所以我们观看比赛时;在大脑内形成视觉的途径依次经过的结构是: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①瞳孔②视网膜③晶状体④视神经⑤玻璃体)→视觉中枢→形成视觉.经过的正确结构顺序是: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即①③⑤②④.
故选C.
【解析】【答案】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视觉形成的过程.视觉形成的过程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经过经过晶状体、玻璃体投影在视网膜上,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形成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视觉形成的正确顺序是: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
3、A【分析】【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要想在人群中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三个环节.【解析】【解答】解:A;引起传染病的细菌或病毒是病原体;传染源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人或动物,故A错误.
B;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或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故B正确.
C;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其中研制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故C正确.
D;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故D正确.
故选:A4、B【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视眼的形成原因.解答时可以从近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方面来切入.【解析】【解答】解: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故选:B.5、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基本的分类单位.解答时可以从分类单位以及分类等级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析】【解答】解: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分成若干个界,如植物界;动物界、其他生物.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故选D.6、A【分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为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析】【解答】解:A;在农业上;通过杂交、基因突变等变异来培育出优良的品种,A正确;
B;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如玉米的白化苗,B错误;
C;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单纯的由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差异为不可遗传变异,而由于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而引起的差异为可遗传变异,C错误;
D;有的变异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D错误.
故选:A.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淀粉酒精淀粉对照叶绿体二氧化碳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分析】【分析】该同学设置的实验装置可以形成四组对照实验:叶片B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A以叶绿体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片B的绿色部分和叶片D的绿色部分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B的绿色部分和叶片D的绿色部分(或者叶片B和叶片C)以光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解析】【解答】解:(1)为了去除实验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小明先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尽.再将植物置于光下一段时间,然后摘下遮光处理的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因此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绿色变成黄白色.脱去叶绿素,漂洗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B处变蓝,说明光合作用能制造。
淀粉.
(2)为去除叶片内叶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对叶片进行光照后,要把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里,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片的C处遮光,B处不遮光,变量是光照,这样处理可起到对照作用.叶片B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A以叶绿体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3)叶片B的绿色部分和叶片D的绿色部分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4)实验结果是叶片B的绿色部分变蓝色;说明该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比较叶片B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A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比较叶片B的绿色部分和叶片D的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D不见光,比较叶片D;B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故答案为:(1)淀粉;酒精;淀粉。
(2)对照;叶绿体。
(3)二氧化碳。
(4)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8、略
【分析】【分析】(1)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
(4)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留了亲代的优良性状,而后代一般不会发生变异,不利于生物的进化.
观图可知:图一①气孔,②导管,③根毛;图二a子房继续发育,b子房凋落.据此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1)①中有气孔;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一般来说叶片下表皮的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所以①取自于桃树的叶.
(2)显微镜所观察到的物象中;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的体积就越大,但数目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的体积就越小,但数目最多.
(3)
从图中可以看出a曲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子房的体积越来越大,说明子房在不断的发育成果实.图中b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子房的体积由有变无,即慢慢的凋落,只有花没有传粉和受精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4)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题目中说“在一株桃树上有一枝条结出的果实特别大又甜”,就用该枝条或枝条上的芽做接穗,用他栽的现有的桃树做砧木,进行嫁接,就能结出特别大又甜的果实.
故答案为:(1)叶;
(2)转动转换器;换用低倍镜再进行实验。
(3)Ⅰ果实Ⅱ受精。
(4)嫁接9、略
【分析】【分析】(1)“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如克隆绵羊“多利”就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
(2)细胞核能够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解析】【解答】解: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大致如下:科学家将供核母羊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供卵细胞母羊的除去核的卵细胞中;新组合的卵细胞发育成胚胎并移入代孕母羊的子宫中,最终代孕母羊产下了克隆羊多莉.因此克隆羊多莉的繁育需要3只羊,克隆羊多莉长得像提供细胞核的羊,此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故答案为:3;细胞核.10、略
【分析】【分析】(1)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等).
(2)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构成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
(3)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解析】【解答】解:(1)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本题图中有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2)鼠;狐、鹰和蛇等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
(2)分解者能够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供绿色植物利用.分解者包括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3)食物链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图中的食物链有:①草→兔→鹰;②草→兔→狐,③草→鼠→狐,④草→鼠→鹰,⑤草→鼠→蛇→鹰,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就构成了食物网.食物链的长短主要看营养级的多少.①;②、③、④条有3个营养级.⑤有四个营养级最长.最长的食物链为:草→鼠→蛇→鹰.
(4)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体内有害物质含量越少.鹰在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别最高,则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
故答案为:
(1)草。
(2)兔;鼠、狐、蛇、鹰其中任意一个均可。
(2)分解。
(3)草→鼠→蛇→鹰;
(5)鹰11、略
【分析】【分析】回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分别如下:(1)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的,在食物链末端的生物含的有毒物质最多;(2)利用免疫的功能进行解答;(3)运用碘的作用进行解答;(4)对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可结合着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来分析.(5)和(6)运用核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根据遗传的功能进行分析回答.【解析】【解答】解:(1)生物富集现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而增加.也就是说越到食物链的末端有害物质的浓度越高.而食物链中各成分的数量则是随着级别的升高逐渐减少.在所给的选项中选项D处在食物链的末端,因此所含有害物多.
(2)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及时清除自身产生的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3)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在一些山区;高原和内陆地区,由于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成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食用加碘食盐以及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以有效地预防这种疾病.
(4)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A.蔬菜B.水果C.海带D.肉类,是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作用的考查,只有选项C所含的碘多,因此选C.
(5)人体有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两类细胞;它们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和受损后的效应是不同的.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其本质是对细胞的灭活作用,当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躯体细胞的损伤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人体死亡.躯体细胞一旦死亡,损伤细胞也随之消失了,不会转移到下一代.在电离辐射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遗传基因发生突变,当生殖细胞中的DNA受到损伤时,后代继承母体改变了的基因,导致有缺陷的后代.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因此,人体一定要避免大剂量照射,因此(5)A(6)生殖.
故答案为:(1)D(2)免疫(3)甲状腺(4)C(5)A(6)生殖12、略
【分析】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DNA上的小片段.
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故答案为:森林古猿;基因;原始海洋。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人类的起源;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生命的起源等;分析解答.
13、小动脉粗细单行最慢小静脉氧气【分析】【分析】图中,血管A血液的流动方向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血管A是小动脉;B是毛细血管;血管C血液的流动方向由分支流向主干,因此血管C是小静脉【解析】【解答】解:(1)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因此动脉血管中的血流方向是从主干血管流行分支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因此静脉血管里的血流方向是从分支血管流行主干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其中A是小动脉,理由是动脉血管内血液由较粗的血管流向较细的血管.
(2)三种血管的功能;结构特点和血流速度如图所示:即动脉管壁较厚、血流速度快;静脉管壁薄、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C是小静脉血管.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所以C小静脉中流着含氧气少的静脉血.
故答案为:(1)小动脉;粗;细。
(2)单行;最慢;小静脉;氧气.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分析】【分析】真菌体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都是异养.【解析】【解答】解: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由于真菌体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都是异养.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解析】【解答】解:自然保护区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是“天然实验室”,是“活的自然博物馆”.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气囊只能贮存气体,辅助呼吸.【解析】【解答】解:鸟能够在空中飞行;飞行时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它能够进行双重呼吸.当两翼举起时,气囊张开,空气进入肺,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进入气囊;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体又一次经过肺,在肺内再次进行气体交换.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可见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气囊只能贮存气体,辅助呼吸.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解析】【解答】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对动物园中的珍稀动物进行保护属于迁地保护.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由茎运到叶等地方供植物体利用,在叶里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植物的根、茎、叶与营养物质有关,所以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因此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不过营养器官也能生殖,如用葡萄纸条压条繁殖后代,生殖器官也能贮存或提供营养,如苹果果实内储存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解析】【解答】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也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不同的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特定的条件.有些需氧,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如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乳酸菌是厌氧性细菌.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本知识可结合植物花的结构与果实结构图进行记忆.【解析】【解答】解: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可见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动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动物可以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动物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等.【解析】【解答】解:鼠类虽然有一定的危害;但也不能消灭它们,因为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个基因库只有一种生物.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基因库,老鼠一旦灭绝,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永远消失,当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时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次动物作为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又是有害动物,也不能使之数量过多,我们应该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而不是彻底消灭干净.如采用引进天敌灭鼠等生物防治的办法,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四、其他(共2题,共10分)22、略
【分析】【分析】1;节肢动物的特征为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2、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助烧烤活动方案
- 建筑工程咨询服务合同协议书
- 外币资金借贷合同
- 高效解决方案与实践指南
- 北京市房屋出租委托代理协议书范本
- 商业房房屋出租合同范本
- 私人财产抵押连带责任保证借款合同范本
- 餐饮公司转让协议书范本
- 工程项目采购合同范本
- 房屋租赁的协议书范本
- 2024年安徽省高校分类对口招生考试数学试卷真题
- ISO45001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 动画课件教学教学课件
- 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5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诊)数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贵州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标准监理电子招标文件(2023年版)
- 高级职业培训师(三级)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 小学英语800词分类(默写用)
- 真实世界研究指南 2018
- JBT 7946.3-2017 铸造铝合金金相 第3部分:铸造铝合金针孔
- 2024年燃气轮机值班员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