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92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罗马遗嘱继承法规定,遗嘱人可以自由安排他所控制的家族财产,后来又规定遗嘱人必须在给近亲属留足遗产后,才能根据自己意愿处分剩余财产,以保护家庭其他成员的法定继承权。这表明罗马法A.坚持折中调和的审判原则B.侧重民事纠纷的调解C.关注权利主体的利益平衡D.遵循权力制衡的原则2、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1789-1848》指出:西欧的“双元革命”(法国政治革命与英国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并将继续改变着世界。其中英国改变世界主要是A.奠定了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B.塑造崇尚效率的“工厂”文化C.树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的榜样D.大机器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3、1884年11月英法德等15国在柏林召开瓜分非洲的国际会议,会议形成了《总决议书》其核心条款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土地,必须通知有关各国,占领方为有效,才会被其他国家承认。据此可知,该条款规定A.有效保护了非洲的主权独立B.导致西方列强开始瓜分非洲C.为列强瓜分非洲提供了依据D.促使奴隶贸易的进一步扩大4、某同学以“仁”“君子”“礼”等高频率出现的关键词搜索古代典籍,他能检索出的著作是A.《道德经》B.《论语》C.《墨子》D.《韩非子》5、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袁世凯6、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属于五十年代外交成就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参加日内瓦会议。

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与苏联建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A.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B.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C.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掌握了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主动权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宗教:

①东晋的________从长安出发,经______到天竺。

②唐朝的高僧________,在________初年去天竺取经。

③唐朝高僧________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也派人来长安求法,典型的有_________。9、反佛思想:

背景: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

。时间。

人物。

内容。

南朝。

无神论思想家________

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__________________;对佛教进行抨击。

魏北周及唐朝等。

统治者。

几度灭佛;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唐中期。

_______

率先提出__________。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_________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__________

10、影响:

阶级矛盾和________矛盾尖锐化;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

11、大秦文明:大秦是中国历史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史学界至今对它的兴起和消亡争论不休。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大事年表。

。前1046年。

前770年。

前770—前221年。

前209年。

前209年。

周朝建立后;创立了。

__①__体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周平王迁都__②__;自此拉开东周的序幕,秦襄公因迁都护驾有功被封为诸侯。

先秦学派之一的___③__家;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秦国统治者开始关注此学派。

秦孝公即位后;任用。

__④__实行变法;秦国国力由弱变强。

秦国国君_⑤__完成了对天下的征服;自称始皇帝。

秦朝始皇帝为统一思想舆论;实行__⑥_

_⑦___领导的起义;拉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12、科技成就。

(1)________:代表作是《________》;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2)________: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________》;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3)元朝农学家________编撰《________》,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四、少数民族文字13、文化贡献:整理________《书》________《易》《乐》________等古文献;后来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14、农业。

①冶铁技术的出现,________开始使用,________得到推广。

②水利灌溉工程纷纷兴建;如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农业生产率提高。

15、4世纪下半叶,________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________后前秦政权崩溃16、南方的开发原因:________表现: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有明显进步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7、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约成立;从此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冷战”从此开始。A.正确B.错误18、二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和资本主义贸易体系。A.正确B.错误19、工业革命时,工厂的规模一般较小,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工厂的规模一般很大。A.正确B.错误20、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A.正确B.错误21、中国的近代化就是要实现工业化。A.正确B.错误2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合作才是党内合作。A.正确B.错误23、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接着,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4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南方的农产品大量运输到北方;北方的面食也得以进入南方,实现了食物上的“大一统”。与广大农民因生活所迫被动食素不同,士人认为食素可以心性淡泊;身体洁净,可使“肠胃清虚,无渣无秽,是可以养神也”,他们多往“禅制素食”。在士人中间,形成了一股素食之风,素菜成为一个独立的菜系,流行于市肆上,专门经营素食的店肆也有很多。素食还被制成各种肉菜的味道,使得更多的平民百姓得以享受美味。

——摘编自张雅丽《唐宋时期素食习俗研究》等材料二19世纪前期;英国环境恶化;卫生状况糟糕、食品掺假等社会问题突出。1847年,英国素食者协会成立,在协会的指导下一股素食主义风潮兴起,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协会的会员主要是工人阶级。协会的分会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东南部的城市。针对工人阶级贫穷、时间匮乏,营养不良的特点,协会制作了一些宣传素食廉价、快捷、有益于健康的小册子等。协会还不断翻新素食的做法,发明了很多新的菜式,人们蔬菜消费的比例大为提升。至“19世纪晚期素食者餐厅与咖啡馆遍布了整个英国”。

——摘编自王钰峰《19世纪英国素食主义运动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士人素食之风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素食主义风潮的特点,并说明其成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士人素食之风和19世纪英国素食主义风潮的共同影响。25、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洪仁玕(洪仁玕(1822—1864),自幼虚心好学,喜读经史,多次科举考试不中,在家乡以塾师为业,后加入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1851年金田起义后因被清政府通缉,前往香港避难,在香港期间,他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浓厚兴趣。洪仁玕“极熟悉地理,又略识机器工程,又承认西洋文明之优越,收藏有许多西方文化和科学的参考书”。在《资政新篇》中,洪仁玕设计了一套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方案;为确保工商业发展,倡导确立财产私有制,允许并鼓励私人投资近代工商业,推行专利制度,奖励发明创造,发展交通,设立邮政局,开设保险事业等政策。洪仁玕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表达了赞赏并主张学习。提倡对外开放,主张平等与世界各民族交往。但洪仁玕对洪秀全“承天父之命下凡为太平天子”之事广为宣传,号召天国将士“敬天扶主”,推崇民众应“学尧舜之孝悌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称颂宋代“多忠贤”,明代多“节烈”。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洪仁玕被清政府处死。

(1)——根据《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内容整理

(2)根据材料,概括洪仁玕的主要思想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洪仁玕形成上述思想观点的原因。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9分)26、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分别出现了哪些新现象?(P41)2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的伟大转折,请简述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28、1780年和1860年英国的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思考变化的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遗嘱人必须在给近亲属留足遗产后,才能根据自己意愿处分剩余财产,以保护家庭其他成员的法定继承权”表明罗马法即保护家庭成员的权力又保护了遗嘱人的自由,家庭和自由都得以保护。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法律的规定,未涉及折中调和的审判原则,A错误;一项内容不能概括整个罗马法重视民事纠纷,B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权力制衡的原则,D错误。故选C。2、A【分析】双元革命是指法国的大革命和英国的工业革命,其中英国工业革命促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促进世界进入工业化经济时代,故A正确;B和D均是从工业革命本身影响,不是对世界的影响;C属于奠定工业革命政治基础,不符合题意。3、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列强瓜分非洲。据《总决议书》核心条款规定,列强瓜分非洲,仅仅通知有关各国即生效,故为列强瓜分非洲提供了依据,故C项正确,A项错误;B项中的开始与史实不符;D项中的进一步扩大与事实不符,工业革命后,奴隶贸易逐渐废止。4、B【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君子”一词寄予了孔子的美好理想。因此,这些高频词应该出现于《论语》这部书中,故B项正确;《道德经》是道家经典,“道”应该出现的最多,故A项错误;《墨子》是墨家经典,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韩非子》是法家经典,“法”应该出现的最多,故D项错误。5、B【分析】【详解】

熟悉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题中材料所指是李鸿章的经历,他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管辖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和山东三省海域,洋务运动中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兴办新式学堂,耗费巨资筹办的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没有实现。故B项正确。6、A【分析】【详解】

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①②③符合题意;与苏联建交是1949年,排除④,因此A符合题意,BCD项错误。7、D【分析】【详解】

根据题意内容可知,中国将香港、澳门问题定性为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不属于通常所谓的“殖民地”范畴,从而有利于避免其他敌对势力的干涉,掌握了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主动权,D项正确;中国政府的这一举措和周边安全环境的改善不存在因果关联,排除A项;新中国从建立伊始就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排除B项;1972年还没有提出“一国两制”的设想,排除C项。故选D项。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也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所以,①处为法显;②处为西域;③处为玄奘;④处为贞观;⑤处为鉴真;⑥处为空海。【解析】①法显西域②玄奘贞观③鉴真空海9、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南朝时期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是范缜,他提出了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所以①是范缜,②是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唐朝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所以③是韩愈,④是复兴儒学,⑤是天命论,⑥是统治地位。【解析】范缜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韩愈复兴儒学天命论统治地位10、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秦朝末年,由于阶级矛盾激化,统治阶层内部矛盾逐渐尖锐化,加之六国旧贵族存在隐患,最终导致了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解析】统治阶层内部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朝灭商后,创立了分封体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以此加强周王朝对地方的统治。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自此拉开东周的序幕,秦襄公因迁都护驾有功被封为诸侯。公元前770—前221年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学术繁荣,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法家学派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秦国统治者开始关注此学派。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实行变法,秦国国力由弱变强,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221年,秦国国君嬴政完成了对天下的征服,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帝为统一思想舆论,实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拉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不久之后,秦朝就被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推翻。【解析】①分封制②洛邑③法④商鞅⑤嬴政⑥“焚书坑儒”⑦陈胜、吴广12、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梦溪笔谈》由沈括所撰,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农书》,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因此,①处为沈括,②处为梦溪笔谈,③处为郭守敬,④处为授时历,⑤处为王祯,⑥处为农书。【解析】沈括梦溪笔谈郭守敬授时历王祯农书13、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孔子的文化贡献主要表现在,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古文献,后来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析】《诗》《礼》《春秋》14、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解析】铁制农具牛耕15、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由于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强大的前秦政权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所以,①处为前秦,②处为淝水之战。【解析】前秦淝水之战16、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的开发原因: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表现: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有明显进步。

得出: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解析】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7、B【分析】【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仅是“冷战”的一个方面,故材料说法错误。18、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二战破坏了原有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还主导建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这一资本主义贸易体系,所以说,“二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和资本主义贸易体系”这一说法是正确的。19、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工业革命时,工厂的规模一般较小,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工厂的规模一般很大。故表述正确。20、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工商业的发达和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需要,平民和贵族的长期斗争,只是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这句话错误。21、B【分析】【详解】

近代化是指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它是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思想文化的多元化。22、B【分析】【分析】

【详解】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既不是两党合并,也不是党外合作,而是党内合作,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政治、组织、思想上的独立性。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而不是党内合作,中国共产党名义上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共同抗日,但是中国共产党拥有自己的政府、军队等。23、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这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1972年,刚刚出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应周恩来的邀请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接着,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4分)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宋代南方的农产品大量运输到北方;实现了食物上的‘大一统’”得出南北方粮食制品的交流与融汇;根据“士人认为食素可以心性淡泊;身体洁净”得出崇尚理学,追求“食心合一”;根据“禅制素食”得出佛教的影响;根据“肠胃清虚,无渣无秽,是可以养神也”得出对食疗养生的重视等。

(2)特点:根据“英国素食者协会成立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得出有组织并形成社会运动;根据“协会的分会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东南部的城市”得出盛行于城市;根据“针对工人阶级贫穷;时间匮乏;营养不良的特点”得出参与者主要为工人阶级等。成因:根据“1847年,英国素食者协会成立”,结合所学,可从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组织活跃分析总结;根据“19世纪前期,英国环境恶化、卫生状况糟糕、食品掺假等社会问题突出”得出工业革命后城市化发展,社会问题相对严重;根据“针对工人阶级贫穷、时间匮乏,营养不良的特点”得出工人阶级处境恶劣等。

(3)根据“实现了食物上的‘大一统’”“英国环境恶化;卫生状况糟糕、食品掺假等社会问题突出”;概括得出适应了当时历史环境下的现实需要;根据“素菜成为一个独立的菜系,流行于市肆上,专门经营素食的店肆也有很多”“协会还不断翻新素食的做法,发明了很多新的菜式”,概括得出推动了相关行业经济的发展;根据“人们蔬菜消费的比例大为提升”,得出调整了人们的饮食结构;根据“素菜成为一个独立的菜系,流行于市肆上,专门经营素食的店肆也有很多”“协会还不断翻新素食的做法,发明了很多新的菜式”,概括得出特定情况下赋予素食人文含义等。

【点睛】【解析】(1)南北方粮食制品的交流与融汇;崇尚理学;追求“食心合一”;佛教的影响;对食疗养生的重视等。

(2)特点:有组织并形成社会运动;盛行于城市;参与者主要为工人阶级等。

成因: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组织活跃;工业革命后城市化发展,社会问题相对严重;工人阶级处境恶劣等。

(3)适应了当时历史环境下的现实需要;推动了相关行业经济的发展;调整了人们的饮食结构;特定情况下赋予素食人文含义等。25、略

【分析】【分析】

(1)

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总结;积极方面:经济:根据“又承认西洋文明之优越,收藏有许多西方文化和科学的参考书”得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根据“允许并鼓励私人投资近代工商业,推行专利制度,奖励发明创造”得出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并制定保证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政治:根据“洪仁玕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表达了赞赏并主张学习”得出肯定西方国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根据“提倡对外开放,主张平等与世界各民族交往”得出外交上主张对外开放,平等外交;消极方面:根据“学尧舜之孝悌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得出主张封建伦理道德;根据“称颂宋代‘多忠贤’”得出维护君主专制。

(2)

根据“自幼虚心好学”得出洪仁玕自身虚心好学的良好品质;根据“在香港期间;他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浓厚兴趣”得出鸦片战争后香港成为通商口岸,洪仁玕能够在香港接触和了解西方世界;根据“喜读经史”得出洪仁玕早年接受儒家传统教育,受封建文化传统影响很大。

【点睛】【解析】(1)积极方面:经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出发展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