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A.福州船政学堂B.京师同文馆C.清华大学D.京师大学堂2、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里第二个“天安门”所代指的历史事件是()A.遵义会议B.五四运动C.抗日战争D.新中国成立3、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时事相联系。1952年春节,农民张大爷家大门上贴的春联是()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B.港澳回归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C.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D.粮补机补助幸福,医保社保保平安4、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段碑文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此碑文所指的历史阶段是()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编麦克法夸尔说:“1949年是政权的更替,1979年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毛泽东高。”作者的观点主要立足于:()A.发展社会生产力B.民主政治建设C.思想大解放D.推动经济全球化6、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A.保障人民民主权利B.保障人民政治权利C.保障人民参政议政权利D.维护人民根本利益7、时下流行的“最美×××”是央视“最美”公益品牌;如“最美消防员”“最美乡村教师”等。历史上,也涌现出无数这样的最美人物。下列人物中,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最美”人物的是()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④“铁人”王进喜。

⑤“人民好战士”雷锋A.①②③④⑤B.①②C.③④⑤D.①②③④8、2011年清明小长假,小米同学打算到北京旅游,下面是他的旅行计划,需要修改的一项()A.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B.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C.到卢沟桥悼念抗美援朝牺牲的革命先烈D.登上天安门城楼感受开国大典的豪情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光绪帝的变法措施遭到以____为首的____的反对。他们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新政诏令。____、____逃往海外,____等人被捕牺牲,变法失败。11、1948年-1949年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______、______三大战役。12、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改正:(2)【】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台儿庄战役。改正:(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国共十年对峙局面基本结束,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改正:(4)【】中华民族局部抗战的开始是1937年的“九·一八事变”。改正:13、【题文】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1895年中国惨败于日本这一点使他(引用者注:指孙中山)确信,这个国家的政府已腐败透顶,只有革命才能提供救世良方。因此,他开始了一个革命者的生涯。(引自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14、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__(判断对错)15、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______(判断对错)1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______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______平方公里。17、根据下列内容提示请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______

(2)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______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8、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台湾问题是抗日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19、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860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20、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1、我国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______(判断对错)23、1937年的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24、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南方谈话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

。A.正确B.错误25、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______(判断正误)26、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4题,共24分)27、(1)下图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示意图》,请将下列地名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人民军队诞生地B.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部队形成地(2)据图指出,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中国共产党革命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8、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习近平主席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请跟随以下图片足迹,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图1(土改纪念章)图2(一五计划纪念邮票)。图3(新社员入社大会照片)图4(小岗村农民共按手印群雕)请回答:(1)图1反映的事件是在哪一法律文献的指导下进行的?图1和图2反映的事件有何关系?(2)图3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3)图4群雕中小岗村农民的做法,契合了我国哪次重要会议的精神?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怎样的改革?(4)图1和图3分别反映了建国后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今天,青岛各区市正致力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请你就“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献计献策。29、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3)为实现革命理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图1拔除地主界碑图2农民的土地所有证材料二。

图3农业实现合作化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项目1957年1960年下降(%)粮食(亿公斤)1950.5143526.4棉花(万担)3280212635.2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图1中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的土地界碑,请问农民这种做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经过此次运动,我国的土地所有制有什么变化?(2)材料二中“农业实现合作化”是通过什么方式?(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结合材料四,分析“大包干”对我国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写出两点)(5)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4题,共28分)31、辽沈战役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错误:____改正:____32、甲午战争是美国对中国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33、伴随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政治运动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荣氏兄弟在上海创办了大生纱厂,20世纪30年代发展成为“棉纱大王”。【】改正:_____。____(2)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当时全国最高学府。【】改正:______。(3)齐白石创作了巨幅画《愚公移山》,表达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改正:_____。(4)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周恩来为他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改正:____。3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六、连线题(共1题,共5分)35、连线A.京师大学堂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B.商务印书馆b.中国近代第一所公立高等学府C.《申报》c.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D.《狂人日记》d.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E.《定军山》e.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F.《义勇军进行曲》f.中国拍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试题分析:分析选项,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保留下来的唯一成果,在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故选D项。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解析】【答案】D2、D【分析】【分析】第一个“天安门”指的是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二个“天安门”指的是开国大典,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3、C【分析】依据所学;1952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因此1952年春节,农民张大爷家大门上贴的春联应该是反映土地改革的内容。四个选项中反映土地改革内容的对联是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故选:C。

本题以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时事相联系为切入点;考查土地改革。

本题以土地改革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C4、D【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于1949年,“三十年以来”指的是1919-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知道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解析】D5、A【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意义。根据材料“1949是政权的更替,1979年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毛泽东高”可知,作者的观点主要是立足于改革开放。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故选A。【解析】A6、D【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题干一再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其目的是“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说明我国民主政治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D项正确;ABC项题干都有涉及,不符合题干“根本目的”之要求,所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来说,归根结底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ABC不正确,故选D。【解析】D7、C【分析】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最美”人物的是③“党的好干部焦裕禄”;④“铁人”王进喜和⑤“人民好战士”雷锋。①黄继光和②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时期涌现的英雄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时下流行的“最美×××”是央视“最美”公益品牌为依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模人物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模人物的相关知识。【解析】C8、C【分析】本题考查卢沟桥事变的相关内容。由所学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卢沟桥发动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所以到卢沟桥悼念的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故C项需要修改。ABD项都是正确的。故选C。【解析】C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略

【分析】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解析】【答案】公车上书10、慈禧太后顽固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暂的“百日维新”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第三子目短暂的“百日维新”中的内容:“光绪帝的变法措施遭到顽固派的竭力反对。他们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新政诏令。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海外,谭嗣同等人被捕牺牲,变法失败。”可知,故填慈禧太后顽固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短暂的“百日维新”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百日维新的背景、时间、内容和影响。11、略

【分析】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动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歼敌150多万,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为解放江南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平津;淮海.

本题考查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共产党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在东北、华北和华东战场上的主力.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以及意义.【解析】平津;淮海12、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句表述是错误的。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决定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改向反动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转移,于是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本句表述是错误的。1940年8月,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破袭战,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3)本句表述是正确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走向合作,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战新局面的到来。(4)本句表述是错误的。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军队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考点:(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百团大战;(3)西安事变;(4)“九·一八事变”点评:(1)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识记能力,属基础题。(3)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4)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属识记层面的要求。【解析】【答案】(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百团大战(3)【√】(4)【×】1937年改为1931年13、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甲午战争,在1895年战争结束之后,使国人看到清政府的腐败,但是当时提出的是改良,不是革命的手段,所以该题目错误。【解析】【答案】B14、略

【分析】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西藏的和平解放.

掌握西藏的和平解放的意义.【解析】√15、略

【分析】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析】×16、略

【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故答案为;俄;150多万.

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的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人民抗争的史实.【解析】俄;150多万17、略

【分析】(1)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8年;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这是我们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3)1966年5月16日的“五一六”通知是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实际指向刘少奇和邓小平,在文革中形成了林彪;江青两大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的实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革的结束.

故答案为:

(1)三大改造的完成.

(2)“大跃进”或人民公社化运动.

(3)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完成的意义.

(2)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或人民公社化运动.

(3)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解析】三大改造的完成;“大跃进”或人民公社化运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8、×【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后的遗留问题,是国民党战败逃到台湾后造成的。考点:台湾问题【解析】【答案】×19、×【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860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到1901年。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答案】×20、√【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的意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完成后,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工业化的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解析】【答案】对21、√【分析】【分析】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故我国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22、√【分析】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故答案为:√。

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相关知识。【解析】√23、×【分析】【分析】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的有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百团大战的知识点的意义的识记能力。24、√【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思想解放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针对两个凡是,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发表了南方讲话。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故本题叙述正确,故选A。【解析】A25、√【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相关史实。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相关史实。【解析】√26、×【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由于《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及各项基本政策,因此,《共同纲领》不管从内容上还是从法律效力上看都具有国家宪法的特征,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宪法。故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本题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四、识图题(共4题,共24分)27、略

【分析】(1)本题考查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相关知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故右方框处是人民军队诞生地——南昌,故填A;左下方框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部队形成地——井冈山,故填B。(2)本题考查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中国共产党革命重心发生的变化。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占领了南昌城。随后起义部队按计划撤出南昌,南下广东,准备在那里建立根据地,但在转战中失败。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开始时,他们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于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可知,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中国共产党革命重心发生的变化是由城市走向农村。【解析】(1)右方框填A,左下方框填B。(2)由城市走向农村。28、略

【分析】(1)本题考查土地改革和一五计划。根据图片一和图片二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本题考查对农业的改造。根据图片二和所学知识,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图片四和所学知识,根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4)本题考查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根据图片一和图片三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6年,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5)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今天,青岛各区市正致力于美丽乡村的建设,我们在建设时要注意保护农村环境,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我们要发展高效农业,提高效能。美丽农村建设要发展特色农业,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依靠科技创新;精准扶贫;立足农村现状,不要急于求成;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等。解答本题只需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为一五计划的进行准备了条件(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农业合作化(或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4)图1: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图3:由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5)保护农村环境;发展高效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科技创新;精准扶贫;立足农村现状,不要急于求成;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等。(至少2点,言之有理即可)29、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相关知识点。1840年的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成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随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快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演进的历史进程。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随后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2)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等人,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他们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3)本题考查的是三民主义的相关知识点。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大大的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其政治纲领后来被孙中山阐述为三民主义,成为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解析】(1)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3)三民主义。30、略

【分析】(1)本题考查土地改革。图1中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的土地界碑,请问农民这种做法的法律依据是195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本题考查对农业的改造。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材料二中“农业实现合作化”是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而实现的。(3)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等原因,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4)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材料四内容可知,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5)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本题的材料内容可知,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启示是我们制定的政策要符合国情。【解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我国由封建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2)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3)因为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4)提高农民劳动热情或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