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

A.草←食草昆虫←青蛙。

B.草→食草昆虫→青蛙。

C.阳光→草→食草昆虫→青蛙。

D.草→食草昆虫→青蛙→细菌和真菌。

2、小麦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组织C.器官3、下列动物类群;从简单到复杂排序正确的是()

①鱼类②爬行类③哺乳类④两栖类⑤鸟类.A.①③②④⑤B.①④②⑤③C.①④③②⑤D.④①②③⑤4、澳大利亚学校放暑假的时间应是()A.1月B.7月C.4月D.10月5、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是()

A.看见“酸梅”两个字;分泌唾液。

B.看见酸梅;分泌唾液。

C.吃到酸梅;分泌唾液。

D.听到“酸梅”两个字;分泌唾液。

6、在进行实验设计时,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选项是()A.25℃和0℃B.有光和无光C.温度和水分D.有空气和无空气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小麦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和步骤】①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mL,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②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

③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小麦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

④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小麦种子的____;进行比较.

【预测结果】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应是____.

【反思与评价】

(1)在步骤③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小麦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____.

(2)实验方案存在缺陷,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以作比较,得出结论.你的设计是____.8、藻类植物具有____等器官,而苔藓植物的器官只有____和____,他们生殖过程中的共同特点是____生殖.9、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的底部、_______的大部和_______的表面。10、人的胚胎发育开始于卵细胞的产生.____.11、森林中的落叶被大量细菌和真菌分解,其中的____被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12、请把下列几种生物填写在对应的空格:骆驼;珊瑚虫、雪莲、企鹅、亚洲象.

群居在地球上最寒冷的冰冻极地的生物是____.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接近陆地的海洋中的生物是____.生活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雪线附近的大型草本植物是____.生活在热带森林、草原中的生物是____.13、【题文】角膜的调节作用可以使物像准确的落在视网膜上。14、生态系统是指在____内,____与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其中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等.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叶片的表皮细胞中包含有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所以叶片是绿色的16、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细菌引起的传染病.17、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______(判断对错)18、人体的结构中,胃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位于腹腔的左上部.______(判断对错)19、水蜜桃的果肉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______.(A或B)20、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21、“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的营养组织。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4题,共32分)22、(8分)将下列左右两部分相关的两组内容各用线连起来。缺维生素A坏血病血浆携带氧缺维生素B1佝偻病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缺维生素C夜盲症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血液凝固缺维生素D脚气病白细胞吞噬细菌23、请将左右两侧相应的内容正确搭配,把相应的字母填写在括号中.(1)细胞壁()A.里面含有遗传物质(2)细胞核()B.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3)液泡()C.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透明粘稠物质,含液泡(4)细胞膜()D.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5)细胞质()E.内含细胞液,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24、连线。

①.表膜A.消化②.食物泡B.呼吸③.口沟C.排出食物残渣④.胞肛D.取食⑤.纤毛E.运动25、下列是植物体的主要组织,请将左右两侧的相应部分连接起来。①输导组织A.果肉、叶肉②保护组织B.根、茎、叶内的导管和筛管③基本组织C.叶的表皮④分生组织D.茎的顶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

A;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捕食者;而此处箭头指向了被捕食者.故此选项错误;

B;符合食物链的写法.故此选项正确;

C;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关系;不包括非生物部分.故此选项不正确;

D;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食物关系;不包括分解者.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食物链的写法知识点.

2、A【分析】解:小麦是植物;植物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存储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植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故选:A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据此解答.

此题难度不大,知道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即能解答此题.【解析】A3、B【分析】解:由分析可知;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又知道现代的动物都是有原始的动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因此动物在地球上脊椎动物从简单到复杂排序是:①鱼类;④两栖类、②爬行类、⑤鸟类和③哺乳类.

故选:B.

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产生了最初的生命,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原始的藻类植物与最早出现的动物--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动物在地球上发展进化,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物进化的历程和生物进化的顺序.【解析】B4、A【分析】本题考查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理解解答即可。北半球的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北半球放暑假的时间应是7月,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可知,澳大利亚放暑假的时间应是1月。故选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5、C【分析】

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吃到酸梅,分泌唾液,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神经中枢在不在大脑皮层,在脊髓或脑干,因此属于简单反射.

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看见“酸梅”两个字,分泌唾液;看见酸梅,分泌唾液、听到“酸梅”两个字,分泌唾液,是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

故选C.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

6、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在对照实验中要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在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不是单一实验变量。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答案】C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萌发率随着重金属污染液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降低防止实验出现偶然性设计5号培养皿,用等量的蒸馏水培养小麦种子,观察种子的萌发率【分析】【解答】解:【统计和分析】一段时间后;统计甲;乙、丙、丁四组小麦种子的萌发率,进行比较.

【预测结果】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就应该是重金属污染液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重金属浓度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降低.

(1)在步骤③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小麦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若这粒处于休眠期或者胚死亡的种子,就不会萌发,从而造成对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用50粒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

(2)实验方案存在缺陷;没有比照组,设计5号培养皿,用等量的蒸馏水培养小麦种子,观察种子的萌发率.

故答案为:【统计和分析】萌发率;

【预测结果】随着重金属污染液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降低;

【反思与评价】

(1)防止实验出现偶然性。

(2)设计5号培养皿;用等量的蒸馏水培养小麦种子,观察种子的萌发率。

【分析】该实验的变量为: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为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除变量外,其他条件必须保持一致.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小麦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的纱布(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浸润过的纱布)上,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8、根、茎、叶茎叶孢子【分析】【解答】(1)藻类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的;有的是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

(2)苔藓植物是多细胞生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

(3)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都属于孢子植物.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9、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圈的知识,可以从生物圈的概念、范围方面来解答。【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解析】大气圈水圈岩石圈10、略

【分析】

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受精卵在经过输卵管进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中,埋入子宫内膜.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中,一般来说,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因此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而不是开始于卵细胞的产生.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人体胚胎发育的开始.可以从胚胎过程发育方面来切入.

11、略

【分析】

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故答案为:有机物。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据此答题.

12、略

【分析】

企鹅可以说是现生最不怕冷的鸟类.它全身羽毛密布;并且皮下脂肪厚达二至三公分,这种特殊的保温设备,使它在摄氏零下六十度的冰天雪地中,仍然能够自在生活.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主要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接近陆地的海洋中;雪莲生长在青藏高原,适合各种复杂气候环境;能在1℃~39℃气温植株不枯萎,15℃~25℃生长旺盛,根部-32℃可安全越冬,是生活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雪线附近的大型草本植物;亚洲象生活在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森林和草原,但是它常常在密林里穿行.亚洲象的食量很大,每天要吃掉约300公斤的新鲜饲料,所以象经常集群搬家,以获得食物来源;骆驼具有两排睫毛以保护眼睛,耳孔有毛;鼻孔能闭合,视觉和嗅觉敏锐,这些均有助于适应多风的沙漠和其他不利环境.

故答案为:企鹅;珊瑚虫;雪莲;亚洲象.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可以从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特点方面来切入.

1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点评: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眼球的结构及其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熟练掌握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解析】【答案】×14、一定地域生物环境阳光空气水土壤【分析】【解答】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植物死后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被植物体利用.因此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故答案为:一定地域;生物;环境;阳光;空气;水;土壤.

【分析】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分析】试题分析:植物的叶片呈绿色的原因是植物叶片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对绿光的吸收最少,因此叶片中绿光反射出来,使得叶片呈绿色。故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叶片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错16、×【分析】【解答】禽流感由禽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H和N抗原不同,又分为许多亚型,H可分为15个亚型(H1~H15),N有9个亚型(N1~N9).其中仅H1N1、H2N2、H3N2主要感染人类,其它许多亚型的自然宿主是多种禽类和动物.

故答案为:×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个体极其微小.但是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17、√【分析】解: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它们必须经过消化,由大分子物质变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吸收.而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掌握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8、×【分析】解:胃位于腹腔左上部;肝脏位于腹腔右上部,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能够将比较大的脂肪颗粒乳化成较小的脂肪微粒.

故答案为:×

肝脏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基本与胃相对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区.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能够将比较大的脂肪颗粒乳化成较小的脂肪微粒,如果此处发生病变,将影响脂肪的消化.

关于消化腺的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食物的消化过程就行掌握.【解析】×19、√【分析】解:一朵花中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可见水蜜桃的食用部分属于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故答案为:√.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花的结构及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解析】正确20、A【分析】【解答】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问题,据此答题.21、×【分析】【解答】解: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藕断丝连”中的丝就是输导组织.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它们各具有不同的功能.据此答题.四、连线题(共4题,共32分)22、缺维生素A—夜盲症血浆—运输养料和废物缺维生素B1—脚气病红细胞—携带氧缺维生素C—坏血病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血液凝固缺维生素D—佝偻病白细胞—吞噬细菌【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明确维生素的作用及缺乏症、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1)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并且会引起疾病:缺维生素A会视力减退,易患夜盲症;缺维生素B1会患脚气病等;缺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牙龈出血等;缺维生素D容易得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等。因此连线情况为: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B1—脚气病;缺维生素C—坏血病;缺维生素D—佝偻病。(2)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凝血的作用;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