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世界多极化第5课第2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世界多极化第5课第2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世界多极化第5课第2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世界多极化第5课第2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世界多极化第5课第2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其次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识记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2.说明与论证: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3.预料与选择: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4.辨析与评价:贡献中国才智和中国方案1.政治认同: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2.科学精神: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3.法治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已多次被写入联合国文件4.公共参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倡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探究(说明与论证·科学精神)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有利于促进我国及世界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合作共赢;能够更好地协调政策与行动,共同应对气候改变等全球性挑战;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的普遍平安与长久和平。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1)必要性①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动,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②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很多共同挑战。③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同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长久和平的世界。②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平安的世界。③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旺盛的世界。④坚持沟通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涵的世界。⑤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漂亮的世界。(3)内涵:我们要从政治、平安、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重要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见,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改变,指明白世界发展和人类将来的前进方向。2.中国才智的生动实践(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允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才智和中国方案。(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①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实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②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加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上要相互敬重、同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平安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平安威逼,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涵、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敬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沟通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生态上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改变,爱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典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见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宏大进程,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沟通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长久和平、普遍平安、共同旺盛、开放包涵、清洁漂亮的世界。对此相识正确的是()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②国际多边合作机制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加,全球治理体系彰显中国才智④中国在全球事务中话语权增加,越来更加挥着主导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思维建模]审设问推断类选择题审材料建设一个长久和平、普遍平安、共同旺盛、开放包涵、清洁漂亮的世界审选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的中国才智,它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①③符合题意;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②不精确;“主导作用”说法错误,④解除定答案A【跟踪训练】1.纵观全球,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同时,人类也正处于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人类生活的关联前所未有,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当今时代主题已发生改变,挑战和风险日益增加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日益凸显其时代价值③平安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结盟应对各种平安威逼④政治上,要相互敬重、同等协商,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D[①错误,当今时代的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③“结盟”说法错误。]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它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体现了这一理念已经得到广阔成员国的普遍认同。该理念之所以在国际上广泛受到认同,是因为()①该理念符合当今时代主题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期盼②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③国际社会迫切须要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④该理念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供应了新的法律依据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A[材料强调的是该理念在国际社会的影响,②不符合题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是国际法律,④错误。]1.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动,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2.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同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长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平安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旺盛的世界;坚持沟通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涵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漂亮的世界。4.我们要从政治、平安、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见,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改变,指明白世界发展和人类将来的前进方向。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允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才智和中国方案。7.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实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8.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加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旧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很多共同挑战。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同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长久和平、普遍平安、共同旺盛、开放包涵、清洁漂亮的世界。习近平指出,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建人类的美妙将来。信息提取学问对接素养落实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增加政治认同素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长久和平、普遍平安、共同旺盛、开放包涵、清洁漂亮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明确科学内涵,增加科学精神素养1.近两年,我国领导人出访的踪迹遍及五大洲。我国开展全方位外交,与各国加强联系、深化合作和主动沟通。这表明()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可以主导国际关系B.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C.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D.加强国家间的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B[A错在“主导”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C错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D错误。]2.中国驻联合国代表指出,中国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中国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①是维护国际新秩序、建设和谐世界的必定要求②是基于全人类有着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追求③是我国外交政策顺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