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25课人民解放斗争1.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强调:“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务必使同志们接着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制止树碑立传现象。”这一主见的贯彻()A.巩固了土地革命斗争的社会基础 B.有益于内战向抗日斗争的转变C.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 D.适应了民族解放斗争形势须要2.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实行防卫斗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
(
)A.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
B.增加了中共歼灭国民党的实力
C.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斗争
D.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3.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为此,解放军的行动是()A.发动百团大战 B.千里挺进大别山 C.打响淮海战役 D.发起渡江战役4.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当填写()1919一1927年开天辟地,北伐凯歌1927—1937年星火燎原,万里长征1931—1945年团结抗战,驱除日寇1945—1949年A.民族耻辱,抗争探究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D.复原经济,巩固政权5.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心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状况下开办正规高校,尽快使干部熟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化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打算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动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实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6.抗日斗争成功后,山东依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依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起先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气对比变更趋势加强7.下图是解放斗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起先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8.“东北野战军林彪部一路进入热河承德,一路进入冀东,华北野战军聂荣臻部占据河北保定。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收缩战线,将军队分别集结于北平、塘沽、张家口、新保安。”材料描述的战事是()A.千里跃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9.1948年8月,国民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发行金圆券,规定以金圆券1元比法币300万元、以金圆券1元比东北流通券30万元的比价兑换,金圆券发行总额以20亿元为限:同时收兑民间黄金、白银、银币和外国币券,禁止任何人持有;限期登记管理民间存放在国外的外汇资产。国民政府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挽救其财政经济危机B.加强国统区的经济统制C.扰乱解放区金融秩序D.推动货币的现代化转型10.中共中心军委电文:“整个形势即将变更,你们及陈邓即有可能向徐蚌线迫进,那时蒋介石可能将徐州及其旁边的兵力撤至蚌埠以南。假如敌人不撤,我们即可打其次仗,歼灭黄维、孙元良,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这次战役实施(
)A.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B.为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C.标记着长江以北战事结束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11.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心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快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探讨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号召当即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海外华侨团体和无党派民主子士的热情响应。对这一号召的发布理解正确的是()A.促成了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B.背景是人民解放斗争战略决战取得成功C.揭开了筹备建立新中国的序幕D.标记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12.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A.粉碎了国民党对延安的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安排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成功D.攻克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13.抗战成功之际,国共两党就中国将来的前途命运进行了历史性的谈判——重庆谈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随着日本的倒戈,政府军队与中共军队之间绽开了一场激烈的竞赛,双方都力争首先到达敌占区接受日军的倒戈,从而收取大量的敌方武器和军事装备。(斯大林)似乎没期望中国共产党马上起而夺取政权。他似乎并不在意美国在中国的调停,事实上他建议毛与蒋达成某种协定。到1945年11月,华盛顿已实行了一项新的政策,该政策接着支持国民政府,条件是国民政府不行运用美国武器进行内战,并且努力与中共达成协定。国民党和共产党都相互不信任对方,因为各自是追求不同目的的革命政党。除非是在短暂的或权宜的基础上,否则两党的合作几乎是不行能的。六个星期的谈判无疑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尽管毛泽东表面上持和解的姿态,但他并不想在那些涉及中共根本地位的基本点上让步。另一方面,国民政府凭借实力进行谈判坚拒妥协,以免自己的特权地位受到损害。蒋对毛泽东此刻情愿达成的某种和平"临时协议"毫无爱好。——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我党又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并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三同志赴渝和蒋介石商议团结建国大计……国民党……较之过去加强了它的地位,但是仍旧百孔千疮,内部冲突甚多,困难甚大。——毛泽东《中共中心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1)有人说“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力气对比是最有利于双方实现某种历史性妥协的”,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二战后中国具备走向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2)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双十协定》被国民党撕毁,中国的和平道路夭折。试分析其缘由及教训。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夫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我初到长沙时,会到各方面的人,听到很多的街谈巷议。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糟得很”,明明是站在地主利益方面打击农夫起来的理论,明明是地主阶级企图保存封建旧秩序,阻碍建设民主新秩序的理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须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夫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快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当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阔农夫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气源泉而不行能战胜强大的敌人。——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解放后农夫对于个体经济的主动性是不行避开的。党充分地了解了农夫这种小私有者的特点,并提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夫这种个体经济的主动性。
但是,党中心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夫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阔贫困的农夫能够快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需提倡“组织起来依据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夫劳动互助的主动性。这种劳动互助……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中共中心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1年12月)回答:(1)材料一出自毛泽东的哪篇文章?毛泽东批判十哪种错误看法?他对农夫运动是如何相识的?(2)依据材料二,指出解放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代表农夫利益的?农夫又是怎样“全力支持”解放斗争的?(3)材料三中,农夫的生产主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共中心对此有何基本方针?(4)综上,概括中国共产党与农夫的亲密关系。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务必使同志们接着保持虚心、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接着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制止树碑立传现象”是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这一主见的贯彻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故C正确;土地革命斗争、民族解放斗争材料未体现,故AD错误;内战发生在抗日斗争之后,故B错误。2.答案:D解析:中共主动促成谈判,为中共取得了政治主动地位,D项正确,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是结果,而非主要意义,A项错误:谈判并未干脆增加共产党歼灭国民党的实力,B项错误;谈判削减了国民党发动斗争的理由,C项错误。3.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至1947年夏.解放军已歼敌百万,蒋介石被迫从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将斗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战略决策下,中共确定组成陈谢集团.与陈粟大军、刘邓大军相互协作,在中原大地上对敌人绽开大规模进攻,故选B项。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是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与日军在华北地区的战役,故A项错误;1948年,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起先,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1949年4月21日,发起渡江战役,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4.答案:C5.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48年10月正值国共双方进行战略决战之际,革命成功的曙光乍现,这一时期共产党对干部进行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统治全国做精确,B选项符合题意。推动土改的说法只能体现在经济方面,无法体现政治和文化方面,A选项解除。这一时期主要是同国民党进行斗争,与经济建设无关,CD选项解除。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提取实力。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革命工作的重心起先转移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B项,工农武装割据是土地革命时期的政策,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儿童、妇女、青年、农夫、工人等原来就在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组织范围内,题干材料并不能说明统一战线范围的扩大。故C项错误。D项,依据题干材料给出的数据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抗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山东依据地的势力范围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不断扩大和加深的趋势,这说明国共力镦对比变更的趋势渐渐加强。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7.答案:C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共产党兵力起先具有优势是在1948年11月。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948年11月正是三大战役进行之中,故C项正确;全面内战爆发是在1946年,故A项错误;战略反攻起先于1947年,故B项错误;渡江战役结束是在1949年,故D项错误。8.答案:D解析: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是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故A项错误;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不是在华北,故B项错误;淮海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故C项错误;“东北野战军林彪部一路进入热河承德,一路进入冀东,华北野战军聂荣臻部占据河北保定”表明是平津战役,故D项正确。9.答案:A解析: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取代1935年发行的法币,缘由是法币发行量大增,造成了恶性通货膨胀,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并强制收兑民间黄金、白银、银币和外国币券,以挽救财政经济危机,故A项正确;加强国统区的经济统制是国民政府的手段,而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所述做法主要是在国统区推行,没有涉及扰乱解放区的金融秩序,故C项错误;推动货币的现代化转型不是当时国民政府推行材料所述措施的目的,故D项错误。10.答案:B解析:依据“陈邓”“徐蚌线”“徐州及其旁边”“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可知这次战役是解放斗争时期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为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故B正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A不符合材料信息,解除;三大战役结束标记着长江以北战事结束,淮海战役1949年1月10日结束,平津战役1949年1月31日结束,故C错误;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D不符合材料,解除信息。11.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的号召发布在1946年1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后,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的号召发布后,1948年秋战略决战起先,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号召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探讨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由此揭开了筹备建立新中国的序幕,故C项正确;1948年处于解放斗争时期,故D项错误12.答案:C解析:战略性大决战的成功是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成功,故C项正确;粉碎了国民党对延安的重点进攻,是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成功;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安排是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攻克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的是渡江战役,都与材料“打了三个战役”不符,故A、B、D三项错误。13.答案:(1)国际环境:美国和苏联都希望中国避开斗争。国内环境:经过长期斗争,人民渴望和平,战后复原也须要和平的国内环境;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口号,致力于国内和平;国民党内部冲突重重,发动内战的时机不成熟。
(2)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抗战成功后,双方实力上升,并进行了军事部署;双方互不信任,双方互不妥协,无法达成共同遵守的协议
教训:加强沟通,增进互信,对话协商,携手合作;应站在民族国家立场上,保持冷静和克制,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发展。解析:(1)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从国际、国内、国共双方和人民愿望等方面分析。(2)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还是从国共阶级性质和军事实力、国际方面分析。14.答案:(1)文章:《湖南农夫运动考察报告》。批判了认为农夫运动“糟得很”的错误看法。毛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民办学校校车服务合同2篇
- 2025版新能源汽车销售与服务合同模板下载4篇
- 2025年度农业科技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合同8篇
- 2025版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实施合同4篇
- 2025年度高端培训学校副校长职务聘任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家乐土地流转与乡村旅游发展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家乐房屋出租与乡村旅游开发合同
- 2025年度汽车租赁合同车辆违章处理范本3篇
- 案外人另案确权诉讼与执行异议之诉的关系处理
- 二零二五年度民间借款担保与资产保全服务合同样本3篇
-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重要原则
- 重症医学科健康宣教手册
- 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培训课件
- 科技进步类现代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公
- 五个带头方面谈心谈话范文三篇
-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广西贵港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
- 外观质量评定报告
- 窒息的急救解读课件
-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共27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