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民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民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民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民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民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民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2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西双版纳经济支柱是()

A.金融。

B.电子。

C.木材。

D.旅游。

2、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沛。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3、在平原地区,建设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4、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A.维吾尔族B.壮族C.藏族D.蒙古族5、我国少数民族的数量有()个A.34B.55C.56D.236、当乌苏里江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满天,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经度跨度大B.我国纬度跨度大C.我国地形复杂多样D.我国地势落差大7、横断山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特点,造成此种气候垂直变化的原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农业包括____、____、水产业、林业等主要生产部门.9、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10、我国除台湾省是岛屿外,还有一个为省级行政单拉的岛屿是______.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特别行政区名称A;______B、______

(2)城市⑦______铁路⑤______

(3)我国有四大工业基地;图中显示的是______工业基地.

(4)A地区的经济支柱是______;

B地区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

(5)图中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______.

(6)为解决本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国家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12、海南岛属______气候,以______为主要特征,______作物种植成了这里农业的主体,主要的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__等,主要的水果有______、______、______等.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位于长江中游的华中酸雨区已成为我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________()14、我国最重要的纺织工业是毛纺织工业()(判断对错)15、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最紧张的地区是华北平原。()16、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景点,以苏州园林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为代表.17、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18、北方地区河流汛期长,冬季无结冰现象.()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2题,共8分)19、材料一:2010年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这是西南五省市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l.16亿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材料二:2008年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工建设。材料三: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我国广州市成功举办。材料四:中国政区图和京沪高铁路线图(1)2010年西南地区旱灾发生的省区主要有川、滇、黔、渝、桂等省区。其中____省(填全称)少数民族最多,在图中的字母是____。(2)____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省区(填字母)。(3)在中国政区图上的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2010年举办亚运会城市____(填数字)(4)张敏想去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旅游,最好到ABCD四省中的____省区(填字母)。(5)京沪高速铁路沿途经过的直辖市有____个,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____省。20、材料一:2010年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这是西南五省市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l.16亿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材料二:2008年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工建设。材料三: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我国广州市成功举办。材料四:中国政区图和京沪高铁路线图(1)2010年西南地区旱灾发生的省区主要有川、滇、黔、渝、桂等省区。其中____省(填全称)少数民族最多,在图中的字母是____。(2)____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省区(填字母)。(3)在中国政区图上的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2010年举办亚运会城市____(填数字)(4)张敏想去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旅游,最好到ABCD四省中的____省区(填字母)。(5)京沪高速铁路沿途经过的直辖市有____个,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____省。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40分)21、读图1“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______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

(2)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铁路干线名称。南北向:①______;②______;东西向:③______。在图中标注铁路枢纽城市郑州的位置。

(3)将一批新疆的长绒棉从乌鲁木齐运到上海;经过最近的铁路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______铁路;请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其名称。

(5)2017年4月15日;一辆装满货物的中欧班列(义乌至马德里),从义乌西站发出,将一路西行直至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后再西行直至马德里。读图2“中欧班列路线图”,与国际接轨的国内段铁路线名称是______

A.陇海线B.包兰线C.京沪线D.兰新线22、了解中国.

从自然环境差异看;中国分为三大自然地理区,只有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才能实现健康;协调发展.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省区全称);②______河,③______山脉.

(2)参照方框中银川的描述完成济南的内容.

(3)根据图一资料判断甲乙丙三地中哪一地位于青藏高寒区?并说明理由.

(4)根据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分别选择恰当的图例对应填在图中A、B区域内,并就A区域的选择说明原因.23、“跳出一亩三分地;共绘大蓝图,京津冀协调发展”,这是近年来国家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北京地理位置优越;位于______平原的西北角。

(2)北京市东南部与______市相邻;其余三面被______省包围,京津冀协调发展中,三地可以优势互补。

(3)北京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区形成了______的快速道路网,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形成了一批______。2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海洋名称:A为______海;B为______海。

(2)图中字母表示的半岛名称:C为______半岛;D为______半岛。

(3)省级行政单位;行政中心、简称:

E为______省,行政中心是______;F为______省,简称是______;G的行政中心是______;H的简称是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双版纳凭借其优越的位置和资源,发展了旅游业,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故选:D.

【解析】【答案】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

2、C【分析】【分析】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受自然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长江洪涝频繁发生。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中游地区围湖造田属于导致长江洪涝的人为原因。中下游地区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流域内降水丰富;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属于自然原因。所以本题C为正确选项。

【点评】受自然和人为原因的影响,长江洪灾频繁发生。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受夏季风影响,流域内降水丰富。长江中下游地区支流众多,雨季干支流同时涨水集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流经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水量大增,人工束堤极易决口,导致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在长江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中,上中游地区由于人类的砍伐森林,破坏植被,水土流失生严重,导致河流流域内生态环境恶化。中游地区围湖造田,减弱了湖泊对长江水量的调蓄作用,人为原因加剧了长江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本题通过考查长江洪涝灾害的原因,指导学生学会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对河流影响的原因。3、B【分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是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平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耕地分布区。所以在平原地区,建设高速铁路时多来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较少占用耕地。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发展的相关内容。平原地区多良田,为了处理好与农业生产的关系,高速铁路多采用高架方式,尽量减少占用耕地。4、B【分析】【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壮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故选:B。

【点评】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民族分布,牢记即可。5、B【分析】试题分析: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数最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余壮、蒙古、回藏等55个为少数民族,故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民族。【解析】【答案】B6、A【分析】【分析】根据题目叙述“乌苏里江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满天”,可以判断是我国东西部的差异,故此判断是东西经度跨度大,东西跨度达到5个时区,故造成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7、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形对我国横断山区自然景观的影响。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我国横断山区海拔高低差异很大,所以使得横断山区气温差别很大,由于气温差别很大,使得横断山区的自然景观出现明显不同,进而出现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所以造成我国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的原因是地形因素的影响,C对,ABD错。故选C。【解析】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的活动部门是种植业;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畜牧业.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它们都是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故答案为:种植业;畜牧业。

【解析】【答案】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

9、略

【分析】试题分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解析】【答案】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10、略

【分析】解: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台湾省和海南省是岛屿.

故答案为:海南省.

我国幅员辽阔;岛屿众多,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为第二大岛屿.

考查了我国主要的岛屿,结合中国政区图判定.【解析】海南省11、略

【分析】解:读图可知;

(1)A是澳门;B是香港.

(2)⑦是广州;⑤是京九线.

(3)我国有四大工业基地;图中显示的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4)A澳门地区的经济支柱是博彩旅游业;B香港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金融;贸易、信息、航运中心.

(5)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邻港澳和东南亚;许多地方是侨乡,交通便利.

(6)为解决本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国家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建核电站;西电东送.

故答案为:

(1)澳门;香港;

(2)广州;京九线;

(3)珠江三角洲;

(4)博彩旅游业;金融;贸易;信息;航运;

(5)邻港澳和东南亚;许多地方是侨乡,交通便利;

(6)建核电站;西电东送.

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香港和内地联系密切,有京九铁路、广深线与内地相连.香港的经济以对外贸易为主导产业,以加工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为支柱.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建筑业等.

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考查了香港、澳门、珠江三角洲的有关情况.【解析】澳门;香港;广州;京九线;珠江三角洲;博彩旅游业;金融;贸易;信息;航运;邻港澳和东南亚,许多地方是侨乡,交通便利;建核电站;西电东送12、略

【分析】解:海南省全部位于热带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以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优越的自然条件,使热带作物种植成了海南省农业的主体,当地的热带水果有香蕉;芒果、菠萝蜜等,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有天然橡胶、椰子、剑麻、咖啡等.

故答案为:热带季风;高温多雨;热带;天然橡胶;剑麻;菠萝蜜;芒果;香蕉.

海南省属热带季风气候;以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

本题主要考查海南省的水果种类以及经济作物,属于基础题.【解析】热带季风;高温多雨;热带;天然橡胶;剑麻;菠萝蜜;芒果;香蕉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分析】【分析】解:目前已成为我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是华中酸雨区;其次是西南酸雨区,最轻的是华东酸雨区.根据题意.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位于华中地区的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发达,污染严重,成为我国最大的酸雨污染区.14、×【分析】【分析】我国纺织工业已经形成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内的完整体系;其中以棉纺织工业最为重要,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我国纺织工业已经形成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内的完整体系,其中以棉纺织工业最为重要。本题考查我国纺织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15、√【分析】试题分析:华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广大,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故答案为√.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特点.【解析】【答案】√16、×【分析】【分析】杭州西湖位于长江三角洲;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故叙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以长江三角洲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热,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水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两个世界文化遗产是江苏省的苏州园林和浙江省的杭州西湖.17、×【分析】【分析】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18、×【分析】【分析】解: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的含沙量很大.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中国外流区面积61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中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外流区,外流河年径流总量占全国的95%以上,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5%.四、材料题(共2题,共8分)19、略

【分析】(1)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最多,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25个,云南省在图中为D;(2)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主要分布于广西位图中的A;(3)2010年亚运会在广东省广州,由图可知为④;(4)我国日出最早的地区在我国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在我国的黑龙江省位图中的B;(5)从图中可知京沪高铁经过的直辖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共三个;山东省既临渤海又临黄海。【解析】【答案】(1)云南D(2)壮A(3)④(4)B(5)3山东20、略

【分析】(1)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最多,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25个,云南省在图中为D;(2)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主要分布于广西位图中的A;(3)2010年亚运会在广东省广州,由图可知为④;(4)我国日出最早的地区在我国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在我国的黑龙江省位图中的B;(5)从图中可知京沪高铁经过的直辖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共三个;山东省既临渤海又临黄海。【解析】【答案】(1)云南D(2)壮A(3)④(4)B(5)3山东五、综合题(共4题,共40分)21、略

【分析】解:(1)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

(2)读图可得:①是京沪线;②是京九线;③是沪昆线,郑州位于陇海线与京广线的交汇处,据此标注即可。

(3)将一批新疆的长绒棉从乌鲁木齐运到上海;经过最近的铁路线依次是兰新线;陇海线、京沪线。

(4)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青藏铁路;起止点城市是西宁和拉萨。

(5)读图2“中欧班列路线图”;与国际接轨的国内段铁路线名称是兰新线。

故答案为:

(1)北京;(2)京沪线;京九线;沪昆线;

(3)兰新线;陇海线;京沪线;(4)青藏;

(5)D。

中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

本题考查我国铁路线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解析】北京;京沪线;京九线;沪昆线;兰新线;陇海线;京沪线;青藏;D22、略

【分析】解:(1)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是西藏自治区;②是塔里木河,③是大兴安岭;

(2)济南地处东部季风区;是黄河下游的省会城市,位于第三级阶梯上,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3)甲乙丙三地中丙地位于青藏高寒区;该地海拔高,气温低;

(4)根据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图中A地即重庆和宜昌适宜发展电力工业,其原因是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区域即湖北省和湖南省部分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

故答案为:(1)西藏自治区;塔里木;大兴安岭;

(2)济南地处东部季风区;是黄河下游的省会城市,位于第三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