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语文上册月考试卷47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2、下列各句中“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B.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C.为降虏于蛮夷D.何以汝为见3、下列词有一词多义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亡:①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名词,逃亡的军队)②吞二周而亡诸侯(动词,使灭亡)③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动词,损失,丢掉)B.兵:①吴起、孙膑赵奢之伦制其兵(名词,军队)②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名词,兵器)③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名词,军队)C.弱: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弱小)②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形容词,弱小)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动词,变弱)D.制:①赵奢之伦制其兵(动词,统领、统率)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动词,制裁,制服)③履至尊而制六合(动词,控制)4、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②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③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④一夫作难而七庙票⑤庄宗受而藏之于庙⑥募士斥候百余人俱⑦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⑧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⑨此三者,吾遗恨也A.①⑨/②⑤/③⑥⑧/④⑦B.①⑧/②⑤/③④⑥/⑦⑨C.①④/②③⑨/⑤⑥/⑦⑧D.①⑦/②⑨/③④/⑤⑥⑧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忧劳可以兴国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一夫夜呼⑧函梁君臣之首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5题,共10分)6、《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文中谈了哪几类“极坏的典型”?作者是怎样安排使用这些典型材料的?7、《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有三处用典,其目的和作用分别是什么?8、“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这里,水生嫂使用了一个倒装句,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9、《荷花淀》这篇小说中最突出的人物是水生嫂。她的性格中既有传统妇女的传统美德,又具有解放区进步妇女的特点。请结合下面的内容加以概括。(1)“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2)“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3)①“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②“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③“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④“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⑤“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4)“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5)当水生嫂听水生说要到大部队上去时,作者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6)“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7)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10、解释下列加点的“因”的意思。
因利乘便介词,_______________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介词,_______________
蒙故业,因遗策动词,_______________
因人之力而敝之动词,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注释】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9分)12、古诗文默写。
(1)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世人皆浊,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
(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9分)13、下面这首小诗在网络上被许多人转发、推荐。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被推荐的理由。要求:写3点理由,字数60字左右。一碗油盐饭佚名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共4题,共40分)1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的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流行语的变迁与时代发展休戚相关。②从“互联网+”到“区块链”,③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新不断增加着生产生活的疆域。④从“港珠澳大桥”到“两弹一星”,⑤中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⑥流行语持续更新,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的因素。⑦流行语选择愈多样、变化愈快速,⑧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⑨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15、诗歌常运用即事感怀;小中见大的写法来抒情言志。请运用这种写法,从下列“物语”中任选一则,用问句的形式写一首思索人生的小诗,4~8行。
物语示例:(1)竹每攀登一小步,都做一次小结。过分地谦虚,终究不能成为栋梁。(2)浮萍紧密地生活在一起,是因为具有团结精神。每移动一步,都是随波逐流。(3)蝉每一次演唱,都充满了激情。过分地追求声势,终究不能登上舞台。(4)牛每前进一步,都有一个踏实的脚印。过分地忍耐,终究要生活在皮鞭之下。16、某中学开展辩论赛,假如你是反方参赛队员,请针对下面正方的说法,写两个反问句,把反方的话补充完整。正方: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那么请问:难道出身卑微,行事多有违德之处,但最终一统天下的刘邦不是英雄吗?难道为夺皇位,不惜杀死同胞兄弟,却察纳雅言,勤政爱民,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不是英雄吗?反方:如果以成败论英雄,那么请问:17、根据下列句子的语境选词填空。
①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集保税展示、商品交易物流仓储、通关服务于一体,__________10月份已吸引来自26个国家的400多个品牌;2500多种单品入驻。(截止/截至)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世界上为了崇高事业共同合作的__________。(典范/典型)
③她从不刻意__________自己;有一种纯朴自然之美。(装饰/妆饰)
④凡是看过金山野柳海岸奇石的人,莫不惊叹大自然__________的奇妙!(巧夺天工/鬼斧神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中意境的感悟能力。“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出自曹植的《空竹赋》,所以对应的应该是“抖空竹”,排除A、C项。“雾毂云销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出自清代诗人杨仲愈《美人风筝》,从“妙剪裁”“好风相送”中也可以推断出是“放风筝”,所以排除C项,选D项。当然“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也符合“下围棋”意境,“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恒娥到月边”符合古代女子荡秋千意境,且前两句是“画阁盈盈出半天,依稀云里见秋千”。2、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
A项;“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意思是: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为,动词,结为。
B项;“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意思是: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为,动词,做。
C项;“为降虏于蛮夷”意思是: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为,动词,做。
D项;“何以汝为见”意思是:我为什么要见你!为,语气助词,用于疑问句。本句属于倒装句,按照意思语序为:以何见汝为?
ABC三项都是动词;D项是语气助词。
故选D。3、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
C项;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弱小),“弱”,“形容词,弱小”错误,应该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削弱。句意:六国诸侯都很害怕,于是联合结盟商讨削弱秦国的办法。
故选C。4、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
①⑨为判断句;①“也”表判断,⑨“者也”表判断。
②⑤为状语后置句;②正常语序为“非于九国之师抗也”,⑤正常语序为“庄宗受而于庙藏之”。
③⑥⑧为省略句;③“矢”后省略介词“于”,“告”后省略宾语“之”;⑥“俱”后省略谓语“去”;⑧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
④⑦为被动句;④为没有标志的语意上的被动句,“隳”即被毁坏;⑦“于”表被动。
故选A。5、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①云;名词活用作状语,像云一样。
②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斗争。
③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
④履;名词活用作动词,登上。
⑤小;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小。
⑥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⑦夜;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夜晚。
⑧函;名词活用作动词,用匣子装。
综上;①⑦名词作状语,②③⑥动词的使动用法,④⑧名词用作动词,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选D。二、其他(共5题,共10分)6、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段的论证方法和作者在素材的安排使用方面的思路结构的分析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平时积累一些常见的论证方法,弄懂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读第二部分,不难发现毛泽东同志在这段文字中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文章列举了三种类型:“想当然”发号施令型;生吞活剥地谈外国的媚外型;理论脱离实际型。作者为了陈述主观主义的危害,先指出主观主义态度的三种表现,这是从现象入手;接着深度分析指出这些类型的危害,进而充分地论证了本部分的中心论点:要重视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风气。【解析】主要运用了例证法。在这部分中,作者谈了三类典型:一类是对现状不作周密的调查研究,根据“想当然”发号施令;一类是不懂得自己的历史,只能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一类是学习马列主义时理论和实际相分离。作者在列举主观主义态度的三方面表现之后,又举出这三类“极坏的典型”进一步说明其危害,充分证实了党内确实存在着主观主义的学风,“不可等闲视之”。7、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中典故作用的能力。
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文中,有三个地方用了典故。其一,从柔石的硬而迂想到他的明代同乡方孝孺;其二,从柔石被捕,鲁迅自己逃走提起《说岳全传》里高僧坐化的故事;其三,从自己纪念战友没有写处懂得了向子期《思旧赋》只有寥寥几行的缘由。乍一看,每一处都是出于行文的需要,信手拈来。实际上,这些古书上的人物事件,都是经过精心地挑选安排,用来表达作者的褒贬之意和悲愤之情的。鲁迅先生为读者讲述的是我国古代奸邪残害忠良的三个大冤狱,大惨案,大悲剧。三大典故,一个宗旨,就是用司马昭杀害嵇康、吕安,秦松杀害岳飞,朱棣杀害方孝孺这些冤狱惨案,影射蒋介石杀害柔石、白莽诸烈士的残暴罪行(龙华警备司令部是在奉了蒋介石的手谕以后,将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秘密枪杀的)。方孝孺、嵇康、岳飞——这是对死难战友的崇高形象的赞颂;朱棣、司马昭、秦桧——这是对国民党当局的罪恶行径的揭露。【解析】运用这三大典故的目的:用司马昭杀害嵇康;吕安;秦松杀害岳飞,朱棣杀害方孝孺这些冤狱惨案,影射蒋介石杀害柔石、白莽诸烈士的残暴罪行。
运用这三大典故的作用:通过写方孝孺、嵇康、岳飞的事例,表达对死难战友的崇高形象的赞颂;通过朱棣、司马昭、秦桧的事例,表达对国民党当局的罪恶行径的揭露。8、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笑”表明水生掩饰内心的不安,水生“笑得不平常”,表明水生嫂细致、机敏。虽然水生嫂一时猜不透水生为何这样不正常地笑,她想一下子弄不明白水生“笑”的原因,于是,水生嫂一下迸出短促的问句“怎么了,你”。“怎么了,你”是一个主谓倒装句,谓语“怎么了”前置,意在突出水生嫂焦急、关切的复杂心理。【解析】由于水生笑得不平常,水生嫂一时猜不透,一下子迸出这短促的问句,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表现了对丈夫的关切。9、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如当水生笑了一下,水生嫂马上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接着问她“怎么了,你”,可以看出水生嫂的细心体贴,时刻关注着丈夫的变化;如当水生说到自己第一个报名参加大部队的时候,水生嫂“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可见此时水生嫂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的震动,可见她的内心其实是不舍的,但是她并没有阻止丈夫,她说“你总是很积极的”,埋怨中有自豪,借助看似埋怨的口气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支持,可以看出水生嫂的温柔和深明大义;如看到丈夫回来要去端饭,这表现出水生嫂的体贴,当丈夫让她不要去拿的时候,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可以看出水生嫂的温柔细心;如写水生嫂编织苇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可以看出她的勤劳能干善良。【解析】①勤劳;善良:她织席子又快又好;丈夫是游击队长;党的负责人,大部分家务劳动得由她承担。她上要侍奉公公,下要养育孩子。
②温柔;体贴、细心:丈夫工作晚归;她“站起来要去端饭”;丈夫说要参军,她“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③深明大义:丈夫参军,她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虽然她是不想让丈夫走的。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因利乘便因:介词;趁着。句子翻译为:趁着这有利的形势。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因:介词,凭借。句子翻译为: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凭借黄河为护城河。
蒙故业;因遗策因:动词,沿袭。句子翻译为: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因人之力而敝之因:动词,依靠。句子翻译为: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反过来伤害他。【解析】①.趁着②.凭借③.沿袭④.依靠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1、略
【分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景象及作用。立足文本前两联;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解析】(1)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
(2)①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②归家有望的喜悦。③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9分)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这是一道直接对应的默写题,学生只需在背诵的基础上一一对应即可。但是要注意难写字如“臆、淈、啜、醨、坳、蠡”等的写法;要注意音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6中的“舒”误写为“抒”,不可将答题空7中的“覆”误写为“复”,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衡”误写为“横”;还要注意形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4中的“哺”误写为“浦”,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浦”误写为“哺”。【解析】①.一鞭残照里②.遍人间烦恼填胸臆③.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④.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⑤.退而论书策⑥.以舒其愤⑦.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⑧.水浅而舟大也⑨.响穷彭蠡之滨⑩.声断衡阳之浦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9分)13、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本诗是一首现代诗;共有3个诗节,10行,却能被许多人转发;推荐。从内容上,诗歌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母亲在世时,每天为我炒“一碗油盐饭”,母亲去世后,就没有了这碗“油盐饭”,我懂事后,想念母亲,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母亲的坟前。时间前后相承,“前天”“昨天”“今天”,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从表现手法上,这首小诗,语言朴素,都是日常口语;意象单纯,“一碗油盐饭”;但意蕴丰富,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表现得生动可感。同时,这首诗,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
【点睛】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②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找到能体现该手法的关键诗句,并进行描述性说明);③分析运用的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解析】①简单的叙事,再现日常生活的细节,真挚感人。②时间前后相承,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③语言朴素,意象单纯,内涵丰富。④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六、语言表达(共4题,共40分)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①处,“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而这里是强调流行语的变迁与时代发展关系紧密,不存在祸福,应改为“息息相关”;“息息相关”指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第③处,“增加疆域”搭配不当,应将“增加”改为“拓展”。第④处,“从‘港珠澳大桥’到‘两弹一星’”不符合时间顺序,应改为“从‘两弹一星’到‘港珠澳大桥’”。第⑥处,“是因为的因素”结构混乱,应删去“的因素”。【解析】①“休戚相关”改为“息息相关”;③“增加”改为“拓展”;④“从‘港珠澳大桥’到‘两弹一星’”改为“从‘两弹一星’到‘港珠澳大桥’”;⑥删去“的因素”。15、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诗歌常运用即事感怀、小中见大的写法来抒情言志”“用问句的形式写一首思索人生的小诗”,分析材料内容,主要是“竹”“浮萍”“蝉”“牛”等的“物语”。结合“每攀登一小步,都做一次小结。过分地谦虚,终究不能成为栋梁”分析,可以写竹的善于总结、扎实和竹子的空心等。结合“紧密地生活在一起,是因为具有团结精神。每移动一步,都是随波逐流”分析,可以抓住浮萍的团结、随波逐流来写。结合“每一次演唱,都充满了激情。过分地追求声势,终究不能登上舞台”分析,可以抓住蝉的激情、有活力和过分追求形式等来写。结合“每前进一步,都有一个踏实的脚印。过分地忍耐,终究要生活在皮鞭之下”分析,可以抓住牛的踏实和缺少反抗精神来写。【解析】竹绿绿的一生,始终迈着向上的脚步。空空的竹心,留下了多少永远的遗憾?16、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写辩词时要注意紧扣论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议论,要求思路明晰,逻辑严密,所选材料典型,论证有力。为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有时还可根据需要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作答时,需要根据正方的观点进行回击。如对方辩友只将以成败论英雄看做是一种衡量英雄的标准,可是没有看到他背后代表的是一种价值观。英雄总是具有以下品质:才能勇武过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等。可举两个符合逻辑的事例,并且用反问的句式进行辩驳。【解析】示例一:难道垓下被围;自刎乌江,但重情重义;宁死不屈的项羽不是英雄吗?难道革除弊政,锐意改革,但以新法被废结局的王安石不是英雄吗?
示例二,难道勾结宦官,矫诏害死太子而身登皇位的秦二世是英雄吗?难道勾结外敌,以莫须有罪名诬陷岳飞却得保高官的秦桧是英雄吗?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车辆抵债合同书
- 2025炼化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
- 2025油漆工程承包合同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16.2 登泰山记说课稿(1)部编版必修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2节 旅游资源的类型说课稿 中图版选修3
- 二手房交易时合同范例
- 饮料公司组建方案
- 《 负数》(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石材矿山起料方案
- 铸造企业整治方案制定
-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 “5E”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 急救药品知识培训内容
- 人教版初中英语单词大全七八九年级(带音标) mp3听力音频下载
-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参考答案
- 《西兰花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 2024-2030年中国豆腐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营销策划 -嘉华鲜花饼「正宗」战略重塑
- 胸腰椎骨折中医护理
- 解剖台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DB14∕T 92-2010 M5、M15车用甲醇汽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