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师大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09/30/wKhkGWegQGiAHHCeAAF4L3b4sPU331.jpg)
![2025年湘师大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09/30/wKhkGWegQGiAHHCeAAF4L3b4sPU3312.jpg)
![2025年湘师大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09/30/wKhkGWegQGiAHHCeAAF4L3b4sPU3313.jpg)
![2025年湘师大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09/30/wKhkGWegQGiAHHCeAAF4L3b4sPU3314.jpg)
![2025年湘师大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09/30/wKhkGWegQGiAHHCeAAF4L3b4sPU33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师大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总反应是B.在石墨电极上反应放出氧气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D.溶液中向正极移动2、下列施用铵态氮肥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使用化肥碳酸氢铵后要立即盖上泥土B.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C.铵态氮肥应贮藏在避光、干燥和阴凉处D.为了让氮肥迅速地被农作物吸收,宜在高温天进行施肥3、某同学受喷泉实验原理的启发;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喷烟”实验.下列对实验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于的密度比HCl小,实验中二者的位置不能调换B.“白烟”是由于生成固体小颗粒的缘故C.若用HBr代替HCl进行相同的操作,可得到相同的现象D.实验时,打开活塞并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即可看到白烟4、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B.电极Ⅱ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C.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饱和溶液的琼胶,其作用是传递电子D.该原电池中电子的运动方向:电极Ⅱ→导线→电极Ⅰ5、一学生用如图装置研究原电池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③中Zn片增重质量与Cu棒减轻质量的比为65∶64B.图②中如果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则说明Zn片不纯C.图①中Cu棒上没有气体产生D.图②与图③中正极产物的质量比为1∶32时,Zn棒减轻的质量相等6、由乙烯的性质推测丙烯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发生加聚反应B.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C.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完全燃烧生成的和的物质的量相等7、某种浓差电池的装置如下图所示,碱液室中加入电石渣浆液[主要成分为Ca(OH)2],酸液室通入CO2(以NaCl为支持电解质);产生电能的同时可生产纯碱等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子由M极经外电路流向N极B.N电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C.在碱液室可以生成NaHCO3、Na2CO3D.放电一段时间后,酸液室溶液pH增大8、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负极移动B.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增大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9、为减少雾霾天气,大容量的镍氢电池已经开始用于汽油/电动混合动力汽车上。镍氢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NiO(OH)+H2O+e-=Ni(OH)2+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放电时,H2发生还原反应B.电池放电时,Ni(OH)2发生氧化反应C.电池充电时,H2O发生还原反应.D.电池充电时,NiO(OH)发生还原反应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分别按如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为电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两烧杯中溶液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中比乙中慢。
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F.乙溶液中向铜片方向移动。
(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甲为_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_。
(3)某同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①负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②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___电极。(写出电极材料的名称)
③当反应进行到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材料,测得某一电极增重了5.4g,则该原电池反应共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____。11、化学电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动汽车上用的铅蓄电池是以一组充满海绵状态铜的铅板和另一组结构相似的充满二氧化铅的铅板组成,用H2SO4作电解液。放电时总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①写出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
②铅蓄电池放电时,溶液的pH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外电路上有0.5mol电子通过时,溶液中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
(2)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如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其正极反应方程式为___;若将负极材料改为CH4,写出其负极反应方程式__。
(3)法国格勒诺布尔(Grenoble)约瑟夫﹒傅立叶大学的研究小组发明了第一块可植入人体为人造器官提供电能的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其基本原理是葡萄糖和氧气在人体中酶(蛋白质)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6H12O6+6O26CO2+6H2O(酸性环境)。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该生物燃料电池不能在高温下工作。
B.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6H2O-24e-=6CO2↑+24H+
C.消耗1mol氧气时转移4mol电子,H+向负极移动。
D.提高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的效率;可使其在将来为更多可植入医疗设备提供电能。
(4)1958年世界上第一个心脏起搏器在瑞典植入人体成功,使用寿命长达10年之久。这种能源起搏器中安装寿命最长、可靠性最高的锂—碳电池,这种电池容量大,电压稳定,能在-56.7~71.1℃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现已在火箭、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中广泛使用。它采用锂和石墨作电极,四氯化铝锂(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氯中(SOCl2)组成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此电池中___作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为__。12、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可能是:(A)相同的物质,(B)同系物,(C)同分异构体。请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用A;B、C填空)
①2-甲基丁烷和丁烷__;
②正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__;
③对二甲苯和1,4—二甲苯__;
④1-已烯和环已烷__。
(2)的名称__。
(3)写出A的分子式:__。
(4)A能够发生反应的类型有(填序号):__。
①氧化反应;②加成反应;③取代反应;④消去反应。
(5)写出A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13、已知可逆反应aA2+bB2xX(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I.将一定量的两种反应物置于恒容绝热反应器中(与外部环境无热量交换的反应器),反应器内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1)该反应是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A点反应停止bA点速率不为零。
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dB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II.将一定量的上述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置于容积为2L的恒温恒容反应器中,反应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3)①反应前4min物质x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为_____mol..
②反应前4min物质A2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③该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物质X用A;B表示)。
④如果在4min时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则反应速率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⑤如果在4min时加入2.4molNe(Ne不参与该反应),则反应速率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4、玻璃容器被下列物质沾污后;需要洗涤。如洗涤方法属于物理方法的,请写出所需试剂;洗涤原理属于化学反应的,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若无法用试剂使容器复原者,请说明原因。
(1)盛石灰水后的沾污_____
(2)碘的沾污_____
(3)硫的沾污______
(4)长期盛强碱溶液的试剂瓶变“毛”了_______。15、100mL6mol/L溶液与足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加入下列物质,试将对和的影响填入下表中:
。加入物质对的影响对的影响少量固体_______
_______
溶液_______
________
少量固体_______
_______
通入一定量HCl气体_______
________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在1mol·L-1氨水中,NH3·H2O、NH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mol·L-1。(_______)A.正确B.错误17、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______)A.正确B.错误18、高分子分离膜可用于海水淡化、分离工业废水、浓缩天然果汁等。(_______)A.正确B.错误19、该装置可用于分离石油,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各种纯净物。(____)A.正确B.错误20、在原电池中,正极本身一定不参与电极反应,负极本身一定要发生氧化反应。(_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2题,共4分)21、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KClO3溶液与NaHSO3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所用试剂为溶液和溶液,所得数据如图所示。已知:
(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反应在0~4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
(2)某同学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在反应过程中,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某小组同学针对这一现象进一步探究影响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具体方法如表所示。
①补全方案I中的实验操作:_______。
②方案II中的假设为_______。
③除I、II、III中的假设外,还可以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
④某同学从控制变量的角度思考,认为方案III中实验操作设计不严谨,请进行改进:_______。
⑤反应后期,化学反应速率变慢的原因是_______。22、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工业溶剂;具有低毒性,有甜味,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属于一级易燃品,应储存于低温通风处,远离火种火源。实验室一般通过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来制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省略),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甲试管中加入2mL浓硫酸;2mL乙酸和3mL乙醇;再加入几片碎瓷片。
②按图连接好装置(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小火均匀地加热3~5min。
③待乙试管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乙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得乙酸乙酯产品。
(1)写出上述实验中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乙试管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甲试管中,混合溶液的加入顺序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②中需要用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下列3组实验。实验开始时先用酒精灯微热甲试管中的试剂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乙试管并测其有机层的厚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组号甲试管中试剂乙试管中试剂有机层的厚度/cmA3mL乙醇、3mL乙酸、3mL18浓硫酸饱和溶液3.0B3mL乙醇、2mL乙酸、3mL0.10.1CamL乙醇、2mL乙酸、20.60.6
①实验C中____________。
②分析实验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③已知:乙酸的密度为1.05乙醇的密度为0.789实验A收集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为2.464g。则该反应中产品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推断题(共2题,共16分)23、F是新型降压药替米沙坦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
(1)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E→F的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
(2)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写结构简式)。
①含有苯环②含有酯基③能与新制Cu(OH)2反应。
(3)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已知固体C在加热条件下可溶于甲醇,下列C→D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使用过量的甲醇,是为了提高D的产率b.浓硫酸的吸水性可能会导致溶液变黑。
c.甲醇既是反应物,又是溶剂d.D的化学式为
(4)E的同分异构体苯丙氨酸经聚合反应形成的高聚物是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5)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为和R2-NH2,则F在强酸和长时间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⑴L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⑵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___,B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⑶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该族2~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l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99.7mol·L-1b.+29.7mol·L-1c.-20.6mol·L-1d.-241.8kJ·mol-1
⑷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由R生成Q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结构与性质(共1题,共9分)25、下面是合成某药物的中间体分子(由9个碳原子和若干氢、氧原子构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比上面的结构简式与立体模型,请指出结构简式中的“Et”表示的基团是(写结构简式)_____;该药物中间体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该分子中含有_________个不饱和碳原子。
(3)该药物中间体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4)该药物中间体分子中与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所得的一溴代物有______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
镁-H2O2电池中,镁为活泼金属,应为原电池的负极,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Mg-2e-=Mg2+,H2O2具有氧化性,应为原电池的正极,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H2O2+2H++2e-=2H2O;根据电极反应结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
A.镁-H2O2酸性电池的最终反应物为Mg2+和H2O,电池总反应式为Mg+H2O2+2H+=Mg2++2H2O;故A错误;
B.H2O2具有氧化性,应为原电池的正极,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O2+2H++2e-=2H2O;故B错误;
C.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H2O2+2H++2e-=2H2O,不断消耗H+离子;正极周围海水的pH增大,故C正确;
D.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溶液中向负极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为正极反应式的书写,要注意正极发生还原反应,H2O2不应该放出氧气。2、D【分析】【详解】
A.化肥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氨气逸出,导致肥效降低,因此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使用化肥碳酸氢铵后要立即盖上泥土,A正确;
B.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水溶液显碱性,铵态氮肥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反应产生氨气,导致肥效降低,因此不能混合使用,B正确;
C.铵态氮肥易溶于水;且受热;光照易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氨气,故应贮藏在避光、干燥和阴凉处,C正确;
D.高温天进行施肥;铵态氮肥分解产生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会导致人发生危险,而且会导致肥效降低,因此应该在凉爽天气施肥,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3、A【分析】【详解】
A.氯化氢和氨气都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锥形瓶内压强减小,氯化氢和氨气相遇发生反应生成的氯化铵固体小颗粒,出现白烟,二者的位置能调换,故A错误;
B.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白烟”是由于生成固体小颗粒的缘故;故B正确;
C.若用HBr代替HCl进行相同的操作;溴化氢也易溶于水,和氨气反应生成溴化铵固体小颗粒,可得到相同的现象,故C正确;
D.打开活塞把水挤入上方锥形瓶;气体溶于水压强减小,氨气和氯化氢相遇不断反应形成白烟,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4、D【分析】【分析】
氯化铁溶液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此反应中铁离子被还原,铜被氧化,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正极发生还原。
【详解】
A.电极Ⅰ铂电极上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铂电极作正极,故A错误;
B.电极Ⅱ铜电极上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B错误;
C.盐桥的作用是平衡正负极两池的电荷;盐桥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故C错误;
D.电极Ⅱ是负极;电极Ⅰ是正极,所以该原电池中电子的运动方向:电极Ⅱ→导线→电极Ⅰ,故D正确;
故答案选D。5、A【分析】【详解】
A.在图③中,构成Zn/Cu/CuSO4原电池,由于金属活动性:Zn>Cu,Zn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Cu上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当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时,负极减轻65g,正极质量增加64g,故图③中Zn片减轻质量与Cu棒增重质量的比为65∶64,A错误;
B.图②中构成Zn/Cu/CuSO4原电池,负极Zn上发生反应:Zn-2e-=Zn2+,正极Cu上发生反应:2H++2e-=H2↑,如果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则说明Zn片不纯锌片上杂质与Zn构成原电池,在Zn片上也有H+得到电子变为H2的还原反应;因此如果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可以说明Zn片不纯,B正确;
C.由于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H元素的后边;在图①中Cu棒没有与Zn棒连接,因此Cu棒上不发生反应,因此没有气体产生,C正确;
D.图②与图③都构成原电池,在图②中正极反应为:2H++2e-=H2↑,图③中正极反应为:Cu2++2e-=Cu。若两个正极产物的质量比为1∶32时,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1,由于负极都是Zn失去电子变为Zn2+;因此图②与图③中Zn棒减轻的质量相等,D正确;
故选A。6、C【分析】【详解】
A.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选项A正确;
B.丙烯与乙烯的含碳量相同;燃烧时有黑烟,选项B正确;
C.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选项C不正确;
D.乙烯和丙烯都仅含有C、H两种元素,它们在O2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CO2和H2O;选项D正确;
答案选C。7、C【分析】【分析】
氢气在电极M表面失电子得到氢离子;为电池的负极,碱液室中的氢氧根离子透过阴离子交换膜,中和正电荷。酸液室中的氢离子透过质子交换膜,在电极N表面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极N为电池的正极。同时,酸液室中的氯离子透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碱液室,补充负电荷,据此分析;
【详解】
A.电极M为电池的负极;电子由M极经外电路流向N极,故A项正确;
B.酸液室中的氢离子透过质子交换膜,在电极N表面得到电子生成氢气,N电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B项正确;
C.酸液室与碱液室之间为阴离子交换膜,钠离子不能进入碱液室,应在酸液室得到NaHCO3、Na2CO3;故C项错误;
D.放电一段时间后,酸液室氢离子被消耗,最终得到NaHCO3、Na2CO3;溶液pH增大,故D项正确;
综上,本题选C。8、C【分析】【分析】
根据2Zn+O2+4OH-+2H2O═2Zn(OH)42-可知,O2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为原电池正极,Z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为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4OH--2e-═Zn(OH)42-;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K+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
B.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4OH--2e-═Zn(OH)42-,则c(OH-)逐渐减小;故B错误;
C.根据上述分析,充电时,负极的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Zn+4OH--2e-═Zn(OH)42-;故C正确;
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每消耗标况下22.4L氧气;即1mol,转移电子4mol,故D错误;
故选C。9、C【分析】【分析】
电池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H2发生氧化反应,正极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NiO(OH)发生还原反应;电池充电时为放电时的逆过程,阴极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H2O发生还原反应,阳极的电极反应为:Ni(OH)2+OH--e-=NiO(OH)+H2O,Ni(OH)2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电池放电时,H2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电池放电时;NiO(OH)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电池充电时,H2O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
D.电池充电时,Ni(OH)2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略
【分析】【分析】
甲中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铜片表面没有气泡产生,氢离子参加反应生成氢气,浓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乙中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产生气泡的速率甲中比乙中慢;乙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所以电流方向Cu→Zn,溶液中的H+向铜片方向移动,向锌片方向移动。
【详解】
(1)A.甲中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乙中构成原电池,锌活泼性大于铜,乙中铜片是正极,故A错误;
B.甲不能构成原电池;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甲中铜片表面没有气泡产生,故B错误;
C.两烧杯中都有氢气生成,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pH均增大,故C正确;
D.乙中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产生气泡的速率甲中比乙中慢,故D正确;
E.乙构成原电池;锌是负极;铜是正极,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Cu→Zn,故E错误;
F.乙构成原电池,锌是负极、铜是正极,乙溶液中向锌片方向移动;故F错误;
选CD;
(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甲没有构成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乙构成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①铜的活泼性大于银,负极的材料是铜,负极铜失电子生成铜离子,电极反应为
②铜是负极;银是正极;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③正极反应为正极增重了5.4g,则正极生成0.05mol银,所以转移电子数为0.05NA。【解析】CD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铜铜银0.05NA(或)11、略
【分析】【详解】
(1)①铅蓄电池中,负极是铅,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Pb+SO42--2e-=PbSO4;
②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放电时,消耗硫酸,溶液pH增大;反应转移2mol电子,消耗硫酸2mol,当外电路上有0.5mol电子通过时,溶液中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0.5mol;
(2)氢氧燃料电池,正极反应为O2在碱性介质中的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CH4做负极反应时,在碱性介质中生成CO32-,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
(3)A.酶是一种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变性,失去生理活性,所以该生物燃料电池不可以在高温下工作,A正确;
B.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中葡萄糖在负极反应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其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6H2O-24e-=6CO2+24H+;B正确;
C.氧气在正极得电子,其电极方程式为:O2+4e-+4H+=2H2O,消耗1mol氧气则转移4mole-,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H+会向正极移动;C错误;
D.提高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的效率;能提高葡萄糖的能量利用率,向外提高较多的电量,D正确。
正确的有ABD;
(4)由电池总反应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SOCl2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正极材料为石墨;Li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做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解析】Pb-2e-+SO42-=PbSO4增大0.5molO2+4e-+2H2O=4OH-CH4-8e-+10OH-=CO32-+7H2OABD石墨Li-e-=Li+12、略
【分析】【详解】
(1)同种物质指组成和结构都相同的物质;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①2-甲基丁烷和丁烷,结构相似,都属于烷烃,分子组成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答案为:B;
②正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二者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称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C;
③对二甲苯和1;4-二甲苯,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也相同,属于同种物质,故答案为:A;
④1-已烯和环已烷,二者的分子式相同为C6H12;但是二者的结构不同,互称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C;
(2)主链是4个碳的炔烃;3号位有1个甲基,名称:3-甲基-1-丁炔,故答案为:3-甲基-1-丁炔。
(3)根据球棍模型,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OCOH,由此写出A的分子式:C9H10O3,故答案为:C9H10O3。
(4)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OCOH;A能够发生反应的类型有:①含有酚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②含有苯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③酚羟基;酯基等能发生取代反应;故选:①②③。
(5)写出A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OCOH+2NaOH→NaOOCONa+CH3CH2OH+H2O,故答案为:CH3CH2OOCOH+2NaOH→NaOOCONa+CH3CH2OH+H2O。【解析】①.B②.C③.A④.C⑤.3-甲基-1-丁炔⑥.C9H10O3⑦.①②③⑧.CH3CH2OOCOH+2NaOH→NaOOCONa+CH3CH2OH+H2O13、略
【分析】【详解】
I.(1)由图可知;随着反应不断进行,温度逐渐下降,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本题答案为:吸;
(2)a.由图可知;A点是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反应未停止,a错误;
b.由图可知,A点是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反应仍在进行,A点速率不为零,b正确;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错误;
d.B点未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在正向进行,所以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bd;
II.(3)①由图可知;反应前4min物质x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为0.8mol-0.4mol=0.4mol,故本题答案为:0.4;
②反应前4min物质A2的变化量为0.2mol,反应速率为=0.025mol·L-1·min-1,故本题答案为:0.025mol·L-1·min-1;
③在0-4min时,A2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为=0.025mol·L-1·min-1,B2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为=0.075mol·L-1·min-1,X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为=0.05mol·L-1·min-1,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2:B2:X=1:3:2,根据原子守恒,则该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2+3B22AB3,故本题答案为:A2+3B22AB3;
④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故本题答案为:增大;
⑤在4min时加入2.4molNe;Ne不参与该反应,由于是恒容体系,对反应物浓度无影响,对反应速率也无影响,所以反应速率不变,故本题答案为:不变。
【点睛】
恒温恒容体系充入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无影响;恒温恒压体系充入惰性气体,使反应速率减小,此为易错点。【解析】吸bd0.40.025mol·L-1·min-1A2+3B22AB3增大不变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石灰水长期放置后会生成碳酸钙,可选择稀盐酸洗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2)碘易溶于有机溶剂或强碱性溶液,故可选择酒精洗涤;(3)硫不溶于水,易溶于CS2,可选择用CS2洗涤,也可以用热的烧碱溶液洗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6OH-2S2-+SO32-+3H2O;(4)长期盛强碱溶液的试剂瓶变“毛”了是强碱和SiO2(玻璃中)反应之故;无法用试剂复原。
考点:考查试剂瓶的洗涤,涉及碳酸钙、硫、碘及SiO2的性质。【解析】CaCO3+2H+=Ca2++CO2↑+H2O用酒精洗涤3S+6OH-2S2-+SO+3H2O玻璃瓶发“毛”是强碱和SiO2(玻璃中)反应之故,无法用试剂复原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弄清反应的实质及影响和的因素。
和Z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产生的速率受浓度的影响,产生的物质的量受参加反应的的物质的量的影响。
加入固体时,消耗部分的物质的量和浓度均减小,和均减小;
加入溶液时,相当于加水稀释,的物质的量不变,但浓度减小;减小,不变;
加入固体时,引入在存在的条件下与Zn反应不生成的物质的量和浓度均减小,和均减小;
通入HCl气体时,相当于加入了的物质的量和浓度均增大,和均增大。【解析】减小减小减小不变减小减小增大增大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A【分析】【详解】
在1mol·L-1氨水中,根据原子守恒,NH3·H2O、NH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mol·L-1,正确。17、B【分析】【详解】
H2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题目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18、A【分析】【详解】
高分子分离膜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可用于海水淡化、分离工业废水、浓缩天然果汁等。故正确。19、B【分析】【详解】
该装置是蒸馏装置,可以根据沸点不同分离石油,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汽油、煤油和柴油是混合物。说法错误。20、B【分析】【详解】
在原电池中,两极材料均是电子通路,正极材料本身也可能参与电极反应,负极材料本身也不一定要发生氧化反应,错误。四、实验题(共2题,共4分)21、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反应在0~4min内生成氯离子的浓度是0.010mol/L,所以平均反应速率
(2)①由于是假设该反应放热;反应过程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因此需要测量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所以需要插入温度计;
②方案I、II相比较,II中加入了少量氯化钠,所以方案II中的假设为生成的Cl-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
③由于反应中还有硫酸根离子生成,则除I、II、III中的假设外,还可以提出的假设是生成的SO42-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
④为防止氯离子对实验的干扰;则改进措施是将1mL水改为1mL0.2mol/L的NaCl溶液;
⑤反应后期反应物浓度减小,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变慢。【解析】0.0025插入温度计生成的Cl-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生成的SO42-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将1mL水改为的NaCl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实验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与乙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乙试管中长玻璃导管能起到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蒸汽倒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同时还能起到冷凝挥发出的蒸汽作用,防止与碳酸钠反应的乙酸和溶于水的乙醇导致气体压强减小,产生倒吸的作用,故答案为:导气;冷凝、防倒吸;
(2)甲试管中,混合溶液的加入时,应先将密度大的浓硫酸加入到密度小的乙醇中,待溶液冷却后,再加入乙酸,故答案为:
(3)因乙醇;乙酸受热易挥发;为防止反应物受热挥发,导致产率降低,步骤②中需要用小火均匀加热,故答案为:减少反应物的挥发,增大产率;
(4)①由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可知;实验中变量为硫酸的浓度,则由变量唯一化可知,C中乙醇的用量应与A;B相同,a为3mL,故答案为:3;
②由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可知;实验中变量为硫酸的浓度,则由A和C的硫酸浓度不同,有机层的厚度不同说明浓硫酸的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故答案为:AC;
③由题给数据可知,乙酸的物质的量为=0.035mol,乙醇的物质的量为=0.051mol,则反应中乙醇过量,反应中乙酸乙酯的产率为×100%=80%,故答案为:80%。【解析】导气、冷凝、防倒吸减少反应物的挥发,增大产率3AC80%五、推断题(共2题,共16分)23、略
【分析】【分析】
C与甲醇反应生成D,由D的结构可知C为B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生成C,则B为A发生氧化反应生成B,D中硝基被还原为氨基生成E,E与CH3CH2CH2CO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农政策扶持项目实施方案汇编
- 办公装修保洁合同范本
- 出售蜂蛹养殖合同范本
- 代理意向合同范本
- 债权抵房款合同范本
- 出地修路合同范本
- 兴业银行还款合同范例
- 人力外包招聘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例 博客
- 2025年度锅炉销售人员销售团队激励合同
- 服装厂安全生产培训
-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五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2.笔算减法 第1课时 笔算减法课件2024-2025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 2025年八省联考陕西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2025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 借款人解除合同通知书(2024年版)
- 《血小板及其功能》课件
- 沐足店长合同范例
- 《既有轨道交通盾构隧道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程》
- 初中物理22-23人大附中初三物理寒假作业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