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第10章《人体的自我调节》教案(共3节)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3/2B/wKhkGWefklyAH_geAAIEGxpy8wo901.jpg)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第10章《人体的自我调节》教案(共3节)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3/2B/wKhkGWefklyAH_geAAIEGxpy8wo9012.jpg)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第10章《人体的自我调节》教案(共3节)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3/2B/wKhkGWefklyAH_geAAIEGxpy8wo9013.jpg)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第10章《人体的自我调节》教案(共3节)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3/2B/wKhkGWefklyAH_geAAIEGxpy8wo9014.jpg)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第10章《人体的自我调节》教案(共3节)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3/2B/wKhkGWefklyAH_geAAIEGxpy8wo90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第10章《人体的自我调节》教案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分类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是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下册中的核心地位。教材从生活实例,如运动员起跑瞬间的反应,引入神经系统话题,激发学生好奇。随后系统讲解神经系统组成,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神经系统,深入剖析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借助大量图表、案例将抽象神经生理知识具象化,关联人体感知、运动等行为,为后续学习脑的高级功能、人体生理平衡维持筑牢基础,凸显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性与实用性。二、核心素养目标1.
生命观念:
(1)学生能构建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念,明白各部分协同主宰人体活动。
(2)理解神经调节对维持生命活动稳态的关键作用,形成生命活动有序协调的认识。2.
科学思维:
(1)通过分析反射弧案例、解读神经系统结构示意图,锻炼逻辑推理与归纳能力。
(2)针对神经调节异常现象提出假设、设计探究思路,培育批判性与创新思维。3.
科学探究:
(1)开展简单反射实验,提升动手实操、观察记录能力,熟悉科学探究流程。
(2)基于实验结果交流研讨,学会评价、改进实验,增强团队协作与表达能力。4.
社会责任:
(1)了解神经系统疾病危害及防治,树立关爱脑健康意识。
(2)向他人科普神经调节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与担当。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人体反应有日常感知,如遇烫缩手,但不清楚背后神经机制。他们已有一定生物学知识,会简单实验操作,可抽象思维尚在发展,理解神经系统复杂结构、反射微观过程困难。科学探究时,部分学生提问题、设计方案能力弱,需教师引导,借助直观教具辅助学习。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1)清晰阐述神经系统组成及各部分功能,让学生熟知信息传导路径。
(2)深入讲解反射概念、反射弧结构与功能,这是理解神经调节的关键。2.
教学难点:
(1)助力学生理解神经元结构与功能,以及神经冲动传导原理,将抽象知识具象化。
(2)引导学生串联神经系统各环节知识,构建完整神经调节知识体系。五、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重难点知识,搭建知识架构。
(2)实验教学法:组织反射实验,增强直观体验。
(3)多媒体辅助法:用动画、图片剖析抽象生理过程,助力理解。
(4)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神经调节热点话题,激发思维碰撞。2.
学习策略:
(1)自主学习策略:预习教材、梳理疑问,培养自主探索习惯。
(2)观察归纳策略:观察实验、图片,归纳总结生理特点与规律。
(3)合作交流策略:小组合作实验、讨论,拓展思维视野。六、教学准备1.制作精良多媒体课件,含神经系统3D动画、反射弧动态示意图。
2.准备实验器材,如小锤、膝盖模型,用于膝跳反射实验。
3.收集神经系统疾病科普资料、脑健康案例,辅助教学拓展。七、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
(1)播放一段赛车手在赛道起跑瞬间快速反应的视频,教师提问:“同学们,赛车手听到指令后能迅速起跑,大家在体育课上,听到哨声是不是也能马上行动?那人体是怎么做到这么快速反应的呢?”
设计意图:刺激场景视频抓学生眼球,抛疑问激好奇,自然引出课题。
(2)引导学生分享生活中快速反应经历,营造活跃氛围。
设计意图:分享经历拉近与新知识距离,激活已有认知,为后续学习铺垫。2.
神经系统组成讲授:
(1)展示神经系统整体结构高清图,划分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与外周神经系统,详细讲各部分功能,如脑的思考、记忆功能。
设计意图:直观图搭配讲解,助学生速认神经系统构成,明晰基础功能。
(2)提问学生各部分协同对人体活动的意义,引发思考。
设计意图:问题促思考器官协同性,加深整体理解。3.
神经元结构探究:
(1)呈现神经元放大结构示意图,细致讲细胞体、树突、轴突形态与功能,强调是神经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设计意图:微观图具象化神经元,介绍为理解神经传导打基础。
(2)组织观察,小组交流找特点后汇报,强化认识。
设计意图:观察交流培养能力,汇报汇集体智慧。4.
膝跳反射实验:
(1)分发膝盖模型、小锤,说明实验目的:体验简单反射。讲步骤与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亲手实验激兴趣参与度,明任务启探索。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现象,教师巡视指导,纠偏差。
设计意图:分组实操培合作与动手,巡视保规范准确。
(3)小组汇报结果,教师结合动画演示真实膝跳反射,总结反射概念。
设计意图:汇报聚成果,动画助深化,总结梳知识。5.
反射弧结构详解:
(1)依据实验与动画,详细讲反射弧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及运作流程。
设计意图:结合铺垫深入讲,让学生透悟反射机制。
(2)提问学生各部分受损的影响,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对比提问考知识,强化生理过程理解。6.
神经调节意义阐述:
(1)引导思考:神经调节只为快速反应?提问题启下一环节。
设计意图:问题过渡衔知识链,引拓展思考。
(2)讲神经调节能维持内环境稳态、协调身体活动,举实例,如体温调节。
设计意图:实例讲解完善体系,让学生明深层次意义。7.
知识整合与深化:
(1)引导回顾神经系统、神经元、反射、反射弧、神经调节意义,绘思维导图,梳脉络。
设计意图:思维导图助整合,强体系认知,深理解。
(2)抛反射异常案例,如膝跳反射消失,组讨论病因、影响及防治,强应用。
设计意图:案例讨论考运用,培解决问题能力,增健康意识。8.
健康科普与社会责任:
(1)分享神经系统疾病防治科普资料,用图、数据展示。
设计意图:直观资料冲认知,凸健康主题,引重视。
(2)组织讨论向身边人科普知识,撰宣传语,培担当。
设计意图:讨论撰激发责任感,练表达实践,促传播。9.
课堂总结:
(1)邀请学生总结神经调节关键知识点,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自由发言活记忆,练表达,映收获。
(2)教师补强调重点,如反射弧原理、脑健康要点,巩固认知。
设计意图:教师补完善,强关键内容,保效果。10.
作业布置:
(1)让学生制作神经调节知识手抄报,创意呈现要点。
设计意图:手抄报巩固,练动手创意,拓科普能力。
(2)完成课本对应练习题,夯实基础点。
设计意图:书面练习强掌握,查漏补缺,固课堂学。八、板书设计《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板书
1.神经系统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2).外周神经系统
2.神经元
(1).细胞体
(2).树突
(3).轴突
3.反射
(1).膝跳反射实验
(2).反射概念
4.反射弧
(1).感受器
(2).传入神经
(3).神经中枢
(4).传出神经
(5).效应器
5.神经调节意义
(1).协调活动
(2).维持稳态
6.健康关联
疾病防治九、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情境导入吸睛,但部分学生对神经元结构理解难,后续需增通俗解释。膝跳反射实验有小组操作不规范,实验预习指导要强化。知识整合时,学生思维导图质量不一,日后多给范例。健康科普部分,宣传语撰写缺深度,后续供模板启发。整体达成部分教学目标,后续优化各环节。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课时眼与视觉课题眼与视觉授课人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属于教学过程中比较难的一个环节,知识性和理论性都比较强,学生不容易理解。虽然学生对“眼睛”这一名词十分熟悉,但对眼睛这一器官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却知之甚少。而且,眼球的结构非常复杂,有关的名称繁多,学生不好记忆,也不好理解,瞳孔和晶状体的动态变化,学生难以想像。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光线的传播看不见,也摸不着,学生不好理解。素养目标生命观念:①说出眼球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②描述视觉是如何形成的。③说出常见视觉异常情况的原因及矫正方法。科学思维:发展用科学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探究实践:①对比眼睛和相机的结构示意图,提高对比观察、类比思考的能力。②通过观察同桌的眼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对眼睛各个部分作用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态度责任:养成关爱眼睛健康,安全卫生用眼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①说出眼球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②描述视觉是如何形成的。③说出常见视觉异常情况的原因及矫正方法。教学难点描述视觉是如何形成的。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程导入【猜物游戏】出示一个用布遮盖的小纸箱,里面放一个苹果。邀请三位同学分别通过手摸、耳听和眼看来判断箱子里的东西。【提问】①三个同学分别通过哪种器官认识这个物体?②当我们看到一桌热腾腾的饭菜时,我们还会用到哪些器官?【讲述】人体有很多的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的刺激,那么,通过刚才的游戏可知,能够最快、最准确感知事物的器官是眼睛。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据统计,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以上来自眼睛。因此,眼睛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展示图片】眼睛。【过渡】但是,你知道这双美丽的眼睛内部是什么样的?你又是怎样通过眼睛观察到外界事物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思考、回答]手、耳、眼。鼻子。新课展开活动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1.观察同桌的眼睛
【观察】老师组织学生观察同桌的眼睛,并说出结构。【讲述】眼睑、睫毛、泪器、眼肌等结构都是眼睛的一些附属结构,眼睛的最主要部分是眼球。【提问】那么眼球由哪几部分结构,每一部分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2.探究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活动】观察眼球的结构模型眼外肌眼外肌视神经眼外肌眼外肌视神经教师提示:①眼球壁三层结构由外到内的层次顺序。②角膜与巩膜、虹膜与睫状体及脉络膜的位置关系。③睫状体与晶状体的连系方式。④视网膜位置及与视神经相连接的部位。⑤晶状体、玻璃体的位置关系。⑥晶状体的形态特征。【讲述并展示】【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00前五自然段,了解眼球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并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点。【总结】【展示图片】眼球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提问】眼球和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在结构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你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吗?【讲述】视网膜和底片相似、光圈和瞳孔相似、调教圈和睫状体相似、镜头和角膜相似。光是直线传播的,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缩小的。活动二视觉的形成【过渡】相机成像的原理和眼球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那么眼球到底是怎样形成物像的?视觉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出示图片】【讲述】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提问】我们的视觉最终是在哪里形成的?在视网膜上吗?【讲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视网膜是成像的部位。【展示图片】猫的瞳孔调节图片。【提问】猫的瞳孔有什么不同?【讲述】猫能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提问】人的瞳孔也能这样吗?瞳孔的调节由眼的哪部分控制?【引导探究】拉住窗帘,利用手电筒,在明、暗两种不同环境下观察同桌瞳孔的变化。【提问】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②为什么无论较近还是较远的物体,正常人都能看清?③当一个人从低头看书到抬头望向远方时,他的晶状体曲度如何变化?【出示图片】【讲述】人的瞳孔和猫的相似。虹膜调节进入瞳孔光线的多少,避免视网膜受到强光刺激而损伤或因光线暗,而看不清物体。正常人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小,当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会使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就会在视网膜上成像,因而可以看清物体。活动三近视和远视【交流】请患近视和远视的同学谈看物体的特点、感受。【提问】那么近视眼和远视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如何矫正呢?【出示图片】【讲述】近视眼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由于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使进入眼内的光在视网膜前方成像,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视眼多因眼球的前后径过短,使进入眼内的光在视网膜后方成像,因而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所以,根据透镜折射光线的道理,配戴凹透镜能矫正近视眼,配戴凸透镜能矫正远视眼。【提问】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近视?【讲述】预防为主,课间适当休息自己的眼睛,认真做好眼保健操,让我们每一人都能拥有一双美丽明亮的眼睛。【观察、回答】眼睑、睫毛、泪器、眼肌、眼球。【观察、交流】【阅读】【思考、回答】【观察、思考】【观察、思考、回答】光线进入眼球的路径,理解视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观察、回答】猫的瞳孔大小不同。【思考、讨论】得出瞳孔变化的原因。讨论、思考,得出结论。谈近视给自己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不便。观察并掌握近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谈要做到“三要”、“四不看”。课堂小结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视觉的形成;眼的保健。板书设计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课时眼与视觉一、眼球的结构及功能内膜——视网膜:有感光细胞,是光感受器内膜——视网膜:有感光细胞,是光感受器眼球壁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外膜中膜角膜:可透光巩膜:保护、支持眼球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虹膜:中间有瞳孔,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的量脉络膜:使眼球成为暗室(凸透镜,有弹性)眼球二、视觉的形成三、眼的卫生保健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阅读、观察图片、活动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探究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了一些比较抽象而难以解决的问题。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2课时耳与听觉及其他感觉器官课题耳与听觉及其他感觉器官授课人学情分析在前面学习了“眼与视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耳与听觉”,对学生来说容易些。学生对“耳朵”这一名词十分熟悉,但对耳朵这一器官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却知之甚少。而且,耳朵的结构非常复杂,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声波的传播看不见,也摸不着,学生不好理解。素养目标生命观念:①说出耳朵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②描述听觉是如何形成的。③说出常见视觉异常情况的原因及矫正方法。科学思维:发展用科学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养成关爱耳朵健康,安全卫生用耳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①说出耳朵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②描述听觉是如何形成的。教学难点描述听觉是如何形成的。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程导入【展示图片】【提问】三张图片分别通过哪种器官感受?【讲述】耳是听觉器官,能够感知外界的声音,耳的结构也就主要表现出与接受声音刺激相适应的特征。【观察图片、思考】新课展开活动一耳的结构和功能1.活动:观察同桌的耳朵【观察】老师组织学生观察同桌的耳朵,并说出结构。【展示图片】耳朵。【讲述】耳郭、耳道等结构是耳的一些附属结构,但不全面。【提问】那么耳由哪几部分结构构成,每一部分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2.耳的结构和功能【展示】观察耳的结构模式图【提问】耳的结构有什么?各个结构的功能是什么?【总结】【活动】用手掌拖住耳郭后面或塞住外耳道,分别有什么感受?【讲述】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有传送声波的作用。【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03的文字,了解眼球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小游戏】请8位同学分别扮演耳的结构(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听小骨、耳蜗、前庭、半规管),分别说出其功能,并说出其属于哪个结构(外耳,中耳或内耳),并把纸条粘在对应的结构后面。【总结】活动二听觉的形成【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的反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吗?【复习】反射的过程: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形成感觉)→传出神经→效应器。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光线→眼(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提问】那么听觉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学生推理。【播放视频】听觉的形成。【总结】①听觉的大致形成过程:外界声波→耳(耳蜗)→位听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②活动三耳的卫生保健【播放视频】邰丽华的千手观音。【讲述】邰丽华的千手观音中的表演者,都是耳聋患者。其中的邰丽华是内耳药物中毒导致的耳聋。耳所接受的声音并非都是悦耳动听的,有些声音会影响耳的听觉功能,甚至会损伤耳的结构和功能。巨大的声响可能会导致鼓膜破裂,引起听力丧失,长期使用耳机也会导致听力减退。【提问】生活中,我们如何保护耳朵?【讲述】原来噪音干扰、少戴耳机等。活动四其他感受器【提问】当我们看到一桌热腾腾的饭菜时,我们会用到哪些器官?品尝这桌饭菜时,我们还会用到哪些器官?【展示图片】鼻子和舌头。【讲述】当空气中分布着某些有气味的物质时,我们用鼻吸气就可能感受到气味的存在,这就是嗅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作嗅黏膜,这里的嗅细胞受到某些挥发性物质的刺激就会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嗅神经传入大脑皮层而引起嗅觉。【展示图片】【讲述】当能够溶解在唾液中的某些物质接触舌面时,往往会使我们感觉到某种味道,这就是味觉。味觉感受器叫作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上表面,特别是舌尖和侧缘。用干净的棉球把舌尖揩干后,随即把几粒食糖放上去,这时不会感到有甜味;若把糖粒溶在少量水里,将糖的溶液滴在舌尖上,则立即感到有甜味。【展示图片】【提问】舌头能尝到几种味道?【讲述】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酸、甜、苦、咸。辣味不属于。【提问】夏天用手拿出一瓶冰箱里的饮料,感觉如何?【讲述】当我们接触的外界物体(也包括空气和水)的温度发生变化,使皮肤和黏膜的温度也发生变化时,我们就会觉得“冷了”或“热了”,这就是温度觉,包括温感受器和冷感受器。当我们身体的一定部位,特别是像手指、口唇、舌尖、鼻尖等处与外界物体接触时,都会不同程度地感觉到物体的存在,甚至可能对物体的形状、硬度、光滑程度等情况作出一定判断,这就是触觉。【观察、回答】耳郭、耳道。针对展示的图片仔细观察,讨论,并在班上交流。代表学生回答。【回答】声音变大了。听不见了。活跃、积极。【回忆】类比学习针对展示的、视频,仔细观察,理解视觉是怎样形成的。感知耳朵的重要及保护耳朵的必要性。【思考、回答】【回答】鼻子、舌头。听老师讲解。【回答】五种。酸甜苦辣咸。凉快。课堂小结耳的结构及功能;听觉的形成;耳的保健;其他感受器。板书设计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2课时耳与听觉和其他感受器一、耳的结构及功能二、听觉的形成三、耳的保健四、其他感受器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阅读、观察图片、活动、类比推理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探究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了一些比较抽象而难以解决的问题。第3节激素调节课题激素调节授课人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某些激素的调节功能,从而对激素调节的主要特点有所理解。结构虽然比较抽象,但对于一些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症展示,学生的兴趣非常高,要合理利用这一点,展开教学。素养目标生命观念:①说明分泌的含义、激素的概念。②掌握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③说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性激素的产生部位、功能和异常症状。科学思维:通过课堂阅读并进行总结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实践:通过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症,归纳出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态度责任;感悟人体结构的精巧、珍爱生命。教学重点说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性激素的产生部位、功能和异常症状。教学难点说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性激素的产生部位、功能和异常症状。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程导入【展示图片】奇怪的兄弟。【提问】为何会有这样的奇特现象?【讲解】激素的原因【提问】什么叫激素?人体中还有哪些种类的激素?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节——激素调节学生对所给材料进行讨论,尝试自己给相应名词作出解释。新课展开活动一内分泌和激素【展示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内分泌系统的挂图,并说明它的组成。【阅读】请同学阅读课本P109内容,介绍有关概念。【讲述】①分泌:细胞将其合成的物质释放出来。②腺: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组织或器官。③外分泌腺:具有导管,将细胞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如:唾液腺、胃腺等。④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中,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如:垂体、肾上腺、性腺等。⑤内分泌系统:由各种内分泌腺组成的系统。⑥激素:在人体内,由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特点:含量极其微少,作用显著,不可缺少。每种激素也存在专门的作用部位。活动二生长激素【讲述】正常人的内分泌系统进行正常工作,都可以正常的分泌激素。【提问】我们刚才说过激素的量在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的含量是非常少的。这个量也是非常严格的。是不能少也不能多的(人体就是这样精确),量上出了问题会出现什么后果?【展示图片】垂体结构及因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病症图。【阅读】请学生阅读课本P110生长激素的内容。【提问】①生长激素的产生部位?②生长激素对人体的影响?【总结】垂体产生生长激素,并促进身体生长。生长激素对人体的影响,如下:活动三性激素【展示】①舞蹈演员金星、篮球运动员郑海霞照片。②影视剧中太监“女性化举止”的视频。③男性和女性性腺的结构和功能。【阅读】请学生阅读课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杨酸产品的直播带货与社交媒体的结合
- 用户体验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 现代艺术在商业广告中的创新表达
- 班级氛围对提高成员满意度的实践研究
- 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教育与普及
- 医疗护理医学培训 医院保洁员培训课件
- 医疗护理医学培训 一例多发伤个案护理课件
- 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多元化风格与市场反应
- 现代高层办公楼的智能设计与舒适体验
- 6《9的乘法口诀》(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5年三人合伙投资合作开店合同模板(三篇)
- 2025年合资经营印刷烟包盒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试题 化学 含答案
-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试题 生物 含答案
- 高考日语阅读理解练习2篇-高考日语复习
- 2025年湖南省通信产业服务限公司春季校园招聘76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电影之创战纪》课件
- 印刷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 NB/T 11536-2024煤矿带压开采底板井下注浆加固改造技术规范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五年级(上)英语寒假作业(一)
- 【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义务教育教材内容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