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运动的描述(新高考原卷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运动的描述(新高考原卷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运动的描述(新高考原卷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运动的描述(新高考原卷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运动的描述(新高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质点参考系

1.(2024杭州•期末)如图所示为杭州亚运会女排决赛的比赛场景,中国女排成功卫冕亚运冠军。以

下可将排球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排球的运动轨迹B.研究排球的发飘球技术

C.判断排球是否擦网D.判断排球落地点是否出界

2.(2024株洲•期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存在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

B.地球任何时刻都不可以看成质点,因为地球太大了

C.研究火车从长沙到达北京的时间可以将其看成质点

D.如果研究的对象非常小就可以看成质点

3.(2024浙江•期末)研究小明在沿江跑所跑过的路程时,将他看做质点,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A.理想模型法B.微元法C.控制变量法D.极限法

4.(2024广州•期末)一架无人机在某次测试中往返共飞行了1000km,用时120min,这两个数据分

别指()

A.路程、时刻B,路程、时间C.位移大小、时间

第1页共7页

考点二时间位移

5.(2024红河•期末)《镜花缘》第79回中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一阵

大风,把咱家院内的一口水井吹到篱笆墙外去了0”关于上文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篱笆墙在风中运动的形态变化时可以将篱笆墙看成质点

B.文中的描述“几天”对应的是一个时刻

C.以大地作为参考系,水井是运动的

D.以篱笆墙作为参考系,水井是运动的

6.(2024沈阳•期末)下列有关质点、参考系、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神舟十七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之后的着陆轨迹时,不能将它视为一个质点

B.蜂鸟的体积很小,所以研究蜂鸟扇动翅膀的动作时,可以将它视为一个质点

C.研究运动的物体时,选择不同物体作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都是一样的

D.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

这里的“5月3日17时27分”指的是时刻

7.(2024杭州•期末)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长征二号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发射升空,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经过9个多

小时,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天和核心舱(核心舱距离地面近

400km)径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18时22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入驻“天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3年5月30日6时42分”代表时间

B.神舟十六号飞船升空到对接的路程为400km

C.神舟十六号飞船在与核心舱对接的过程中,不能视作质点

D.神舟十六号升空过程中,以景海鹏为参考系,朱杨柱、桂海潮都向上运动

考点三速度

8.(2024朔州•期中)如图所示为我国海警开展的巡航活动路线图,我国海警船从/港出发先向东

直线行驶一段距离到达8处,然后向北行驶一段距离后到达小岛C处,共历时4小时。已知小岛在

/港北偏东100km处,4C连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为60。,则该过程中海警船()

第2页共7页

二,东

A.路程为100km

C,平均速率为25km/hD,平均速度大小为25km/h

9.(2024成都•期末)某高速公路自动测速装置如图甲所示,雷达向汽车驶来的方向发射脉冲电磁波,

相邻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人当雷达向汽车发射电磁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在接收

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第二个尖形波。根据两个波在显示屏上的距离,可以

计算出汽车至雷达的距离。显示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心人马的意义,结合光速。,则汽车车速

为()

・雷达

-c8+,2)ccgjD丫=2乩-0

10.(2024台州•期末)中国队在东京奥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比赛中跑出37秒79的成绩,使中国

队获得首枚奥运会男子田径接力奖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米”指的是位移大小

B.“37秒79”指的是时间间隔

C.获得冠军的接力队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一定最大

D.研究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11.(2024辽宁•期末)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

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次探月工程,

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首次获取月背

的月球样品并顺利返回。如图为某次嫦娥六号为躲避陨石坑的一段飞行路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第3页共7页

A.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研究嫦娥六号着陆过程的技术时可以把它简化成质点

C.嫦娥六号由图中。点到8点的平均速率一定大于此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D.嫦娥六号变轨飞向环月轨道的过程中,以嫦娥六号为参考系,月球是静止不动的

考点四加速度

12.(2024赤峰•期末)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加速度为零,速度也一定为零

C.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D,速度改变越快,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13.(2024秦皇岛•期末)在物理学中,速度变化的快慢定义为加速度a,而加速度变化的快慢被定

义为;我国力学界已采用“加加速度”这一中译名,用)表示加加速度,即广,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与成正比,与4成反比B./的方向总是与的方向一致

C.若某运动物体的)是正值,则该物体的速度增大

D.若某运动物体的)增大,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增大

14.(2024泰安•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用x-t图像研究无人机从地面启动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

图像中。。段为抛物线,其方程为国=g,乃段和cd段为直线,其直线方程分别是:匕=4/-8,

%=26-2%则无人机()

A.在。点对应的位移为8m

B.在炉段的速度变化量为6m/s

C.在秋段的加速度方向先向上后向下

D.在cd段减速上升

15.(2024德阳•期末)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的变化一定越来越大

第4页共7页

C.速度方向为负,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也为负D.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也为正

16.(2024长沙•期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宁,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

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的定义式

为/=乜二\其中%和匕分别表示某段位移x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

X

4<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0且保持不变,贝I」“逐渐减小

B.若。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的速度为星!竺

C.若N不变,则物体在位移中点处的速度比笥”小

D.若。不变,则/也一定不变

17.(2024桂林•期末)根据下列四幅图片中所描述的物体运动过程信息,可以判断出物体加速度最

大的是()

甲乙丙T

A.甲图中我国“歼20”战斗机在空中以600m/s的速度匀速飞行

B.乙图中我国“永久”牌自行车从静止开始下坡经过4秒速度变为12m/s

C.丙图中我国096“唐”级核潜艇沿直线进入军港,速度在2分钟内从36km/h减速到0

D,丁图中动车行驶进入桂林站,速度在10秒钟内从72km/h减速到0

18.(2024上饶•期末)加速度的概念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建立的概念之一,是在400多年前伽利略

对落体运动的研究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关于加速度和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

B,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一定大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

D.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优选提升题

第5页共7页

19.(2024北京•期末)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B.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M的任意时刻速度大小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率相同

20.(2024西宁•期末)如图,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A、B,A、B间距离为£=30cm。为

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一宽度为1=1cm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加速度通过

光电门A、B。现记录了遮光条通过两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0.010s、0.005s,滑块从光电门

A到B的时间为0.200s。则下列正确的是()

遮中条j^B

滑块

A.滑块经过A的速度为1cm/sB.滑块经过B的速度为2cm/s

C.滑块的加速度为5m/s2D.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3m/s

21.(2024沈阳•期末)甲、乙两同学计划从/地到3地,手机导航软件推荐了两条路线,如图所示,

其中路线1长于路线2,甲沿路线1到达B地,乙沿路线2到达3地,甲比乙先到.从A地到B

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运动的位移是相同的

B.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C.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运动的平均速率是相同的

第6页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