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218-2022 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技术规范_第1页
DB50T 1218-2022 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技术规范_第2页
DB50T 1218-2022 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技术规范_第3页
DB50T 1218-2022 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技术规范_第4页
DB50T 1218-2022 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35.240.01CCSL79DB50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50/T1218-2022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的一般要求 5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6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的技术及功能要求 DB50/T1218—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云厕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归口并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云厕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信息通信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麻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利龙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宇洁环卫设施有限公司、上海德孟电子系统有限公司、重庆市人工智能学会、重庆渠之源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等。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瑞麟、易国键、陈晓荣、曹龙汉、冉奇、陈国荣、罗再谦、廖宇星、文宇、刘先阳、丁国辉、蔡坤、曹欣、李渝、李人杰、李淋、姜南、黄东、徐勇军、黄河清、张博为、王彬、曾春、杨嘉、陈震宇、罗雪娟、张志远、王婷、张艳。1DB50/T1218-2022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的一般要求、组成及结构、技术及功能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建设、管理和应用,其它公共厕所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7217-2021公共厕所卫生规范CJJ14-2016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T312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CJJ/T545-2021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标准YD/T3492视频监控系统网络安全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CJJ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公共厕所publictoilet在道路两旁或公共场所等处设置的供公众使用的厕所。[来源:CJJ14-2016,2.0.1,有修改]3.2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intelligentsystemofpublictoilet由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等技术汇集而成的,以实现公共厕所设施智能管理、服务智慧化、运维自动化所构成的系统。3.3特殊人群智能服务设施Intelligentservicefacilitiesforspecialpopulation用于辅助残障人士、老年人、孕妇、母婴等特殊人群如厕的相关智能设施。4一般要求2DB50/T1218—20224.1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遵循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标准、规范,集成环保、节能的智能技术,为城市公共厕所使用、管理与安全运行提供支持。4.2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应符合当地市容环卫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4.3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建设内容应融入上级平台或系统,实现与上级平台或系统的业务对接。4.4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数据交换应具备向上级平台推送智慧公厕数据的功能,数据交换接口应符合CJJ/T545-2021第6章的规定。4.5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的配置应按照CJJ14规定的厕所等级进行。5组成及结构5.1系统组成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由基础智能设施、智能节能设施、智慧公众服务分系统、智慧运营管理分系统等部分组成,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基础智能设施包括厕间智能监测、环境监测、环境调控、资源消耗监管、安全防范子系统及特殊人群智能服务设施、智能卫生消杀设备、多媒体信息交互设备、管理与集成控制子系统等;b)智能节能设施包括智能节电、智能节水等;c)智能公众服务分系统包括信息发布子系统和移动端自助查询子系统等;d)智慧运营管理分系统包括公厕基础信息、公厕运行信息、消耗品管理、设备自检管理、日常保洁管理、异常情况管理、人员考勤管理、公厕监督管理及环卫移动端管理等功能。5.2系统结构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宜采用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和应用层的四层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3数据上报智慧运营管理多源数据云平台通信协议及控制(协议栈)厕间占用环境监测资源消耗监测(1~N公共厕所)人流量监测运营监测6功能及技术要求6.1基础智能设施6.1.1.1厕间智能监测子系统应按表1进行配置。6.1.1.3厕间动态调整系统应根据男6.1.2.1环境监测子系统应按表1进行配置。6.1.2.2环境监测指标的应至少符合以下参数要求:a)温度监测指标测量范围:0~50.0℃;b)相对湿度指标测量范围:10%~100%RH;c)烟雾指标测量范围:50~10000ppm;e)硫化氢浓度测量范围:≥1404DB50/T1218—20226.1.3环境调控子系统6.1.3.1环境调控子系统应按表1进行配置。6.1.3.2公共厕所内空调、新风系统、除湿机和自动除味装置等设备宜与空气检测仪进行联动,自动调节公共厕所内空气质量,并应满足GB/T17217-2021中的卫生学评价指标与阈值要求。6.1.4资源消耗监管子系统6.1.4.1资源消耗监管子系统应按表1进行配置。6.1.4.2应对公共厕所的用水、用电进行实时监测,用量异常时发出提示。6.1.4.3应对公共厕所用纸、洗手液进行实时监测,用量不足时发出提示。6.1.5安全防范子系统6.1.5.1安全防范子系统应按表1进行配置。6.1.5.2应能统计人流量,当人流量超出预设值时进行报警提示。6.1.5.3应具有一键紧急呼叫功能,提示工作人员处置。6.1.5.4应对用水、用电安全进行监测,异常时发出报警,提示工作人员查看。6.1.5.5视频监控布置应充分考虑隐私保护要求,且满足YD/T3492的相关要求。6.1.5.6应设置化粪池安全监测系统,宜与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信息相连,数据共享。6.1.6特殊人群智能服务设施特殊人群智能服务设施应按表1进行配置。6.1.7智能卫生消杀设备智能卫生消杀设备应按表1进行配置。6.1.8多媒体信息交互设备多媒体信息交互设备应按表1进行配置。6.1.9管理与集成控制子系统6.1.9.1管理与集成控制子系统应按表1进行配置。6.1.9.2应对厕所内的各传感器和执行单元的数据进行汇聚、解析、转换与存储,实现与公共厕所智慧运营管理分系统互联,完成数据交换。6.1.9.3应具备与上级平台或系统对接的功能。DB50/T1218-2022表1基础智能设施配置表1●●●2●●●3统◎○○4●●●5●◎○6●◎○7●◎○8●◎○9●◎○●◎○●◎○◎○○●◎○●●●●●●●◎○●◎○●●●●●●●●●●●●●●●●○○●●●◎○○◎○○●●●●●●●●◎●◎○○○○●◎○●●●6DB50/T1218—20226.2智能节能设施6.2.1智能节电设施6.2.1.1智能节电设施应按表2进行配置。6.2.1.2智能灯光控制子系统应具有夜间模式、白天模式、节能模式,光照度应符合以下要求:a)白天无人时段光照度区间范围:≧75lx;b)夜晚无人时段光照度区间范围:≧50lx;c)白天有人时段光照度区间范围:≧150lx;d)夜晚有人时段光照度区间范围:≧100lx。6.2.1.3应优先选用节能设施,宜采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绿色清洁能源。6.1.10智能节水设施6.1.10.1智能节水设施应按表2进行配置。6.2.2.2宜采用水能自发电节水系统。表2智能节能设施配置称1●◎○2◎◎○3●◎○4◎◎○6.2智慧公众服务分系统6.2.1智慧公众服务分系统应按照表3进行配置。6.2.2智慧公众服务分系统应支持固定信息发布屏、移动端等多种载体信息发布途径。6.2.3智慧公众服务分系统的公厕引导、问题投诉、意见建议等公众服务功能应符合CJJ/T312的要求,融入上级平台或系统。表3智慧公众服务分系统功能配置表1●●●2●●◎3●●●4●●●5●◎◎6●●●7DB50/T1218-2022表3(续)7●◎◎8◎○○9●●●●●●6.3智慧运营管理分系统6.3.1智慧运用管理分系统应按照表4进行配置。6.3.2公厕信息应包括基础信息和运行信息,其中公厕基础信息应满足CJJ/T545的要求。6.3.3公厕运行信息应包括公共厕所开放时间、如厕流量、设施完好率、空气质量,监测用水、用电、厕所用纸、洗手液等物品消耗量、公厕管理人员姓名及人数、保洁方式(机械/人工)、保洁频次、各项安全指标、服务质量评价等运行中产生的信息。6.3.4消耗品管理功能包含自动统计消耗品如厕用纸、洗手液、消毒液、马桶坐垫纸等用品的使用量。6.3.5设备自检管理功能应展示设备异常自动上报信息。6.3.6日常保洁管理功能应实现公厕保洁作业情况在线管理及动态监控,支持根据清洁计划及保洁人员到岗信息,通过智能显示终端或移动设备发送提醒。6.3.7异常情况管理功能应管理空气质量异常、光照情况异常、用水用电异常、消耗品不足、设施损坏、求助呼救、设备远程报修等问题,且根据需要上传有关数据。6.3.8环卫移动端管理宜具有保洁人员管理、日常作业管理以及管理人员远程监控等功能。6.3.9智慧运营管理分系统应对接以下子系统及上级平台: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