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A版高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A版高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A版高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A版高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A版高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版高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3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并与DNA结合B.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和鉴定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原理:秋水仙素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细胞不能正常分裂2、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形、黄色皱形、绿色圆形、绿色皱形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形豌豆与纯种绿色皱形豌豆B.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3、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Tz噬菌体感染菌体后,会导致菌体裂解B.经诱变育种可获得胰岛素高产菌株C.其遗传物质中只含有4种碱基D.为T2噬菌体增殖提供场所.原料和酶4、对比同一个体中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和后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相同5、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都将逐渐下降B.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C.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叶片的呼吸强度一定比乙低D.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CO2的能力较乙低6、关于植物激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脱落酸可用于麦田除草B.赤霉素可用于传统方法生产啤酒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D.细胞分裂素处理雌花获得无子番茄7、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自由交配,其子代中灰身杂合子的比例是()A.25%B.32%C.50%D.64%8、【题文】植物细胞工程中不属于常用的试剂或工具是A.聚乙二醇B.纤维素酶和果胶酶C.高压灭菌锅D.CaCl2溶液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西瓜果形有圆形;扁盘形、长形;果肉有红色和黄色.为研究西瓜的果形和果肉颜色的遗传规律,某小组做了如图实验.请回答:

。实验1实验2P黄色长形×红色长形P黄色圆形×红色圆形↓↓F1黄色长形F1黄色扁盘↓⊗↓⊗F2F227黄色扁盘:18黄色圆形:9红色扁盘:6红色圆形:3黄色长形:1红色长形(1)西瓜是雌雄异花植物,在进行杂交实验时,可避免____的麻烦.

(2)西瓜果肉红色对黄色呈____(显性/隐性).

(3)西瓜的果形由____对等位基因决定,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___.

(4)实验2中F2的黄色圆形南瓜中,纯合子占____.

(5)实验1的F1与实验2的F1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是____.10、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请回答:

(1)黑色和棕色哪种毛色是显性性状?____.

(2)若用B与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与隐性遗传因子,写出上述两头黑牛及子代棕牛的遗传因子组成____、____.

(3)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一头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____.若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了一头黑色子牛;

该子牛为纯合子的可能性是___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____

A.纯种黑牛B.杂种黑牛C.棕色牛D.以上都不对。

(4)若用X雄牛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共产生20头子牛,若子牛全为黑色,则X雄牛的遗。

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___;如果子牛中10头黑色,10头棕色,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___;若子牛中14头为黑色,6头为棕色,则X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____.11、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

(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____,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____,胡萝卜素是____(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鲜活的岩藻干燥.

(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____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___.12、(2014•江苏模拟)请回答有关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有关问题.

(1)从保持生物多样性分析,我国保护藏羚羊的目的是为了保护____多样性和____多样性.

(2)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____.

A.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B.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C.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D.种群内的基因突变朝着抗药性发展。

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

(3)使用杀虫剂期间,R基因频率升高是____的结果.

(4)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___.

(5)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__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___.

(6)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原因是____.13、回答下列有关遗传问题.

图A;B分别为某假想动物S(2n)雌雄个体的部分基因分布图;C、D、E为异常个体的基因分布图.

假设雌雄个体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完全连锁;缺少整条染色体的生殖细胞致死;但个体不致死,其他变异类型均不致死.有关染色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见表.

。2号染色体X染色体MmNnLl体大体小奔跑快奔跑慢花斑棕色(1)具有A、B基因型的雌雄个体交配,得到花斑体色体大奔跑快的个体的概率为____;得到花斑体色体大奔跑快且能稳定遗传的概率是____.

(2)C个体的变异发生在____分裂;D个体的变异发生在____分裂中,因为____.

(3)E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E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____.

(4)若只研究常染色体遗传,且不考虑三条染色体移向同极的情况,C个体与正常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

(5)B与D个体交配,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

A.花斑体大奔跑快:花斑体大奔跑慢:棕色体小奔跑快:棕色体小奔跑慢=1:1:1:1

B.花斑体大奔跑快:花斑体大奔跑慢:棕色体大奔跑快:棕色体大奔跑慢=3:3:1:1

C.花斑体大奔跑快:花斑体大奔跑慢:棕色体大奔跑快:棕色体大奔跑慢=1:1:1:1

D.花斑体大奔跑快:花斑体大奔跑慢:棕色体小奔跑快=1:2:1.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有DNA.____(判断对错)15、细胞分化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____(判断对错)16、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17、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18、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的分裂是由于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牵拉造成T.正确F.错误19、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一定是二倍体.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作答题(共1题,共8分)20、33、(每空2分,10分)Ⅰ、长期以来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始终是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细胞工程技术和胚胎工程技术为优良种畜的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下面是科学家快速繁殖良种奶牛的两种方法,请据图回答:(1)在试管牛E和克隆牛G的培育过程中都必须用到的两项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作用激活次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3)图中克隆牛G并非是对体细胞核供体牛C100%的复制,其主要原因是。(4)形成重构卵时应选用____期的卵母细胞,去掉其细胞核的原因是。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4题,共20分)21、图一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二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____.它区别于另一种细胞的结构有____.

(2)图1中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____]____.

(3)图2中结构⑨的膜上附着的很多“小黑点”是____,是____的场所.

(4)图1中细胞呼吸的主要细胞器是[____]____,③的名称是____.

(5)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图2中②表示的____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6)图2中①代表____.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____.22、脂质合成的车间为____.23、(2013秋•玉田县校级月考)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I;COPII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生物膜系统的结构组成除了包括有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外,还包括____.

(2)溶酶体起源于乙____(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____;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3)如果用3H标记合成该分泌蛋白的氨基酸,则标记物质在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应是____(用箭头和结构名称填写;不考虑该细胞吸收氨基酸的过程).

(4)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甲____(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____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5)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的功能.24、如图(一)为某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二)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二)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括号中填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一)中①表示的细胞器是____;④表示的细胞器是____.

(2)图(二)的a-h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结构是____,它的骨架是____.

(3)图(二)的a-h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____(填字母),c结构上的⑥是____.

(4)若图(一)是浆细胞,其分泌物是____,与其他没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相比较,浆细胞的a-h中数目一定较多的细胞器是____(除c以外).

(5)图(二)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____.(请填写字母)

(6)如果图(一)细胞具有明显的b结构,则该细胞是否会出现g的现象?____,原因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试题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开,并与DNA结合,A错误;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所得到的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其中橙黄色距滤液细线最远,B正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鉴定DNA时需要进行水浴加热,但检测蛋白质不需要水浴加热,C错误;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察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B2、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否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及实质。【解答】【解析】【答案】A3、B【分析】试题分析:T2噬菌体感染细菌,会导致菌体破裂,A正确;获得人胰岛素高产菌株需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的DNA中,B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遗传物质为DNA,一共有4碱基,分别是A、T、C、G,C正确;T2噬菌体增殖的模板是由噬菌体自身提供的,细菌提供了原料、酶、场所等,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肠杆菌的利用,意在强化学生对大肠杆菌的认识与理解。​【解析】B4、D【分析】【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

。比较项目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减I前的间期减I前的间期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与四分体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分离与组合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的。

行为中期位置赤道板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断裂后期减II后期减II后期【解析】【解答】解:A;有丝分裂中期DNA分子数目为体细胞的2倍;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DNA分子数目和体细胞相同,两者染色体行为相同,都为着丝点排布于细胞中央,A错误;

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和正常体细胞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二分之一,DNA分子数目也不同,染色体行为相同,B错误;

CD;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2倍;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正常体细胞相同,DNA分子数目不相同,染色体行为相同,都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C错误;D正确.

故选:D.5、A【分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根据题意分析:不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不一定相同.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CO2,在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CO2.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析】【解答】解:A、由于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体积、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室中的CO2越来越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下降直至降为零,A正确;

B;甲、乙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因此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不一定相同,B错误;

C、如果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乙,但不能说明甲叶片的呼吸强度一定比乙低,C错误;

D、如果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乙,但由于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无法判断甲叶片和乙叶片呼吸强度的高低,D错误.

故选:A.6、B【分析】【分析】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解析】【解答】解:A;农业生产上可以用高浓度的2、4-D作为双子叶植物除草剂;促进杂草衰老死亡,A错误;

B;赤霉素能诱导种子产生α淀粉酶;可用于传统方法生产啤酒,B正确;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C错误;

D;生长素处理雌花可获得无子番茄;D错误.

故选:B.7、B【分析】【解析】【答案】B8、D【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人工去雄隐性2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6:3:3:2:1:1【分析】【分析】分析表格:

实验一:黄色×红色;子一代全部是黄色,说明黄色是显性性状,红色隐性性状,即亲本是DD与dd杂交,子一代全部是Dd.

实验二:

(1)黄色×红色;子一代全部是黄色,子二代3黄色:1红色,说明黄色是显性性状,红色隐性性状,即亲本是DD与dd杂交,子一代全部是Dd,子二代DD:Dd:dd=1:2:1.

(2)圆形×圆形→扁形→扁盘形:圆形:长形=36:24:4=9:6:1(9:3:3:1的变形),说明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是双杂合子AaBb,亲本是AAbb、aaBB.【解析】【解答】解:(1)因为西瓜是雌雄异花植物;所以雌花不需要人工去雄,实验过程中授粉前后都要进行套袋处理,防止异花传粉.

(2)根据实验一和而都说明黄色是显性性状;红色隐性性状.

(3)圆形×圆形→扁形→扁盘形:圆形:长形=36:24:4=9:6:1(9:3:3:1的变形);说明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4)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实验二中F2的黄色纯合子占,圆形纯合子占,所以F2的黄色圆形南瓜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5)实验一的F1为Ddaabb,自交得F2,其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长形:红色长形=3:1;若用实验一的F1与实验二的F1DdAaBb进行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黄色扁盘:黄色圆形:黄色长形:红色扁盘:红色圆形:红色长形=3:6:3:1:2:1.

故答案为:(1)人工去雄。

(2)隐性。

(3)2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4)

(5)6:3:3:2:1:110、黑色Bb、BbbbCBBbbBb【分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1)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2)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所以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则不能直接确定.

3、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解析】【解答】解:(1)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即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黑色相对于棕色为显性.

(2)由第(1)问可知,两头黑牛的基因型都是Bb,产生的棕色子牛基因型为bb.

(3)两头黑牛的基因型都是Bb,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黑色):Aa(黑色):aa(棕色)=1:2:1,由此可见,产生一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黑色子牛中纯合子占;判断黑色子牛是否为纯合子;可采用测交法,即用它与隐性个体杂交,所以选棕色牛.

(4)杂种雌牛的基因型为Bb,雄牛X与多头杂种雌牛相交配,产生的20头子牛,若全为黑色,则说明雄牛X很可能是显性纯合子,基因型最可能是BB;若子牛中黑色与棕色比为1:1,则X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bb;若子牛中14牛为黑牛,6头为棕色,则X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Bb.

故答案为:

(1)黑色。

(2)Bb、Bbbb

(3)C

(4)BBbbBb11、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夜盲症非挥发性需要乙酸乙酯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不与水混溶,而乙醇虽为有机溶剂但和水混溶【分析】【分析】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常采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提取流程为:红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常用来总量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解析】【解答】解:(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β-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维生素A,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夜盲症,胡萝卜素是非挥发性物质.

(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需要将鲜活的岩藻干燥.

(3)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故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乙酸乙酯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

故答案为:

(1)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夜盲症非挥发性。

(2)需要。

(3)乙酸乙酯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不与水混溶,而乙醇虽为有机溶剂但和水混溶12、物种遗传B人工选择97%不再使用杀虫剂低SS在不使用杀虫剂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分析】【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纯合子概率+杂合子概率.【解析】【解答】解:(1)根据生物多样性内容;保护藏羚羊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

(2)A;种群的基因突变是低频的;自然状态下,种群的基因突变不会加快,A错误;

B;由于除草剂对抗性基因进行了选择作用;使杂草抗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升高,解毒能力增强,B正确;

C;一个种群是同一物种;不会出现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出现,就形成了两个物种,C错误;

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

故选:B.

(3)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本题中用杀虫剂进行人工选择使R基因频率升高.

(4)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是4%和1%,可推出RR的基因频率为95%,则R的基因频率为95%+4%×=97%.

(5)1967年中期停用杀虫剂后;RR基因型频率下降,SS型上升,说明无杀虫剂环境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低.

(6)不再使用杀虫剂;SS型适应环境,RR型不适应环境,所以在不使用杀虫剂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这样持续的选择作用导致SS基因型频率最高.

故答案为:

(1)物种遗传。

(2)B

(3)人工选择。

(4)97%

(5)不再使用杀虫剂低。

(6)SS在不使用杀虫剂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13、0有丝或减数有丝缺少整条染色体的生殖细胞致死,故D不可能来源于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只能是受精卵有丝分裂时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染色体片段缺失MnXL:MnXl:MXL:mXl=1:1:1:1体大奔跑快:体大奔跑慢:体小奔跑慢:体小奔跑快=1:2:1:2B【分析】【分析】1、由表格信息可知,L(l)位于X染色体上,M(m)、N(n)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M(n)与N(n)遵循连锁定律;L(l)与M(m)、L(l)与N(n)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的基因型是MmNnXLXl,B的基因型是MmNnXLY;C个体的2号染色体多一条;D个体2号染色体少一条,E个体的一条2号染色体缺失一片断,因此C;D是染色体数目变异,E个体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2;对于变异染色体的个体的交配;先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写出相关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然后用雌雄配子结合法写出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进而判断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3、对于连锁问题的解答也是先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写出相关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然后用雌雄配子结合法写出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进而判断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解析】【解答】解:(1)由题图可知,XLXl×XLY→3XL_、1XlY,前者是花斑色,后者是棕色,MmNn×MmNn,由题图可知,A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Mn:mN=1:1,B产生的配子是Mn:mN=1:1,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MMnn:MmNn:mmNN=1:2:1,其中MmNn体大奔跑快,因此;色体大奔跑快的基因型是MmNn因此没有稳定遗传的个体.

(2)C个体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题意知,缺少整条染色体的生殖细胞致死,故D不可能来源于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只能是受精卵有丝分裂时发生。

(3)由题图可知,E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按照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推测该个体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MnXL:MnXl:MXL:mXl=1:1:1:1.

(4)若只研究常染色体遗传;且不考虑三条染色体移向同极的情况,C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mn:MmNn:Mmnn:mN:mmNn:Mn=1:1:1:1:1:1,正常因此纯合子的基因型是mmnn,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是mn,因此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mmnn:MmmNnn:Mmmnnn:mmNn:mmmNnn:Mmnn=1:1:1:1:1:1,其中。

MmmNnn体大奔跑快;Mmmnnn和Mmnn体大奔跑慢、mmNn和mmmNnn体小奔跑快、mmnn体小奔跑慢.

(5)B的基因型是MmNnXLY,D的基因型是MmNnXLXl,XLXl×XLY→3XL_、1XlY;前者是花斑色,后者是棕色。

;B个体MmNn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Mn:mN=1:1;D只产生一种有活力的配子,是Mn,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MMnn(体大奔跑慢):MmNn(体大奔跑快)=1:1,因此B与D个体交配,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花斑体大奔跑快:花斑体大奔跑慢:棕色体大奔跑快:棕色体大奔跑慢=3:3:1:1

故答案为:

(1)0

(2)有丝或减数有丝缺少整条染色体的生殖细胞致死;故D不可能来源于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只能是受精卵有丝分裂时发生的。

(3)染色体缺失MnXL:MnXl:MXL:mXl=1:1:1:1

(4)体大奔跑快:体大奔跑慢:体小奔跑慢:体小奔跑快=1:2:1:2

(5)B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分析】【分析】本题是对核酸的分类和分布的考查,核酸分为DNA和R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其次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解析】【解答】解:叶绿体;线粒体都含有DNA;核糖体不含有DNA,而含RNA.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细胞分化是起源相同的一种或一类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发生变化.【解析】【解答】解:细胞分裂间期是细胞周期的一部分;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量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发生改变,因此细胞分化不发生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两个过程.

故答案为:×16、T【分析】略【解析】T17、F【分析】略【解析】F18、F【分析】略【解析】F19、×【分析】【分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不一定是二倍体,若该生物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则属于单倍体;若该生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二倍体.【解析】【解答】解: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不一定是二倍体;若该生物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则属于单倍体;若该生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二倍体.所以题干错误.

故答案为:×四、识图作答题(共1题,共8分)20、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克隆技术和胚胎工程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图解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正确理解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的培育过程是解题关键。【解答】(1)分析题图可知,试管牛E的培育过程需用到的生物技术有体外受精、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克隆牛G的培育过程需用到的生物技术有体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可见这两个培育过程都必须用到技术是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2)受精作用会激活次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3)由题图可知,克隆牛G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来自母牛C,细胞质遗传物质来自母牛B,由于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同时又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克隆牛G并非是对体细胞核供体牛C100%的复制。(4)形成重构卵时应选用减Ⅱ中期的卵母细胞去掉其细胞核,原因是使克隆出的动物个体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供体细胞。【解析】(1)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2)受精(3)生物的性状受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4)减Ⅱ中使克隆出的动物个体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供体细胞(或“避免卵母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对后代造成干扰”,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五、其他(共4题,共20分)21、植物①细胞壁、⑧叶绿体、⑤液泡⑧叶绿体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⑦线粒体高尔基体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选择透过性【分析】【分析】分析图1: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高尔基体,④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是线粒体,⑧叶绿体.

分析图2:①③是蛋白质,②是磷脂双分子层【解析】【解答】解:(1)图1表示的是植物细胞;它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2)图1中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⑧叶绿体.

(3)内质网上附着的很多“小黑点”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4)细胞呼吸的主要细胞器是⑦线粒体;③的名称是高尔基体.

(5)图2中②表示的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6)图2中①代表蛋白质;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故答案为:

(1)植物①细胞壁;⑧叶绿体、⑤液泡。

(2)⑧叶绿体。

(3)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

(4)⑦线粒体高尔基体。

(5)磷脂双分子层。

(6)蛋白质选择透过性22、内质网【分析】【分析】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