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上海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上海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保定成为我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更应该从我做起践行低碳生活.下列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B.禁止焚烧秸秆.利用秸秆生产沼气C.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D.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2、我们吃芹菜时;会发现芹菜的叶柄中有一些细丝,这些细丝的名称及作用是()

A.胞间连丝;交流营养物质。

B.维管束;输导支持作用。

C.韧皮纤维;输送营养物质。

D.木纤维;支持叶柄形态。

3、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是()A.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B.作出假设→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论C.进行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D.提出问题→得出结论→作出假设→验证实验4、植株不高,叶子边缘像火烧一样,生长不旺盛,最后干枯的原因是()A.缺磷B.缺氮C.缺钾D.缺钙5、成蛙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原因主要是成蛙()A.有鳃,能用鳃呼吸B.能用皮肤呼吸C.有肺,能用肺呼吸D.能同时用鳃和皮肤呼吸6、下列有关人体结构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A.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细胞分化形成组织C.心脏、肝脏、小肠等都是器官D.细胞→组织→器官→人体7、下列不属于调查活动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细菌B.班级视力检查C.年级身高的统计D.人口普查8、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的药物属于()

A.非处方药。

B.处方药。

C.中药。

D.西药。

9、如果有人把蝗虫、蚯蚓和海星分为一类,把袋鼠、啄木鸟和狗分为一类.你认为它的分类依据是()A.陆生和水生B.有腿和无腿C.有脊椎和无脊椎D.会飞不会飞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下列属于器官的是()A.上皮细胞B.肾脏C.肌肉D.神经11、下列动物中,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A.蜥蜴B.娃娃鱼C.蝾螈D.乌龟12、可使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地方有()A.淋巴结B.胸腺C.红骨髓D.黄骨髓13、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这种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A.光B.温度C.水分D.土壤14、被称为活化石的植物是()A.银杉和银杏B.银杉和珙桐C.银杏和珙桐D.珙桐和鹅掌楸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经过研究,他将人的血液分为____型、____型、____型和O型四种类型.输血以输____为原则.16、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____,它分为____和____.17、(2013秋•大城县校级期末)如图是关节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____是骨之间相接触的部位,多为一凸一凹,分别叫____和____,[①]上覆盖一层____,[③]由____构成;附着于[①]及骨面上.

(2)[②]内有____,能减少[①]之间的摩擦.在关节周围还有韧带,增强了关节的____性和____性.

(3)运动是以____为杠杆、关节为____、____为动力形成的.18、胚胎发育主要是在____中进行的;这时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物质和氧气是通过____从母体获得的;胚胎发育产生的____等废物也是通过它由母体排出的.19、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绚丽多彩.文登地处胶东半岛最东端,不论是陆生植物还是水生植物都异常丰富.如图是我区常见的几种植物,请分析回答。

(1)科学家对植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便于人们认识和掌握更多的植物.上述植物如果分为两类,你认为,____可分为一类,____可属于另一类.

(2)图中的海带体长可达到3-4米,它们能有如此巨大的体积却不会出现营养供应不足的现象,原因是____.

(3)各生物之间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图中葫芦藓、肾蕨、油菜的共同特征是____;君子兰和银杏的不同点表现在____.

(4)目前地球上最具优势的植物是被子植物,如图中的____就属于该类群.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0、被子植物的果实是由种子和果皮构成的.____.(判断对错)2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数量是不断变化的.____(判断对错)22、猫头鹰能大量捕食田鼠,被人们称为“农田卫士”.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28分)23、如图1是细胞的部分生命活动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2;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过程;经过B过程形成了______.

(2)叶肉细胞与图中所示细胞相比;还有______等结构.

(3)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图中所示细胞时;需要滴加______,目的是保持细胞的原有形态.

(4)如果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过暗,应调节[④]遮光器和[______]______.

(5)若要使视野中的物象更加清晰,应调节[______]______.若物象在视野的左下方,为了便于观察,应将装片向______移动至视野中央.24、深圳某工厂爆发了一起腹泻疫情;经研究确定该疫情是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肠胃炎。诺如病毒种类多样,变异速度很快,每2-3年就会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新变异类型。医务人员就患者饮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请依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某工厂员工食用饭菜及就餐批次风险分析。

。调查人数发病人数发病率做菜厨师及身体状况第一批就餐的员工1976139.96%朱师傅,诺如病毒检测呈阳性第二批就餐的员工771114.29%李师傅,诺如病毒检测呈阴性未就餐的员工7500(1)深圳某工厂有数十名员工集中爆发的急性肠胃炎疫情是一种______病;诺如病毒是引发此病的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发病率最高的是______的员工,他们食用了被______,引起工厂员工集中患病的人是______,他属于本次疫情的______。

(3)本次疫情暴露出工厂食品从业人员管理存在的漏洞;若你是该工厂的管理者,为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你的建议是______。

(4)研究显示,志愿者口服减毒诺如病毒可刺激机体产生______,起到免疫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持续时间并不长,数月后,仍然有可能感染此类疾病,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25、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a、b;c、d表示物质;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完成生理过程①;②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2)物质b由肺泡进入肺部毛细血管,再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在此过程中物质b最先进入心脏的______。

(3)在物质d从肺泡排出体外的过程中;膈肌______。(收缩或舒张)

(4)在②;③、④、⑤四个生理过程中;______过程中不含a物质。

(5)尿液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______】______(【】内写序号)。26、黄芩的根具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等作用。民间用其茎、叶加工成黄芩茶饮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山区村民常见的饮品。

(1)黄芩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草本植物;黄芩种子的胚是由______发育而成;种子萌发过程中,不断消耗储存于______中的营养物质。

(2)种植黄芩时将花梗减掉;促使根系生长。水分由根吸收向上运输到叶,其动力是______。雨季需注意排水,田间积水会影响根的______作用,容易烂根。

(3)黄芩苷是双黄连口服液的主要活性成份。研究人员就黄芩植株不同部位中黄芩苷含量进行测算;如表:

。部位。

含量叶茎根黄芩苷含量1.849%2.556%10.41%研究结果说明______中黄芩苷含量最高。研究人员探究黄芩饮片厚度对黄芩苷提取量是否有影响,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均应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2分)27、(5分)图一示科学家为研究脑的功能用三只狗所做实验。图二为神经调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歌手张雨生因车祸变成了“植物人”,没有意识和感觉,更不能运动。由此可判定其脑结构中的部分受到了严重损伤。(2)从图一情景2中可以看出,脑干中具有调节人的中枢。(3)我国法律已禁止“酒驾”,是因为人在醉酒以后不但反应速度减慢,而且酒精会麻醉人的导致驾驶动作不协调,极易引发交通事故。(4)图二中①结构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某人手碰到仙人掌刺,很快缩了回来请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用图中代号及箭头表示):。此人手缩回来以后,感觉到被刺了一下,说明脊髓还具有功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解析】【解答】解:A;使用一次性筷子、餐盒和少用纸巾等;不但要增加制造中的能量消耗.同时从原料上,还要多伐棵树,不利于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不符合“低碳”生活.符合题意.

B;C、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如禁止焚烧秸秆,利用秸秆生产沼气、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等.故不符合题意.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机动车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2、B【分析】

维管束是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叶和幼茎等器官中;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木质部中有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韧皮部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如橘子瓣上白筋是维管束、“藕断丝连”的丝是维管束、芹菜叶柄中的细丝就是维管束.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植物体内的维管束的知识;据此答题.

3、A【分析】【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解析】【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还有其他非主要因素或难于控制的因素影响,或是没有发现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等.因此,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故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修改完善、重复试验等.因此只要按照探究的步骤去做一般能得出正确结论,不是一定能得出正确结论.

故选:A4、C【分析】【分析】植物生活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解析】【解答】解: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老叶黄色枯焦,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

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

缺钾时;植物易倒伏,叶片脉间缺绿,且沿叶缘逐渐出现坏死组织,渐呈焦枯状,可见题干的症状是缺钾的无机盐.

故选:C5、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解析】【解答】解:两栖动物的出现代表了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期.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所以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所以青蛙能生活在陆地上,有时必须跳入水中,原因是在水中繁殖后代.

故选C.6、D【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的结构层次.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A.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人体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C.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如心脏、肝脏、小肠等都是器官;D.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由这八个系统就构成了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故选:D.7、A【分析】【分析】调查法是生物上常用的方法,要掌握调查法的目的和具体做法.【解析】【解答】解: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班级视力检查、年级身高的统计、人口普查都属于调查法;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属于观察法.

故选:A8、B【分析】

A;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

B;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

C;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

D;西药;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指西医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等.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

故选:B

【解析】【答案】本题涉及的是安全用的知识.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9、C【分析】【分析】动物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已知的大约有150万种,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如可以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这也是在动物分类中常用的分类依据.【解析】【解答】解:蝗虫;蚯蚓、海星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分为一类.袋鼠、啄木鸟和狗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分为一类.

故选:C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BC【分析】【分析】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内有八大系统,它们相互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A;上皮细胞属于细胞;不符合题意;

B;肾脏外面的膜属于结缔组织膜;内外还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血管,神经属于神经组织,血管内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可见肾脏是由这几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符合题意.

C;肌肉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等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器官.符合题意.

D;在周围神经系统里;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因此一条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C11、AD【分析】【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以青蛙、蟾蜍,蝾螈及大鲵(又称娃娃鱼)为代表.【解析】【解答】解:A;蜥蜴属于爬行动物;A错误.

B;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B正确.

C;蝾螈属于两栖动物;C正确.

D;乌龟属于爬行动物;D错误.

故选:AD12、AB【分析】【分析】此题可以从淋巴细胞的产生和发育成熟方面来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淋巴细胞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由淋巴器官产生的;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T淋巴细胞(又名T细胞)和B淋巴细胞(又名B细胞)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T细胞随血循环到胸腺,在胸腺激素等的作用下成熟,B细胞则到脾脏或腔上囊发育成熟.然后再随血循环到周围淋巴器官,在各自既定的区域定居;繁殖.受抗原激活即分化增殖,产生效应细胞,行使其免疫功能.

故选A、B13、AB【分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此题主要从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对生物的影响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春兰秋菊”主要是春季和秋季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不同的影响,“南橘北枳”主要是受南北温度的不同造成的.

故选:A、B.14、ABC【分析】【分析】银杉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是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银杉雌雄同株,有植物界的大熊猫制成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解析】【解答】解:被誉为“活化石”的中国树种有:银杏;银杉,珙桐,香果树等.可见A;B、C正确.

故选:A、B、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略

【分析】【分析】人的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基本血型,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人类的血型系统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如果大量输血的话,有时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故答案为:A型;O型;B型;AB型;同.16、略

【分析】【分析】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解答】解: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活动.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故答案为: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17、略

【分析】【分析】(1)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

(2)图中的①关节面;②关节腔,③关节软骨.【解析】【解答】解:(1)①是关节面;由凸出的关节头和凹陷的关节窝组成.①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③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

(2)②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囊及其内外的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

(3)在运动中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

故答案为:

(1)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致密结缔组织。

(2)滑液灵活牢固。

(3)骨支点骨骼肌收缩18、略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合成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解析】【解答】解: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及发育到胚胎初期,受精卵还没有结构与母体相连,故营养是都由卵细胞内的卵黄提供的.当受精卵发育成胎儿后,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氧和营养物质;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由母体排出的.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胚胎发育主要的场所是子宫,胚胎发育时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养料和氧气;胚胎发育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它由母体排出的.

故答案为:子宫;胎盘;二氧化碳.19、葫芦藓、肾蕨、海带银杏、君子兰、油菜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有茎叶的分化君子兰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君子兰、油菜【分析】【分析】(1)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解析】【解答】解:(1)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海带属于藻类植物,它们都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君子兰和油菜属于被子植物,它们都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它们分类的依据是生殖细胞的不同.

(2)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靠整个身体来吸收水中的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孢子生殖,繁殖速度快.因此很多藻类植物体积巨大,而不缺少营养.

(3)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油菜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因此,图中葫芦藓、肾蕨、油菜的共同特征都有茎叶的分化,银杏和君子兰都属于种子植物,但君子兰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银杏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

(4)君子兰和油菜用种子繁殖后代;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1)葫芦藓;肾蕨、海带;银杏、君子兰、油菜;

(2)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3)有茎叶的分化;君子兰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4)君子兰、油菜.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0、√【分析】【分析】种子外面包被这果皮,可以使种子得到较好的保护,使种子正常发育.【解析】【解答】解: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的果皮对种子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果皮在种子成熟后,能保护娇弱的未成熟的种子,使种子不易受到损伤,因而种子的存活率高,繁殖后代的几率高.由上可知,被子植物果皮存在的重要意义是保护种子.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析】【解答】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生物数量的恒定不变,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总会因系统中某一部分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与进化.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在食物链:草→鼠→蛇→鹰中,大量杀鼠后会使蛇缺少食物而饿死,引起鹰的数量发生巨大变化.当这种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打破平衡,破坏生态平衡的稳定性.使生态系统崩溃.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有些动物是人类某些害虫的天敌,是人类的益虫,有些动物为人类朋友,如猫头鹰能大量捕食田鼠等.【解析】【解答】解:有些动物是人类某些害虫的天敌;它们可以对害虫的数量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一只啄木鸟,一天可食森林害虫三千多只,被誉为森林医生;猫头鹰主要抓取农田中的田鼠等有害动物,被称为“农田卫士”;青蛙常以严重危害农作物的蝗虫;蚱蜢、黏虫等为食,是田园卫士;黄鼠狼灭鼠益兽;鸬鹚是捕鱼能手.

故答案为:√五、简答题(共4题,共28分)23、细胞分裂;组织;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生理盐水;⑤;反光镜;⑦;细准焦螺旋;左下方【分析】解:(1)图中A过程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变,因此图A表示细胞分裂过程;B过程形成了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因此经过B过程形成了组织.

(2)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因此叶肉细胞与图中所示细胞相比;还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

(3)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原有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

(4)如果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过暗,应调节[④]遮光器用较大的光圈和[⑤]反光镜上的凹面镜.

(5)若要使视野中的物象更加清晰;应调节[⑦]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若物象在视野的左下方,为了便于观察,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向右上方移动至视野中央.

故答案为:

(1)细胞分裂;组织;(2)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3)生理盐水;(4)⑤;反光镜;(5)⑦细准焦螺旋;左下方.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3)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滴、刮、涂、盖、染.

(4)显微镜的视野亮度的调节是通过遮光器上的光圈和反光镜完成的;放大倍数越大;物像数目越少;视野越暗;视野中的污点在目镜、物镜、玻片上;显微镜呈倒立的像.

(5)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简便方法写纸上倒过来看.

(6)图1中A表示细胞分裂;B表示细胞分化;图2中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遮光器、⑤反光镜、⑥粗准焦螺旋、⑦细准焦螺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解析】细胞分裂;组织;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生理盐水;⑤;反光镜;⑦;细准焦螺旋;左下方24、传染病原体第一批就餐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朱师傅传染源一定注意饮食卫生抗体诺如病毒产生新的变异【分析】解:(1)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因此“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诺如病毒是引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

(2)据表中数据可见:第一批就餐的员工发病率最高;原因是他们食用了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表中的朱师傅是散播病原体的人,属于传染源。

(3)诺如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可引起暴发流行,生吃贝类或加热未熟透的水产品食物,是导致诺如病毒感染的最常见原因。为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一定注意饮食卫生。

(4)疫苗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口服疫苗;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持续时间并不长,数月后,仍然有可能感染此类疾病,分析原因可能是诺如病毒产生新的变异。

故答案为:(1)传染;病原体;(2)第一批就餐;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朱师傅;传染源;(3)一定注意饮食卫生;(4)抗体;诺如病毒产生新的变异。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清除病原体。

(2)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组成功能免疫类型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特异性免疫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原体的概念、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以及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解析】传染病原体第一批就餐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朱师傅传染源一定注意饮食卫生抗体诺如病毒产生新的变异25、小肠左心房舒张⑤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分析】解:(1)图中①表示消化;②是吸收,完成生理过程①;②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小肠长,全长5~6米,小肠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粘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大大增加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2)b氧气扩散到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首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然后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个组织细胞;在这里氧气参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人体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3)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