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3C/3F/wKhkGWefIIuAGxYqAAFct3ofQ_4729.jpg)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3C/3F/wKhkGWefIIuAGxYqAAFct3ofQ_47292.jpg)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3C/3F/wKhkGWefIIuAGxYqAAFct3ofQ_47293.jpg)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3C/3F/wKhkGWefIIuAGxYqAAFct3ofQ_47294.jpg)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3C/3F/wKhkGWefIIuAGxYqAAFct3ofQ_472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76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题文】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当政期间,重用贤才,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她是A.文成公主B.金城公主C.李清照D.武则天2、《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A.建立县制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3、暑假期间,小红和她母亲参观了浙江省一处著名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用手机拍下的干栏式房屋复原图。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4、下列有关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及其生活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元谋人知道使用火②北京人能用打制方法制作出尖状器、刮削器等石器③北京人生活在周口店龙骨山上④元谋人生活在黄河流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A.黄帝B.夏启C.秦始皇D.孝文帝6、“他采用管仲的建议,对内整顿朝政,对外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楚庄王7、大思想家老子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下列说法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B.“仁者爱人”“以德为政”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兼爱”“非攻”8、清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回部上层贵族发动叛乱,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乾隆帝调兵讨伐,经过两年的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之后清朝为管理新疆设置了()A.伊犁将军B.西域都护C.安西都护D.驻藏大臣9、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A.都护府B.市舶司C.税务司D.海关司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题文】“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天下英雄尽白发”该诗句反映唐太宗开创了科举制。
错误:____
理由:____
____11、晓军问:“小丽;我想了解西晋灭亡的历史,该看什么书?”
小丽说:“那还不简单;就看司马迁的《史记》不就行了吗?”
诊断结果:____理由:____1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指出下列人物具体属于哪个时期,以及其主要思想。
①墨子________
②庄子________
③老子________
④孟子________
⑤韩非________1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顾恺之的代表作两部______;______。
(2)《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______务实精神。14、他的继位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他是()15、战国五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______人是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早人类。17、洋务运动的性质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8、元朝建立后,民族融合的趋势继续加强,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19、老子的学说集《道德经》成为儒家经典。______(判断对错)2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尼布楚条约》。21、(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春秋晚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22、(6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在答题卡上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史料:郑和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航海家;他留下了一份伟大的精神遗产。这个遗产就是要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伟大理想。
——毛佩琦《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
推论:郑和下西洋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把世界联成一个整体,维护了世界和平。()
(2)史料: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孙中山。
推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劳动人民掌权的国家。()
(3)史料: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推论:陈独秀提出的民主;进步、开放、科学的思想;为知识青年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促进了他们的觉醒。()
(4)史料: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度,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命彻底性,。所有这些,都是在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
——毛泽东《矛盾论》
推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5)史料:为了牢记历史;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新华社。
推论:伟大的抗日战争留下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并不断发扬光大。()
(6)史料: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可可,以及各种当时鲜为人知的蔬菜瓜果,通过各种渠道传至旧大陆各地区。饮荼、饮非洲出产的咖啡逐渐成为欧洲的风尚。
——《世界通史》
推论:新航路开辟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评卷人得分四、列举题(共2题,共10分)23、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意义24、西藏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唐太宗时期,将________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2)蒙古政权时期,吐蕃各地归附蒙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________。(3)元朝建立后,将西藏地区划分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________直接统辖。(4)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________,监督西藏地方事务。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1题,共8分)25、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说出图一、图二所示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并指出各自的用途。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2)材料二中的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公主”是指谁?
材料三:(3)请你分别说出材料三两幅图片中僧人的名字。并简述两人的主要事迹。
(4)从两人的事迹中可以看出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评卷人得分六、连线题(共4题,共28分)26、连线题:将下面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线(8分):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项羽卧薪尝胆越王勾践破釜沉舟晋文公27、将与之相关的人物与历史事件或主要思想主张进行连接(10分)28、26、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公元前2070年巨鹿之战秦孝公公元前356年秦统一六国陈胜、吴广公元前209年夏朝的建立项羽公元前207年商鞅变法嬴政公元前221年大泽乡起义禹29、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多与古代战役相关。你能将下列成语与其相关的战役用线相连吗?你一定能行!桂陵之战退避三舍马陵之战阵前倒戈长平之战减灶诱敌(因势利导)城濮之战纸上谈兵牧野之战围魏救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历史上唯一掌握君权而因此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只有武则天;她在位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因而得到历史的肯定,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解析】【答案】D2、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商鞅变法中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爵位,这极大地损害了大贵族利益,所以答案是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解析】【答案】D3、D【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干栏式房屋复原图”和“浙江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流域潮湿炎热,位于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在干栏式房屋中;北方寒冷干燥,位于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元谋而得名,还没有定居。综合分析,D符合题意。故选D。
【解析】D4、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元谋人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是用火,叙述正确;②北京人已经会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他们用砸击、敲打、碰撞的方法,把石块加工成尖状器、刮削器等石器。,叙述正确;③距今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叙述正确;④元谋人因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而得名,属于长江流域。叙述错误。因而①②③正确。综合分析,A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5、C【分析】根据所学,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第一个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符合题目要求,所以C项正确,B不是封建国家的时期D没有结束分裂A不是封建社会时期。【解析】C6、B【分析】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的相关知识。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ACD不符题意,故选B。
【解析】B7、A【分析】略。
【解析】A8、A【分析】乾隆帝时;回部上层贵族大和卓与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故选A.
本题考查设立伊犁将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伊犁将军的职责.【解析】A9、B【分析】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广州;泉州。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市舶司.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解析】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内容。“唐太宗开创了科举制”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太宗时期,进一步发展完善了科举制度,如增设科举科目,以明经和进士最为重要。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科举制度【解析】【答案】错误:唐太宗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
理由: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增设科举科目,以明经和进士最为重要,或唐太宗发展了科举制度。11、错《史记》记载时间截止到汉武帝时期,而西晋是在汉代以后。【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司马迁的《史记》的相关知识;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传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题目中西晋在汉代以后,表述错误。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二)。12、战国“兼爱”“非攻”战国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春秋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战国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战国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分析】【分析】据所学知;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墨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韩非生活在战国时期,他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13、略
【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东晋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2)依据所学可知;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贾思勰的务实精神.
故答案为:
(1)《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2)贾思勰.
本题考查顾恺之和贾思勰的成就.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成就.【解析】《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贾思勰14、略
【分析】本题考查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天下”。故填写:启。
【解析】启
15、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分析】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出现了很多学术流派,其中五个影响较大的学术流派,它们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称为战国五家。
故答案为: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注意识记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解析】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16、略
【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故答案为:元谋.
本题考查元谋人.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我国远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解析】元谋17、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分析】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所以说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故答案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洋务运动性质的理解能力,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析】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8、√【分析】【分析】元朝建立后;民族融合的趋势继续加强,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点评】关于回族的形成,学生还要知道,它是蒙古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畏兀儿、汉人等长期杂居,互相通婚的基础上形成的。另外关于元朝的史实,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元世祖忽必烈创立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事务,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19、×【分析】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故答案为:×。
本题以老子为依托;考查的是老子历史成就的知识。
本题以老子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老子历史成就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20、×【分析】【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点评】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1、√【分析】【分析】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是兵家的鼻祖;他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故本题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晚期孙武所著的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22、√【分析】
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穿行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与“欧亚非美四大洲”表述不合,结论的表述是错误的。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建立的是资产阶级革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由此可知“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劳动人民掌权的国家”的表述不合史实。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民主与科学”口号,为知识青年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促进了他们的觉醒,因此结论的表述符合史实。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中共领导,且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因此结论的表述符合史实。
第(5)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准确认识,结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可知伟大的抗日战争留下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并不断发扬光大,结论符合史实。
第(6)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条件,结论的表述符合史实。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郑和下西洋;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新航路的开辟【解析】(1)×(2)×(3)√(4)√(5)√(6)√四、列举题(共2题,共10分)23、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以及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以学习汉族先进政治、经济、文化为主的以维护鲜卑族封建统治的改革。主要措施: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贵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贵族联姻;采用汉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孝文帝改制是西、北各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斗争、融合的一次总结。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各族融合的成果,反过来又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和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鲜卑族的封建化,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解析】①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②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③以汉服代替鲜卑服④改鲜卑姓为汉姓⑤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4、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文成公主入藏的相关内容。贞观时期,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了大批的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故填文成公主。(2)本题主要考查了蒙古政权时期对西藏的管辖。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西藏地区用兵和招降。后来蒙古贵族代表与吐蕃的上层政教代表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故填驿站。(3)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对西藏的管辖。宣政院是元世祖设立的中央政府的官署,掌管全国佛教的事务和吐蕃地区的军事、行政。宣政院是中央政府最早设置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机构。宣政院设立,将西藏地区划分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标志着西藏开始纳入中国的版图。故填宣政院。(4)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清初: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他“达赖喇嘛”的称号;后来康熙的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称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经过中央政府册封。雍正时期(1727年),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故填驻藏大臣。
【解析】(1)文成公主
(2)驿站
(3)宣政院
(4)驻藏大臣
五、识图题(共1题,共8分)25、略
【分析】(1)本题考查唐朝的改进农具。唐朝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本题的图一是曲辕犁,用于耕作;图二是筒车,用于灌溉。(2)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材料二中的吐蕃人是现在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公主”是指文成公主。(3)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本题的图三玄奘,贞观时,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本题的图四是鉴真。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和文化传播作出重大的贡献。(4)本题考查唐朝政策。从两人的事迹中可以看出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解析】(1)图一:曲辕犁,用于耕作;图二:筒车,用于灌溉。(2)藏族;文成公主。(3)图三:玄奘,到天竺取佛经,口述有《大唐西域记》一书。图四: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4)开放的对外政策。六、连线题(共4题,共28分)26、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退避三舍。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霸主。他曾长年在外流亡,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做国君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那时南方的楚国势力已发展到黄河流域。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打败楚军,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业。(2)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破釜沉舟。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3)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卧薪尝胆。卧薪尝胆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春秋末年,出现了吴越争霸的局面。在吴王夫差时,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夫差强迫勾践赴吴国为其驾车养马,打扫宫室。勾践遭耻辱后,三年后回国立志雪耻,发愤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睡觉睡在柴薪上,以此明志,最后灭吴雪耻,并问鼎中原,称霸一时。(4)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问鼎中原。问鼎中原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暑期教师培训学习计划
- 2025年度家庭装修石材加工及安装服务合同范本
- 专业性合同范本
- 办公装饰合同范本
- 买卖摊位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生态农业项目土地流转合作合同
- 公司家具购买合同范本
- 会议营销分成合同范本
- 关于解除兼职合同范本
- 法律尽职调查报告模板
- 胸腔积液护理查房-范本模板
- 水土保持方案中沉沙池的布设技术
-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25部分:城镇天然气经营企业DB50-T 867.25-2021
- 现代企业管理 (全套完整课件)
- 走进本土项目化设计-读《PBL项目化学习设计》有感
- 《网店运营与管理》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案
-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课件希沃的课件
- 高端公寓住宅项目营销策划方案(项目定位 发展建议)
- 执业兽医师聘用协议(合同)书
- 第1本书出体旅程journeys out of the body精教版2003版
- 2022年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