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C/23/wKhkGWefIHGAIpdkAAFmgnSTtNk547.jpg)
![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C/23/wKhkGWefIHGAIpdkAAFmgnSTtNk5472.jpg)
![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C/23/wKhkGWefIHGAIpdkAAFmgnSTtNk5473.jpg)
![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C/23/wKhkGWefIHGAIpdkAAFmgnSTtNk5474.jpg)
![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C/23/wKhkGWefIHGAIpdkAAFmgnSTtNk54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某年1月29日美国遭遇暴风雪和低温冰冻天气影响。读美国该日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题。
美国极端寒冷天气能够直接袭击美国南方的温暖地带,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距海远近B.纬度高低C.地形分布D.洋流性质2、读甲;乙两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山地位于()
A.北半球暖温带B.北半球亚热带C.南半球亚热带D.南半球暖温带3、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U形的冰川谷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C.我国西北地区的移动沙丘D.桂林山水的形成4、下图所示板块边界区域,可能形成的地表形态为()
A.阿尔卑斯山B.海沟C.大西洋D.喜马拉雅山脉5、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完成下题。
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Q点的地方时为17∶00B.N点的地方时为6∶00C.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D.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6、读下国际日期变更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12区,西侧是西12区B.日界线的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C.日界线的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早1小时D.日界线的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7、如果黄赤交角变小,下列关于地球五带范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带变小,热带变小B.热带变大,温带变小C.温带变小,寒带变大D.寒带变大,温带变大8、河流阶地是指河谷两侧洪水时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物较细,土质较为肥沃,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的堆积B.河流的侵蚀C.河流的摆动与堆积D.河流的侵蚀与堆积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亚欧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材料二“一带一路”路线图。
(1)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马六甲海峡附近常年受_______带控制,风浪较小,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
(2)“一带一路”的最西端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东端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最东端地区有世界典型的________自然带,该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10、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乙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表示三大岩石中的__________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内力或外力)作用。
(3)图中③箭头表示___________;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④作用_________(增强或减弱),其对过程①会产生__________(增强或削弱)影响。
(4)图中甲、乙两处地质构造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______________处。1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方便对外______联系和运输;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河网密布区,耕地破碎,乡村规模相对较______;河网稀疏区;耕地连片,乡村规模相对较大。
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______带状分布;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2)AB两个聚落哪个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______。1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和____;
(2)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
(3)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循环,我国的南水北调主要影响____(填数字)环节。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表格。
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布图。
。发射基地。
有关自然条件。
发射突出优势。
西昌;酒泉。
位于西部内陆;人烟稀少。
①
酒泉;太原。
②
利于观测。
西昌;酒泉。
海拔高;大气稀薄。
文昌。
③
节省燃料和成本。
沿海。
④
④
14、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每年国庆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________点;此后,直射点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填“南”或“北”)。当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C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为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位置C时;节气名称为_______;当直射点由C向D运动过程中,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_______。
(3)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我国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中白昼最短的是______;下列诗句符合此时节气的是_______。A.春江水暖鸭先知B.秋阴不散霜飞晚C.雪花三尺如玉盘D.白雨跳珠乱入船(4)从图可知;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______。
(5)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温带的范围会_____(填“变大”或“变小”)。15、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__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__,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______(填“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___;此时长春刮______风。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__。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______(填“前”或“后”),B雨区在锋______(填“前”或“后”)。16、读南美洲附近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四海区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____。
(2)C海区较B海区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D海区较A海区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4)E海区盐度与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盐度相比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5)安第斯山脉是纵贯南美洲西部的高大山脉,南段山脉以东为草原和荒漠,南段山脉以西为森林,产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17、读某月份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维持人类自下而上环境的因素之一,海气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极大的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和海水的运动。
(1)图中甲、乙两处存在两个气压中心,其中代表低气压的是___处,其名称是___。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
(2)①、②两处中,风力较大的是___处,其判断依据是___。
(3)该图表示的是___(“1”或“7”)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该季节上海盛行___风;此时,孟买盛行风向与上海不同的原因是___(具体说明孟买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8、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会因为某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而变化。(_____)A.正确B.错误19、不同的气候类型一定对应不同的自然带。(_____)A.正确B.错误20、寒潮属于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其对农业造成的危害在冬季最大。(_____)A.正确B.错误21、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均与副热带高压有关。(_____)A.正确B.错误22、河漫滩平原发育于山前地带。____A.正确B.错误2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均与副热带高压有关。(_____)A.正确B.错误24、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25、北半球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高压切断。(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3题,共18分)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青藏高原东侧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千米。该地区有10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与雪山相伴的是静立的原始森林,许多峡谷谷底却有荒漠分布,河畔荒凉一片。“三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也是我国中药资源和民族药资源的重要宝库。
(1)“三江并流”保护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峡谷河畔却因干旱而荒凉一片。请解释干热河谷形成的自然原因。
(2)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动植物种类多的原因。
(3)说明如何依托生物多样性,实现“三江并流”地区的脱贫致富。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_______月_______日。
(2)图中A点的时刻为_______;D点的昼长为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_。
(3)图中A;B、D三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_______,大于0°的是_______。
(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角速度的对比是_______。
(5)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_______。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据野外考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有208种植物,其间广泛发育着以地衣植物为主的生物结皮,是除种子植物以外的固定沙面的重要生物因子。一山之隔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大约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7倍,但植物种类却只有它的1/2.6。由于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下图示意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置。
(1)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气候特点。
(2)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比;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物多样性较丰富。简析其原因。
(3)分析生物结皮在固定沙面中的作用。
(4)为保护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物多样性提出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地形、洋流等。
【详解】
结合美国的地形进行分析,美国地形明显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为广阔的大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地。西侧高大山地阻挡了来自太平洋水汽的深入,使得山地西侧降水较多,向内陆急剧减少;东侧低缓的高原和山地对来自大西洋的水汽的阻挡作用相对较小,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中央大平原横贯南北,使得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可以长驱之下影响南方地区,故美国极端寒冷天气能够直接袭击美国南方主要是地形,故选C。2、A【分析】【分析】
【详解】
从图中甲山的自然带分布分析;同一自然带南坡分布上限较高,说明南坡热量较丰富,南坡为向阳坡,该山位于北半球;从甲山基带分析,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暖温带地区。综合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一般情况下,山地基带自然带和该地纬度地带性分异一致。3、B【分析】【分析】
【详解】
U形的冰川谷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属于外力作用,排除A;夏威夷群岛主要是火山喷发形成,是岩浆活动的结果,属于内力作用,B符合题意;我国西北地区的移动沙丘是风力作用形成,属于外力作用,排除C;桂林山水的形成主要是流水作用形成,属于外力作用,排除D。故选B。
【点睛】4、B【分析】【详解】
图中显示,大洋板块向东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该交界地带属于消亡边界,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等。大西洋处于板块的张裂边界,不合要求;阿尔卑斯山及喜马拉雅山是陆陆板块挤压形成,不是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挤压形成。据此分析本题选B。5、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说明P点地方时为24(0)时,与Q点所在经线相差120度,即8小时,并根据自转方向,可计算出Q点的地方时应为16时,A错误;此时N点所在纬线圈昼夜不平分,所以此时N点不在赤道上,地方时不是6时,B错误;此时Q点地方时为16时,再过8小时,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即此时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重合,全球为同一日期,C正确;自西向东越过自然日期变更线,即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日期应该加一天,所以阴影部分日期时5日的话,非阴影部分应为6日,D错误。故选C。
【点睛】6、D【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时区的划分规律可知;日界线的东侧是西十二区,西侧是东十二区,A错误;日界线大体是一条沿180°经线穿行的折线,而180°经线以东是西经度,以西是东经度,B错误;日界线东侧为西十二区,是世界上时刻最迟的地方,而日界线西侧为东十二区,是世界上时刻最早的地方,因此日界线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晚一天,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7、A【分析】【分析】
【详解】
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热带变小,由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与极圈的度数互余,所以寒带变小,温带变大。故选A。
【点睛】
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8、D【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题干可知,河流阶地组成物质颗粒较细,说明有河流堆积物而形成的河漫滩;洪水时不能淹没,说明形成的河漫滩又经历了地壳抬升,河床下切侵蚀后,河床下降,河漫地势被抬高,洪水不能淹没。因此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河流侵蚀与堆积。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东西跨度较大;自然景观变化主要是森林-草原-荒漠-森林的变化,该景观变化主要是水分因素不同造成的。马六甲海峡附近纬度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风浪较小,由于终年高温多雨,该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
(2)“一带一路”的最西端地区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远近和饲料供应。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东端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中国南方地区,其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最东端地区多为有世界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该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是该地处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点睛】
亚洲季风气候的分布、成因及影响总结:(1)分布亚洲大陆的南部和东部,是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由低纬向高纬,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的南部;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北部以及俄罗斯的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区。(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其位置有关。从东亚来讲,处在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北部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寒冷干燥的偏北风,也就是冬季风;夏季,亚洲的内陆升温快,气压低,太平洋升温慢,气压高,于是湿热的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洲大陆,形成偏南风,也就是夏季风。冬季风风力强劲,影响范围较大,受其影响,东亚大部分地区冬季低温少雨;当夏季风盛行时,东亚的降水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东部沿海地区高温多雨。(3)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造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影响的地区易发生旱涝灾害。【解析】水分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市场饲料(气候)水稻种植业温带落叶阔叶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岩层下凹;其地质构造应是向斜。
(2)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而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而生成,故排除掉岩浆岩;该地位于地壳内部,经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变质而成,c表示变质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3)图中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③箭头表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其对太阳辐射会产生削弱影响。
(4)修建隧道适合在背斜,图中甲是背斜,乙是向斜,故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甲处。【解析】向斜变质内力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强削弱甲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联系和运输小带状。
(2)B12、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地质剖面图和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和水循环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素养。
(1)
乙地岩层发生明显断裂错位为断层;丁地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
(2)
根据丙地位于河流出山口和扇状结构可知其地貌为冲积扇;其形成原因为河流自上游携带的泥沙在河流出山口因地形变缓;河流流速减慢,沉积作用加强而形成,为典型的流水搬运沉积作用形成。
(3)
图中水循环①表示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陆地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海陆间循环;南水北调主要是将长江水调到北方地区,直接影响地表径流环节,即环节④。
【点睛】【解析】(1)断层背斜。
(2)冲积扇外力作用(流水搬运堆积)
(3)海陆间④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四大发射基地的区位条件;难度较小,按照气象条件;纬度因素、地势因素、地形条件、安全因素等角度分析。
【详解】
西昌位于西部内陆;人烟稀少,安全性强,即便发射失败或有其他坠落物所造成的危害也比较小。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文昌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卫星发射基地,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海运对货物的适应性更强,运输量更大。
【点睛】【解析】。发射基地。
有关自然条件。
发射突出优势。
西昌。
位于西部内陆;人烟稀少。
①保证安全。
酒泉;太原。
②晴天多;能见度高。
利于观测。
西昌;酒泉。
海拔高;大气稀薄。
文昌。
③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节省燃料和成本。
沿海。
④海运便利;方便运输大宗物资。
④海运便利;方便运输大宗物资。
14、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的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详解】
(1)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为春分,3月21日左右;B为夏至,6月22日左右;C为秋分,9月23日左右;D为冬至,12月22日左右。我国国庆为10月1日,太阳直射点最接近C。此后直射点向南继续移动。地球公转速度规律为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所以直射点从B移动到C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为先变慢后变快。
(2)读图可知当直射点位置位于C时;直射赤道,为秋分;当直射点由C向D运动过程中,直射点在向南运动,北半球昼长变短,夜长变长。
(3)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为冬至,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短,我国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中,北京纬度最高,白昼最短。“春江水暖鸭先知”描述春季景色,A错误。“秋阴不散霜飞晚”描写秋季,B错误。“雪花三尺如玉盘”描写冬景,C正确。“白雨跳珠乱入船”描写夏景,D错误。故选C。
(4)从图可知;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回归线之间(23°26ꞌN--23°26ꞌS)。
(5)α的度数为回归线度数。回归线度数等于黄赤交角,所以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变大。此外,回归线度数与几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度数变大,热带范围扩大,极圈度数变小,寒带范围扩大,所以温带的范围会变小。【解析】C南先变慢后变快秋分日昼变短,夜变长北京C23°26ꞌN--23°26ꞌS(南北回归线之间)变大变小15、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等压线图为材料背景;考查天气系统及其影响,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详解】
(1)由图示等压线的分布规律可知;图中甲;乙两处,甲处气压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增大,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反气旋;图中乙处为低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气旋,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上升。
(2)晴天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受甲高压系统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较大。图示两城市为长春和哈尔滨,长春的纬度低,此时受暖气团控制,而哈尔滨纬度高,受冷气团影响,温度低,所以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长春;根据等压线的递减规律以及风的形成可知,此时长春刮偏南风。
(3)本题考查锋面气旋。近地面的锋面往往和气旋结合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气旋的左侧为冷锋系统,右侧为暖锋系统。所以图中①为冷锋,②为暖锋。A位于冷锋的锋后,B位于暖锋的锋前。【解析】甲反气旋上升甲长春偏南风①后前16、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南美洲附近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示意图为主要资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
(1)根据图中海水等盐度线可判断B>A>C>34‰,而D<34‰;所以四海区盐度由高到低排序为BACD。
(2)C海区和B海区位于同一纬度;且附近都无河流注入,可排除纬度和河流因素。C地有秘鲁寒流经过,海区温度低于B地,蒸发弱,盐度低。
(3)D海区和A海区位于同一纬度;同样可排除纬度因素的影响。但D海区位于近岸处,有陆地河流注入,盐度被稀释,所以D海区盐度低于A海区。
(4)E海区盐度较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盐度高。因为E地纬度接近南纬60°;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陆地广阔,有较多河川径流入海,稀释海水。
(5)安第斯山脉南段受到盛行西风影响;南段山脉以西地区为迎风坡,降水多;南段山脉以东地区为背风坡,降水少。
【点睛】【解析】BACDC点附近有寒流经过,C处水温更低,蒸发弱,盐度低D位于近岸处,有陆地河流注入,稀释盐度高北半球60°附近陆地广阔,有较多河川径流入海,对海水有稀释作用山脉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东侧是背风坡降水少17、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高低气压的判断;直观的读图看中心气压值与周边区气压值对比即可。图示应是北半球的夏季,亚欧大陆受热快形成低气压,海洋相对冷形成高压,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该图陆地上形成低气压中心,海洋上形成高气压中心,应是北半球夏季。风是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的,所以该季节上海盛行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风;南亚夏季盛行东北风,北半球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会随着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北风。
【详解】
(1)图示亚欧大陆及太平洋地区;由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直观看出,甲是低气压中心,甲位于亚欧大陆,乙位于太平洋,甲是印度低压。图示应是北半球的夏季,亚欧大陆受热快形成低气压,海洋相对冷形成高压,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①;②两处中,①处等压线更密集,所发风力较大。
(3)该图陆地上形成低气压中心;海洋上形成高气压中心,应是北半球夏季,表示的是7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风是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的,所以该季节上海盛行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风;此时,孟买盛行风向盛行东北风,孟买地处亚欧大陆南部,北半球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会随着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北风。
【点睛】【解析】甲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①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7东南风(或偏南风)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西南风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8、×【分析】【分析】
【详解】
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所以错误。
【点睛】19、×【分析】【分析】
【详解】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错误。
【点睛】20、×【分析】【分析】
【详解】
寒潮由快行冷锋所致,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可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特别是在秋春季节农作物成熟期及生长期产生的冻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所以该题表述错误。21、√【分析】【分析】
【详解】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控制,形成“伏”旱。本题描述正确。22、×【分析】【详解】
河漫滩平原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枯水期,河漫滩露出水面,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发育在山前地带的流水沉积地貌是冲积扇,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就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据此分析可知,本题的结论是错误。23、√【分析】【分析】
【详解】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控制,形成“伏”旱。本题描述正确。24、×【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25、×【分析】【分析】
【详解】
北半球冬季;陆地降温较快,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冷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故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3题,共18分)26、略
【分析】【分析】
本题组主要以干热河谷为材料;考查干热河谷的成因;动植物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综合素养。
【详解】
(1)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区域内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寒、旱、风、虫、草、火等自然灾害特别突出。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元江、怒江、南盘江等沿江的四川攀枝花、云南和贵州等地区。干热河谷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对降水影响角度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地处干热河谷,山高谷深、山脉走向是南北走向,大体上垂直于西南季风或者东南季风,在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背风坡的下沉气流还具有焚风效应,增温效应明显,致使河谷气候干旱;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膨胀上升,并在山谷的上空积聚下沉,下沉增温,加剧了河谷底部的干热环境的形成,使峡谷河畔因干旱而荒凉一片。
(2)动植物种类多一般是纬度低;海拔高,垂直海拔差异大,人为干扰少。“三江并流”地区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种类较多的原因主要从纬度;垂直地带性及地形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角度考虑。分为自然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三江并流”地区由于地处低纬度,山高谷深,垂直海拔差异大,垂直带谱复杂,水热差异状况大,动植物种类众多;地处河谷,山高谷深,气候复杂,局地小气候类型多,各种动植物种类独特;“三江并流”地区山脉为南北走向,因此这里成为欧亚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人为原因: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少,人烟稀少,人类破坏少。所以生物多样性种类丰富。
(3)依托生物多样性;实现“三江并流”地区的脱贫致富的措施,主要从因地制宜发展适合的产业道路及延长产业链角度分析。由于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很多特有的动植物资源,可以扩大知名度,发展特色旅游业;同时利用生物多样性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利用生物多样性优势,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实现脱贫致富。
【点睛】【解析】(1)该地区山高谷深;山脉走向大体.上垂直于西南季风或者东南季风;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背风坡的下沉气流还具有增温效应,致使河谷干旱;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膨胀上升,并在山谷的上空积聚下沉,加剧了河谷底部的干热环境的形成。
(2)“三江并”地区由于纬度低;垂直海拔差异大,垂直带谱复杂,动植物种类众多;山高谷深,且纬度跨度大,区域内环境多样,局地气候复杂;“三江并流”地区山脉为南北走向,因此这里成为亚欧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地形复杂,与外界联系少,人类活动影响少。
(3)由于生物多样性丰富,可以发展旅游业;同时利用生物多样性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实现脱贫致富。27、略
【分析】【分析】
试题考查光照图的判断。
【详解】
(1)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AS2940-生命科学试剂-MCE-8412
- Ocifisertib-hydrochloride-CFI-400945-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6463
- Dehydrocannabifuran-6-Methyl-9-isopropenyl-3-pentyldibenzofuran-1-ol-生命科学试剂-MCE-8289
- 7-Methoxy-9-methylfuro-2-3-b-quinoline-4-5-8-9H-trione-生命科学试剂-MCE-1580
- 3-Methyl-L-tyrosine-生命科学试剂-MCE-8000
- 二零二五年度虚拟股员工持股计划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煤矿开采权转让合同
- 2025年度顺丰速运高端物流服务合同模板
- 施工单位施工合同管理要点
- 疫情下教育变革的启示-学校与医院合作的必要性与优势分析
- 产品报价单(5篇)
- 康复护理练习题库(附答案)
- 不锈钢栏杆施工工艺
- 陕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3
- 小型餐饮店退股协议书
- 第九讲 全面依法治国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两淮矿区地面定向多分支水平井钻进作业技术规程
- vc约起来史上最全180个知名投资人联系方式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参考
- GB/T 14343-2008化学纤维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 制冷操作证培训教材-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