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新版选修5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浙教新版选修5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浙教新版选修5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浙教新版选修5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浙教新版选修5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选修5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史记·殷本纪》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对上述史料看法正确的是A.《史记》素以“信史”著称故该史料可信B.该记述属于神话传说,基本无历史价值C.该史料属于一手史料,有一定参考价值D.该史料属于文献史料,可寻求实物印证2、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乾隆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B.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C.清朝政府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3、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抗日队伍;下列选项中对于研究东北抗日联军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4、2011年8月11日普京在希腊古城法纳戈里亚(Phanagoria)所在的塔曼半岛;过考古学家瘾,亲自清理文物(如图)。考古学家发现希腊米诺斯文明中的经济贸易占重要地位,克里特人输出的物品包括。

①橄榄油;葡萄酒。

②木材;羊毛。

③陶器;珠宝。

④刀具、香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对下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当地出产的皂石雕刻而成B.学名叫“红脚茶隼”C.当地人把它看做活着的国王与去世的国王之间的纽带D.是邪恶势力的象征6、1996年5月16日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主要是研究考证夏商周三代的A.年代学问题B.占文字学问题C.考古学问题D.文化遗存问题7、伊文思和谢里曼在考古学方面都取得了成功;下列属于他们成功的共同原因是。

①对历史的痴迷。

②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

③具有敏锐的直觉。

④具有顽强的意志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8、(探索历史的奥秘)广受世人关注的玛雅文明;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葩。它是美洲印第安玛雅人在与亚;非、欧古代文明隔绝的条件下,独立创造的伟大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建筑方面;古代玛雅人修建了不少金字塔。其中最高的可达70多米,其规模之巨大;施工难度之高,令人吃惊。古代玛雅的金字塔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在建筑形式、用途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材料二玛雅文明何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衰败了呢?对其衰败原因众说纷纭;考古学界提出了以下假说:玛雅人居住在如此狭小的面积上,人口无节制的繁殖,兴盛时期达到数百万人口。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当时那个年代是个重大的社会负担。玛雅人当时选择的居住地区土地不肥沃,不适宜谷物;稻米,只能种植些红薯之类的副食品充饥,或者以木瓜、香蕉、柑桔之类的果品为食。而且所收获的数量肯定远远满足不了人口增加的需求,数以万计的人长期解决不了的饮食问题,必然对社会形成一种危机。中美洲是强烈地震曾经发生的地方,也深受台风、飓风之苦。历史上玛雅人所居住的地区,也难免遭受地震之害和风灾之苦。据调查,玛雅人十分仁慈,对于人间争斗是不赞成的,特别是认为人杀人更是不可理解的。就连宰杀动物都是不允许的,所以在与相邻的人类交往中,总是处在弱者的地位。倘有外界的入侵,玛雅人必然以失败告终。据考证玛雅人昌盛时,居住地区是比较文明卫生的,而且医疗条件也好于在周围的人类。然而通过相邻的人类侵扰和交流,把当时存在于社会上的种种传染病,有意无意地传播到了玛雅人的居住区,从而导致传染病的流行。以上这些原因可能会导致大规模、闪电般的移民,繁荣昌盛的玛雅石造城市,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孤城。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所说古代玛雅的金字塔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在建筑形式;用途上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2)据材料二概括分析玛雅文明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衰败的几种原因假说。玛雅文明迅速衰败的原因怎样才能真正解开?9、(探索历史的奥秘)

克里特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其诸多方面都具有史学研究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分布图。

材料二根据我们目前对线形文字A的了解;当时人们用它在清单表格中做各种记载:记录收到的物品以及支出的物品,记录库存物品;家畜数量、土地拥有量以及人口数。王宫储藏室的支出记录包括:用于祭神仪式上的供品,分发给居民的口粮,手工艺品制作所需原材料的数量。但没有一块泥板记载了不同种类物品的兑换率,透露当时人们是以金银作为货币进行物品交换。小集市上的交易量远远无法与王官再分配经济制度的规模相匹敌。

——摘编自马丁《古希腊简史》

材料三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及其同事对克里特宫殿进行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并发掘出大量刻有字符的陶片:神话传说得到证实。可惜的是,克里特的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还没有被破解。线形文字B于20世纪50年代被英国建筑师温特里斯和史学家柴德威克所破译。最新的科学测定年代的方法,确定了火山爆发的准确年代,这可以使人们重新考虑一些历史论断。

——摘编自纳吉《对称;非对称和迷宫》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指出克里特文明较之于图中其他世界古代文明的不同特点。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克里特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探索克里特文明之谜所需的条件有哪些?10、下图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2002年与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举行会晤的照片。在奥巴桑乔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江泽民主席讲道:“尼日利亚历史悠久;人民勤劳智慧。早在两千多年前,这里就诞生了著名的诺克文化。诺克文化是迄今所发现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古老的文化,尼日利亚也因此成为非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70年代;英国探险家斯坦利率一支考察队在非洲考察,与当地土著相遇。对此事件,斯坦利和当地土著酋长摩基姆巴分别有自己的叙述。

材料一斯坦利的叙述:

早8点左右;我们看到一个市场,附近停泊着许多独木舟。人们立即集合起束,从四面八方向我们逼近:我们长时间保持自制。但最后他们因我们的镇静而鼓起勇气,当某个人因此高叫“穆提”(投);他们一齐向我们投掷木矛时,我们才被迫开抢,对他们予以回击,迫使他们惊惶逃窜下午2点,我们从两岸树木茂密的河道中驶出看到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停在河中央。那些船民发现我们后站起泉,高声喊叫,把角吹得异常响在5分钟里,我们全力射击,无暇顾及别的事。但最后我们人正在距我们约200码的地方重新组织力量。我们热血沸腾。这简直是杀戮。他们第一次感到我们憎恶居住在这里的这些丑陋不堪的食尸鬼们。

材料二摩基姆巴的叙述:

当我们听说那个白皮肤的人(指斯坦利)要来的时候;我们不禁惊奇地我们对自己说,这人的皮肤是白色的,一定是从河流王国来的,他是我淹死的弟兄们中的一个。一切生命都来自水中,在水中他又找到了自己的生命要回到我们中间来,他要回家了。我们要举行一个宴会,我下令将去迎接我们陪伴他高高兴兴返回村庄但是我们靠近他的小舟对,听到喊声:“土匪!土匪!并向我们喷射铁雨,我们一时惊呆了那天晚上我们回来时看到了可怕的东西,我的弟兄死在血泊中,我们村遭到洗劫后被焚烧,水中飘满了死尸。那些强盗和土匪消失了。现在请告诉我,那白人对我们公平吗?

(1)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哪些基本信息是可信的?为什么?(4分)

(2)就此事件的起因而言,你认为谁的叙述可信,为什么?(4分)12、历史的奥秘常常隐藏在多种历史的记录中;非洲大津巴布韦文明的确凿记录呈现了它曾经的辉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历史为人类进化的记录。最初是由考古学者从埋没地中的石器;土器、铜器等种种遗物或在洞窟内的壁画,而读着历史的记录;还有人类学者从现在的蛮人生活里,而见着活着的历史的记录;再有历史家从古代荒唐的传说与神话中,窥破了赤裸裸的历史的事实。

——(日)上田茂树《世界史纲》材料2:人类学反对某些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他们自己可以代表人类,只有他们最进步,他们是神或历史选择出来按照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的。

——(英)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1)据材料1;探索历史奥秘所能依据的主要史料类型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以其中的一种史料说明大津巴布韦社会的生产;贸易以及生活艺术状况。

(2)在大津巴布韦文明创造者问题上,我们需要反对西方某些人的什么观点?揭示这种观点所反映的价值观。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77年;安阳殷墟圆形祭祀坑清理出三层人架70多具。坑中有铜器10件,分为礼器;工具、武器和装饰品四类,部分礼器刻有铭文。陶器32件皆实用器,玉器4件,璜、鱼、珠、串珠各一件;出土贝较多,保存好者达718枚。综观上述遗迹遗物,圆坑应属殷墟文化第四期,为祭祀坑。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遗物,计有铜、玉石、象牙、贝等种类,青铜器439件,玉器131件。根据发掘清理情况分析,其放置时是有一定次序的。首先是置放大量海贝和玉石礼器、青铜兽面、小型青铜件以及树干等。其次再置放大型青铜容器和青铜立人像、人面、树座等。最后置放一层象牙。坑中出土的青铜人面像、人头像有的已损坏,多经过火烧,大部分遗物遭损。据此推测大多数遗物中在投置坑中之前为人们举行某种仪式时有意损坏的。综观上述遗迹遗物,二号坑的时代,大致相当殷墟晚期,其性质应是祭祀坑。

——摘编自徐自强《广汉、安阳祭祀坑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比较安阳殷墟圆形祭祀坑和三星堆祭祀坑出土遗迹遗物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地出土遗迹遗物反映出的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几十年三星堆等大量考古发现表明;蜀地曾有一个特色鲜明的古代文明。这个早期文明是一个以原始宗教维系的神权国家;是一个由多元文化有机融汇而成古蜀文明。古代蜀人相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一种朴素而充满生机活力的认识。他们信人神相通,人可以通过宗教活动升天成仙,并创造出许多祭器和礼器,表达出丰富完整的信仰观念和崇拜习俗。秦汉之后,从出土大量汉画像砖、摇钱树等文物中,也可以看出四川地区盛行一种以升入天国、极乐长生为主题的崇拜习俗。东汉后期四川兴起的“五斗米教”,正是在这些思想支配下产生的,并成为道教起源的重要基础。

——摘编自赵殿增《略论古蜀文明的形态特征》(1)根据材料;指出古蜀文明的特征,并结合三星堆的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2)根据材料,分析古蜀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关系。15、(探索历史的奥秘)

三星堆遗址的惊世发现集中反映了巴蜀文明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从早期城市的“磁体”和“容器”两大功能来看;三星堆古城可以成为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经济形态和文化特征的各支蜀文化的“兼容器”。三星堆文化所包含的四期文化层似应是历代蜀文化最早汇集的结穴处和时代性文化积淀的结果。在三星堆祭祀坑的龙虎尊等器物内出土了海贝4600枚,这应该是古代闭塞的“天府之国”同南海交通的明证,也不排除是殷商文化南进与商品交换的影响。

——摘编自谭继和《三星堆文化与古蜀文明》材料二西亚地区出土的大型雕像;多发现于宗庙祭祀场所(如神庙或露天的神庙广场),这与我国三星堆遗址的情况相似。这些雕像造型特点;艺术风格及表现手法也与三星堆铜像相似,在西亚地区也有雕像上覆盖金面罩、金箔的传统,古代西亚与三星堆类似的“神树”或“神柱”也时有发现。苏美尔人的神庙总是占据着城市中主要位置,也与三星堆古城情况相近。

——摘编自敖天照《三星堆蜀都源流再探》请回答:

(1)材料一是如何认识三星堆文化的?据材料一;指出这些认识的研究视角。

(2)据材料二,指出三星堆文化与西亚文化的相似之处。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星堆文化的主要特点。16、(探索历史的奥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是一组由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图片。

材料二蜀候蚕丛;其目纵(突出),始称王。——[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三“蜀王之先名蚕丛;是时人萌(民)椎髻(高高的锥型发髻)左衽。”“(蚕丛的)后代名日柏灌(树和鸟),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汉]扬雄《蜀王本纪》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研究古蜀文明所依据的历史资料有哪些类型?从考证的角度讲,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材料三是如何描述蜀王的?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1题,共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20世纪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另一种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一一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就材料中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论述。(要求:可以选取材料中任意一个观点阐述,也可以另立观点阐述,观点必须明确,简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楚)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1题,共6分)18、时代与史家。

社会文化,时有更新:史家智识,遂以变迁。试以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为例,叙述中国史家治史理念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详解】

题意中记载的内容属于文献史料;但是有待实物的考证,故选D项。《史记》记载虽然以信史著称,但大禹治水和封于商属于没有实物考证的记载,不能就此推断该则史料就是可信的,故排除A项。大禹治水和被封于商是我国古代许多文献史料中记载的内容,并不能将其完全归于神话传说而认定其毫无历史价值,故排除B项。《史记》中的记载属于司马迁二次加工整理的记载,不是一手史料,故排除C项。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的含义,并准确把握直接史料、间接史料的关系。2、D【分析】【分析】

【详解】

历史评价“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即评价中既有历史事件或者现象,同时也要有评判表达,D中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进行了评判表达,属于历史评价,正确;A只是历史陈述,排除;B是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解释,没有评判,排除;C是对清朝对外交往的一般性描述,未涉及评判,排除。3、C【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历史素养能力要求可知,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是指当时那个年代留下的,特别是当时的人提供的,较客观、真实,学术价值较高。而第二手史料是指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学术价值:主观色彩较强,学术价值偏低。因此②③都是当时的实物史料,是第一手史料,而①④则是后人编录的,是第二手史料,C选项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选项错误。4、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知,克里特岛经济以农业为主,有1/5的土地不能耕种,放牧绵羊和山羊甚为普遍。盛产洋橄榄、橄榄油、葡萄、柑橘类和豆类故D项组合正确。5、D【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图中的雕塑是皂石鸟,又名津巴布韦鸟,学名叫“红脚茶隼”,是用当地出产的一种名叫皂石的软质石材雕刻而成的,充分展示了非洲古代文化艺术的深厚底蕴,故AB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津巴布韦的艺术家们崇尚神灵,他们坚信万物有灵,石雕的题材、形态、人物大多来源于当地的神秘宗教及古老民间故事,充溢着原始的漂泊,当地人把它看做活着的国王与去世的国王之间的纽带,故C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该雕塑粗犷的节律,神秘的悟觉,沉默中崛起的震撼在朴实无华中得到升华,向人们展示的是一种精神,是在百折不挠中的豁然开朗,是在反复痛楚中的酣畅坦然,故D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6、A【分析】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中国的一项文化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故A项正确。其它几项与年代无关,故排除。7、D【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和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考古学方面都取得了成功,他们成功的共同原因有对历史的痴迷、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具有敏锐的直觉、具有顽强的意志等。由此可知,①②③④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二、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8、略

【分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形式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玛雅金字塔顶部多为平台。第二小问用途上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的金字塔主要用来存放法老的尸体;而玛雅金字塔主要用来举行祭祀活动;观测天象。

(2)第一小问假说结合材料从自然灾害、外族入侵、疾病流行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原因表现在历史研究的继续、考古发现等。【解析】(1)形式上:玛雅金字塔顶部多为平台;上面建有神庙,可拾级而上;用途上:埃及的金字塔主要用来存放法老的尸体,而玛雅金字塔主要用来举行祭祀活动;观测天象。

(2)人口膨胀;粮食危机、自然灾害、外族入侵、疾病流行。

玛雅象形文字的成功释读、考古发掘、历史研究的深入。9、略

【分析】本题考查克里特文明的特点;克里特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和探索克里特文明之谜所需的条件;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克里特文明较之于图中其他世界古代文明的不同特点;根据《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分布图》中克里特岛的位置,可以分析得出其他文明都处于大河流域有利于农业的兴盛,而克里特文明与海;岛有密切联系,有利于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2)克里特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记录库存物品;家畜数量、土地拥有量以及人口数”“分发给居民的口粮”“小集市上的交易量远远无法与王官再分配经济制度的规模相匹敌”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3)探索克里特文明之谜所需的条件,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及其同事对克里特宫殿进行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并发掘出大量刻有字符的陶片”“可惜的是,克里特的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还没有被破解”“最新的科学测定年代的方法,确定了火山爆发的准确年代,这可以使人们重新考虑一些历史论断”等信息分析得出新资料、新技术和对克里特文字的破译等方面来回答。【解析】【探索历史的奥秘】(1)特点:其他文明都处于大河流域;有利于农业的兴盛,而克里特文明与海;岛有密切联系,有利于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2)特征:农牧业相结合;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实行财产的重新分配;王室垄断经济。

(3)条件:新资料的发现;新技术的应用;克里特文字的破译。10、略

【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本题解题的思路是:首先,概括归纳出材料的观点;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由材料信息“诺克文化是迄今所发现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古老的文化,尼日利亚也因此成为非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可知,材料的观点是“尼日利亚是非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结合所学知识从“为什么”“怎么样”两个角度分析该观点即可。【解析】①以金字塔为标志的古埃及文明并不是由非洲人类的主体—一黑人创造的。②真正纯正的黑人文明发祥地在西非,具体地说是在尼日尔河流域,这里被称为黑非洲。③西非黑人文明的最高体现是它的雕刻艺术,以尼日尔河流域为中心的西非雕刻有着2000多年的发展演变史,基本上有三个繁荣期,即诺克文化期、伊费文化期和贝宁文化期,也正因为有了这三大一脉相承的古代文化,尼日利亚才被誉为“黑非洲文化的摇篮”。11、略

【分析】【详解】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时间;地点、人物、流血冲突双方叙述一致。

(2)本题属于开放试题,若指出斯坦利的观点可信或酋长的观点可信,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得分。若指出双方各执一词,究竟谁的说法可信,还需要其他材料证明即可。【解析】(1)时间;地点、人物、流血冲突;(指出三项即可得3分)双方叙述一致。(1分)

(2)若指出斯坦利的观点可信或酋长的观点可信,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得分。(3分)若指出双方各执一词,究竟谁的说法可信,还需要其他材料证明可得4分。12、略

【分析】第⑴问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二概括“史料类型”以及用“史料”阐述“状况”;第⑵问考查考生论证和阐述事物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西方某些人的观点”,然后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解析】(1)实物遗存;土著生活实录;传说与神话。

生产:锄和斧等铁器(梯田;水井和水渠等);说明了农业的发达;采石场、熔炉和泥范(铸模),说明手工业的发达。

贸易:中国的青瓷碎片(波斯的小花碗);说明大津巴布韦社会存在着与其它族群的交流。

生活艺术:镯和一些黄金制品(椭圆形建筑上的精美石雕);说明人们懂得装饰生活。

(2)观点:大津巴布韦文化遗存,不可能是非洲人创造的,而只能属于白人。价值观:种族中心主义。13、略

【分析】【详解】

(1)不同点:根据材料“陶器32件皆实用器;玉器4件,璜;鱼、珠、串珠各一件;出土贝较多,保存好者达718枚”“计有铜、玉石、象牙、贝等种类,青铜器439件,玉器131件”可知,安阳殷墟圆形祭祀坑以陶器和贝类为主,三星堆祭祀坑以青铜器和玉石器为主;根据材料“坑中有铜器10件,分为礼器、工具、武器和装饰品四类,部分礼器刻有铭文”可知,安阳殷墟圆形祭祀坑有成熟的文字,三星堆祭祀坑未出土文字;根据材料“1977年,安阳殷墟圆形祭祀坑清理出三层人架70多具”可知,安阳殷墟圆形祭祀坑有人殉现象,三星堆祭祀坑基本上无这种痕迹。

(2)特点:三星堆和殷墟都属于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说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同时期中国文明发展程度较高;两地遗址中有相同内容,不同文明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两地遗址的遗址坑都是祭祀用,重视祖先崇拜。【解析】(1)不同点:安阳殷墟圆形祭祀坑以陶器和贝类为主;三星堆祭祀坑以青铜器和玉石器为主;安阳殷墟圆形祭祀坑有成熟的文字,三星堆祭祀坑未出土文字;安阳殷墟圆形祭祀坑有人殉现象,三星堆祭祀坑基本上无这种痕迹。

(2)特点: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文明发展程度较高;不同文明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重视祖先崇拜。14、略

【分析】【详解】

(1)特征:根据材料“这个早期文明是一个以原始宗教维系的神权国家;是一个由多元文化有机融汇而成古蜀文明”可知;古蜀文明神权与王权结合(神权国家),文化多元融合。说明:根据材料“他们信人神相通,人可以通过宗教活动升天成仙,并创造出许多祭器和礼器,表达出丰富完整的信仰观念和崇拜习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大立人像象征着古代至高无上的蜀王与大巫师,由此可以看出古蜀国是一个神权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出土的数以千计的海贝和铜贝,表明当时三星堆一带可能与中原地区、东南沿海以及西南地区有交往,由此可以看出古文明由多元文化融汇而成。

(2)关系:根据材料“东汉后期四川兴起的‘五斗米教’,正是在这些思想支配下产生的,并成为道教起源的重要基础”可知,古代蜀人人神相通的观念,是古代道教的源头之一,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来源之一。【解析】(1)特征:神权与王权结合(神权国家);文化多元融合。

说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大立人像象征着古代至高无上的蜀王与大巫师;由此可以看出古蜀国是一个神权国家;从出土的数以千计的海贝和铜贝,表明当时三星堆一带可能与中原地区;东南沿海以及西南地区有交往,由此可以看出古文明由多元文化融汇而成。

(2)关系:古代蜀人人神相通的观念,是古代道教的源头之一,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来源之一。15、略

【分析】【详解】

(1)由材料“三星堆古城可以成为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经济形态和文化特征的各支蜀文化的“兼容器”。三星堆文化所包含的四期文化层似应是历代蜀文化最早汇集的结穴处和时代性文化积淀的结果。”和“这应该是古代闭塞的“天府之国”同南海交通的明证;也不排除是殷商文化南进与商品交换的影响。”可见作者认为三星堆文化的产生不是孤立的;三星堆文化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三星堆文化受中华文明内部不同地域之间文化的影响。而“早期城市的“磁体”和“容器”两大功能”来看,材料是从早期城市的功能和三星堆文化是蜀文化的“兼容器”来分析三星堆文化。

(2)由材料“西亚地区出土的大型雕像这些雕像造型特点、艺术风格及表现手法.在西亚地区也有雕像上覆盖金面罩、金箔的传统神庙总是占据着城市中主要位置,也与三星堆古城情况相近。”,可见三星堆文化与西亚文化的相似之处有:雕像放置场所,造型特点、艺术风格;神庙的城市位置。通过材料一、二,容易得出三星堆文化的主要特点:鲜明的地域特色;明显反映出中原商文化的影响;融汇了中原和其他区域的文明。【解析】(1)认识:三星堆文化的产生不是孤立的;三星堆文化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三星堆文化受中华文明内部不同地域之间文化的影响。

视角:早期城市的功能;三星堆文化是蜀文化的“兼容器”。

(2)相似之处:雕像放置场所;造型特点;艺术风格;神庙的城市位置。

特点:鲜明的地域特色;明显反映出中原商文化的影响;融汇了中原和其他区域的文明。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出土文物和《华阳国志;蜀志》;《蜀王本纪》等方面记载可知,研究古蜀文明的历史资料有考古实物、古书记载和传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考古实物证实了古书记载的可靠性。结合材料可知,材料二中的“其目纵”与图一相符。材料二中的“椎髻左衽”由图二得到佐证。材料三中的蜀王之名与鸟和鱼有关,与图三相符。

(2)根据材料“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可知体现的是蜀王是被神化了的人物。【解析】(1)资料:考古实物;古书记载和传说。

关系:考古实物证实了古书记载的可靠性。

说明:材料二中的“其目纵”与图一相符。材料二中的“椎髻左衽”由图二得到佐证。材料三中的蜀王之名与鸟和鱼有关;与图三相符。

(2)描述:蜀王是被神化了的人物。三、论述题(共1题,共2分)17、略

【分析】关于世界世界现代史开端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史观分析。首先要给出明确的分界线。如果用整体史观,要突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最终形成。如果采用采用革命史观,要突出十月革命的意义,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起点,是人类历史由资本主义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