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东瀛(日本)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这首诗赞颂的高僧是A.蔡伦B.鉴真C.玄奘D.郑和2、秦统一后使用的货币是:()____A.刀币B.铲形币C.蚁鼻钱D.圆形方孔钱3、下列关于西欧教会的说法错误的是()A.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C.它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D.它促进了西欧教育文化发展4、1917年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下列运动中哪个主要是为剪掉同学们“心中的辫子”?()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5、【题文】学习明清历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趋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繁盛与危机前夜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诗人屈原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一名句出自哪部作品?A.《离骚》B.《论语》C.《道德经》D.《孙子兵法》7、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8、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B.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C.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D.它出现于商朝9、北宋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其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市民阶层不断壮大B.士大夫的提倡C.达官贵人的需要D.农产品交换的需要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历史典故“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其故事的主人是______(人名),宋真宗是辽与北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称为“______”。1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错误的说明理由。2分)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12、战国时期,商鞅在齐桓公支持下变法,秦国很快富强起来。错误:;正确:。13、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14、____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工艺十分精湛。15、东晋的____一生创作的画很多,代表作有____。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代表作是《离骚》,他是____。16、距今约____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____西安半坡村。17、周武王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的制度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8、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19、相传炎帝能制造船只,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他部下仓颉创造文字。20、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其他部落,与商朝在牧野决战,商朝最终败。______(判断对错)21、玄奘西行与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虽都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件,但两者有本质区别:前者属于友好和平往来,后者则是抵御外来侵略。。A.正确B.错误22、孔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______(判断对错)23、现在的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1题,共9分)24、朝代人物代表作李春《颜氏家庙碑》隋朝颜真卿《玄秘塔碑》唐朝柳公权《千金方》孙思邈赵州桥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2题,共6分)25、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和农民发生了重要变化。根据以下图片回答问题。(5分)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图片一)

人民公社好(图片二)

农民的生产承包合同书(图片三)

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1)图片一反映的是中国的哪一历史事件?(1分)(2)图片三反映了农村中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1分)这一变化最先从哪个省开始的?(1分)(3)农业方面有一位中国人为世界作出了杰出贡献,国际上甚至把他的发明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他是谁?(1分)他的发明是什么?(1分)26、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人物是谁?(2)图2和图3反映的是他为巩固统治在经济上和文化上采取的什么措施?(3)图1人物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他的先祖为他创造的良好条件,请列举两例为他成就伟业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4)图4中两位诗人对图1人物的评价有什么不同?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6分)27、【题文】唐朝时期;书生张三出生于人杰地灵的A地(大运河的最南端,我们现在称之为杭州)。战三苦读寒窗十载,一日他从家乡出发,经运河到京城应试。在离船登岸之地B(大运河的中心)遇雨,全身棉布新衣湿透,避进一老翁家。老翁沏茶热情款待,并点燃炭火为张三烘干衣服,还为他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占城米饭。张三又经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京城C,他看到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和各国侨民,云集到这里,往来的商旅熙熙攘攘。战三凭一手漂亮的“颜体”楷书和一篇优美的文章及第(考中),之后被分到B郡担任一个官职。张三为答谢老翁,送他一套景德镇瓷茶具;还带老翁的儿子到京城C的“瓦子”中玩,张三朗读了唐诗《忆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1)A地指的是哪?(1分)

(2)张三离船登岸之地B是哪座城市?C地是指哪里?(2分)

(3)张三漂亮的“颜体”楷书是模仿唐朝大书法家谁的书法?(1分);与其同时代的书法家还有谁?(1分)

(4)张三参加的科举考试是当时最重要的科举科目;你知道最重要的两个科目是什么吗?(2分)

(5)上述材料中有多处与唐朝历史不符的知识性错误,你能找出来吗?(至少找出2处,在文章中用______划出来。)(2分)28、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古代各民族之间有和有战,交融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梦回大唐】材料一:(1)看到这些图片,你会想到唐朝民族交往中的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影响?【两宋风云】材料二如图(2)澶渊之盟的签订有怎样的影响?材料三:宋金议和后,金统治者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创立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在日常饮食、音乐等方面“皆习汉风”(3)历史上,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聚焦元朝】。史实结论元朝时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进入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等与汉族逐渐交融在一起。当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4)元朝的行省制度在中央是如何规定的?论从史出是一种学习方法。根据以上史实,你会推理出什么结论?【学史明智】(5)纵观唐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你从中得到了哪些认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略【解析】B2、D【分析】秦统一后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其他选项是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的货币。故选D。【解析】D3、D【分析】本题考查中古西欧基督教会的相关知识。在中古西欧,基督教会的势力非常大,主要表现在: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很多时候,王权屈从于教权;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教会垄断着教育和文化,残酷打压和教会观点相悖的“异端”,阻碍了西欧教育文化的发展。由此分析,可以排除ABC,故选D。【解析】D4、C【分析】题目给出的1917年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无形的辫子反映的是封建思想,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的主要斗争矛头就是封建思想,即剪掉同学们“心中的辫子”。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内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全面分析材料灵活运用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内容。【解析】C5、D【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的基本特征。明清时期虽然出现过盛世局面,但已经暴露出了很多危机,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故选D。【解析】【答案】D6、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文学形式是楚辞,A项正确;BCD三项同材料无关。故选A项。【解析】【答案】A7、B【分析】商纣王在为时期;他使用炮烙之刑镇压人民,殷都他在“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其残暴统治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故选B.

本题以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为依托;考查的是商朝灭亡的知识.

本题以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商朝灭亡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B8、A【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

故选:A。

本题考查甲骨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甲骨文的相关知识。【解析】A9、A【分析】宋朝时期;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开封)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令人眼花缭乱。

故选:A。

本题以北宋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为切入点;考查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解析】A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略

【分析】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北宋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又通过“杯酒释兵权”,剥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故答案为:

赵匡胤;澶渊之盟。

本题考查北宋的建立和澶渊之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北宋的建立和澶渊之盟,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赵匡胤;澶渊之盟11、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所列人物错误。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东汉末年,逐渐形成,尊老子为教主,创始人是张陵。考点:道教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能力,属识记层面的要求。【解析】【答案】×,理由:道教的创始人是张陵,老子只是被尊为教主。12、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商鞅变法是秦国的改革。考点:商鞅变法【解析】【答案】错误:齐桓公改正:秦孝公13、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忽必烈即汗位,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考点:忽必烈建立元朝【解析】【答案】大都、元世祖14、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二子目闻名于世的青铜器中的内容:“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工艺十分精湛。”可知,故填商朝。考点:闻名于世的青铜器【解析】【答案】商朝15、顾恺之《洛神赋图》屈原【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画家顾恺之以作品;考查了屈原,知道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16、6000陕西【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半坡聚落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第一子目半坡聚落中的内容:“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可知,故填6000;陕西。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半坡聚落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遗址的概况、价值、意义。17、分封制【分析】周武王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封给亲属、功臣、前代贵族后裔为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故答案为:

分封制。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西周的分封制的相关史实。【解析】分封制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8、√【分析】【分析】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就是光武帝。光武帝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武中兴。19、×【分析】本题考查黄帝传说。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免寒暑,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制造船只,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在黄帝时期,仓颉造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20、√【分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其他部落,与商朝在牧野决战,商朝最终灭亡,周武王建立西周。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商朝的灭亡;知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掉商朝,建立西周。

本题考查商朝的灭亡,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21、×【分析】本题考查玄奘西行与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的相关知识。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件,属于友好往来,但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矛盾斗争,不属于抵御外来侵略。故题干叙述错误。故选B。【解析】B22、√【分析】孔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故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孔子。把握孔子的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准确识记孔子的相关知识。【解析】√23、√【分析】在中国可以被称为六朝古都的城市有北京;南京、西安等城市;这些城市都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在它们的身上具有鲜明的代表性。现在的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后燕、辽、金、元、明、清)。,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六朝古都。注意识记题目强调的地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现在的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解析】√四、连线题(共1题,共9分)24、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所处时代和贡献的准确识记。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唐朝的颜真卿创立了新书体,人称“颜体”,代表作是《颜氏家庙碑》;唐朝的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代表作是《玄秘塔碑》;唐朝的孙思邈,医术高明,著有《千金方》,在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孙思邈被后世尊为“药王”。【解析】五、识图题(共2题,共6分)2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图片,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所以,图片一反映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或者农业合作化运动。(2)本题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图片,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农民的生产承包合同书”,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农家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所以,图片三反映了农村中正在发生的变化是由人民公社转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从大锅饭到生产积极性转变,这一变化最先是从安徽省开始的。(3)本题主要考查袁隆平的相关知识。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农业方面”“世界作出了杰出贡献”,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73年,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不仅给zhg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he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引种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析】(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或者:农业合作化运动)。(1分)(2)由人民公社转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大锅饭到生产积极性转变方面回答亦可)(1分);安徽(1分)(3)袁隆平(1分);籼型杂交水稻。(1分)26、略

【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对秦始皇形象的认识。图1中的人物是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根据所学知识,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他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从图1看,他是秦始皇。(2)本小题考查的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在经济上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同时,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在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3)本题考查为秦朝的建立和发展奠定基础的事件,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秦始皇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他的先祖为他创造的良好条件,例如: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得到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长平之后,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都江堰的修改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4)本小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分析图4中材料可知,李白认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对秦王统一六国是持褒扬的态度;胡曾认为“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是对秦王的贬责。

【解析】(1)秦始皇(嬴政)。(2)经济上:统一货币文化上:统一文字。(3)商鞅变法、修建都江堰、长平之战(任写两例)。(4)李白是褒扬,胡曾却是贬责。六、综合题(共2题,共6分)27、略

【分析】【解析】(1)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在大运河的最南端即是余杭(2)B在运河中心即是洛阳,唐朝的京城是长安,所以C是长安(3)颜体是颜真卿,同时代的还有柳公权(4)唐朝时期最要的考试科目是进士和明经(5)其中“瓦子”是宋朝以后出现的,棉布新衣是在元朝以后普及。【解析】【答案】(1)余杭(1分)

(2)洛阳长安(2分)

(3)颜真卿柳公权(2分)

(4)进士明经(2分)

(5)棉布新衣;占城米饭;景德镇瓷茶具;瓦子等(任意两个得2分)28、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唐与吐蕃的关系。结合图片的信息,根据所学可以得出指的是文成公主入藏的相关内容。贞观时期,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了大批的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2)本题主要考查了澶渊之盟的相关内容。北宋建立后,曾对辽用兵,失败后改为消极防御,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宋庭一片慌乱,后皇帝在宰相寇准的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