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81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商鞅变法,并不是变出一个原子弹,也不是物质上的改革,而是制度上的改革他成功了”其制度发生改变指的是什么?()A.原始社会变为奴隶社会B.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C.封建社会变资本主义社会D.封建社会变为奴隶社会2、西周时为巩固统治,开发边疆而实行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兄终弟及制D.分封制3、【题文】“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是毛泽东和朱德在1937年抗战前夕共同谱写的一篇祭文。其祭奠的人物是A.黄帝B.炎帝C.秦始皇D.孔子4、如果把“开运河,创科举”、“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代的中外交往”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它们应该同属于下列哪一主题?()A.民族关系的发展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D.经济重心南移5、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A.郑和B.戚继光C.李时珍D.宋应星6、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隋朝大运河连接洛阳到天津的的一段是()

A.通济渠B.永济渠C.江南河D.邗沟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居民是____。8、战国七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雄并立的局面。9、______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10、唐朝时期和吐蕃关系密切;多次和亲。唐太宗时把____________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8世纪初,又将____________公主嫁到吐蕃。

1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秦国。______(判断对错)

改正: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2、“仁”的思想源于孟子,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3、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因此,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______(判断对错)14、辽是党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15、“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种状况始于启,从此王位世袭制出现了。()16、10世纪初,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并起兵抗辽。17、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促进中国和亚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A.正确B.错误18、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楚汉之争”有关。()评卷人得分四、列举题(共2题,共20分)19、识图题(本大题每空1分,计3分;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1图2图1历史人物是____,图2历史人物是____,从他们的主要事迹看,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图(2)材料二: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篷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衡卿》(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材料一图一与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出国前往的目的地分别是哪里?(3)图一图二中人物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材料二中的晁衡是遣唐使中比较杰出的代表,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唐朝通过什么制度选拔人才的?完善此制度的人物有哪些?此制度有何作用?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2题,共4分)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⑴北京周口店地区的山顶洞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改正:________

⑵公元前841年,周幽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改正:________

⑶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牧野之战。【】改正:________

⑷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建成,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改正:____22、东汉华佗把自己的临床治疗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医德高尚被后世尊为“医圣”。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评卷人得分六、连线题(共4题,共12分)23、连线:

儒家____无为而治。

法家____兼爱非攻。

道家____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墨家____用“刑罚”统治。

兵家____以礼治国24、将下列诗人以及对应的风格连线。

李白诗圣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杜甫诗魔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白居易诗仙气魄雄浑、沉郁悲怆25、把下列国家和建立者用线连接起来26、【题文】将下列作者和相关的作品连线。

李清照《红楼梦》

曹雪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关汉卿《秦王破阵乐》

唐太宗《石壕吏》

白居易《窦娥冤》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由此可见,B项符合题意,故选B。【解析】B2、D【分析】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开发边疆地区,实行了分封制.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知识点.

本题以分封制的作用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D3、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人文始祖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或“人文始祖”,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华夏之祖·黄帝——“人文初祖”【解析】【答案】A4、B【分析】依据课本知识可知;隋炀帝时开通的隋朝大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隋朝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唐朝政策开明表现在:完善科举制,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朝时期对外友好交流频繁,日本;新罗等派遣唐使来唐朝学习先进的科技文化,唐朝时也有不少人去国外学习交流,如历史上有名的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盛世局面,所以隋唐时期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社会气象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唐朝的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解析】B5、A【分析】从1405到1433年;明成祖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B项戚继光明朝主要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C项李时珍是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D项宋应星是明朝末年的科学家.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的知识的熟知程度.

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人物的活动的熟知程度,属于基础知识.【解析】A6、B【分析】本题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共四段,自北向南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由此可知最北面的一段是永济渠,连接洛阳到天津为永济渠。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解析】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山顶洞人【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已经会人工取火。8、齐楚燕韩赵魏秦【分析】【分析】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其中,楚国和燕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韩、赵、魏三国是由晋国大夫韩、赵、魏瓜分晋而来的,齐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但此时姜氏已被田氏所取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战国七雄。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9、略

【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云南省元谋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故答案为:

元谋.

本题考查元谋人.生活于距今约170万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也是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早期直立人遗存中,最为著名的远古人类遗址.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解析】元谋10、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与吐蕃关系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成亲,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联系,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表自称“外甥”,称唐朝皇帝为“舅”,与唐“和同为一家”。故第一空填文成,第二空填金城。【解析】文成;金城11、×秦国改为秦朝【分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秦朝.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故答案为:×;改正:秦国改为秦朝.

本题以判断改错的形式考查秦朝的统一.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秦朝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秦国改为秦朝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2、×【分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而不是孟子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故本题说法错误,故选F。【解析】F13、√【分析】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但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故答案为:

√。

本题以“青铜时代”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青铜文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商朝青铜文明。【解析】√1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辽是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解析】【答案】错15、√【分析】【分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王位世袭制。16、×【分析】本题考查女真族的崛起。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并起兵抗辽。此题错误,应将10世纪初改为11世纪末​。故选F。【解析】F1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点。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郑和下西洋。从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故题目错误,故选B。【解析】B18、√【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楚汉之争的相关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楚汉之争是指西楚项羽相遇和汉王刘邦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一开始项羽占优,但是刘邦利用项羽困难的时候派人去讲和,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以东归楚,以西归汉。这就是楚河汉界的由来,故本题说法正确,故选T。【解析】T四、列举题(共2题,共20分)19、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及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读图片可以判断图1历史人物是戚继光,图2历史人物是郑成功。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解析】图1戚继光,图2郑成功,民族英雄。(3分)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政策。材料一图(1)人物东渡日本,图(2)人物西游天竺;材料二中的晁衡是日本遣唐使中比较杰出的代表。从这些人物的活动可知,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同各国交往,尤其同亚洲近邻交往频繁。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唐朝也注意学习各国的长处,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2)本题考查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材料一图(1)人物是鉴真。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材料一图(2)人物是玄奘。唐太宗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他在天竺各地讲学,受到当地人的尊敬。(3)本题考查史鉴功能。鉴真东渡时遇到海上风浪、触礁沉船、弟子牺牲、官员阻挠、双目失眠等困难,玄奘西游时遇到官府追捕、缺水遇险、国王强留、屡遇强盗等困难,但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克服千辛万苦、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最终成为一代高僧,为传播和弘扬佛教文化及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这种矢志不移、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和意志值得我们学习。(4)本题考查唐朝选拔人才的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完善科举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很多有才学的人有机会到官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解析】(1)开放的政策(2)鉴真,玄奘;日本,天竺(或印度)。(3)为了理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4)科举制;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很多有才学的人有机会到官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五、改错题(共2题,共4分)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故本题错误,应把“山顶洞人”改为“北京人”。(2)本题考查西周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到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故本题错误,应把“周幽王”改为“周厉王”。(3)本题考查巨鹿之战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因此平息。其中,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所以,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巨鹿之战。故本题错误,应把“牧野之战”改为“巨鹿之战”。(4)本题本题考查都江堰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故本题正确。【解析】(1)【×】改正:“山顶洞人”改为“北京人”(2)【×】改正:“周幽王”改为“周厉王”(3)【×】改正:“牧野之战”改为“巨鹿之战”(4)【√】22、ד华佗”改为“张仲景”【分析】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为减轻病人疼痛,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五禽戏”,能强身健体。华佗被称为“神医”。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在书中,收录了300对个药方,到现在仍被人们所借鉴,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故答案为:

×:改正:“华佗”改为“张仲景”。

本题考查张仲景。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张仲景的成就。【解析】ד华佗”改为“张仲景”六、连线题(共4题,共12分)23、以礼治国用“刑罚”统治无为而治兼爱非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分析】【分析】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主张“无为而治”,老子是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的思想是以老子的学说为基础而发展的,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天人合一,一切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因此道家与无为而治连线;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要求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坚决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战争。墨家连接兼爱非攻;兵家孙武著《孙子兵法》,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思想,“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与兵家连接;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主张改革,用“刑罚”统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法家连接用“刑罚”统治;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强调“礼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