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9/3B/wKhkGWefGw6AR-0pAAF6P1GTHs4750.jpg)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9/3B/wKhkGWefGw6AR-0pAAF6P1GTHs47502.jpg)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9/3B/wKhkGWefGw6AR-0pAAF6P1GTHs47503.jpg)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9/3B/wKhkGWefGw6AR-0pAAF6P1GTHs47504.jpg)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9/3B/wKhkGWefGw6AR-0pAAF6P1GTHs475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59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如图所示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2、容器内装有水,当用盖子将容器密封时,有一气泡被密封在里面,现在小车突然向右运动,则小气泡的运动方向是()A.向左B.向右C.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A.
轴承之间装滚珠B.
写字时用力C.
门轴加润滑油D.
滑冰穿冰鞋滑行4、对下列民间俗语或古诗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下雪不冷化雪冷--熔化吸热。
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光的直线传播。
C.水中捞月一场空--平面镜成虚像。
D.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靠空气振动发声的。
5、质量为100g的物体可能是()A.一台电脑B.一辆自行车C.一包方便面D.一页信纸6、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是23℃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是50gC.一瓶纯净水的体积约是500LD.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7、课堂上,有时光滑黑板表面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B.C.D.8、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
内弦)
细(
外弦)
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9、如图所示,若不计滑轮重量及摩擦,在几种提升重物的方法中最省力的方法是(
)
A.B.C.D.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当用这个水银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发生改变B.温度计中水银的密度发生改变C.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发生改变D.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发生改变11、在2008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
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火炬可能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左运动C.乙火炬可能静止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12、甲、乙、丙三个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运动情况可能是()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D.以上说法均不对13、某同学用一凸透镜做实验,发现当物距为20cm时,能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距为10cm时,一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距为15cm时,一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物距为30cm时,一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物距为40cm时,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14、关于天平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平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调节,调平衡后,才能用来称量物体的质量B.一架天平在一个位置调节平衡了,可以将它移到另一位置使用,不必重新调平C.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调节平衡,再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D.调节天平平衡时,为了节省时间,只需观察到指针在分度辩中央两侧摆的幅度相同时,就可以认为天平平衡了,不必等到指针静止后再观察15、经典故事隆露
闪闪的红星隆路
主题歌中有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描写的是竹排随水漂流时主人公看到的景物.
从运动和静止的观点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水作为参照物竹排在“游”B.以大地作为参照物竹排在“游”C.以大地为参照物青山在“走”D.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在“走”16、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鈭�t
图象,由图象可知()
A.7隆芦20
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隆芦5
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
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
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小17、用“频闪照相”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个小球下落时的频闪照片.
关于小球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匀速下落,球的重力等于向上的阻力B.乙球匀速下落,球的重力等于向上的阻力C.甲球加速运动,球的重力大于向上的阻力D.乙球加速运动,球的重力等于向上的阻力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能用光屏呈现出来的像是____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只能用眼睛观察,而不能用光屏呈现出来的像是____.19、溜冰时,只需要脚在冰面上向后轻轻蹬一下,就会滑很远.蹬一下人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人受到了____的作用;人能在冰面上滑动,是因为人本身具有____.20、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发声;小明的手指在琴弦上不断地移动,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21、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
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
填“音调”或“响度”).
22、我国家庭电路中的电压是____,频率是____Hz.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____;无线电通讯是利用____传输信号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频率越高的光波其波长越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12分)23、在常温下所有的气体均可以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之液化.____(判断对错)24、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____.(判断对错)25、光年是天文学中的时间单位.____.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1题,共10分)26、在一个雷雨的夜晚,小明看到闪电5s后才听到雷声,这是为什么呢?则打雷处距小明多远?评卷人得分六、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7分)27、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1)实验的原理是____.
(2)在虚线内(图1)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3)将图2中实物按电路图连接好.
(4)连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端.
(5)若电表示数如图3所示,则灯泡电阻是____;实验中需要改进的问题是____.28、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4)小明好动且思维颇有创意,他突发奇想,要是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结果会怎样呢?他立即一试,哇塞!太神奇了,光屏上的像依旧十分清晰,只是原来缩小的像变成了放大的像!你能解释一下所成像依旧清晰的原因吗?______(选填“反射光路可逆”、“折射光路可逆”或“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9、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
图1
是做水沸腾实验时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读数为______;
(2)
实验时;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且在上升的过程中体积逐渐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直到水面破裂,水开始沸腾.
(3)
当水温上升到80
摄氏度时,每隔30s
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直到沸腾一段时间,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
所示,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水沸腾后的规律是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由底面积相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可知压力相同,又因为容器质量相同(容器重相同),所以可知容器里面两种液体重相同(质量相同);由题知两容器内液面等高,可以得出两种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密度公式得出液体密度关系;又知道h相同,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选择.【解析】【解答】解:(1)∵它们的液面等高;容器底面积相同;
∴两种液体体积:V甲<V乙;①
(2)∵p=;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容器底面积相同;
∴桌面受压力相等;
∵F=G;两个容器质量相同(容器重相同)
∴两种液体重相同(质量相同)②
由①②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ρ甲>ρ乙;
(3)∵p=ρgh;两容器等高;
∴p甲>p乙;
故选A.2、B【分析】【分析】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解析】【解答】解:当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不动,从而把气泡挤向前方,即气泡向右运动.
故选B.3、B【分析】【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增大摩擦的办法有: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办法有: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使接触面脱离接触.【解析】【解答】解:A;轴承之间装滚珠是将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从而减小了摩擦力,不合题意;
B;写字时用力;这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符合题意;
C;向门转轴处加润滑油使接触面更光滑一些;以减小摩擦力,不合题意;
D;旱冰鞋安装滚轮;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B.4、D【分析】
A;下雪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是放出热量的;化雪是熔化过程,熔化是吸收热量的.所以下雪不冷化雪冷.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如右图;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眼睛在A点能看到的天空是虚线的范围,看到的比较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月亮在平静的水面上成虚像,虚像是不存在的,所以水中是捞不到月亮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钟声是钟的振动产生的;钟声通过空气传到远方的客船上.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解析】【答案】(1)下雪是凝华过程;凝华是放热的;化雪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
(2)根据光直线传播作图分析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虚像实际是不存在的.
(4)钟声是钟振动产生的;钟声通过空气向外传播的.
5、C【分析】解:
A;一台电脑的质量在10kg=10000g左右;不符合题意;
B;一辆自行车的质量在10kg=10000g左右;不符合题意;
C;一包方便面的质量在0.1kg=100g左右;符合题意;
D;一页信纸的质量不到1g;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质量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质量的估测,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它们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质量作出判断.如: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0.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大象的质量在3t左右,等等.【解析】【答案】C6、D【分析】【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析】【解答】解: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是37℃;变化不大,23℃不合实际;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50g不合实际;
C;一瓶纯净水的体积约是500ml;500L不合实际;
D;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26cm;符合实际.
故选D.7、A【分析】【解答】解:黑板使用时间长了表面会变得比较光滑;当外面强光照射到时会发生镜面反射,导致有些同学看不到上面的文字,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B;D图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C图表面不光滑,故只有A图正确.
故选A.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搞清漫反射与镜面反射的区别,黑板某处一团亮光而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说明光射在黑板的某处发生了镜面反射.8、C【分析】解: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A不合题意;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由于两根弦的粗细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B不合题意;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可使弦的振幅不同,从而发声的响度不同,不能影响音调,故C符合题意;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可使弦振动的频率加快,音调提高,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弦乐器中,弦的长短;粗细、松紧都会影响其音调的高低。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尤其是知道弦的长短、粗细、松紧都会影响其音调的高低。【解析】C
9、D【分析】解: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A;拉力F=G
B、n=2
拉力F=12G
C;使用的是定滑轮;拉力F=G
D、n=3
拉力F=13G
D
最省力。
故选:D
不计滑轮重及摩擦,直接提升物体F=G
使用滑轮组F=1nG
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据此比较。
本题的关键有二:一是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的确定(
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
二是利用好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时,拉力和物重的关系F=1nG
【解析】D
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ABC【分析】解:
①温度计显示的是物体的温度;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水银的温度相应变化,故A正确;
②由于水银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温度变化时,体积也相应发生变化,故C正确;
③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温度无关,所以水银质量不变,故D错误;
④因为质量不变,体积改变,由公式ρ=知;水银的密度会变化,故B正确.
故选:ABC.
①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此题主要考查质量的特点:与物质多少有关,与温度变化和状态变化无关.【解析】【答案】ABC11、AD【分析】解:因为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上面的国旗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
甲火炬可能不动,风把火焰刮向左;
如果乙静止不动;那么火焰的方向应该和国旗相同,而现在的火焰的方向明显和旗子方向相反,如果乙向右运动,火焰只会更加向左偏.
所以,乙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上图的情况.
故选AD.
图中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向左飘,说明此时有向左吹的风.
甲火炬火焰向左;有三种可能:
一是火炬不动;风把火焰刮向左;
二是火炬向右运动;风相对于火炬向左,把火焰刮向左;
三是火炬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火焰刮向左.
对于乙火炬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左刮,要使乙火炬的火焰向右飘,只有使乙火炬向左运动,且火炬运动速度大于风速;如果乙火炬向左运动的速度等于风速,则火焰竖直向上(
因为此时风与乙火炬相对静止)
如果乙火炬向左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则火焰向左飘.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
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题目,要仔细揣摩.【解析】AD
12、AB【分析】【分析】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匀速上升,也可能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解析】【解答】解:(1)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匀速上升.
(2)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匀速下降,且v丙<v甲<v乙.故AB正确;CD错误.
故选AB.13、AD【分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②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
③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④u=f;凸透镜不能成像;
⑤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析】【解答】解:物距为20cm时;能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则f<20cm<2f,即10cm<f<20cm;
A;物距为10cm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
B;物距为15cm时;物距大于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物距是30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或等于二倍焦距或物距大于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因此成倒立、缩小或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物距为40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AD.14、AD【分析】【分析】①天平使用之前先要调节;使横梁平衡;
②天平调节平衡后;不能再移动,如有移动,必须再重新调节;
③调节时;必须先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通过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来实现;
④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为减少所用时间,只要指针在标尺红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即对于红线对称),即可认为平衡,而不必一定要等待指针停止.【解析】【解答】解:
A;天平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调节;调平衡后,才能用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否则测量结果不准.此选项正确;
B;天平调节平衡后;不能再移动,如有移动,必须再重新调节平衡,然后测量质量.此选项错误;
C;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再将天平调节平衡.此选项错误;
D;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为减少所用时间,只要指针在标尺红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即可认为平衡,而不必一定要等待指针停止.此选项正确.
故选A、D.15、BD【分析】解:A
以水作为参照物竹排的相对位置不变;所以竹排是静止的,不是在“游”,故A错误;
B;以大地作为参照物竹排的相对位置在改变;所以是运动的,即在“游”,故B正确;
C;以大地为参照物青山的位置不变;所以是静止的,故C错误;
D;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是运动的,即青山在“走”,故D正确.
故选BD.
首先要确立题中的参照物;然后看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是否发生变化,变化则物体运动,没有变化则物体静止.
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不变,则是静止的.【解析】BD
16、BD【分析】【分析】(1)
在s鈭�t
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
在s鈭�t
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
(3)
由图知;两车在10s
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运动;
(4)
根据图象读出5s
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本题考查了由s鈭�t
图象比较物体的速度大小、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由图象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找出小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乙车在7隆芦20s
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隆芦5s
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录脳<v脪脪
故B正确;
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
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
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
末的路程10m
乙车在5s
末的路程15m
所以在5s
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正确.
故选BD.【解析】BD
17、BC【分析】解:
垄脵
甲做直线运动;甲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甲做变速直线运动.
同时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是加速运动;
乙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并且乙做直线运动,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垄脷
甲乙两球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甲球做加速运动,说明重力大于阻力;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重力等于阻力.
故选BC.
垄脵
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物体做匀速运动;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物体做变速运动;
垄脷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正确读取频闪照片上反映的物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照片上两个小点之间的距离相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不相等,做变速直线运动.【解析】BC
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略
【分析】【分析】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出,而虚像则不能.【解析】【解答】解:实像的特点是:实际光线的会聚;倒立,异侧,可成在屏上.
虚像的特点是: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只能用眼睛观察.
故答案为:实,虚像.19、略
【分析】【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3)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解析】【解答】解:(1)脚在冰面上向后轻轻蹬一下;就会滑很远.是因为脚给冰一个向后的力,同时冰给脚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使人由静止变为运动;
(2)人能在冰面上滑动;是因为人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1)力;(2)惯性.20、振动音调空气(介质)【分析】【分析】(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3)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及声音的特性,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分析解答。【解答】用弓拉动琴弦,琴弦会振动而发声;当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变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琴弦发出的声音会通过空气(
介质)
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空气(
介质)
【解析】振动音调空气(
介质)
21、传递信息响度【分析】【分析】(1)
声音有两方面的应用:垄脵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垄脷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2)
声音的响度和物体的振幅有关,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平时可以利用减少声音分散的方法来提高响度,如喊话时把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听诊器等。本题考查了声音传递信息的原理,提高响度的方法,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要求平时学习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故答案为:传递信息;响度。【解析】传递信息响度22、略
【分析】【分析】记住家庭电路电压、人体安全电压、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以及速度能顺利解题.【解析】【解答】解: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频率是50Hz;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无线电通讯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频率越高的光波其波长越短.
故答案为:220V;不高于36V;电磁波;3×108m/s;短.四、判断题(共3题,共12分)23、×【分析】【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任何气体在降到足够低的情况下都可以使气体液化)、压缩体积(压缩体积不能使所有的气体都液化).【解析】【解答】解:降低温度(任何气体在降到足够低的情况下都可以使气体液化);压缩体积(压缩体积不能使所有的气体都液化).
故答案为:×.24、√【分析】【分析】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解析】【解答】解: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故答案为:√.25、×【分析】【分析】光年,长度单位,光年一般被用于计算恒星间的距离.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解析】【解答】解:光年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是长度单位.
故答案为:×五、解答题(共1题,共10分)26、略
【分析】【分析】(1)闪电和打雷是在空中同时发生的;之所以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340m/s);
(2)已知声音传播5s,根据公式s=vt可求打雷处离我们多远.【解析】【解答】解:
(1)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2)打雷处到小明的距离:
s=vt=340m/s×5s=1700m.
答: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打雷处离小明1700m远.六、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7分)27、略
【分析】【分析】(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R=;
(2)(3)伏安法测电阻时;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起保护电路和多次测量的目的,据此设计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
(4)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前,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5)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分度值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然后根据其原理求出灯丝的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应选择合适的量程.【解析】【解答】解:(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原理:R=;
(2)(3)根据图3可知;电流表量程选择0~0.6A,电压表量程选择0~3V;
从电源正极依次串联灯泡;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以及开关回到电源负极;据此画出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如下图所示;
(4)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前,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5)根据图3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为0.2A;
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示数为3V;
灯丝的电阻:R===15Ω;
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可知;电流表和电压表都应该选择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行政年度工作计划2025(13篇)
- 2025新闻记者个人工作总结(8篇)
- 2024年6月教师工作总结范文(7篇)
- 关于爱情演讲2024(31篇)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巴渝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024-2025学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025年合伙企业员工餐饮合同
- 2025年环氧大豆油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制造业薪资谈判集体协商协议指导范本
- 2025年共有债权缺失的离婚协议书规范文本
- 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招标文件
- 压力管道基本知识课件
- 读李玫瑾教授《心理抚养》有感
- 小学英语 国际音标 练习及答案
- 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课件-班主任经验交流课件
- HP-DL380-Gen10-服务器用户手册
- 2023年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YB∕T 105-2014 冶金石灰物理检验方法
- 钻石分级学-教学课件
- 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全)
- 血液科品管圈汇报-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