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2016•滑县二模)小明将一个苹果放到密度为ρ1的液体中,静止时情形如图甲所示,然后他向容器中不断加入另一密度为ρ2的液体,停止时情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ρ1>ρ2B.ρ1<ρ2C.ρ1=ρ2D.无法判断2、如图所示是晓露同学设计的鱼缸自动保温增氧器,温度计内为某种不导电液体,导电小球漂浮在液体上并随液面升降.该装置的正常工作情况为()A.气温升高,增氧机工作,气温降低,电热丝工作B.气温升高,电热丝工作,气温降低,增氧机工作C.不管气温如何变化,增氧机都能正常工作D.不管气温如何变化,电热丝都能正常工作3、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

电压表量程“0隆芦3V

”,滑动变阻器规格“20娄赂lA

”,灯泡L

标有“2.5V1.25W

”字样(

忽略灯丝电阻变化)

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18A隆芦0.5A

B.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2.5娄赂隆芦10娄赂

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162W

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25W

4、一块冰当它熔化成水后,变大的是()A.体积B.质量C.密度D.重力5、小红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一些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用筷子夹菜费力杠杆B.把水桶从地面上竖直提起来提水桶的力做了功C.塑料挂钩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上大气压强的作用D.把餐具举高放入橱柜的过程中餐具的重力势能变小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图表中是几个常见的体育比赛项目;请根据表中内容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将下表空格处(①;②、③)补充完整:

。比赛项目提出的物理问题运用物理知识解答1投掷铅球投出去的铅球最终会落到地面?①____2游泳用手向后划水,为什么人会前进?②____3足球地面上滚动的足球,为什么越滚越慢?③____7、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____,这说明物体的____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8、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能和电功的单位是____,简称____,符号是____.9、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g有效载荷都必须为它耗费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的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严格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__________、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我国第一个太空人杨利伟身高1.68m,质量65_________,随飞船进入太空,他的质量__________10、如图1所示,有三杯水甲、乙、丙放在室温为30℃的同一房间内,一杯是普通自来水,一杯是刚倒的开水,一杯是刚倒的冰水.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开水是____,冰水是____.如图2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图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由此可判断当地气压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11、下列生活用具中①羊角锤②筷子③镊子④铡刀⑤钓鱼竿⑥核桃夹,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有____(以上均选填序号).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2、有时不直接接触带电体,也会发生触电事故.____.(判断对错)13、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往前倒,说明乘客有惯性,而汽车没有惯性.____.14、人耳利用双耳效应来准确判断发声体的位置____.15、惯性指的是物体保持继续运动的性质____.16、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就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____.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4题,共24分)17、太阳能是一种廉价的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从有关资料获悉,在晴天,阳光垂直地面照射时地球表面接受到的热辐射为1.2×103J/(m2•s).有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积为50L,可将接收到的热辐射的25%用来提高水温.若该热水器接受阳光垂直照射的有效面积始终是2.5m2;

求:(1)5h后装满水的水箱中的冷水温度能升高多少℃?

(2)若用煤气来提供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多少g的煤气?(不计热量损失,q煤气=4.2×107J/kg)18、量是2kg、初温度为90℃的热水,温度降低到40℃,水放出多少热量是多少?[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19、如图是小明某次实验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此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是______V;______A.

20、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南京人民自己投资建设的南京长江二桥全程长21.97km,为了保证交通安全与通畅,规定车辆通过二桥的速度最大为100km/h.求:

(1)若一辆轿车通过二桥全程用了15min;求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是多大?

(2)轿车通过二桥全程至少多长时间?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0分)21、(2011春•浠水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当把烛焰放在距该凸透镜2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如果此时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22、为了比较水和砂子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砂子;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砂子的初温;

C.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加热时搅拌砂子和水,加热相同时间;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砂子的末温.

(1)步骤____(填步骤序号)存在错误,应改为____.

(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砂子____.

(3)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____.23、(2010秋•崇明县月考)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量筒、水、石块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请你根据图中的弹簧测力计和量筒示数,将表格数据填写完整.

。石块的重力(牛)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石块受到的浮力(牛)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厘米3)石块排开的水的重力(牛)1.96________100____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____.24、(2014•嘉陵区模拟)小明做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已经连接如图所示电路.

(1)同组的小琴又给他补接了两根导线使电路完整;请你将这两根导线画出来.

(2)闭合开关之前,应将滑片滑到滑动变阻器的____端(填“A”或“B”);目的是为了保护电路.

(3)小明利用上面的电路测小灯泡的电阻;已经记录三组数据如下表,请你将表中的空白格帮小明补上.

。实验次数123电压/V2.52.01.5电流/A0.30.270.23电阻/Ω7.46.5灯泡亮度亮较亮暗(4)小明处理完数据后发现,三次测得的灯丝电阻相差较大,与其他同学交流也是同样的情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32分)25、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是否有关”实验中;小明先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是否有关”,所用器材有:一个用长木板撘成的斜面;三个质量不同的实心铁球,一个木块.各器材的组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

(1)每次实验时,都要将铁球从斜面的____由静止释放,其目的是____.

(2)铁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来间接反映的.

(3)若木块在水平桌面上滑行3s后停止,位置如图2,则木块的平均速度为____m/s

(4)此实验中,还需要对小明的方案进行怎样相应的调整?____.(如果需要;可增加其他器材)

(5)实验中若木块与桌面间摩擦减小,则木块的移动距离将越____,若木块与桌面无摩擦,则木块将做____运动.26、某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对比分析②③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

对比分析③④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

对比分析④⑤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

(2)综合分析和归纳上述实验,得到的较为完整的结论是:____.27、在“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

猜想B: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

猜想C: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不变;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用一些定值电阻和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及有关的实验器材,设计了电路,按实验要求分别测出有关的物理量.

(1)为了完成该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

(2)表中是小明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其中R为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20Ω;10Ω和5Ω,U是电阻R两端的电压,I是通过电阻R的电流.

。实验序号R/ΩU/VI/A12010.05220.10.1330.150.1541010.1520.20.2630.30.37510.2820.40.4930.60.6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的数据,可猜____是正确的(“A”;“B”或“C”)

(3)通过分析比较以上数据,还发现电压相同时,电阻越小,电流越____.28、(1)如图1所示,电能表的读数为____kW•h.

(2)如图2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3)根据图3中小磁针N极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电源的“+”;“-”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分析】由图可知,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状态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根据密度的变化即可判断ρ1与ρ2的存在.【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苹果在甲容器中漂浮;在乙容器中悬浮;

所以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ρ1>ρ苹果,ρ苹果=ρ混合;

则ρ1>ρ混合;

由于ρ混合是与ρ1、ρ2混合而成的,所以ρ1>ρ2.

故选A.2、A【分析】【分析】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分析温度改变时液面高低变化,从而判断电路的工作情况.【解析】【解答】解:

由图当气温升高时;液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液面上升,导电小球上升,连通增氧机电路,增氧机工作;当气温降低时,液体遇冷收缩,体积变小,液面下降,导电小球下降,接通电热丝电路,电热丝工作.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3、D【分析】【分析】

从图中可知,灯泡L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为了不损坏电路元件,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应该选取通过灯泡L

与通过滑动变阻器额定电流相比较,得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通过灯泡L

的电流可利用公式计算,并且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可利用公式计算总电阻,再利用公式计算灯泡的电阻;最后利用公式R脨隆=R脳脺鈭�RL

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为了不把电压表损坏,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3V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利用公式UL隆盲=U鈭�U麓贸

计算电压,再利用公式计算电流,最后利用公式计算电阻;

灯泡的最小功率可利用公式P小L=I小2RL

计算;

电路中的最大功率可利用公式P脳脺麓贸=UI麓贸

计算。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的内容较多,会用欧姆定律计算,会用电功率公式计算,知道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流规律,电阻规律,要用到电功率的一个变形公式:P=I2R

求解,需要注意的是:P=I2R

和这两个公式在电功率计算题里要经常用到。【解答】隆脽UL=2.5VPL=1.25W

隆脿

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麓贸=I=IL=0.5A

由于此时电流最大,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R脨隆=R脳脺鈭�RL=9娄赂鈭�5娄赂=4娄赂

隆脽

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U麓贸=3V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流最小;

隆脿UL隆盲=U鈭�U麓贸=4.5V鈭�3V=1.5V

再利用公式最后利用公式所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是0.3A鈭�0.5A

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范围是4娄赂鈭�10娄赂

灯泡的最小功率为P脨隆L=I脨隆2RL=(0.3A)2隆脕5娄赂=0.45W

电路中的最大功率为P脳脺麓贸=UI麓贸=4.5V隆脕0.5A=2.25W

故选D。【解析】D

4、C【分析】【分析】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所以冰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不变;

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可知体积变小;

重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解析】【解答】解:

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所以冰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不变;

但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ρ=可知;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小;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冰化成水质量不变,所以重力不变.

故选C.5、D【分析】【分析】(1)根据杠杆力臂的关系可判断杠杆的性质;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塑料挂钩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4)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据此判断.【解析】【解答】解:A;用筷子夹菜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正确;

B;把水桶从地面上竖直提起来;水桶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故提水桶的力做了功,故B正确;

C;塑料挂钩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上;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故C正确;

D;把餐具举高放入橱柜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餐具的重力势能变大,故D错误.

故选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略

【分析】【分析】(1)根据重力的方向进行分析;即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进行分析;即向后用力划水,水对人体有向前的推力;

(3)根据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滚动的足球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的作用.【解析】【解答】解:(1)因为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投出去的铅球最终会回到地面.

(2)因为人向后用力划水;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人会受到水向前的推力作用;

(3)因为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阻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因此会越滚越慢,最后停下来.

故答案为:①铅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

②力作用是相互的;

③足球受到地面的阻力.7、略

【分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解析】【解答】解: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振动,还说明了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故答案为:振动;振动.8、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电能和电功的单位认识【解析】【解答】解:电能和电功的主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焦耳的符号是J.

故答案为:焦耳,焦,J.9、略

【分析】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小、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我国第一个太空人杨利伟身高1.68m,质量65kg;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随飞船进入太空,他的质量不变。【解析】【答案】小,kg,不变10、甲丙98小于【分析】【分析】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水珠出现在温度高的一侧;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以及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解析】【解答】解:

甲图中烧杯内壁上有水珠;是热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烧杯壁液化而成的,说明甲是一杯是刚倒的开水;

乙图中没有任何变化;说明水温与室温相同,所以乙是一杯是普通自来水;

丙图中烧杯外壁上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烧杯壁液化形成的,说明丙是一杯是刚倒的冰水;

由图可知:水在98℃时;开始沸腾,且保持温度不变;由于1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由此可知该地的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甲;丙;98;小于.11、略

【分析】【分析】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是等臂杠杆.【解析】【解答】解:

(1)①羊角锤;④铡刀、⑥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2)②筷子;③镊子、⑤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故答案为:①④⑥;②③⑤.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2、√【分析】【分析】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靠近高压带电体时,也有可能触电.【解析】【解答】解:靠近高压带电体时;有可能会发生高压电弧触电或跨步电压触电,因此,有时不直接接触带电体,也会发生触电事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3、×【分析】【分析】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解析】【解答】解:正在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受到外力的作用,汽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于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因此坐在行驶的汽车中,乘客也具有惯性.故此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4、√【分析】【分析】双耳效应是指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以及其他特征不同,人就能辨别出声源的位置.【解析】【解答】解: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人利用这些差异就能判断声源方向,这就是双耳效应.即“人耳能利用双耳效应来准确判断发声体的位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惯性的定义,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解析】【解答】解: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而不是物体保持继续运动的性质.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电子带负电;我们规定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解析】【解答】解:金属导线里面作定向移动的为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四、解答题(共4题,共24分)17、略

【分析】【分析】(1)先算出太阳能热水器5h接收的太阳辐射能;根据“可将接收到的热辐射的40%用来提高水温”求出水吸收的热量;知道水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mρ=V求水的质量,再根据吸热公式求出水温升高多少℃;

(2)由题知,Q放=Q吸,而Q放=mq,据此求出需要完全燃烧煤气的质量.【解析】【解答】解:(1)太阳能热水器5h接收的太阳辐射能为:

Q=1.2×103J/(m2•s)×2.5m2×5×3600s=5.4×107J;

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Qη=5.4×107J×25%=1.35×107J;

根据ρ=可得;水箱内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50×10-3m3=50kg;

∵Q吸=cm△t;

∴水箱中50kg水的温度能升高的温度:

△t==≈64.3℃;

(2)由题知,Q放=Q吸=1.35×107J;

∵Q放=mq;

∴需要完全燃烧煤气的质量:

m==≈0.3214kg=321.4g.

答:(1)5h后装满水的水箱中的冷水温度能升高64.3℃;

(2)若用煤气来提供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321.4g的煤气.18、略

【分析】【分析】已知水的质量、比热和初温度、末温度,利用公式Q放=cm△t可以得到水放出的热量.【解析】【解答】解:

水放出的热量:

Q放=cm△t=4.2×103J/(kg•℃)×2kg×(90℃-40℃)=4.2×105J.

答:水放出的热量为4.2×105J.19、略

【分析】

(1)电压表使用的0-3V的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1V,每一个小格代表0.1V,示数是2.5V.

(2)电流表使用的0-0.6A的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示数是0.5A.

故答案为:2.5;0.5.

【解析】【答案】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方法:首先确定使用的量程;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

20、略

【分析】【分析】(1)直接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这段时间内的速度;

(2)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即可求出轿车通过二桥全程至少用的时间.【解析】【解答】解:(1)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

v===87.88km/h;

(2)由v=可得:

t===0.2197h.

答:(1)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是87.88km/h;

(2)轿车通过二桥全程至少用的时间为0.2197h.五、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0分)21、略

【分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根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得其焦距,其次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把烛焰放在距该凸透镜25cm处时;即当u>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如果此时将蜡烛远离透镜;则物距变大,那么像距变小,即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倒立,缩小;靠近.22、A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砂子吸收相等的热量使砂子受热均匀【分析】【分析】(1)物质吸热的多少受物质多少的影响;所以实验中应控制物体的质量相同;

(2)在酒精灯相同的情况下;可通过控制加热时间来控制液体吸收的热量,加热时间越长,吸热越多.

(3)实验中为使沙子能够均匀受热,需不断进行搅拌.【解析】【解答】解:(1)实验中需控制水和砂子的质量相同;A中在烧杯中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砂子,所以是错误的,应改为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砂子;

(2)相同的酒精灯在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所以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为了使水和砂子吸收相等的热量;

(3)加热时搅拌沙子;是为了使沙子能够均匀受热.

故答案为:(1)A;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砂子;(2)吸收相等的热量;(3)使砂子受热均匀.23、略

【分析】【分析】(1)根据图示读出测力计示数;

(2)利用F浮=G-F求出石块所受浮力大小;

(3)利用m=ρV先求出排开水的质量,再根据G=mg求出排开水的重力.【解析】【解答】解:(1)由实验图示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98N;

(2)石块所受水的浮力为:F浮=G-F=1.96N-0.98N=0.98N;

(3)排开水的质量为m=ρV=1.0×103kg/m3×100×10-6m3=0.1kg;

则排开水的重力为G=mg=0.1kg×9.8N/kg=0.98N;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故答案为:0.98;0.98;0.98;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24、略

【分析】【分析】(1)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的量程;且与灯泡并联,注意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的连接.

(2)闭合开关前;保护电路的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处.

(3)由表格可知电压和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的阻值.

(4)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有关,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比较大.【解析】【解答】解:(1)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所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前;为防止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保护电路的滑动变阻器应处于最大阻值的A端.

(3)电压U=2.5V,I=3A时,灯泡的电阻R==≈8.3Ω.

。实验次数123电压/V2.52.01.5电流/A0.30.270.23电阻/Ω8.37.46.5灯泡亮度亮较亮暗(4)灯丝电阻在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一定时;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或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或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A;(3)如上表所示;(4)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六、综合题(共4题,共32分)25、略

【分析】【分析】(1)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若要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控制其运动的速度相同;

(2)动能的大小通过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出来;

(3)根据平均速度公式v=计算木块的平均速度;

(4)为了正确得出实验规律;注意实验时要多次试验,以便得出普遍规律;

(5)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摩擦力减小,木块运动的越远;.【解析】【解答】解:

(1)根据实验的要求可知;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控制到达水平面速度相同,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的大小,来说明铁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出铁球具有的动能的大小,这是转换法的运用;

(3)木块移动的距离s=23.10cm,木块的移动速度v===7.70cm/s=0.077m/s;

(4)实验时要多次试验;以便得出普遍规律.如图2所示,每次实验后都用同一铁球,这是不合理的,要换成3个体积形状完全相同,质量不同的其他金属球;

(5)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若木块与桌面间摩擦减小,则木块获得动能后运动的越远;若木块与桌面无摩擦,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控制速度相同;(2)木块移动的距离;(3)0.077;(4)换成3个体积形状完全相同,质量不同的其他金属球;(5)远;做匀速直线.26、略

【分析】【分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拉力F、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作用;由平衡条件可知:

(1)分析图②③;根据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与物体受到的浮力间的关系,可得出结论;

分析图③④;是探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液体种类;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等因素是相同的,而让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据此可得出结论;

分析图④⑤;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浸没深度均相同,只是液体的种类不同,据此可得出相应的结论.

(2)运用控制变量法综合分析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与什么因素无关.【解析】【解答】解:(1)由图②③可知;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由图③④可知;液体种类相同,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所受浮力相同,因此可得出结论: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的大小跟浸没的深度无关.

由图④⑤可知;保持了物体的深度不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