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6/35/wKhkGWeeCoWAdp0sAAIc0UrfISY105.jpg)
![2025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6/35/wKhkGWeeCoWAdp0sAAIc0UrfISY1052.jpg)
![2025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6/35/wKhkGWeeCoWAdp0sAAIc0UrfISY1053.jpg)
![2025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6/35/wKhkGWeeCoWAdp0sAAIc0UrfISY1054.jpg)
![2025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0/16/35/wKhkGWeeCoWAdp0sAAIc0UrfISY10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降低了反应活化能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一定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D.催化剂的加入能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2、以H2、O2、熔融盐Na2CO3组成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Fe(OH)2;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电解池两极材料分别为铁和石墨,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Ⅱ处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B.X是铁电极C.电解池中有1molFe溶解,石墨Ⅰ耗H222.4LD.若将电池两极所通气体互换,X、Y两极材料也互换,实验方案更合理。3、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玉兔二号”月球车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材料是硅B.施肥时,草木灰不能与铵盐混合使用,是因为它们之间发生反应会降低肥效C.水垢中的可先用溶液处理,而后用酸除去D.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钢管被腐蚀,镀层破损后,钢管反而会加速腐蚀4、用0.1000mol·L-1AgNO3溶液滴定50.00mL0.0500mol·L-1KI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Ksp(AgI)=4×10-16。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曲线x代表lgc(Ag+)随v(AgNO3)变化而变化的曲线B.a点表示反应终点,其坐标是(25.00,-7.7)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mol·L-1KCl溶液,反应终点由a向e方向移动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mol·L-1AgNO3溶液,反应终点a向b方向移动5、一定温度下,BaSO4(s)⇌Ba2+(aq)+(aq)平衡体系中,c(Ba2+)和c()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对应的KW不相等B.a、b、c三点对应c(Ba2+)•c()的数值,a点最大C.BaSO4在水中形成的饱和溶液,c(Ba2+)=c()D.a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BaSO4固体,c(Ba2+)沿曲线向b、c点方向变化6、pH计是一种利用玻璃电极(如图所示)测量溶液pH的仪器;实验时将玻璃电极(作负极)和另一参照电极一起插入待测溶液中,根据所形成原电池的电压即可得出溶液pH,某pH计的测量电压与待测溶液pH关系为E(V)=0.2+0.059p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pH计工作时溶液中的H+向参照电极迁移B.负极的电极反应为Ag-e-=Ag+C.玻璃膜球泡可由对H+特殊敏感膜构成D.常温下若测得0.1mol·L-1HA溶液的E=0.318V,则HA为弱酸7、已知时,的摩尔燃烧焓分别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和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反应条件改变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时,x的平衡转化率为B.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C.若曲线a和b发生反应时除温度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则反应达到平衡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D.若曲线b对应的是改变反应温度,则可判断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9、钠硫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化学电源;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效率高等重要优点。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过程中,A极为电源正极B.放电过程中,电池总反应为C.充电过程中,由A极移动到B极D.充电过程中,外电路中流过电子,负极材料增重10、向两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mol的A和2mol的B,发生反应:A2(g)+2B2(g)⇌2AB2(g)ΔH.维持两个容器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AB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①图中I、II、III点均处于曲线上;②点II时容器的体积为0.1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像可知:p12ΔH<0B.点I时A2的平衡转化率为40%C.点III所对应的反应平衡常数K=0.2D.将点II所对应的容器冷却到600K,不可能变成点I11、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pC(g)+qQ(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B.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C.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D.反应速率vA:vB:vC:vQ=m:n:p:q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6gNH离子和1molCH所含电子数均为nAB.pH=6的纯水中含有OH-离子的数目为10-8nAC.标准状况下,总体积为22.4L的乙烯和丙烯混合物含有的共价双键总数为nAD.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与Na2O2混合物过程中,钠失去的电子数为nA1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表:。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mol·L-1·min-1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10molY,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减小1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15、将一定量的X加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3Y(g)+Z(g);平衡时混合气体中X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平衡后加入高效催化剂可使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B.压强大小有P1>P2>P3C.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K减小D.在该条件下M点X平衡转化率为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
①物质燃烧②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③生石灰溶于水的过程④炸药爆炸⑤碳酸钙高温分解。
(2)某实验小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以检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发现,反应后①中的温度升高,②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___反应(填“放出”或“吸收”,下同),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___________反应。反应___________(填①或②)的能量变化可用图(b)表示。
(3)一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并放出热量。若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1,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2,那么Q1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Q2。
(4)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被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图中所示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5)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I-I键、1mol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J、299kJ。则反应掉1mol氢气和1mol碘,生成HI会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______kJ的热量。
(6)已知:4HCl+O2=2Cl2+2H2O,该反应中,4mol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则断开1molH—O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_____kJ。
17、草酸晶体的组成可以用H2C2O4·xH2O表示;为了测定x值,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Wg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的水溶液;
②取25.00mL所配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后,用浓度为amol/L的KMnO4溶液滴定,所发生的反应如下: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试回答:
(1)在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
(2)若在接近实验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所测得x值会_______。
(3)在滴定过程中若用去amol/L的KMnO4溶液VmL,则所配的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由此可以计算出x的值是_______。18、化学能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电能。
(1)图A所示装置中,锌片是___(填“正极”或“负极”)。
(2)图A所示装置可将__(写化学方程式)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电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铜片上有气泡产生、___。
(3)燃料电池已经开始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某氢氧燃料电池的原理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①氧气是正极反应物。
②总反应为2H2+O2=2H2O
③电池工作时,其中H+定向移动19、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1)目的:促进_______的化学反应,抑制_______的化学反应。
(2)基本措施。
①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反应体系的_______、物质的_______、气体的_______、固体的_______以及催化剂的合理使用等。
②改变可逆反应进行的限度:改变_______体系的温度、物质的浓度、气体的压强等。20、25C时;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A;B、C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1的变化如图1所示,已知反应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将增大。
(1)根据图1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的平均速率v(A)为________。
(2)在5~7min内,若K值不变,则此处曲线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
(3)图2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v和时间t的关系,t3、t5、t6时刻各改变一个且互不相同的条件,各阶段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K1、K2、K3、K4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用“>”“<”或“=”连接)。A的转化率最大的一段时间是___________。t2~t3t4~t5t5~t6t7~t8K1K2K3K4
21、氨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制冷剂等方面。回答下列问题:
(1)最近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SUNCAT的锂循环系统;可持续合成氨,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图中反应Ⅱ属于_______(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液氨汽化时_______(填“释放”或“吸收”)能量;液氨泄漏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共价键。
N—H
O=O
N≡N
O—H
键能/kJ·mol-1
391
498
946
463
则反应4NH3(g)+3O2(g)=2N2(g)+6H2O(g)的反应热ΔH=_______。22、金属的防护。
(1)改变金属材料的组成:制成合金。
(2)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例如,在钢铁制品表面喷涂_______;矿物性油脂或覆盖搪瓷、塑料等;用电镀法上一层金属;发蓝处理等。
(3)电化学保护法。
①牺牲阳极法:利用____原理,让被保护的金属作_____极,用更活泼的金属作____极。
②外加电流法:让被保护的金属与外加直流电源的_____极相连。23、镁;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下列实验能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测定镁和铝的导电性强弱。
b.测定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速率。
c.向0.1mol/LAlCl3和0.1mol/LMgCl2中加过量NaOH溶液。
(2)镁铝尖品石(MgAl2O4)常做耐火材料。共沉淀制备尖品石的方法是:用AI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用a表示)与过量的氨水(用b表示)反应,再将得到的沉淀高温焙烧。为使Mg2+、Al3+同时生成沉淀,应该把________(填“a”或“b”)滴入另一溶液中。
(3)AlCl3与NaN3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得高温结构陶瓷氮化铝(AlN),且生成N2,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聚合铝(PAC)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用于水的处理。用铝灰、铝土矿、铝渣等为原料(主要成分为Al、Al2O3可制取聚合铝。实验步骤如下:
①写出酸溶过程中发生的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聚合铝(PAC)的分子式为[Al2(OH)aCIb]m,聚合铝中OH-与Al3+的比值对净水效果有很大影响,定义盐基度B=n(OH-):3n(Al3+),当B=时,b=________。(填入合适数字)
③制取聚合铝的方法有多种,若将步骤Ⅰ后的溶液pH直接调制4.2-4.5时,将在过程Ⅱ发生聚合而得到某种聚合铝Alm(OH)nCl3m-n,写出生成该聚合铝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原理综合题(共1题,共8分)24、工业上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H2)制备二甲醚(CH3OCH3);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O(g)+2H2(g)CH3OH(g)△H1=-90.8kJ·mol-1
Ⅱ.2CH3OH(g)CH3OCH3(g)+H2O(g)△H2=-23.5kJ·mol-1
(1)2CO(g)+4H2(g)CH3OCH3(g)+H2O(g)△H3=__kJ·mol-1。
(2)若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内只发生反应Ⅱ,可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填标号)。
A.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B.CH3OCH3浓度与H2O浓度相等。
C.CH3OCH3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2v(CH3OCH3)=v(CH3OH)
(3)T℃时,将2molCO和2molH2充入一恒容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起始时,容器内压强为2×106Pa,平衡时总压减少了25%,H2的转化率为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Pa-4(保留2位有效数字)。达到平衡后﹐欲增加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填标号)。
A.再通入一定量的COB.降低温度。
C.及时移走CH3OCH3(g)D.通入氮气。
(4)当压强为p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测得不同温度下CO的平衡转化率及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如图所示。
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反应Ⅰ的平衡___(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下同)移动,反应Ⅱ的平衡___移动,故工业上选择___(填“高压”或“低压”)制备二甲醚。工业生产中不选择350℃的原因是__。评卷人得分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共2题,共14分)25、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如下,请用合理的化学用语填写空白。在周期表中的区域元素代号有关信息短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甲是一种胃酸中和剂,且能溶于强碱溶液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于制造纯碱和做制冷剂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于制造纯碱和做制冷剂长周期元素的一种盐乙可以做净水剂,的某种氧化物丙可以做红色涂料元素大量存在于海藻中,它的银盐可用于人工降雨元素大量存在于海藻中,它的银盐可用于人工降雨
(1)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2)足量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甲完全反应,放出热量请写出表示该过程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的气态氢化物丁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丁比氯化氢沸点高b;丁比氯化氢稳定性好。
c、丁比氟化氢还原性强d;丁比氟化氢酸性弱。
(4)请写出丙溶于丁的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乙的水溶液呈酸性,请写出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
(5)是一种弱酸,请写出它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有剧毒,可以用溶液进行无毒化处理,请写出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室温下,的电离常数在的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26、A;B、C、D、E是中学常见的五种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列转化关系:
已知A溶液显碱性;焰色反应为黄色,且可促进水的电离。
(1)若A、B、C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_;A、C反应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若C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C与E反应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A.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反应物分子的能量,更多的分子变为活化分子,而反应活化能不变,A错误;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是容器的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与体系无关的物质,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B错误;
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提高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活化分子数目增大,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但是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C错误;
D.催化剂的加入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D正确;
故选D。2、D【分析】【分析】
左边装置是原电池;通入氢气的电极I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氧气的电极II是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右边装置是电解池,X是阴极;Y是阳极,Fe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左边装置是原电池,通入氢气的电极I是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II是正极,负极反应式为H2-2e-+CO32-=CO2+H2O,正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右边装置是电解池,X是阴极、Y是阳极,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阳极反应式为Fe-2e-+2OH-=Fe(OH)2↓。
A.通入氧气的电极II是正极,正极上氧气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A错误;
B.X与负极连接,作阴极,Y与电源正极连接,作阳极,要制取Fe(OH)2;阳极Y必须是铁电极,X电极为石墨电极,B错误;
C.电解池中有1molFe溶解,失去2mol电子,根据整个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在石墨Ⅰ耗H21mol,但未指明气体所处的条件,因此不能确定氢气的体积就是22.4L;C错误;
D.若将电池两极所通气体互换,则I是正极,X是阳极,X电极材料是Fe,该电极产生的Fe2+和碱反应得到Fe(OH)2白色沉淀;可以将沉淀和氧气隔绝,实验方案更合理,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
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反应原理,明确在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H2的电极为负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的电极为阴极,Fe电极与电源正极连接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变为Fe2+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该原电池中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而不是酸或碱溶液。3、D【分析】【详解】
A.硅是良好的光电转化材料;可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板,故A正确;
B.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与铵盐混合会相互促进水解,铵盐水解生成的一水合氨分解成氨气,氨气挥发导致肥效降低,故B正确;
C.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更难溶的碳酸钙;碳酸钙可溶于盐酸或硝酸,从而除去水垢,故C正确;
D.镀锌钢管镀层破损后;形成原电池,Zn活泼作负极,能继续保护钢管不被腐蚀,故D错误;
故选:D。4、B【分析】【分析】
【详解】
A.KI溶液中,未加入AgNO3时,c(I-)=0.05mol/L,lgc(I-)=lg0.05,随着AgNO3溶液的加入,c(I-)减少,lgc(I-)降低,故x曲线为lgc(I-),y曲线为lgc(Ag+);A错误;
B.a点,lgc(I-)=lgc(Ag+),c(I-)=c(Ag+),AgNO3与KI恰好完全反应生成AgI沉淀,根据沉淀溶解平衡AgI(s)Ag+(aq)+I-(aq),Ksp(AgI)=c(I-)c(Ag+)=c2(Ag+)=4×10-16,c(Ag+)=2×10-8,lgc(Ag+)=-8+lg2=7.7,此时加入的AgNO3溶液的体积为25ml;故坐标为(25.00,-7.7),B正确;
C.由于AgCl的溶解度大于AgI,故Ksp(AgCl)>Ksp(AgI),AgNO3与KCl恰好完全反应时v(AgNO3)=25ml,当c(Ag+)增大,lgc(Ag+)增大;a点朝d点移动,C错误;
D.改为0.05mol/LAgNO3溶液时,v(AgNO3)=50ml恰好完全反应;横坐标右移,纵坐标不变,a点向c点方向移动,D错误;
故选B。5、C【分析】【分析】
【详解】
A.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a、b、c三点对应的KW相等;A不正确;
B.曲线上的点都处于溶解平衡,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a、b、c三点对应KSP(BaSO4)=c(Ba2+)•c()的数值相等;B不正确;
C.BaSO4在水中形成的饱和溶液,由BaSO4(s)⇌Ba2+(aq)+(aq)知,c(Ba2+)=c();C正确;
D.a点对应的溶液处于溶解平衡,且c(Ba2+)c(),若加入BaSO4固体,c(Ba2+)、c()的浓度几乎不变,即使有变化,结果仍满足c(Ba2+)c(),故不会沿曲线向b;c点方向变化;D不正确;
答案选C。6、B【分析】【分析】
【详解】
A.pH计工作时,实验时将玻璃电极(作负极)和饱和参照电极,溶液中H+向参照电极迁移;故A正确;
B.Ag-AgCl为原电池负极,负极上是银失电子生成氯化银,电极反应为:Ag-e-+Cl-═AgCl;故B错误;
C.pH计的玻璃膜球泡需要对H+有特殊敏感才能有测量pH的作用;故C正确;
D.常温下若测得0.1mol•L-1HA溶液的E=0.318V;E(V)=0.2+0.059pH=0.318V,计算得到pH=2,说明HA不完全电离为弱酸,故D正确;
故选:B。7、D【分析】【详解】
A.用H2的摩尔燃烧焓数据书写的热化学方程式中,H2O必须是液态;故A错误;
B.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系数成正比,CO的摩尔燃烧焓是指1molCO(g)完全氧化为同温下的指定产物CO2(g)时的焓变,而B项热化学方程式中CO的系数为2,则该项热化学方程式对应的故B错误;
C.的单位为故C错误;
D.满足摩尔燃烧焓定义;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BD【分析】【分析】
【详解】
A.如图,时X的变化量为mol/L,转化率=故A正确;
B.该反应为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即物质的量无变化且根据质量守恒定理,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根据所以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故B错误;
C.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b转化量更多,且反应速率更快先达到平衡,所以曲线b对应的温度更高;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常数更高,故C正确;
D.若改变的是温度,则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即从键能的角度,反应热等于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所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故D错误;
故选BD。9、AC【分析】【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充电时,A接电源的负极,则放电时,A极为电源负极,故A错误;
B.放电过程中,钠作负极失电子,变成钠离子,移向正极,在正极生成电池总反应为故B正确;
C.充电过程中,移向阴极;即由B极移动到A极,故C错误;
D.充电过程中,外电路中流过电子,有0.01mol钠离子转化成钠单质,所以负极材料增重故D正确;
故选AC。10、CD【分析】【分析】
【详解】
A.据图可知温度相同时,p1压强下AB2的体积分数更大,该反应为气体系数之和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AB2的体积分数增大,所以p1>p2;A错误;
B.据图可知点I时AB2的体积分数为40%,设此时∆n(A2)=x;列三段式有:
则=40%,解得x=0.5mol,所以A的转化率为=50%;B错误;
C.点III和点II所处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相同,点II处AB2的体积分数为40%,根据B选项的计算可知此时n(A2)=0.5mol,n(B2)=1mol,n(AB2)=1mol,容器体积为0.1L,所以平衡常数K==0.2;C正确;
D.据图可知压强相同时,升高温度AB2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将点II所对应的容器冷却到600K,平衡正向移动,AB2的体积分数增大;不可能变成点I,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D。11、BC【分析】【详解】
A.假如m+n=p+q;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相等,压强不影响平衡移动,无论反应有没有达到平衡,体系的压强都是不变的,故A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B.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反应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如果热量不能被传递出去,一直在体系之中,达到平衡前,反应体系的温度在不停变化,当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C.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当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D.在反应进行到任何程度时,反应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反应速率vA:vB:vC:vQ=m:n:p:q不能说明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故D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答案选BC。12、CD【分析】【分析】
【详解】
略13、CD【分析】【分析】
【详解】
A.反应前2min,消耗n(Y)=(0.16mol-0.12mol)=0.04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则生成n(Z)=0.04mol×2=0.08mol,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v(Z)==4.0×10-3mol/(L·min);故A错误;
B.该反应∆H<0,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即v(正)>v(逆);故B错误;
C.根据表格数据;反应7分钟时达到平衡状态,Y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06mol,列三段式: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故C正确;
D.根据C项计算分析可知,原平衡状态下,Z的体积分数为×100%=37.5%;恒容密闭容器中,其他条件不变时,再充入0.1molY,设Y的变化量为xmol,列三段式:
则=1.44,解得x=0.015,此时的Z的体积分数=×100%=35.7%;则Z的体积分数减小,故D正确;
答案选CD。14、AB【分析】【详解】
假如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过程中,平衡不移动,则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50%,现在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说明假设不成立,平衡逆向移动了,据此分析解题:
A.由分析可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A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故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B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故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C不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增大体积,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a>b;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B。15、BD【分析】【详解】
A.催化剂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A不正确;
B.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X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所以压强大小关系有:P1>P2>P3;B正确;
C.根据图象知;升高温度,X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C不正确;
D.M点对应的平衡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为0.1,令X的起始量为1mol,并设参加反应的X的物质的量为2x;则可建立如下三段式:
则x=X的平衡转化率为=故选B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①物质燃烧是放热反应;②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生成CO;属于吸热反应;③生石灰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属于放热反应;④炸药爆炸属于放热反应;⑤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属于吸热反应;因此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③④,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②⑤;
(2)实验发现,反应后①中的温度升高,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②中的温度降低,说明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图b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则反应①的能量变化可用图(b)表示;
(3)一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并放出热量。若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1,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2,由于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放出热量,则Q1小于Q2;
(4)图中所示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因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5)反应掉1mol氢气和1mol碘;断键吸收的能量是436kJ+151kJ=587kJ,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是2×299kJ=598kJ>587kJ,因此生成HI会放出598kJ-587kJ=11kJ的热量;
(6)设H-Cl键键能是xkJ/mol,H-O键键能是ykJ/mol,则4y+2×243-4x-498=115.6,解得y-x=31.9,即断开1molH-O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31.9kJ。【解析】①③④②⑤放热吸热①小于放热放出1131.917、略
【分析】【分析】
(1)
在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溶液变为浅紫红色并半分钟内不褪色,证明达到滴定终点;
(2)
若在接近实验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对H2C2O4物质的量测定不会产生影响,对V(标准)无影响,根据可知,不变;则对测得x值无影响;
(3)
根据题目信息可得到比例关系:则所配的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样品中含有的质量为则x的值为【解析】(1)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溶液变为浅紫红色并半分钟内不褪色。
(2)无影响。
(3)aV/10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图A所示装置中,Zn失去电子作负极,Cu电极H+得到电子作正极;故锌片是负极;
(2)图A所示装置为原电池,可将反应Zn+H2SO4=ZnSO4+H2↑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电能,装置中Zn失去电子作负极,锌片溶解,Cu电极H+得到电子作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产生电流,电流表指针偏转;
(3)图B为氢氧燃料电池,氧气作正极得到电子,氢气作负极失去电子,总反应为2H2+O2=2H2O,电池在工作时,阳离子(H+)向正极定向移动,①②③均正确,故答案选①②③。【解析】负极Zn+H2SO4=ZnSO4+H2↑电流表指针偏转①②③19、略
【分析】【详解】
(1)目的: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
(2)①基本措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反应物的温度;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气体的压强、固体表面积以及催化剂合理使用等。
②改变可逆反应进行的限度:改变可逆反应体系的温度、物质的浓度、气体的压强等。【解析】(1)有利有害。
(2)温度浓度压强表面积可逆反应20、略
【分析】【详解】
(1)由图1可知,A、B为反应物,C为生产物,且最后A、B的物质的量不为0,为可逆反应,3min时△n(A):△n(B):△n(C)=(1-0.7)mol:(1-0.4)mol:0.6mol=1:2:2,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反应方程式为A+2B2C;平衡常数为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所以从反应开始到达第一次平衡时的平均速率v(A)==0.05mol/(L•min);
(2)K值不变,温度不变,由图1可知,5min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且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只能改变压强,由反应为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故应增大压强;(3)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将增大,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为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t3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变化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应为升高温度,所以K1>K2;t6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正反应速率变化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应为降低压强,所以K3=K4;t5~t6正逆速率都增大,平衡不移动,应是使用催化剂,K不变,所以K2=K3,所以K1>K2=K3=K4,所以t2~t3段A的转化率最高。【解析】A+2B2C0.05mol·L-1·min-1增大压强K1>K2=K3=K4t2~t3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①反应Ⅱ为Li3N+3H2O=3LiOH+NH3;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根据流程可知,反应Ⅰ为氮气与Li反应生成氮化锂,化学方程式为N2+6Li=2Li3N;
(2)液氨汽化时,吸收能量,导致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4NH3(g)+3O2(g)=2N2(g)+6H2O(g)的反应热ΔH=391×3×4+498×3-946×2-463×2×6kJ·mol-1=-1262kJ·mol-1。【解析】非氧化还原反应N2+6Li=2Li3N吸收-1262kJ·mol-1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油漆原电池正负负23、略
【分析】【详解】
(1)a.金属导电性与金属性强弱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属与盐酸反应速率越快,金属性越强,故b符合题意;
c.向0.lmol/LAlCl3和0.1mol/LMgCl2中加过量NaOH溶液;前者生成氢氧化铝,后者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铝能与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说明氢氧化铝具有一定的酸性,则碱性比氢氧化镁碱性弱,金属性镁比铝强,故c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c;
(2)由于氢氧化铝的碱性比氢氧化镁的碱性弱,因此氨水滴加到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则镁离子先反应,因此要使Mg2+、A13+同时生成沉淀,需要氨水过量,则应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同时加入到过量的氨水中反应;
(3)AlCl3与NaN3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得高温结构陶瓷氮化铝(AlN),且生成N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还生成NaCl,则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AlCl3+3NaN33NaCl+4N2↑+AlN;
(4)①酸溶过程中发生的非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其离子方程式:Al2O3+6H+=2Al3++3H2O;
②当B=时,即n(OH-):3n(Al3+)=2:3,得到n(OH-):n(Al3+)=2:1,则得到分子式为[Al2(OH)4Clb]m,再根据化合价(+3)×2+(-1)×4+(-1)×b=0,解得b=2;
③将步骤I后的溶液pH直接调制4.2—4.5时,将在过程II发生聚合而得到某种聚合铝Alm(OH)nCl3m-n,根据原子守恒得到该聚合铝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mAl3++(3m-n)Cl-+nH2O=Alm(OH)nCl3m-n+nH+。【解析】bcaAlCl3+3NaN33NaCl+4N2↑+AlNAl2O3+6H+=2Al3++3H2O2mAl3++(3m—n)Cl-+nH2O=Alm(OH)nCl3m-n+nH+四、原理综合题(共1题,共8分)24、略
【分析】【分析】
根据盖斯定律,Ⅰ×2+Ⅱ得:2CO(g)+4H2(g)CH3OCH3(g)+H2O(g)的△H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变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列出三段式,根据平衡常数KP=计算。
【详解】
(1)根据盖斯定律,Ⅰ×2+Ⅱ得:2CO(g)+4H2(g)CH3OCH3(g)+H2O(g)△H3=-205.1kJ·mol-1。故答案为:-205.1;
(2)A.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m不变,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不能确定是否是平衡状态,故A不选;
B.CH3OCH3浓度与H2O浓度始终相等;不能确定是否是平衡状态,故B不选;
C.CH3OCH3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可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C正确;
D.2v(CH3OCH3)=v(CH3OH);不能确定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不能确定是否是平衡状态,故D不选;
故答案为:C;
(3)T℃时,将2molCO和2molH2充入一恒容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起始时,容器内压强为2×106Pa;平衡时总压减少了25%,设CO转化率为x
根据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则解得x=0.25,转化率α(H2)=×100%==50%,H2的转化率为50%,平衡时总压强,2×106Pa×(1-25%)=1.5×106Pa,平衡时总物质的量为4mol-4xmol=3mol,平衡常数KP===4.4×1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公司整体转让与税务筹划合作协议
- 2025年大楔角Ⅴ带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人工费承包合同
- 2025年度房地产开发项目借款合同范本现金结算
- 2025年度借调合同书(国际业务拓展)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劳务环保责任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家具生产设备租赁合同规范模板
- 2025年度景区护栏定制与施工服务协议
- 2025年度酒吧文化活动策划与执行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工程项目合同履约保证金管理制度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点解读(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 2025年电梯专用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课件
- 2025年教科室工作计划样本(四篇)
- 2024年版古董古玩买卖合同:古玩交易税费及支付规定
- 幼儿园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 【7历期末】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髋部脆性骨折带来的思考
- 2024年网格员考试题库完美版
- 202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规范》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