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54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日食B.
水中倒影C.
小孔成像D.
“折断”的铅笔2、用同一根刻度尺按正确方法测量一物体长度,共测了四次,其结果不同,这说明(
)
A.该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不定的B.这四次测量结果都是不可靠的C.测量不可避免地有误差D.测量次数多了反而得不到正确结果3、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A.B.C.D.4、在某校举行的趣味运动会的一个项目上;张凯背着王康向终点快速跑去,下列关于这个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垄脵
以张凯为参照物;王康是静止的。
垄脷
以地面为参照物;王康是静止的,张凯是运动的。
垄脹
以王康为参照物;张凯是运动的.
垄脺
以地面为参照物张凯和王康都是运动的.A.垄脷垄脹垄脺
B.垄脵垄脹垄脺
C.垄脷垄脹
D.垄脵垄脺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带电小球互相排斥,说明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B.
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目的是为了省功C.
为了用电安全开关应该在火线上D.
两张纸吸引在一起,说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大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手影”游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B.在湖岸边看到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C.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D.夏天海面上空的“海市蜃楼”是文学家虚幻的,自然界并非真实存在7、如图是一辆静止停在水平路面的小车;下列各项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小车对路面的压力与小车受到的重力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对小车的支持力C.小车对路面的支持力和小车受到的摩擦力D.小车对路面的压力与路面对小车的支持力8、光敏电阻的特点是有光照射它时阻值变小.
如图所示,是某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R1
为光敏电阻,R2
为滑动变阻器,AB
间接监控装置.
则(
)
A.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AB
间电压升高B.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AB
间电压减小C.图中R2
的滑动头向下移动时,通过R1
的电流变大D.图中R2
的滑动头向上移动时,可提高AB
间电压9、把玻璃杯盛满水,用硬纸盖住,再倒过来,如图(a)
纸片能将杯中的水托住,之后,若将杯子慢慢转动,如图(b)(c)
则(
)
A.杯子刚一转动,纸片就不能将水托住B.杯子转动到图b
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C.杯子转动到图c
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D.杯子转到任何位置,纸片都能将水托住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如图所示,A、B两点间电压恒定为10V,当把电压表接在R1两端时读数为5V,当把电压表接在R2两端时读数为3V,已知R1=3000Ω,则R2=____Ω.
1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浸入液体中测量温度时,通过____的方式使温度计与被测液体的温度达到相同.12、身高为168cm的同学距平面镜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有____m,像的高度为____c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是____.(填“实像”或“虚像”)13、“激光准直”可以用____来解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m/s.14、(2014•徐州)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由于受到____力的作用,在水平木板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把木板换成玻璃,小车运动距离更长一些.接下来假设水平面是____的,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具有的这种属性称之为____.15、张老师从实验室中拿给你一个凸透镜,用它①把天上的星星放大;②把文字放大;③把文字缩小;④让一张干纸燃烧,其中不能实现的是(填序号)____.16、小双实验小组四位同学想探究课本与课桌面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将一个同学的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课本,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课本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N.
(2)在课本上又放了另一个同学同样的课本,改变课本与桌面间的压力,这种方法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通过多次实验,她们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课本册数1234弹簧测力计示数/N2468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他们又把另一本封面光滑一些的数学课本单独放在同样的水平课桌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测出示数要小一些,于是他得出结论:课本与课桌间的粗糙程度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小明认为他们的做法不可行,理由是____.17、在今年的大阅兵中,空军各式先进战机尽显风采.
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鈭�10
”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______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______的.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8、“坐地日行八万里”属于地球自转现象.______(判断对错)19、地球的自传的方向是自东向西.______(判断对错)20、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_____(
判断对错)
21、“坐地日行八万里”属于地球自转现象.______(
判断对错)
22、一斤棉花没有一斤铁块重.______(判断对错)23、“坐地日行八万里”属于地球自转现象.______(判断对错)24、迎着月光走时亮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时暗处是积水.______(
判断对错)
25、“坐地日行八万里”属于地球自转现象.______(
判断对错)
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8分)26、如图所示P
是物体的像位置,“O
”是透镜光心的位置,请在图中“O
”位置画出所需要透镜并完成光路图。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析】【解答】解:A;日食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与题意不符;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D;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
故选B.2、C【分析】解:A
当物体一定时;这个物体的长度是一定的,故A错误;
B;四次测量结果不同;说明测量结果存在误差,不一定四次都不正确;故B错误;
C;测量不可避免的要存在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是允许存在的;故C正确;
D;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C.
刻度尺测量之前;需要首先观察分度值;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本题考查学生对刻度尺使用过程中,“估读”这一项内容的掌握情况,测量过程允许存在误差,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解析】C
3、D【分析】解:由题干中的图象可知:乙比甲运动的速度大.
A;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表示甲乙是静止的,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表示甲乙是静止的,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横轴上找一点;表示时间相等;做纵轴的平行线,可以发现甲的运动路程长,说明了甲运动快,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运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乙的运动路程长,速度大,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A
和B
都是错误的;
由题干中的图可知:甲和乙同时同向运动;相同的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长,乙的运动速度就大;我们可以在C
和D
的图象中,找出相同的时间,看谁运动的路程长,从而得出甲和乙的正确图象.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尤其是路程与时间图象中物体速度的判断,这是一个难点,需要突破.【解析】D
4、D【分析】解:垄脵
以张凯为参照物;王康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王康是静止的,故垄脵
正确;
垄脷
以地面为参照物;王康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王康是运动的,故垄脷
错误;
垄脹
以王康为参照物;张凯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垄脹
错误;
垄脺
以地面为参照物;张凯和王康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他们是运动的,故垄脺
正确;
故选:D
.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参照物的选择进行分析解答.【解析】D
5、C【分析】解:A
两个带电小球互相排斥;说明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故A错误;
B;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目的是为了省力;故B错误;
C;为了用电安全开关应该在火线上;防止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故C正确;
D;两张纸吸引在一起;说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故D错误.
故选C.
(1)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3)
家庭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必须接到火线上,防止漏电;发生触电事故;
(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本题考查电荷的相互作用、滑轮组、家庭电路的连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解析】C
6、C【分析】解:A;手影游戏是光沿直线传播被手挡住后;在后面形成手的影子,所以手影是因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A错误;
B;湖岸边的树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树发出的光在湖面上发生了反射现象,形成树的虚像.故B错误.
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海市蜃楼是由于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故D错误;
故选C.
①光沿直线传播;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被挡住,会在它的后面形成一个阴影区域,也就是影子.
②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所以是倒立的,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折射是中考时必考的知识点.【解析】【答案】C7、B【分析】解:A
小车对路面的压力和小车的重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小车的重力和路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二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小车对路面的支持力沿竖直方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沿水平方向,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直线上,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小车对路面的压力与路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二力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1)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垄脵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垄脷
大小相等;垄脹
方向相反.
(2)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垄脵
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垄脷
大小相等;垄脹
方向相反.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的条件进行判断.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受力分析和对二力平衡条件、相互作用力的准确掌握和理解.【解析】B
8、B【分析】解: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监控装置与R2
并联.
由题知,光敏电阻R1
的特点是有光照射它时阻值变小.
(1)
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R1
阻值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根据I=U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根据U=IR
可知;R2
阻值不变时,其两端的电压变小,即AB
间电压降低,故B正确、A错误.
(2)R2
的滑动头向下移动时;R2
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电阻变大;
根据I=U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故C错误;
R2
的滑动头向上移动时;R2
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电阻变小;
根据I=U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根据U=IR
可知;R1
阻值不变时,其两端的电压变大;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R2
两端的电压变小,即AB
间电压降低,故D错误.
故选B.
(1)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监控装置与R2
并联;根据题意得出有人通过时R1
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AB
间电压的变化;
(2)
先判断滑片移动后R2
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1
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AB
间电压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会分析当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光线时和当仅增大R1
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时电路的动态分析,要注意光敏电阻的特点.【解析】B
9、D【分析】解:因为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故当杯子转到bc
位置时纸片都能将水托住.
故选D.
本题主要是考查大气压强的特点: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课本上并没有说明大气压强的特点,我们同学要根据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共同点来类比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解析】D
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略
【分析】
设电压表的电阻为R;
当把电压表接在R1两端时;
由题知,U2=U-5V=10V-5V=5V;
电路中的电流:
I=+
∴U2=IR2;
即:(+)×R2=5V;①
当把电压表接在R2两端时;
由题知,U1′=U-3V=10V-3V=7V;
电路中的电流:
I′=+
∴U1′=I′R1;
即:(+)×R1=7V;②
由①②联立方程组解得:
R2=1800Ω.
故答案为:1800.
【解析】【答案】由题知两电阻串联,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得出当把电压表接在R1两端时关于电压表内阻R和R2的方程U2=IR2=(+)×R2;
同理得出当把电压表接在R2两端时关于电压表内阻R和R2的方程U1=IR1=(+)×R1;联立方程组求解.
11、略
【分析】【分析】①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②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的现象,叫做热传递.【解析】【解答】解:(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定温度的;
(2)温度计浸入液体中测量温度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温度计与被测液体的温度达到相同.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热传递.12、略
【分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同.【解析】【解答】解: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该同学距平面镜2m,他的像距平面镜也是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4m;像和物体大小相同,他身高168cm,则像的高度为168cm;平面镜中的像为虚像.
故答案为:4;168;虚像.13、略
【分析】【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真空中光速最大,是3.0×108m/s,在空气中比这个速度略小.【解析】【解答】解:激光和普通光一样都是沿直线传播的;而且激光比较集中,不容易发散;利用激光的直线传播,可以引导掘进机直线开凿.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
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3.0×108.14、略
【分析】【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解析】【解答】解:小车从斜面上滑下;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在水平木板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
由实验现象可推理得出假设水平面是光滑的;即不受摩擦力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车具有的这种属性称之为惯性;惯性是指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原有运动状态包括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它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故答案为:摩擦;光滑;惯性.15、略
【分析】【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解析】【解答】解:①天上的星星一定处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所以此时通过凸透镜只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不可能将天上的星星放大;
②当将字放到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时;此时看到的就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③当将字放到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时;此时看到的就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④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所以它可以让一张干纸片着火.
综上分析;其中不能实现的是①.
故答案为:①.16、2可行压力没有控制压力相同【分析】【解答】(1)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水平方向上一对方向相反的力;课本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课本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水平方向的一对平衡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摩擦力就是2N.
(2)在原来的课本上又放了另一个同学同样的课本;压力变大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所以是可行的;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书越多即压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即摩擦力越大.
(3)把另一本封面光滑一些的数学课本单独放在同样的水平课桌上时;虽然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测出示数要小一些,但不能说明课本与课桌间的粗糙程度越小,摩擦力越小;因两次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不同,即没有控制变量压力相同.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探究实验,考查的方式比较灵活,同时考查了我们的实验分析能力,是一道难度适中的题目.17、地面;静止【分析】解:加油过程中;被研究的战斗机“歼一10
”和参照物加油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受油机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地面;静止.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解析】地面;静止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8、√【分析】解:赤道的周长是40000千米;合计八万里,由于地球的自转,它的周期是一天24小时,即坐地日行八万里.
故答案为:√.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概况,属于基础题.【解析】√19、×【分析】解:根据人类对宏观世界的探究结果可知;地球的自传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地球的自传方向是自西向东;据此可直接做出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地球自转方向的了解,属基本的常识题,难度不大.【解析】×20、√【分析】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是不会有力的作用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隆脤
.
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出现力必然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在施力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解析】隆脤
21、√【分析】解:赤道的周长是40000
千米;合计八万里,由于地球的自转,它的周期是一天24
小时,即坐地日行八万里.
故答案为:隆脤
.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概况,属于基础题.【解析】隆脤
22、×【分析】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因为铁和棉花都是一斤;所以一斤棉花和一斤铁一样重.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铁和棉花都是1斤;单位和数据都相等,质量相等.
铁和棉花的名数相同,就是质量相同,由于铁和棉花的密度不同,相同质量的铁和棉花体积不同,不要被这一表象所迷惑.【解析】×23、√【分析】解:赤道的周长是40000千米;合计八万里,由于地球的自转,它的周期是一天24小时,即坐地日行八万里.
故答案为:√.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名著导读 莎士比亚戏剧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4
- 9古诗三首清明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 for Writing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Unit 2 lconic Attractions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1)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第四册
- 2025主体信用评级合同
- 2025吊顶劳务承包合同
- 19《夜宿山寺》(说课稿)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专题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说课稿(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3001
- 7《压岁钱的使用与思考》(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 基于KNXnet-IP和EIBsec协议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安全性研究与优化
- 七年级英语下学期开学考试(深圳专用)-2022-2023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册单元重难点易错题精练(牛津深圳版)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传画册
- 杭州市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
- 2024年大宗贸易合作共赢协议书模板
- 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分享
- 新闻记者证600道考试题-附标准答案
- 2024年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资格审查表
- TSG ZF001-2006《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工程劳务清包合同(范本)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物象的作用(含练习题及答案)
- 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