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每种蛋白质水解的产物都是氨基酸B.每种蛋白质都含有20种氨基酸C.氨基酸间的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D.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2、油菜籽的含油量随世代选择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油菜籽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B.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C.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D.改变了油菜籽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3、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局部)和细胞中某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A所示的这类物质在细胞膜上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①能作为载体蛋白;起物质运输作用。
②能作为酶;催化发生在膜上的化学反应。
③能作为受体;接受膜表面的化学信息。
④能作为细胞表面的标志,被其他细胞识别.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①②③④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叶绿体、线粒体中都能合成ATPB.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中都能合成ATPC.在光反应、暗反应中都能合成ATPD.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合成ATP5、下列有关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的进化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性状的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的进化6、如图是PCR的基本过程;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需要解旋酶参与B.TaqDNA聚合酶是在B过程发挥作用的C.该过程需要一对特异性的引物,要求一对引物的序列是互补的D.PCR反应体系需要加入模板DNTaqDNA聚合酶、四种脱氧核苷酸和两种引物7、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A.染色体被破坏B.高尔基体被破坏C.中心体被破坏D.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影响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回答有关免疫的问题.
某科研所为了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的主要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第一次接种。
(灭活的痢疾杆菌)第二次接种。
(灭活的痢疾杆菌)抗体合成。
程度甲正常的鼷鼠未接种+乙正常的鼷鼠接种+++++丙幼年摘除胸腺的鼷鼠未接种+丁幼年摘除胸腺的鼷鼠接种+戊摘除胸腺后注入T淋巴细胞的鼷鼠接种++++(1)与甲组相比,乙组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当第二次接种时,鼷鼠第一次接种产生的一定量的____,就会在体液免疫阶段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____;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戊组与丁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____细胞的帮助.
(3)若将题目中病原体痢疾杆菌换成病毒,接种病毒后正常鼷鼠往往先通过____免疫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____免疫彻底消灭它.
(4)接种疫苗属于____免疫方法.9、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图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对于小麦的叶肉细胞来说,能发生乙过程的场所有____.
(2)在正常情况下,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____.
(3)对于乙图来说,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分子____上,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分子____上.(填字母)
(4)核酸水解后可以得到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如果彻底水解就可以得到基本组成单位的各部分组成.图中l彻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有____种.
(5)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从分子l链的____端开始的.如果1链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对应合成完整的n链,最多需要脱掉____分子的水.10、(2013秋•麻栗坡县校级期末)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1)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发生在____期,细胞板的形成在____期.如果要观察染色体的数目,最好在____期观察.
(2)该图是____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处于分裂后期的图是____.细胞分裂后期的图中有____条染色体.
(3)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则该图中还缺少处于____期的细胞简图.11、Ⅰ.科学家发现人体中有一种与肥胖有关的物质--瘦素;是肥胖基因编码的多肽类激素.它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进而使体重减轻.
(1)肥胖基因突变会使瘦素的含量____(偏高/偏低/正常),从而导致肥胖;瘦素受体基因突变也可导致肥胖,此时血浆中瘦素含量最可能____(偏高/偏低/正常).
(2)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瘦素还能作用于下丘脑的相关神经元;调节摄食行为.作用过程如图:
①图中共有____条反射弧,原因是____.
②若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抑制,则突触后膜接受这种递质后的膜电位是____.
Ⅱ.达菲是抗甲型H1N1病毒的有效药物.达菲口服后经肝脏和肠道酯酶迅速催化转化为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它能与甲型H1N1病毒结合,干扰病毒从被感染的宿主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传播.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达菲的中间代谢产物可以抑制甲型H1N1病毒的传播.
实验材料:鸡胚细胞、32P标记的甲型H1N1病毒;达菲的中间代谢产物、细胞培养液、搅拌器、离心机、烧杯、恒温培养箱.
(3)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烧杯加入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并编号A和B;
②A组和B组都加入等量的____;A组加入适量的达菲的中间代谢产物,B组不加;
③两个烧杯均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保温6小时以上;然后都放在搅拌器中搅拌;
④放到离心机离心一段时间后,____.
(4)预期的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预期的实验结果:____
②预期的实验结论:达菲可以抑制甲型H1N1病毒的传播.12、(2013•宁夏模拟)【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某自来水可能受到生活污水的污染(国家饮用水标准规定每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不超过3个);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在此培养基上,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
(1)配制伊红美蓝培养基时,除蛋白胨、乳糖、伊红、美蓝等原料外,还需要____.在这些成分中,能为大肠杆菌提供氮源的是____.
(2)培养基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灭菌和消毒的区别在于灭菌杀死了全部的____.
(3)在如图的系列稀释操作中,依次将1mL液体移入下一个盛有____mL蒸馏水的试管中.稀释的目的是____.
(4)过程a所用的接种方法为____.通过培养,各培养皿中的紫色菌落如图所示,则自来水样本中大肠杆菌超标____万倍.13、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请回答:
(1)在番茄新品种培育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筛选出含重组DNA的土壤农杆菌时通常依据质粒上的____的表达.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是____和____.
(2)为促使图中②、③过程的顺利完成,需要在____条件下进行.要快速培养转基因抗软化番茄植株,目前常用的科技方法是____.为获得这种番茄的脱毒苗,应用其____进行培养.
(3)除了图示培育方法外,还可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对____的结构进行特定的改变,从而获得抗软化的番茄品种,关键的操作是对____进行定向改造.
(4)为防止转基因番茄通过花粉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传播给其它植物而造成基因污染,可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番茄植物细胞的____(结构)中.14、某家族成员中除患甲病(基因为A,a)外,还患有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图谱如下,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该地区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请据图回答问题:
(1)____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基因在____染色体上,为____性遗传病.
(2)III-11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
(3)若III-11与本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
(4)Ⅱ-6的基因型为____,III-13的基因型为____.
(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III-11和III-13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同时患有两种病女孩的概率为____.15、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的____,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___基因,通过有性生殖中的____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变异,其产生的方向是____,其来源包括____和基因重组.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但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____.
(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___.
(3)如果人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其中基因型Aa个体(灰身)60只,aa个体(黑身)40只,假设该种群个体自由交配,无自然选择则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A的基因频率为____.
(4)通过对果蝇和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得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在“探究细胞大于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应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____(判断对错)17、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必须现配.____(判断对错)18、某一植株处于一定光照强度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中进行光合作用(均未达到饱和点),突然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短时间内,C3酸含量增加,C5糖含量减少;突然提高光照强度,C3酸含量减少,C5糖含量也减少19、处于高温和低温(或高CO2和低CO2)条件下的同种植物,光合速率也可能相同20、细胞分裂包括核分裂和质分裂,两者是同步的;胞质分裂出现在后期或末期T.正确F.错误21、细胞凋亡是基因不再表达,不再合成新的蛋白质,细胞自动结束生命T.正确F.错误2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的RNA可被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染成红色.____(判断对错)2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16分)24、(2015秋•莆田校级期末)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泌蛋白在[____]____上合成,由[____]____和[____]____加工形成[____]____进行转移.
(2)囊泡转移的方向(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是____.
(3)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过程加工运输中,需要大量的能量,能量的动力站是____.25、在荧光素酶中加入正确的荧光素底物就可以发荧光.荧光素酶及其合成基因在生物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荧光素酶基因可以人工合成,也可以从____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荧光素酶基因是利用____的原理.
(2)限制酶是切割DNA的工具酶,主要从____中分离纯化出来.下表为4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个酶切位点,下图为含有荧光素酶基因的DNA片段及其具有的限制酶切点.若需利用酶切法(只用一种酶)获得荧光酶基因,最应选择的限制酶是____.。限制酶MspIBamHIMboISmaI酶切位点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4题,共24分)26、原文填空:
(1)光面内质网的功能比较独特,例如,人肝脏细胞的____上有氧化酒精的酶,有些光面内质网中还有合成____的酶.内质网向内与细胞核膜相连,向外与____相连;所以细胞内存在着一套复杂的膜系统.
(2)ATP发生水解时形成腺苷二磷酸(ADP),释放1个磷酸基团,同时释放能量.这些能量就会被利用,如用于____、____的活动以及细胞中的许多其他生命活动.
(3)以某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为纵坐标,以波长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就是该物质的____.27、(2015秋•阿克苏市月考)如图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人体内胆固醇既是组成____的重要成分,又参与血液中____的运输.胆固醇合成后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其受体结合成复合物以____方式运输进入细胞.
(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2]____上合成的,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2→____→溶酶体(用数字和箭头表示).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的最适pH为5左右,少量的溶酶体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pH为7.0左右)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原因是____.
(3)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____的功能,溶酶体的功能说明其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28、如图中A-E是从几种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5种细胞器;①-④是从5种细胞器中分离出来的几种有机物(①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过程是:先将____结构破坏,获得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再用____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
(2)图中A-E这5种细胞器都有的有机物是____,①-④中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____.
(3)具有①结构的物质存在于细胞器[____]____中,提取它所用的溶剂是____,分离它的方法是____.
(4)能够合成③物质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
(5)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的形成与[____]____密切相关.
(6)用含放射性化合物(氘标记)的培养液来培养愈伤组织细胞,发现放射性物质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最可能被标记的化合物是____
A.一种氨基酸B.尿嘧啶核糖核苷酸C.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葡萄糖.29、(2011•天津)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汁所需的营养物质由血液供给.下为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乳汁的示意图;下表为牛乳汁和血液的部分成分比较.
。成分血浆乳汁水。
Na+
K+
葡萄糖。
乳糖。
甘油三酯。
氨基酸。
酪蛋白。
免疫球蛋白(抗体)91.00
0.34
0.025
0.05
0.00
0.06
0.002
0.00
2.6086.00
0.05
0.15
极微量。
4.60
3.70
极微量。
2.80
0.07据图表回答:
(1)乳腺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其中的K+可通过____方式转运到乳腺上皮细胞.
(2)与血浆相比,乳汁中特有的成分是____.
(3)乳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合成甘油三酯的细胞器是____.
(4)合成乳糖是葡萄糖主要来自血浆,还可利用表中血浆的____转化而来.
(5)图表中,不能在乳腺上皮细胞中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在牛乳房出现炎症时,该物质在血浆和乳汁中的含量会____,该物质的作用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20种.
2;蛋白质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根本原因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的多样性.
3、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等.【解析】【解答】解:A;每种蛋白质水解的产物都是氨基酸;A正确;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20种,B错误;
C;氨基酸间的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C正确;
D;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D正确.
故选:B.2、B【分析】【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选择育种对基因频率的影响,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结合题图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等于1;选择育种对其无影响,A错误;
B;选择育种淘汰含油量低的个体;使高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B正确;
C;自由组合发生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并且自由组合也不是人能定向诱导的;C错误;
D;由于基因频率改变;基因库改变,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因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B.3、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知识.
1;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
2;蛋白质: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
①蛋白质的位置:有三种.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双分子层;贡穿于磷脂双分子层.
②种类:a.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b.有的起载体作用;参与主动运输过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有的是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
3;特殊结构--糖被:①位置:细胞膜的外表.②本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③作用: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4、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解析】【解答】解:①能作为载体蛋白;起物质运输作用,①正确;
②能作为酶;催化发生在膜上的化学反应,②正确;
③能作为受体;接受膜表面的化学信息,③正确;
④能作为细胞表面的标志;被其他细胞识别,④正确.
所以①②③④正确.
故选:D.4、C【分析】【分析】【解析】【答案】C5、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理解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所以生物进化了基因频率就会发生变化,基因频率改变一定发生了进化,A错误,C正确;B.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没有新物种形成,种群基因频率也会改变,B错误;
D.生物性状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生物不一定进化,D错误。
故选C。【解析】【答案】C6、D【分析】【分析】1;PCR技术:
(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DNA复制.
(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
2、分析题图:A是高温变性过程,B为低温复性过程,C为中温延伸过程.【解析】【解答】解:A;A为高温变性过程;该过程中高温会破坏DNA双链间的氢键,进而达到解旋的目的,因此不需要解旋酶的参与,A错误;
B;TaqDNA聚合酶是在C中温延伸过程发挥作用的;B错误;
C;该过程需要一对特异性的引物;要求一对引物的序列是不互补的,否则会形成引物二聚体,进而影响目的基因的扩增,C错误;
D;PCR反应体系需要加入模板DNA、TaqDNA聚合酶、四种脱氧核苷酸和两种引物;D正确.
故选:D.7、D【分析】试题分析: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核糖体从内质网上脱下来,导致分泌蛋白合成受到影响,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进行从题目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析】【答案】D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记忆细胞浆细胞T体液细胞人工【分析】【分析】1;分析表格:实验材料是正常的鼷鼠、幼年摘除胸腺的鼷鼠和摘除胸腺后注入T淋巴细胞的鼷鼠;因变量是第二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后抗体的合成量.
2;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能识别和程度抗原;另外可以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
3、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解析】【解答】解:(1)由于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具有对该抗原较长时间的记忆功能;当第二次接种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
(2)戊;丁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T淋巴细胞;戊组注射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数量多,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T淋巴细胞的协助.
(3)当病毒入侵时;为进入细胞以前体液免疫先发挥作用,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侵入宿主细胞后再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其中的病毒.
(4)接种疫苗属于人工免疫方法.
故答案为:
(1)记忆细胞浆细胞。
(2)T
(3)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4)人工9、DNA复制、转录、翻译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a和c、b和def6A116【分析】【分析】分析甲图:甲图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DNA分子复制是以DNA的每一条单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分析乙图:乙图表示转录过程;转录过程是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DNA解旋酶;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
分析丙图:丙图表示翻译过程,翻译是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的过程,图中的m、n都表示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可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解析】【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知;题图甲;乙、丙三图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分别是DNA复制、转录、翻译;对于小麦的叶肉细胞来说,RNA存在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这些场所也能发生转录过程.
(2)DNA分子双链之间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根据此原则,可判断甲图中单链a和c、b和d上碱基的排列顺序是相同.
(3)对于乙图来说;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e模板DNA链上,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fmRNA上.
(4)图中1为mRNA;彻底水解会得到磷酸;核糖、四种含氮碱基(A、U、C、G)共6种化合物.
(5)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翻译;由于多肽链n比m要长,所以翻译是从分子1链的A端开始的;
图中的1链是mRNA链;如果mRNA上由351个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组成,3个核糖核苷酸编码一个氨基酸,所以最多编码氨基酸的个数=351÷3=117个,对应合成完整的n链时最多需要脱掉的水分子数(肽链数为1)=氨基酸数-肽链数=117-1=116个.
故答案为:
(1)DNA复制;转录、翻译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2)a和c、b和d
(3)ef
(4)6
(5)A11610、间未中植物丁8间【分析】【分析】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变成光镜可见的染色体形态,散乱排列在纺锤体内.每条染色体由连接在一个中心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
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中心的假象平面);此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被纺锤丝牵引着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在两极核膜和核仁重新出现,形成新的细胞核,纺锤丝消失,染色体解螺旋恢复为染色质丝形态,在原来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延伸成为新的细胞壁,原来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解析】【解答】解:(1)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发生在间期.在有丝分裂末期时,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由于有丝分裂中期时,细胞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因此一般选择该时期观察染色体的数目.
(2)该图细胞中有细胞壁;没有中心体,因此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图中丁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被纺锤丝牵引着分别移向两极,为处于分裂后期的图,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3)根据图中染色体行为可知;甲乙丙丁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前期、末期和后期,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则该图中还缺少处于间期的细胞简图.
故答案为:
(1)间;未;中。
(2)植物;丁;8
(3)间11、偏低偏高0缺少感受器和效应器,反射弧不完整外正内负鸡胚细胞和32P标记的H1N1病毒分别检测A和B两组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A组上清液的放射性比B组弱,A组沉淀物的放射性比B组强【分析】【分析】Ⅰ分析题干信息,明确肥胖基因作用的原理解答(1),分析题图现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的相关神经元的过程,结合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过程完成(2);Ⅱ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及实验材料分析出实验目的、实验的原理、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原则完成实验步骤和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完成(3)、(4)【解析】【解答】解:Ⅰ(1)由题意可知;瘦素的作用是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进而使体重减轻,因此肥胖基因突变会使瘦素的含量降低,从而导致肥胖;瘦素受体基因突变也可导致肥胖,此时血浆中瘦素含量最可能偏高.
(2)①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分析题图可知,图中没有显示感受器和效应器,因此没有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②神经递质分为使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和使突触后膜抑制的神经递质;是突触后膜兴奋的神经递质的作用是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是由内负外正变成内正外负,使突触后膜抑制的神经递质的作用是使突触后膜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加强.
Ⅱ(3)由题意可知;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实验验证达菲的中间代谢产物可以抑制甲型H1N1病毒的传播,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适量的达菲的中间代谢产物;实验原理是病毒传播会侵入鸡胚细胞,从而使鸡胚细胞中出现放射性,若病毒不传播,放射性存在于病毒中,鸡胚细胞中无放射性,通过离心的方法可以将培养液分层,检测放射性存在的位置,实验的因变量是放射性的位置,其他的变量如培养温度和时间;鸡胚细胞的量和病毒量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因此实验步骤应是:
①取两个烧杯加入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并编号A和B;
②A组和B组都加入等量的鸡胚细胞和32P标记的H1N1病毒;A组加入适量的达菲的中间代谢产物,B组不加;
③两个烧杯均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保温6小时以上;然后都放在搅拌器中搅拌;
④放到离心机离心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A和B两组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
(4)预期的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实验结果:A组上清液的放射性比B组弱;A组沉淀物的放射性比B组强。
②实验结论:达菲可以抑制甲型H1N1病毒的传播.
故答案应为:
(1)偏低偏高。
(2)①0缺少感受器和效应器;反射弧不完整。
②外正内负。
(3)②鸡胚细胞和32P标记的H1N1病毒。
④分别检测A和B两组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
(4)①A组上清液的放射性比B组弱,A组沉淀物的放射性比B组强12、水、无机盐和琼脂蛋白胨高压蒸汽灭菌微生物及其芽孢、孢子9将微生物(大肠杆菌)稀释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上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1000【分析】【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数目的题目,先树立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技术,然后根据问题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回答.【解析】【解答】解:(1)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一般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另外鉴别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必须加入凝固剂琼脂.由题意可知,本培养基中为大肠杆菌提供氮源的是。
蛋白胨.
(2)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和消毒的区别在于灭菌是用强烈的物理方法杀死了全部的微生物及其芽孢;孢子.
(3)在系列稀释中;稀释方法是将lmL液体移入下一个盛有9mL蒸馏水的试管中,稀释的目的是将微生物(大肠杆菌)稀释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上形成单个菌落.
(4)由题图可知,图中显示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根据题图估算自来水中大肠杆菌的菌落数是3÷0.1×103×103=3×107个/L;超标1000万倍.
故答案应为:
(1)水;无机盐和琼脂蛋白胨。
(2)高压蒸汽灭菌微生物及其芽孢;孢子。
(3)9将微生物(大肠杆菌)稀释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上形成单个菌落。
(4)(稀释)涂布平板100013、农杆菌转化法标记基因限制酶DNA连接酶无菌和人工控制植物组织培养茎尖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线粒体或叶绿体【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工具;标记基因的作用、基因工程在植物细胞中的应用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知识.
1;基因工程的工具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需要限制酶来切割以获取目的基因;同时需要相同的限制酶切割运载体以获取与目的基因相同的黏性末端,再通过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2;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因此筛选出含重组DNA的土壤农杆菌时通常依据质粒上标记基因的表达.
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法.
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指: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形成胚状体,最后进一步发育成新植株.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体现了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
4、细胞质基因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解析】【解答】解:(1)据图分析;在番茄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为农杆菌转化法.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重组DNA中除插入目的基因外,还需要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标记基因,其作用是便于筛选出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为促使图中②;③过程即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顺利完成;需要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要快速培养转基因抗软化番茄植株,目前常用的科技方法是植物组织培养.由于茎尖处往往无病毒,为获得这种番茄的脱毒苗,应用其茎尖进行培养.
(3)除了图示培育方法外;还可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结构进行特定的改变,从而获得抗软化的番茄品种,关键的操作是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进行定向改造.
(4)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属于细胞质基因;表现为母系遗传.因此,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番茄植物细胞的线粒体或叶绿体中,可防止转基因番茄通过花粉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传播给其他植物而造成基因污染.
故答案为:
(1)农杆菌转化法标记基因限制酶DNA连接酶。
(2)无菌和人工控制植物组织培养(微型繁殖)茎尖。
(3)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
(4)线粒体或叶绿体14、乙常隐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11%AaXBXbaaXbXb0【分析】【分析】据图分析,利用判断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其父子皆病可能为伴性(或女正常其父子皆正常可能为伴性),其父子有一正常者一定为常隐.确定系谱图中甲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由已知条件“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得出乙病为血友病.【解析】【解答】解:(1)图中5;6没有患甲病;而10号患甲病,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从题目可知,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说明乙病属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2)III-11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只考虑甲病,由Ⅲ-10是aa,可得Ⅱ-5、Ⅱ-6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Ⅲ-11的基因型为AA(),Aa(),而岛上表现型正常的女子是Aa的概率为66%,只有当双方的基因型均为Aa时,子代才会患甲病,所以Aa()×Aa(66%)→aa(××66%=11%).
(4)由Ⅰ-1和Ⅲ-10,所以Ⅱ-6基因型为AaXBXb,由于Ⅲ-13患两种病,所以其基因型为aaXbXb.
(5)若Ⅲ-11与Ⅲ-13婚配,Ⅲ-11基因型为AAXBY、AaXBY,Ⅲ-13基因型为aaXbXb,患甲病的概率为Aa()×aa→aa(×=),患乙病的概率为XBY×XbXb→XbY(),所以其孩子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1-)=.女孩一定不患血友病;故同时患有两种病女孩的概率为0.
故答案为:
(1)乙常隐。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11%
(4)AaXBXbaaXbXb
(5)015、基因库等位基因重组不定向的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原材料自然选择2×1069%42%30%生殖隔离的形成【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析】【解答】解:(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的基因库;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中的基因重组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变异,其产生的方向是不定向的,其来源包括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2×104×10-5×107=2×106.
(3)根据100只果蝇,其中基因型Aa个体(灰身)60只,aa个体(黑身)40只,可计算出A基因频率==0.3;a基因频率=1-0.3=0.7.该种群个体自由交配,则基因频率不变,故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3×0.3=9%,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3×0.7=42%.A的基因频率为0.3,即30%.
(4)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故答案为:
(1)基因库等位基因重组不定向的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原材料自然选择
(2)2×106
(3)9%42%30%
(4)生殖隔离的形成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分析】【分析】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可采用琼脂块;NaOH、酚酞作实验材料,观察NaOH在琼脂中的扩散速度.
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解析】【解答】解:不同的琼脂块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说明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是相同的.而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反应的是NaOH进入琼脂块的效率.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1;原理(1)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2)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使DNA显现出绿色,而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使RNA呈现出红色.
2;实验试剂: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甲基绿和吡罗红、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3;盐酸的作用①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内;②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
4;注意事项1.材料的选择①选用的实验材料既要容易获得;又要便于观察;②常用的观察材料由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避免原有颜色的干扰,不可使用紫色表皮细胞)2.取材要点①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应先漱口,以避免装片中出现太多的杂质;②取洋葱表皮细胞时,尽量避免材料上带有叶肉组织细胞.3.冲洗载玻片时水的流速要尽量慢,切忌直接用水龙头冲洗.
5、实验步骤:取材、水解、冲洗、染色、观察.【解析】【解答】解: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应现配现用;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18、T【分析】略【解析】T19、T【分析】略【解析】T20、F【分析】略【解析】F21、F【分析】略【解析】F22、√【分析】【分析】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可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色素)作为实验材料,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解析】【解答】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23、√【分析】【分析】病毒结构简单,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故答案为:
√四、简答题(共2题,共16分)24、②核糖体①内质网③高尔基体④囊泡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分析】【分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分析图示: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其中①表示内质网,②表示核糖体,③表示高尔基体,④表示囊泡.【解析】【解答】解:(1)分泌蛋白在②核糖体上合成;由①内质网和③高尔基体加工形成④囊泡进行转移.
(2)囊泡转移的方向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3)线粒体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运输中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
(1)②核糖体①内质网③高尔基体④囊泡。
(2)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3)线粒体25、基因文库DNA复制微生物Msp1【分析】【分析】分析图1: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中含有限制酶BamHⅠ、SmaⅠ、MboⅠ和MspⅠ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其中BamHⅠ的酶切位点在目的基因的中间,SmaⅠ的酶切位点只有一个,MboⅠ的识别序列中含有MspⅠ的识别序列,因此要获得目的基因可用限制酶MspⅠ切割.【解析】【解答】解:(1)荧光素酶基因可以人工合成;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利用PCR技术扩增荧光素酶基因是利用DNA复制的原理.
(2)限制酶具有特异性,是切割DNA的工具酶,主要从微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要获得目的基因必须在目的基因的两侧相应的酶切位点进行切割,图1中可以看出,BamHⅠ的酶切位点在目的基因的中间,故不可取;SmaⅠ的酶切位点只有一个,故不可取;根据表格可以看出,MboⅠ的识别序列中含有MspⅠ的识别序列;因此要获得目的基因可用限制酶MspⅠ切割.
故答案为:
(1)基因文库DNA复制。
(2)微生物Msp1五、其他(共4题,共24分)26、光面内质网磷脂质膜肌肉收缩神经细胞吸收光谱【分析】【分析】1;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2、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以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解析】【解答】解:(1)光面内质网的功能比较独特;例如,人肝脏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有氧化酒精的酶,有些光面内质网中还有合成磷脂的酶.内质网向内与细胞核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所以细胞内存在着一套复杂的膜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改进策略
- 2025年财务部下半年工作方案
- 配电箱实务知识培训课件
- 商品的品类管理与谈判技巧培训教材
- 兰州理工大学《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雨花区、江宁区2025届中考最后冲刺模拟(一)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英语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大学《工程伦理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无损检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初三下学期定时训练化学试题含解析
- 首字母填空解题方法大全
- 《汽车钣金喷涂技术》 课件 任务26.2 中涂底漆喷涂
- 《徐工销售技巧培训》课件
- 《对联的基本常识》课件
- 密西西比泡沫金融学
- 《武汉长江大桥》课件
- 大连地域文化特色分析报告
- 2024年山西文旅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山东出版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全国流感监测技术指南
- 基于大数据的药物研发与临床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