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广附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7/09/wKhkGWedns2AZPRpAAGHQmw7zB0209.jpg)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广附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7/09/wKhkGWedns2AZPRpAAGHQmw7zB02092.jpg)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广附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7/09/wKhkGWedns2AZPRpAAGHQmw7zB02093.jpg)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广附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7/09/wKhkGWedns2AZPRpAAGHQmw7zB02094.jpg)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广附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7/09/wKhkGWedns2AZPRpAAGHQmw7zB020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1页/共1页2023-24学年第一学期黄埔广附教育集团联考八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长:60分钟;试卷满分:9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838年,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由此得出,他主张严厉禁烟的原因是()A.闭关锁国,腐败不堪 B.兵弱银荒,国力日衰C.列强瓜分,国家危亡 D.惩治毒贩,打击侵略【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的说明如果让鸦片在中国流行,那么数十年之后,中国就没有能抵抗外敌的军队了,也没有银子打仗了。说明了鸦片传入中国带来“兵弱银荒,国力日衰”的严重危害,所以必须制止鸦片在中国的流通。19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大量鸦片,捍卫了民族尊严。AC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故选B。2.通商口岸是近代中国的特殊产物。如图是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的简图,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通商口岸的不断开放反映了中国民族危机加深B.通商口岸是由内地向沿海逐步开放的C.重庆是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D.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关税主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的通商口岸越开越多,反映了中国民族危机加深,A项正确;中国的通商口岸是由沿海向内地逐步开放的,排除B项;重庆是《马关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排除C项;从开放的通商口岸中得不出中国丧失了更多的关税主权,排除D项。故选A项。3.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协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朝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这一材料从本质上反映出A.条约条款没有损害到中国主权B.《南京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C.清政府推行灵活务实的外交原则D.清统治者国家主权意识淡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协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朝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反映出清统治者贪图小便宜,因小失大,在本质上反映出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D符合题意;条约条款没有损害到中国主权,不符合历史事实,A不符合题意;《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是平等条约,B不符合题意;材料反应的清政府对协定关税的态度,与推行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无关,C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4.用口诀记忆历史内容效率高而且印象深刻,如:“公使进北京,内地可游历;增开十口岸,军舰长江行。”该口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条约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C.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D.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A项正确;《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等内容,排除B项;《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等内容,排除C项;《天津条约》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排除D项。故选A项。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掠夺至海外的马首铜像捐赠仪式2019年11月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捐赠者何鸿燊同意将铜像回归原属地。这尊马首铜像应该放回A.故宫 B.圆明园 C.颐和园 D.承德避暑山庄【答案】B【解析】【详解】十二生肖铜像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期掠夺走的。因此,应该回归圆明园,故B正确;十二生肖铜像最初不是在故宫、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排除ACD。故选B。6.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及通商、关税等事务,后筑铁路、开矿、制造枪炮军火等事务也归它管理。清政府的做法()A.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B.意在抵制列强的文化侵略C.利于实现中外间平等交往 D.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交事务增多,建立专门的外交机构成为必然,而总理衙门的成立促进了我国外交的近代化,A项正确;抵制列强的文化侵略与清政府做法的主观目的不符,排除B项;实现中外间平等交往夸大了政府设立总理衙门的影响,排除C项;民间设厂高潮的出现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7.1861年4月,清朝某官员在评价某部文献时说“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这部文献最有可能是()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革命军》 D.《猛回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张学习西方,《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资本主义,体现了材料的观点,B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没有体现出材料中效法西人的特点,排除A项;《革命军》、《猛回头》主张推翻清王朝统治,排除CD项。故选B项。8.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西方列强有时对太平天国深表同情,而暗中又帮助清政府巩固其地位。这表明列强对华政策的出发点是()A.谋求扩大在华权益 B.缓和列强之间矛盾C.寻求掀起瓜分狂潮 D.加紧对华资本输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有时对太平天国深表同情,而暗中又帮助清政府巩固其地位。”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西方列强对清政府与太平天国两者的态度模棱两可,结合所学可知,其出发点是为进一步扩大在华侵略权益,A项正确;列强的做法不是为了缓和与中国的矛盾,而是为了谋求扩大在华权益,排除B项;掀起瓜分狂潮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C项;对华商品输出是谋求扩大在华权益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A项。
9.比较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是()A.阶级基础 B.斗争方式 C.失败原因 D.斗争对象【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材料“比较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进行了比较”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斗争对象是清政府,义和团运动主要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阶级基础都是农民阶级,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采取武装起义的方式,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都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0.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可知,李圭实际上喊出了洋务派的心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B项正确;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的维护清朝统治,排除A项;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排除C项;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排除D项。故选B项。11.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据此可知他特别强调()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C.任用维新人士 D.创建新式海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欠缺)”,结合所学可知,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材料表明张之洞主张创办民用工业,生产民间日用之物,B项正确;AD项属于军事方面的,不符合“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欠缺)”,排除AD项;任用维新人士属于政治方面的,而且也不是张之洞的行为,排除C项。故选B项。12.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左宗棠收复新疆后,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因英法等列强先后觊觎台湾,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新疆、台湾建省的主要目的是()A.安抚边疆少数民族 B.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C.削弱地方权力以巩固中央 D.巩固国防以应对边疆危机【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疆和台湾均位于我国边疆地区,晚清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清政府在新疆、台湾建省主要是为了巩固国防以应对严重的边疆危机,D项正确;安抚边疆少数民族不是建省的目的,排除A项;促进边疆开发是产生的影响,而不是目的,排除B项;建省的目的并不是要削弱地方,而是为了应对边疆危机,排除C项。故选D项。13.以下诗歌节选自晚清诗人黄遵宪所创作的《悲平壤》,其创作背景是()《悲平壤》(节选)一夕狂驰三百里,敌军便渡鸭绿水。一将囚拘一将诛,万五千人作降奴。A.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马关条约》的签订【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中的信息“一夕狂驰三百里,敌军便渡鸭绿水。一将囚拘一将诛,万五千人作降奴。”并结合所学可知,平壤战役和威海卫战役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故诗歌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B项正确;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排除A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后,排除C项;《马关条约》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14.《北洋海军军歌》:“宝祚延麻万国欢,景星拱极五云端。海波澄碧春辉丽,旌节花间集风窗。”表达了北洋海军开放、包容的外交态度。晚清实力最强的北洋海军亡于()A.丰岛海战 B.威海卫战役 C.黄海海战 D.旅大战役【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1895年,在威海卫之战中,北洋舰队孤立无援,困守刘公岛长达一个月余,抵住了日本联合舰队7次进攻,而援兵不至,最后全军覆没,B项正确;北洋海军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不是丰岛海战,排除A项;北洋海军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不是黄海海战,排除C项;北洋海军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不是旅大战役,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图为近代美国报上的一幅漫画,题目《门户开放》。漫画反映出()A.美国领导八国联军侵华 B.列强反对美国侵略中国C.美国试图美化对华侵略 D.中国民族危机有效缓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门户开放》”结合所学可知,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后来,它见各国“势力范围”划定,便于1899年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这个照会得到各国的同意。这样,列强不但划分了“势力范围”,而且彼此协调关系,共同奴役中国,表明美国试图美化对华侵略,C项正确;美国领导八国联军侵华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列强反对美国侵略中国从图示看不出,排除B项;中国民族危机并未缓解,排除D项。故选C项。
16.康有为四次上述内容节选,如下表。康有为上书的共同心声是()时间名称主张1895年4月《上清帝第二书》迁都、练兵,变通新法,拒外夷,保疆土……1895年5月《上清帝第三书》乞及时变法,富国养民……同下情而图自强,而保疆土。1895年6月《上清帝第四书》为变通善后,讲求体要,乞速行乾断,以图自强。1897年12月《上清帝第五书》及时发愤,革旧图新,以少(稍)存国祚。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设备 B.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C.变法自强,以救亡图存 D.学习西方天赋人权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变通新法,拒外夷,保疆土”、“变法,富国养民……同下情而图自强,而保疆土”、“为变通善后,讲求体要,乞速行乾断,以图自强”、“革旧图新,以少(稍)存国祚”,反映出康有为上书的共同心声是变法自强,以救亡图存,C项正确;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设备,是洋务运动时向西方学习的主要方面,排除A项;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学习西方天赋人权思想,在材料中不能证明,排除D项。故选C项。17.戊戌变法之后,人们追求的社会目标有了明显的变化,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才已不单向官僚阶层聚集,转而向其对立面转化,戊戌思潮过后,不仅大量的青年学生大批地倒向革命阵营,相当数量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也退出了封建官僚集团。由此可见,戊戌变法()A.导致了人才流失 B.激化了阶级矛盾 C.促进了社会进步 D.根除了封建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转而向其对立面转化”“不仅大量的青年学生大批地倒向革命阵营,相当数量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也退出了封建官僚集团”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表明戊戌变法之后人们的价值追求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壮大了革命阵营的力量.是社会进步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内容描述说明的是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并且导致了封建官僚集团人才的流失,排除A项;材料内容描述的是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而非激化了阶级矛盾,排除B项;材料内容描述的是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但是其并未根除封建思想,不然不会有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18.《清议报》针对义和团运动发表时政评论:“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置生死于不顾乎”材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带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C.彰显农民大无畏爱国精神 D.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故冒万死以一敌八……置生死于不顾乎”可知,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为了国家不顾生死,不怕牺牲大无畏精神,C项正确;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排除A项;带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符合事实,但不是材料表达的主旨,排除B项;盲目排外体现在排斥一切与洋人有关的东西,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9.《辛丑条约》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这一规定标志着清政府A.加强了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 B.丧失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C.削弱了中国军队整体的实力 D.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D【解析】【详解】由“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可知,材料出自《辛丑条约》。1900年到1901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严禁保证人民参加各种形势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材料不是说明清政府加强了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排除A项;《辛丑条约》没有割让土地,排除B项;材料中说明列强对清政府政治控制,不是削弱了中国军队整体的实力,排除C项。故选D项。20.老舍《茶馆》中人物李三有一句台词是这样说的:“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了,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我还留着小辫儿,万一哪天把皇上改回来呢!”这反映了()A.大众对于改良持消极态度 B.民主发展的道路曲折坎坷C.改良推动社会习俗近代化 D.帝制废除后天下战乱不休【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了,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我还留着小辫儿,万一哪天把皇上改回来呢!”可得出,发展民主的道路上有时会有专制的复辟,但最终会实现民主,因此材料反映了民主发展的道路曲折坎坷,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21.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林则徐派人缉拿烟犯,开展禁烟活动 B.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与舰同沉壮烈牺牲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在北京烧杀抢掠 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D项正确;林则徐派人缉拿烟犯,开展禁烟活动,叙述的是历史事件,排除A项;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与舰同沉壮烈牺牲,叙述的是黄海海战的事实,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在北京烧杀抢掠,叙述了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暴行,排除C项。故选D项。
22.下列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剧本名称:________第一幕:武昌首义第二幕:清朝告终第三幕:民国建立第四幕:约法颁布A.师夷长技 B.国家统一 C.军阀割据 D.走向共和【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各幕题目:武昌首义、清朝告终、民国建立、约法颁布,可知剧本名称是走向共和,D项正确;师夷长技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国家统一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B项;军阀割据是在北洋政府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23.“蔡锷与从前的老师梁启超宣誓讨袁,一个用枪,一个用笔来捍卫共和,保卫中国四亿黎民的荣誉和骨气。云南革命党人……向袁发布通牒,给他两天时间取消帝制运动。当袁拒绝时,云南便于12月25日宣布独立。”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蔡锷”“梁启超”“捍卫共和”“云南……宣布独立”等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护国战争。袁世凯复辟帝制够蔡锷、李烈钧在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梁启超草拟的《护国讨袁檄文》,是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战斗檄文,C项正确;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二次革命因为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实行专制,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于1913年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一场战争,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护法运动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的一次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4.下表为《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孔子的文章篇数统计表(1915~1919年)表格所示变化主要缘于()年代1915191619171918篇数70665037A.维新变法的推进 B.辛亥革命的转型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北洋军阀的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3-1915年尊孔之作很多是因为当时袁世凯主张“尊孔复古”,1916-1919年批孔之作增多是因为新文化运动批判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C项正确;维新变法的时间从1895年到189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11年辛亥革命取得胜利,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北洋军阀统治期间,提倡“尊孔复古”的封建思想,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分析】【点睛】25.陈独秀说:“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在他们共同推动下,这场“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A.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开始出现 B.诗词逐渐被杂文和小说所代替C.使用白话文写作逐渐普及开来 D.建立了宣传民主和科学的团体【答案】C【解析】【详解】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材料“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可知材料中的“文学革命”促进了白话文的逐渐普及,C项正确;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早已有之,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期间和之后,传统诗词依然存在,排除B项;“文学革命”与宣传马克思主义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分析】【点睛】二、材料题(26题16分,27题10分,28题14分,共4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馆开始,清政府在30余年的时间里,举办了外国语、军事、技术实业等类型的洋务学堂约30所,教学内容以“西文”、“西艺”为主,教学方法和形式均不同于传统封建学校。与此同时,清政府还组织实施了几次较大规模的留学教育计划,其中不少留学生成为清末民初活跃在诸多领域的风云人物。洋务教育将魏源等人“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使中国教育由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封闭型向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开放型转变。——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材料二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材料三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简表(部分)时间翻译书籍类型书量和所占比例20世纪以前自然科学437部,占75.3%社会科学80部,占13.9%20世纪初自然科学164部,占19.6%社会科学327部,占60.9%——据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整理材料四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晚清维新变法运动中,在酝酿筹办期间,广采他国,特别是日本的教育制度,勾勒出近代中国的国家教育蓝图,并以政权力量推行各项教育措施。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开启了中国近代大学之门,其开风气之先,树立了全国学堂之表率。——陈滔娜、沈洁《京师大学堂开启中国近代大学之路探寻》(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学校教育改革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历史背景。(4)根据材料四,概括京师大学堂创办成功的主要原因。(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答案】(1)作用:促进教育近代化;培养新式人才;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任意3点即可)(2)成绩优异;道德高尚;维护国家尊严。(任意2点即可)(3)变化:20世纪以前,以自然科学为主;20世纪初,以社会科学为主。原因: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大大加深;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4)原因:学习他国的教育制度;以政权力量推行各项教育措施。(5)启示:教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自觉认识到青少年的责任和使命。政府应该锐意改革,大力推动教育的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作用:根据材料一“教学内容以‘西文’、‘西艺’为主,教学方法和形式均不同于传统封建学校”,可知促进教育近代化;由“与此同时,清政府还组织实施了几次较大规模的留学教育计划,其中不少留学生成为清末民初活跃在诸多领域的风云人物”,可知培养新式人才;由“洋务教育将魏源等人‘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使中国教育由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封闭型向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开放型转变”,可知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因此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学校教育改革的作用,在于促进教育近代化;培养新式人才;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小问2详解】理由:根据材料二“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可知成绩优异;由“……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可知道德高尚;由“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可知维护国家尊严。因此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是成绩优异;道德高尚;维护国家尊严。【小问3详解】变化:根据材料三“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简表(部分)”,可知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的变化,在于20世纪以前,以自然科学为主;20世纪初,以社会科学为主。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产生变化的历史背景,是因为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大大加深;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小问4详解】原因:根据材料四“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晚清维新变法运动中,在酝酿筹办期间,广采他国,特别是日本的教育制度”,可知学习他国的教育制度;由“勾勒出近代中国的国家教育蓝图,并以政权力量推行各项教育措施”,可知以政权力量推行各项教育措施。因此京师大学堂创办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他国的教育制度;以政权力量推行各项教育措施。小问5详解】启示:我们可以得出的启示,教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自觉认识到青少年的责任和使命。政府应该锐意改革,大力推动教育的发展等。27.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三则信息,围绕中国近代史的特点,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结论正确。【答案】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示例”只作为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论点)论述: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的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在抗争中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史论结合)总之,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结论)示例二:论题:西方列强侵华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逐步加深。(论点)论述: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的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史论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开始对华进行资本输出,开设工厂,掀起了强租租界地、强划势力范围的高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史论结合)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史论结合)总之,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结论)示例三:论题:面对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推动了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论点)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近代化运动。(史论结合)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空前深重,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推动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史论结合)孙中山为、黄兴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最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史论结合)总之,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推动了近代化的探索进程。(结论)【解析】【详解】根据图示中的战争以及各个阶层的探索,可以确定观点为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论述的时候结合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以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影响进行分析,如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的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在抗争中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最后结论进行升华,落后就要挨打,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也可根据图示中的战争确定论点为西方列强侵华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逐步加深。论述的时候结合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分析,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的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史论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开始对华进行资本输出,开设工厂,掀起了强租租界地、强划势力范围的高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史论结合)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论升华,总之,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也可根据图示中的三次近代化探索确定主题为面对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推动了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论述的时候结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近代化运动。(史论结合)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空前深重,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推动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史论结合)孙中山为、黄兴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最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最后结论升华,总之,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推动了近代化的探索进程。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是某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问卷调查统计表城市票数比例武汉777952%广州560337.4%南京8375.6%北京4282.9%上海1140.8%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材料三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人才培养三方合作协议合同
- 中蒙携手共创未来:签订蒙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合同
- 上海市农产品采购合同
- 业务合同员工聘用协议模板
- 2025年铁矿石购销合同协议标准文本
- 2025年农户与信用合作社融资协议规范文本
- 2025年货品物流费用结算管理指导协议
- 2025年船舶物料管理协议
- 个人合作建房合同协议书范本
-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合同协议书模板
- 关于合同知识的全面解读
- Unit 6 Beautiful landscapes Integration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001
- 2024年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
- 2025 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作文试题及范文
- 短视频运营绩效考核表KPI-企业管理
- 【译林】九下英语单词默写表
- IEC 62368-1标准解读-中文
- HG+20231-2014化学工业建设项目试车规范
- 《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 消防设施维护与日常检查培训讲义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完整版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