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单选题(共25题)1、下列翻译错误的一项的是()
(1分)A、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B、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岸像北斗星,像蛇爬行,忽明忽暗。)D、青树翠蔓,蒙络摇缀。(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的意思是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
2、下列关于语法知识、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1分)A、“艺术手法”“理论高度”“彻底解决”“极端自私”都是偏正结构的短语。B、“在涵盖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城市基础上,新增跨境电商综试区继续向中部、西部城市和地区倾斜”一句中的“向中部、西部城市和地区”在句中充当状语。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D、中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代称,如“鸿雁”代指书信、“丝竹”代指音乐、“烽火”代指战争、“巾帼”代指女子、“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等。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C欧阳修的谥号应为“文忠”,“文正”是范仲淹的谥号。故选C。
3、下列选项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1分)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夏虫也为我沉默(拟人)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能力。B“反问”错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话是运用了设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全篇来看,下阕做出回答,所以是设问;用“问”把“大地”写成了人,是拟人。故选B。
4、对下面句子中画【】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排名第二)B、臣请【事】之。(事情,事项)C、公曰:“【无庸】,将自及。“(少了平庸)D、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崩溃)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有二心。没过多久太叔又命令原属郑国西部、北部的边邑既属于自己又属于庄公。公子吕说:“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就去服侍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民生二心。”B、侍奉。想把君位让给太叔,我请求索性去侍奉他;假若不让位,便请干掉他,不要使臣民有别的想法。C、遭到灾祸。不用管他,他自己会遭到灾祸的
5、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1分)A、《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分为“风”“雅”“颂”3部分。B、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代表作有《春》《背影《囚绿记》等。C、《马说》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D、《春望》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痛苦和感伤。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囚绿记》是现代作家陆蠡于1938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6、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1分)A、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B、他前怕狼后怕虎,唯恐丢了乌纱帽。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BC都是借代,D是设问和比喻。A用“袁世凯”代“钱”B用“乌纱帽”代“官职”C用“帆”代“船”
7、处于青春期的一些学生,容易与父母闹别扭。如果你的同学,因为父母的批评正心情不悦,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内容最适合用来对他进行劝说()
(1分)A、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B、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C、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D、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学会总结《三字经》的内容特征,注意语境是“如果你的同学因为父母的批评正心情不悦”,涉及父母教导的只有B项。A项讲的是要要使父母荣耀,C项讲的是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D项讲的是要尊重长辈。故选B
8、材料鸿门宴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邵。”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下列各句中括号里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1分)A、约为(婚姻)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财物)无所取D、沛公居(山东)时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项,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关系;今义,男女结婚。B项,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表程度,很、甚。D项,山东:古义,崤山以东地区;今义,山东省。C项,财物,古今意思一致。
9、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1分)A、闻之笑曰B、其反激之力C、一老河兵闻之D、当求之于上流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闻之笑曰的之:代词,代前面说的事。听到这件事笑着说。B:“其反激之力”的之这里是“的”的意思。C:一老河兵闻之中的之:代词,指前文提到的事物。D:当求之于上流中之的意思为代词“它”指的是上文中的石头—“河中失石”。意思为:应该在河的上游去寻找它。
10、“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1分)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D项,通“覆”,“覆盖”的意思。A项,再、又;B项,重复;C项,回答。
1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1分)A、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B、复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之为舟C、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D、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并识记字形的能力。A“徒”应写作“徙”;B“复”应写作“覆”;D“辨”应写作“辩”。故选C。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1分)A、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一生成就卓著,其中《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四大悲剧”。B、元代杂剧盛行,体例一般为一本四折一楔子。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白朴、王实甫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C、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因李陵事件获罪,受宫刑。曾任太史令,所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报任安书》就是其中的一篇。D、《渔父》,楚辞体代表作。作品刻画了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屈原形象。他与渔父的对话,表现了不随波逐流,遇事深思高举的崇高品德。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项《罗密欧与朱丽叶》不属于四大悲剧。B项王实甫不属于元曲四大家,应该加上郑光祖。C项《报任安书》不是选自《史记》,而是选自《汉书》。
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1分)A、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B、古代表示称谓的词有很多,其中“令爱”指别人的女儿,“令妹”指别人的妹妹,“高足”指别人有才华的学生,“泰山”指岳父。C、“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称呼别人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D、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初次见面应用“久仰”,好久不见应用“久违”。
1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分)A、琐碎、坐落、蹒姗、委曲求全B、祈祷、编辑、屏风、歇斯底里C、伶俐、毕竟、风度、黔驴技穷D、邀请、诀别、脉搏、明目张胆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A蹒跚
15、下列各句中加【】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A、美国民主党竞选的热门人物约翰·里克对《新闻周刊》的这则不实报道立即予以否认,并说这是很久以前就被调查过的“【陈芝麻烂谷子】”了。B、从欧美归来的几个大哥哥大姐姐,给小同学们介绍了许多异国风情,孩子们对这些【海外奇谈】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C、在革命战争时期,有很多青年知识分子在党的教育下,走出了“【象牙塔】”,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走上了革命道路。D、老局长告诫我们,无论工作有多忙,也要抽时间多读书,多学习,否则【胸无点墨】,是难以把工作做好的。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陈芝麻烂谷子”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B“海外奇谈”指荒远无据的、稀奇古怪的谈论或传说。这里属望文生义。C“象牙塔”只是一个概念,人们把它用在生活中是为了用来说明自己生活的不现实或远离社会黑暗之处。D“胸无点墨”形容读书太少,文化水平极低。
16、
为什么我们容易区分上下,但却不容易分辨左右?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我们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这是区分上下的最为直观方便的参照系。但左右就不同了,左和右并无明显的参照系。小时候,大人教我们:拿筷子的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两只手的功能的不对称,帮我们分辨了左右。可见,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因而动物不能区分左右。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证明,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我们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给出这样的问题:所有的猴子都会爬树,豪猪是一种猴子,豪猪会爬树吗?这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正确,但小前提却是错的。对于左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右脑仍然起作用,于是他回答:豪猪怎么能爬树呢?它不是猴子,它的剌多得像一只刺猬。但对于右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左脑依然起作用,他的回答则全然不同:豪猪是一种猴子,它当然会爬树。这个测试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右脑与具体情景有关,因而右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记得豪猪的模样,它当然不是猴子;而左脑则与逻辑有关,因而左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运用演绎逻辑来推理,但他却不知道豪猪长什么样。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偶尔也会有这样的体验,一时想不起某物或某景的抽象名词,但却能在大脑中生动地再现其具体模样。这就是左右大脑分工的不同。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就会变得荒唐不堪。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心脏偏于左侧。或许因为我们处处遭遇对称,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称性。以哲学史上有名的“布里丹的驴子”为例,当它置身于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时,将难以在向左走与向右走之间做出抉择。它置身于对称性之中,若不打破这种对称性,它就会被活活饿死。当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别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以性别为例,基于雌雄相异的两性生殖,为生命界带来无穷的变异或活力。而人类的两情相悦,更是生活而不是活着的见证。以时间为例,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充满希望。(选自《科技导报》2008年第2期,有删改)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是()
(1分)A、人类大脑的特征B、对称性C、分辨左右的意义D、不对称性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不对称性”是此阅读材料的中心话题。理解时应主要抓住段的起始句、终结句及结论性的句子,通过分析概括各段大意,可以得出结论:第①段的中心句为“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第②段的中心句为“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第③段的中心句为“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第④段的中心句为“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它们有着共同的话题,即“不对称”。因此,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是“不对称性”
17、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1分)A、礼上往来、汗牛充栋、哗众取宠B、层峦叠障、殒身不恤、冠冕堂皇C、睚眦必报、自惭形秽、意兴盎然D、迥乎不同、桀骜不训、大相径庭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礼尚往来B层峦叠嶂D桀骜不驯
18、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1分)A、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反问)B、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比喻)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对比)D、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反语)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用的是谐音双关: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故选C。
19、“多行不义必自毙”“贻笑大方”“夙兴夜寐”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1分)A、《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B、《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诗经·氓》C、《陈情表》、《诗经.氓》、《郑伯克段于鄢》D、《礼记·大同》、《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左传隐公元年》中的《郑伯克段于鄢》记载,郑庄公的弟弟公叔段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大臣祭(zhài)仲劝郑庄公及早除掉公叔段,郑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贻笑大方”也说见笑大方。给懂行的人留下笑柄。《庄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贻笑:见笑。大方:专家,内行人。“夙兴夜寐”很早就起来,很晚才睡下。多形容勤劳。《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夙:早。寐:睡觉。
20、诗词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下列选项描述有误的是()
(1分)A、诗人借写登塔望远,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B、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向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D、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怀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主题。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浮云”一词出自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所以C不对。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词语)的赏析能力。点评: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选择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21、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的几种情景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1分)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学,李明与他道别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个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B、同学刘洋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郊游,面对着满目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学马通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不恰当,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出自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宦游人”指"为求做官而到处奔走的人”,用在送同学到外地上学的离别情景不恰当。B不恰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出自刘禹锡的《陋室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指的是诗人结交的都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表现诗人的清高,不是表现读书乐趣,不符合语境。C不恰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描写雪花的诗句,不能用于形容梨花。不符合语境。D恰当,学而不思则罔:出自《论语十则》,意思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符合语境。故选:D。
22、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B、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D句中选择问句,只在名末用问号,将“懦夫”后面的问号改为逗号
23、下列各句中,[]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1分)A、今年三月份,中央巡视组[入驻]中央各部委,开展更大规模的“治腐”工作。B、“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其建设[遵循]的是共商、共享、共建原则。C、“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少数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D、全市中小学生诵读东坡诗文,讲传东坡故事,[乐此不疲],让东坡精神撒遍眉州大地。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思和语境不符。A入驻:入驻是由原先的军队入驻演变过来,主要意思是指团体性的占领或者包围某区域的集体政治行为。B遵循:按照;遵照。D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2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1分)A、扭怩/扭捏交接/交结/急风暴雨/疾风劲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25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回忆齐白石先生
- 河北省邢台八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 护理发展史讲座
- 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实验学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
-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密卷(含答案)
- 期中评估检测题( B 卷)(1-4单元测试)无答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
- 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太阳能空调系统项目建议书
- 国家网络安全检查操作指南
- 精神科出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ABAQUS粘聚力模型(CohesiveModel)应用小结
- DB44∕T 336-2006 锯缘青蟹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技术
- DB13(J) 185-2020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75%)(2021年版)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基本情况承诺(样表)
- 供应商产品及过程变更控制程序
- 《2022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中规定的150个文言实词
- 《铁道概论铁路车站》PPT课件
- TI-BQ40Z50-软件(课堂PPT)
- 《礼仪培训》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