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2-1世界的物质性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2-1世界的物质性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2-1世界的物质性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2-1世界的物质性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2-1世界的物质性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世界的物质性eq\o(\s\up7(作业时限:30分钟作业满分:50分),\s\do5())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可见哲学上物质的概念是指(D)A.宇宙间存在的各种详细物质形态B.无法被人的意识感知的客观实在C.人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D.在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客观实在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概念。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不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详细的物质形态,D符合题意,解除A、B、C。2.2024年4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与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我们一起参与义务植树,既是以实际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秩序加快复原,又是提倡敬重自然、爱惜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依据是(A)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根据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②人类社会具有客观性③自然界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运动变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自然界的客观性,要求人们敬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①③是其哲学依据,入选;材料强调人与自然界和谐共生,与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无关,②与题意不符;④与题目要求不符。3.无论天地自然,还是从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C.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D.物质的唯一特性在于其客观存在性解析:人类产生前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依靠于人的意识,但人类出现后,人类可以改造自然,A项错误;B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物质是对万事万物的概括与总结,不是总和,C项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不是客观存在性,D项错误。4.202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等综合优势,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其合理性在于(B)A.社会是客观物质的社会B.敬重了事物的客观物质性C.物质不依靠于人的意识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解析:材料强调发挥我国优势、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其合理性在于敬重了事物的客观物质性,B符合题意;A、C、D只强调世界的物质性,没有强调人的作用,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信息。5.2024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爱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加强生态爱护治理,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这从哲学上告诫我们(C)A.应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B.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和人们的意识密不行分C.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D.人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只能顺应自然解析: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上升到哲学高度,就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C项正确;A项是经济学角度,不符合题目要求,解除;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B项说法错误;人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不是只能顺应自然,也能够改造自然,D项说法错误。6.中国古人强调“天人合一”,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周易》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些观点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D)①利用自然首先要改造自然②利用自然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③改造自然要保持自然的原貌④要敬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天人合一”的意思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方法论上看,启示我们利用自然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④正确。①错误,利用自然首先要敬重自然。③错误,改造自然不是要保持自然的原貌。7.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需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依据是(A)①自然界是根据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发展的②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③世界是客观的、物质的④改造世界要把科学理论作为根本动身点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自然界具有客观性,世界是客观的、物质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①③符合题意,当选。②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与题意不符;④说法错误,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客观实际为根本动身点。8.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在与记者沟通时说:“在我早期的作品里边,故事、人物,有的是自己的亲身经验,有的是邻居的、亲戚挚友的经验,有的是听老人们讲过的故事,这批素材成就了我早期的小说。”由此可见(B)①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③客观存在是意识的原材料④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从题干中“这批素材成就了我早期的小说”可以看出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③符合题意,入选;①讲的是意识的反映形式,④讲的是意识的产生,均与题意不符,不选。9.洞窟鱼类中有些鱼一生都不离开黑暗无光的溶洞,因为对洞窟生活的高度适应,作为摆设的眼睛渐渐退化直至消逝,它们也被称作“盲鱼”。洞窟鱼的这一现象表明(C)A.自然规律是可以变更的B.鱼类具有和人相同的意识功能C.生命物质具有反应特性D.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解析:洞窟鱼的这一现象体现了一切生物都具有反应特性,C入选;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变更规律,解除A;只有人类才有意识,解除B;D在材料中未体现,不选。10.从“岩石风化→葵花向阳→老马识途→审时度势”这一过程可以看出(A)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和物质器官D.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解析:从“岩石风化→葵花向阳→老马识途→审时度势”这一过程可以看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意识产生的过程,不体现意识的本质和性质,不体现人脑在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故B、C、D均与题意不符。11.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李时珍说:“人的记忆皆在于脑。”上述论断共同说明(A)A.人脑的机能是意识的生理基础B.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C.意识活动的形式是主观的D.心和脑都是思维的器官解析:本题考查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题干观点都强调了人们的思索活动必需有肯定的物质器官作基础,说明人脑的机能是意识的生理基础,A正确,D错误;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错误;C与材料无关。12.伴随着七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出现了很多新思想、新事物,而“流行语”正是这些新思想、新事物最好的见证。为此,有人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流行语,流行语从某种意义上就是社会心态的一面镜子。这充分说明(B)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③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④意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干脆反映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流行语是“社会心态的一面镜子”,强调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同时也体现了物质确定意识,②③正确,①与题意不符;意识是对物质能动的反映,④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6分)13.阅读材料,完成要求。宇宙中是否存在超自然的未知力气?这个问题涉及宇宙大爆炸的“第一推动力”,有科学家认为在137.5亿年前一些超自然的未知力气启动了宇宙进程,至于我们现在的宇宙,来自第一推动力。对于第一推动力这个话题,英国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是一名坚决的否定者,他认为宇宙并不是由上帝创建,宇宙创建过程中没有上帝的位置。其实世界不是上帝创建的,也不是人创建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不是上帝创建的,也不是人创建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14分)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根据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③人的意识一起先就是物质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解析:本题考查教材基础学问,学生可围绕教材关于世界的物质性的三个观点,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都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的角度,说明“世界不是上帝创建的,也不是人创建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14.阅读材料,完成要求。创意产业,是指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学问产权的开发与运用,具有创建财宝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创意产业推崇个人创建和精神创新,利用人的创建力创建财宝和就业机会。目前,很多国家和城市都把创意产业作为其经济增长的支柱和重要动力。有人认为,创意来源于富有创建力的头脑。请运用“意识”的相关学问,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相识。(12分)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