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2课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学问点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诸侯争霸(1)背景:西周灭亡,东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2)表现:各诸侯国为限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斗争。2.秦朝统一(1)条件①主观:各诸侯国进行改革和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斗争来统一天下;人民渴望统一。②客观: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2)经过: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心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学问点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心官制1.皇帝制度(1)确立: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2)特征:以皇位世袭显示权力不行转移;以皇权至上显示地位不行僭越。2.中心官制(1)机构(2)特点:主要官职相互协作,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3)作用:军政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在肯定程度上削减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学问点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由来: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2.推行:秦统一后,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3.内容4.特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干脆任命。5.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干脆有效的限制,把全国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学问点四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影响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1.秦统一的根本缘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商鞅变法只是奠定秦朝统一的基础。2.封建制度确立的启示:战国时期,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地主阶级取代奴隶主阶级进行统治,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须要,是历史发展的必定。3.秦国灭六国的先后依次:韩、赵、魏、楚、燕、齐。4.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实质上是对分封制的否定,不是对分封制的继承与发展。5.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专制主义是指中心的决策方式,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专断;(2)中心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需严格听从中心政府的吩咐。1.秦国统一六国的主要缘由是秦王嬴政拥有雄才大略。(×)2.秦朝实行郡县制不利于加强中心集权。(×)3.秦朝对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主题一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确立1.皇帝制度。材料:“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1)材料所含历史信息说明白什么?提示: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2.秦朝中心官制。材料:(2)材料中漫画显示了秦朝的哪些信息?提示:国家统一;建立三公九卿制度;确立君主专制体制。3.秦中心集权制度的影响。材料: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矗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这与公元前三世纪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行分割的历史联系。——《中国古代史》(3)结合材料及所学学问,分析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进步意义。提示:有利于政治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秦国能够完成统一的缘由提示:不是偶然的,具有很大的必定性。因为(1)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增加,为统一奠定了基础。(2)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3)诸侯争霸使国家由区域统一向大一统发展。(4)战国时期各国封建制度的确立和社会的发展为统一打算了条件。秦朝的统一有何意义提示:1.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2.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3.顺应了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须要,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正确相识秦朝的监察制度提示:1.秦朝在中心设御史大夫,对澄清吏治,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有主动作用。2.是服务于君主专制的机构,专制主义的本质确定其监察效能是有限的。秦朝中心官制的特点提示:1.比较完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诸卿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详细事务,是中心政府的职能部门。2.以皇权为中心。中心官员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者相互牵制,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3.“家天下”,家与国同治,是封建统治的重要特点。秦中心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提示:1.特点:(1)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无条件听从中心,中心集体对皇帝无条件负责。(2)皇权专制:以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为主要特征。(3)人治色调深厚:君主专制是主要特点,带有深厚的人治色调。2.影响:(1)主动:①政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②经济: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和脆弱性,中心集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③文化: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中华文化的持续和传播。④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2)消极: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境况日趋恶劣,阶级冲突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例1]《逸周书》卷五《作摊解》称:“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据此推定()A.西周出现了郡与县是可信的历史B.西周时贵族政治解体了C.郡县制在西周已经出现D.西周时县与郡的长官由周王任命[解析]《逸周书》考定位先秦古籍。“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说明西周出现了郡与县是可信的历史,故选A;秦朝推行郡县制,标记贵族政治的解体,解除B;材料没有提到西周以前的历史,所以不能断定西周以前的是否有郡县,解除C;材料没有涉及郡县长官与周王的关系,故解除D。[答案]A主题二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1.分封制。材料: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1)材料中丞相绾主见实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提示:制度:分封制。影响:分封制有利于稳定西周当时的政治秩序,后来随着诸侯国实力的变更,周天子的权威渐渐减弱。2.郡县制。材料: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史记》(2)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提示:反对分封,提倡郡县制。3.郡县制的影响。材料: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王夫之《读通鉴论》(3)结合材料你认为郡县制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郡县制的实行,减弱了地方的权力,避开了因地方权力过大而出现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为历代王朝沿用。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的异同提示:1.相同点:(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2)都是中国古代中心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3)都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起了主动作用。2.不同点:[例2]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秦王嬴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西汉建立后,刘邦为变更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他们都是为了()A.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B.减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C.确立中心政府的权威D.体现皇权至上[解析]秦始皇的一系列规定旨在强化皇权,突出皇权的至尊地位;汉高祖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也是为了突出皇权至尊。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减弱丞相的信息,故解除B。材料也没有体现确立中心政府的权威的信息,故解除C。秦王嬴政改称“皇帝”、叔孙通制定新朝仪都是体现至尊地位,D项不精确,不是最佳答案,故解除D。[答案]A1.《三字经》中说:“周辙东,王纲坠。”这反映出(C)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B.封建社会已经确立C.宗法分封制渐渐遭到破坏D.人民渴望东周实现统一解析:本题考查诸侯争霸。西周被少数民族灭亡后,周平王东迁,东周起先,但是,周天子大权旁落,王室日益衰微,诸侯渐渐强大,宗法制、分封制渐渐遭到破坏。故答案选C项。2.有这样一种说法,在中国古代“皇”即大之意,“帝”即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始于(D)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统一。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国家,为彰显自己的独尊地位,他自称“皇帝”,集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从今“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答案选D项。3.《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B)A.朝议裁决B.集权独断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解析:本题考查皇帝制的特点,从材料“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看出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君权独尊、集权独断。故答案为B项。4.秦始皇说:“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秦始皇“除谥法”的主要缘由是(C)A.为了加强中心集权 B.体现对祖先的敬意C.为了维护皇权至上 D.认为谥号毫无意义解析:秦始皇建立第一个专制主义皇权制度,材料中“除谥法”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本题应选C项。5.某学者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政”主要是指(D)A.分封制 B.宗法制C.科举制 D.中心集权制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秦始皇确立了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为历代沿袭,故D项正确。A、B两项制度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C项制度开创于隋朝。6.从以下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有(B)①实现国家统一 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③传子制度起先出现 ④建立三公九卿制度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由漫画可以看出,秦朝通过强化君主专制,创立一系列制度,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统一。本题中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确定①正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及皇帝的装束及关系,可确定②④正确,③与本题无关,应解除。7.“直到秦汉,中心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这主要归因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B)A.嫡长子继承制 B.郡县制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解析:题干涉及的是中心与地方关系,与继承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郡县制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打破了血缘分封,与题干中“更像样的统一政府”“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信息一样,故B项正确;分封制盛行于西周,与材料“秦汉”“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的信息不吻合,故C项错误;题干涉及的是中心与地方关系,与继承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8.《汉书·贾山传》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保障驰道修筑的是(D)A.统一货币 B.统一度量衡C.实行三公九卿制 D.实行郡县制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地方制度。由题目中的信息“东穷”“南极”“毕至”可知驰道修建的前提应为中心集权的加强,这应归功于郡县制在全国的推行。故本题选D项。9.下列是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示意图,依据图示回答问题。(1)依据图示,概括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2)依据所学学问,归纳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优缺点。答案:(1)地方权力向中心集中;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