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晚题材】新高考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春晚题材】新高考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春晚题材】新高考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春晚题材】新高考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春晚题材】新高考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春晚题材】新高考语文试题卷2025.01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2025年春晚那万众瞩目的舞台之上,舞蹈《山河画境》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艺术光芒。它开创性地将中国传统山水画那悠远深邃的意境与灵动优美的舞蹈艺术进行了精妙绝伦的融合,成为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当音乐缓缓响起,舞者们身姿轻盈,恰似灵动的仙子,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紧密贴合着节奏,或如春风拂柳般轻柔,或似山峦起伏般有力,将舞蹈的韵律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手中舞动的水袖,更是成为了这场艺术盛宴中的点睛之笔。那水袖在空中肆意挥舞,时而如灵动的画笔,细致地勾勒出巍峨耸立、层峦叠嶂的高山,每一道褶皱、每一次摆动,都仿佛带着磅礴的气势,让观众仿佛能触摸到山峰的雄伟与险峻;时而又像潺潺流淌的溪流,蜿蜒曲折,带着丝丝灵动的气息,流淌进观众的心间,传递出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云雾缭绕的仙境在舞者的演绎下如梦如幻,他们的身姿在光影的交错中若隐若现,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那里云雾缥缈,充满了神秘与空灵。而生机勃勃的田园场景,则洋溢着生活的气息,舞者们欢快的动作,展现出田园间的悠然自得与丰收的喜悦,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姿态,都诉说着生活的美好与幸福。每一个抬手、每一次转身、每一个跳跃,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诗意,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美学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更值得称赞的是,舞蹈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美感,更通过舞者们富有感染力的演绎,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那份深深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如涓涓细流般,缓缓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观众们沉浸其中,能真切地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尊崇,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仿佛与千年前的先辈们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这种情感的传递,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当代人心灵的滋养,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重新找回那份对自然和生活的初心。材料二春晚,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扇重要窗口,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文化巨星,吸引着全球的目光。2025年春晚借助“海外千屏”工程这一强大的传播力量,成功地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场所大屏上进行展示。这一举措,让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都有机会领略到中国文化那独特而迷人的魅力,使得春晚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在众多精彩纷呈的节目中,融合了京剧与西方歌剧元素的节目《东西雅韵》脱颖而出,成为了海外观众热议的焦点。节目开场,京剧演员那高亢激昂、极具穿透力的唱腔瞬间抓住了观众的耳朵,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带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在空气中回荡。与此同时,西方歌剧演员那深情款款、富有感染力的演绎也毫不逊色,他们用独特的发声方式和情感表达,为节目增添了别样的浪漫与深情。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相互交织,却又和谐共生,共同演绎出一曲跨越文化界限的美妙乐章。在舞台上,传统的京剧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精致的刺绣到华丽的配饰,无不展现着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而华丽的西方歌剧服装则以其独特的剪裁和设计,展现出西方文化的时尚与典雅。两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场视觉的盛宴。这种跨文化的艺术融合,不仅仅是简单的形式叠加,更是一次深度的文化对话。它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新视听体验,让人们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碰撞所产生的奇妙火花,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理解。这种跨文化的融合,不仅仅体现在艺术形式上,更体现在文化内涵的交流与碰撞中。京剧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含蓄、内敛、意境深远,而西方歌剧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和舞台效果的震撼。当两者相遇,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不仅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也让观众对不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种交流与理解,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舞蹈《山河画境》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舞蹈艺术融合,展现了独特的美学意境。B.《山河画境》通过舞者的动作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生活的情感。C.2025年春晚通过“海外千屏”工程,使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达到顶峰。D.《东西雅韵》融合京剧与西方歌剧元素,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理解。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美学意境只能通过舞蹈艺术来展现。B.春晚节目只要进行跨文化融合,就能在国际上获得成功。C.舞蹈《山河画境》和节目《东西雅韵》都体现了文化的创新与传承。D.春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意味着中国文化已经被世界完全接受。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中国传统戏曲在国内深受观众喜爱。B.某国产电影在海外票房成绩斐然。C.中国书法艺术在国际上举办展览。D.国外某知名品牌在中国开设多家分店。4.(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4分)(2)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春晚节目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哪些作用。(4分)5.(1)结合材料,分析《山河画境》和《东西雅韵》在艺术融合上的异同点,并说明其对文化发展的意义。(6分)(2)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2025年春晚“海外千屏”工程及相关节目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价值。(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春晚这一夜原创题(仿芦芙荭小说风格作品)①老张在电视台的岁月,就像一本厚重的故事书,每一页都写满了他的坚守与付出。如今临近退休,他终于迎来了负责春晚后勤保障的任务,这对他来说,无疑是职业生涯中最耀眼的高光时刻,仿佛是命运特意为他安排的一场盛大谢幕,他满心期待着能在台里留下一段值得铭记的佳话。②距离春晚直播只剩短短三天,电视台里的紧张氛围如同拉满的弓弦,一触即发。每个人都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忙得不可开交。老张也穿梭在各个工作区域,一会儿仔细检查舞台道具,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缺;一会儿又火急火燎地去催餐饮供应,生怕耽误了工作人员和演员们的用餐。这一天,他刚从道具仓库出来,导演小李就一脸焦急地拦住了他。③“张叔,出大事了!”小李眉头紧锁,眼中满是焦虑,“咱们从国外请的特效团队,设备在运输途中出了严重问题,要晚到整整一天!可节目流程都安排得死死的,这可怎么是好?”④老张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心里暗自叫苦:这关键时刻掉链子,可真够要命的!但他还是强装镇定,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安慰道:“别急,小李,办法总比困难多,我来想想辙。”⑤老张深知此事刻不容缓,他发动了自己所有的人脉关系,四处打听。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每一次拨通都带着满满的期待,每一次挂断又可能伴随着一丝失望。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下,他联系上了本地一个小有名气的特效团队。他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立刻火急火燎地赶了过去。⑥见到团队负责人,老张满脸堆笑,言辞恳切:“老弟,这次真得麻烦你们帮个大忙!春晚可是全国人民的大联欢,现在就指望你们救场了!”他详细地介绍了情况,又是承诺丰厚的报酬,又是保证后续的合作机会,好说歹说,磨破了嘴皮子,对方才勉强答应帮忙。⑦然而,现实却给了老张沉重一击。当特效团队到现场一试,效果远远达不到春晚的高标准,与原本的预期相差甚远。老张急得额头上青筋暴起,不停地在后台踱步,嘴里喃喃自语:“这可咋办?这可咋办……”⑧就在老张焦头烂额、无计可施的时候,负责灯光的小王像一阵风似的跑了过来,神秘兮兮地说:“张叔,我有个大胆的想法。咱先别纠结特效了,用简单的灯光配合音乐,营造出独特的氛围,说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⑨老张眼睛猛地一亮,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立刻拉着小王去找导演小李商量。小李一开始面露犹豫之色,毕竟这是个大胆的尝试,风险不小。但老张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坚定的信心,极力劝说,详细阐述了方案的可行性。最终,小李被说服,同意了这个大胆的计划。⑩整个团队齐心协力,一夜未眠。灯光师们全神贯注地调试着每一盏灯,音响师们反复调整着音乐的节奏和音量,大家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终于,在黎明破晓之时,新的灯光与音乐完美融合,呈现出令人惊叹的效果。众人围在屏幕前,看着那美轮美奂的场景,都不禁发出阵阵赞叹。老张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11春晚直播当晚,现场气氛热烈到了极点。老张在后台一刻也不敢松懈,眼睛紧紧盯着舞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突然,他发现一个演员的服装出了问题,衣服上的装饰掉了好几颗,这要是上了台,可就出大丑了!老张眼疾手快,立刻拿起针线冲了过去。12“孩子,别慌,张叔给你缝上,误不了事儿!”老张一边安慰着惊慌失措的演员,一边熟练地穿针引线。他的双手虽然有些粗糙,但动作却十分敏捷,不一会儿,就把衣服缝得完好如初。演员感激地看了老张一眼,深吸一口气,自信满满地走上舞台,表演得精彩绝伦。13演出圆满结束,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所有人都如释重负,欢呼雀跃。老张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看着热闹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他回想起这些天的日夜操劳,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以及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的每一个瞬间,心中满是感动。14这时,导演小李走了过来,重重地拍了拍老张的肩膀,激动地说:“张叔,多亏了您啊!要是没有您,这场春晚真不知道要出多少乱子!您可是我们的大功臣!”15老张笑了笑,摆了摆手说:“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春晚就像咱老百姓的年夜饭,再难也得顺顺利利、热热闹闹的。”16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老张默默地离开了。他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即将画上句号,但这个春晚,将成为他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珍贵回忆。走在回家的路上,街边的灯火闪烁,他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满足。他想,生活就如同这春晚,有欢笑,有泪水,有挫折,也有希望。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17回到家,老张打开电视,正好看到重播的春晚。他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里那熟悉的场景,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这一夜,他睡得格外香甜,梦里都是春晚那热闹非凡的画面。6.(3分)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将老张在电视台的岁月比作厚重的故事书,形象地表现出他多年来的坚守与付出,为后文他在春晚筹备中的努力做铺垫。B.小李向老张求助时“眉头紧锁,眼中满是焦虑”,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出他在面对特效团队设备延误问题时的焦急心态。C.老张在寻找特效团队过程中,电话拨通时满怀期待,挂断时可能失望,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他解决问题的艰难和执着。D.小说结尾老张认为春晚像老百姓的年夜饭,再难也要顺顺利利,体现出他对春晚特殊意义的理解,也反映出他性格中固执的一面。7.(3分)关于小说中灯光方案取代特效的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王提出灯光配合音乐营造氛围的想法,是情节的重要转折点,使故事有了新的发展方向。B.小李一开始的犹豫,既符合他作为导演对节目效果的谨慎态度,也侧面烘托出这一方案的风险性。C.这一情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突出小王的聪明才智,与老张的形象塑造关系不大。D.团队齐心协力调试灯光和音乐,最终呈现出令人惊叹的效果,展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8.(4分)小说中老张在面对春晚筹备中的各种问题时,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9.(6分)著名作家莫言曾说:“好的小说要能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人性的光辉与生活的哲理。”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转龙弯,谓之“埋祟”而罢。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东京梦华录·除夕》材料二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凡饮酒次第,从小起。--《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材料三《清嘉录·拜年》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门首设籍,书姓氏,号为“门簿”。鲜衣炫路飞轿生风静巷幽坊动成哄市。薄暮至人家者,谓之“拜夜节”。初十日外,谓之“拜灯节”。故俗有“有心拜节,寒食未迟”之谑。琳宫梵宇,亦交相贺岁。或粘红纸袋于门以接帖,署曰“接福”,或曰“代僮”。--《清嘉录·拜年》10.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鲜[A]衣炫[B]路[C]飞轿[D]生风[E]静巷[F]幽[G]坊[H]动成[I]哄市。11.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与统编版高中课本文言文实词含义对比,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辟山臊恶鬼”中的“辟”,与《劝学》中“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的“然”用法不同。“辟”在这里是“驱赶、躲避”之意,而“然”是“这样”的意思。B.“长幼悉正衣冠”中的“悉”,与《桃花源记》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悉”意思相同,都是“全、都”的意思。C.“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中的“谒”,与《过秦论》中“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的“制”用法不同。“谒”是“拜访”之意,“制”是“控制、统治”的意思。D.“薄暮至人家者”中的“薄”,与《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薄”意思不同,前者是“迫近、接近”,后者是“浅薄”的意思。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详细描绘了宋代宫廷除夕举行大傩仪的盛大场面,众多人员参与,装扮各异,仪式结束后还有“埋祟”的环节。B.材料二介绍了正月初一的诸多习俗,从早起爆竹驱鬼,到依次拜贺、饮酒进食等,体现了古人对新年的重视。C.材料三描述了清代拜年的习俗,男女先拜家长,然后外出拜访亲友,还有拜夜节、拜灯节等不同时间的拜年说法。D.这三段材料都围绕新年习俗展开,材料一侧重宫廷,材料二侧重民间日常习俗,材料三侧重拜年这一具体行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2)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14.请根据三段材料,概括古代新年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体现了古人怎样的文化心理?(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守岁》李世民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描绘了傍晚时分,宫殿被夕阳余晖笼罩,新年的华丽装饰使宫殿更加绮丽的景象。B.颔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寒辞”“暖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去春来的变化。C.颈联通过描写台阶上梅花的香气和盘中蜡烛的红色,营造出了温馨、祥和的氛围。D.全诗语言华丽,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期待和对盛世的赞美之情。16.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与春晚所表达的情感有哪些相通之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春节佳节,人们载歌载舞,热闹欢腾,让人想起《观舞记》中对舞蹈的精彩描写,也会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乐声与舞蹈般美妙的句子“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仿佛能看到舞者随着乐声翩翩起舞的美妙姿态。(2)除夕之夜的热闹宴会与歌舞之景,恰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虽不是专门写除夕却有着类似热闹氛围的场景“,,千骑卷平冈”,那种万人空巷、热闹非凡的场面如出一辙。(3)热闹的元宵宴会与歌舞,恰似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描绘的“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展现出一片繁华热闹、宴乐歌舞的盛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2025年春晚的舞台设计令人眼前一亮。舞台以“中国梦・团圆年”为主题,运用了大量的科技元素。LED屏幕打造出的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完美融合,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在舞蹈节目《梦幻星空》中,演员们在虚拟的星空背景下翩翩起舞,星星闪烁,星云流动,①。整个舞台设计不仅展现了现代科技的魅力,更②,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20.请以“2025年春晚舞台设计”为开头,对上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春晚小品是观众喜爱的节目类型之一。2025年春晚的小品《温暖的社区》,以社区生活为背景,讲述了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故事。小品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演,展现了社区生活的温馨场景,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同时,传递了积极的价值观念,如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等,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21.结合文本,分析小品传递积极价值观念的意义。(4分)22.请根据上面这段文字,为2025年春晚小品《温暖的社区》写一段推荐语,要求语言简洁,突出小品的特点和价值,不超过80字。(5分)四、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5年春晚中,诸多节目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和时代精神。其中舞蹈《千年丝路》再现了丝绸之路的繁华,传递着文化传承与文明交流的理念;小品《家的方向》讲述了异乡打工人的团圆梦,展现了亲情的珍贵与坚守的意义;戏曲节目《蛇仙传奇》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创新相结合,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请从上述节目中选择一个,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以“从春晚节目看文化与生活”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解析1.C(“使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达到顶峰”说法错误,材料只是说影响力与日俱增)2.C(A项“只能”说法太绝对;B项“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D项“已经被世界完全接受”错误)3.C(材料二强调春晚作为文化传播窗口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国书法艺术在国际上举办展览体现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与材料二观点相符)4.(1)材料一主要介绍了2025年春晚舞蹈《山河画境》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舞蹈艺术融合,通过舞者的身姿和水袖动作勾勒山水画卷,展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美学意境,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解析:概括材料内容,首先要明确材料的核心对象,这里是2025年春晚舞蹈《山河画境》。然后梳理其关键信息,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融合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舞蹈艺术,实现方式是舞者的身姿、水袖动作和音乐配合,呈现的效果是展现山水画美学意境,深层意义是传递对自然和生活的情感。这几个要点涵盖了从形式到内涵,完整地概括了材料一,每点1分,共4分。(2)春晚节目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像《山河画境》这样的节目,创新地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融合,以生动的表演展现传统文化的美学意境和深刻内涵,让观众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通过“海外千屏”工程以及跨文化融合的节目,如《东西雅韵》,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国际舞台,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解析:回答此问题,要从材料中分别找出春晚节目在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的体现。从传承角度,以《山河画境》为例,它融合传统艺术形式,展现文化内涵,让观众感受文化魅力,促进传承,这部分可得2分。从发展角度,“海外千屏”工程和跨文化节目如《东西雅韵》,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这部分也可得2分。两方面完整回答,才能全面阐述春晚节目对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作用。5.(1)相同点:二者都实现了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山河画境》融合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舞蹈艺术,《东西雅韵》融合京剧与西方歌剧元素,都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全新艺术体验(2分)。不同点:《山河画境》是中国传统艺术内部的融合,重在展现传统文化的美学意境和情感内涵;《东西雅韵》是中西方艺术的融合,更强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2分)。对文化发展的意义:促进文化创新,激发文化活力;推动传统文化传承,让传统文化以新形式走进大众视野;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包容,推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2分)。答题思路:首先需要从材料中找出《山河画境》和《东西雅韵》关于艺术融合的具体描述,然后对比分析得出异同点。对于文化发展的意义,要从文化创新、传承、交流等宏观角度思考,结合两个节目的特点阐述。得分要点:相同点(2分):准确指出两者都实现了不同艺术形式融合,且带来新体验,如“二者都实现了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山河画境》融合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舞蹈艺术,《东西雅韵》融合京剧与西方歌剧元素,都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全新艺术体验”,得2分;只提及融合,未阐述体验,得1分。不同点(2分):清晰阐述《山河画境》是传统艺术内部融合,重意境内涵;《东西雅韵》是中西方艺术融合,重文化交流碰撞,如“《山河画境》是中国传统艺术内部的融合,重在展现传统文化的美学意境和情感内涵;《东西雅韵》是中西方艺术的融合,更强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得2分;只说清楚一方融合特点,得1分。对文化发展意义(2分):从创新、传承、交流角度全面阐述,如“促进文化创新,激发文化活力;推动传统文化传承,让传统文化以新形式走进大众视野;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包容,推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得2分;阐述角度单一或不完整,得1分。(2)传播范围扩大:“海外千屏”工程使春晚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共场所大屏展示,让世界更多人有机会接触中国文化,打破地域限制,极大拓展了中国文化传播范围(2分)。传播内容丰富:通过《东西雅韵》等节目,将京剧等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融合展示,既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丰富了传播内容的层次和内涵(2分)。传播效果提升:跨文化融合节目带来全新视听体验,引发海外观众关注和热议,如《东西雅韵》成为海外观众热议焦点,提升了中国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了文化的有效交流与理解(2分)。答题思路:从文化传播的范围、内容、效果等关键要素出发,依据材料中对“海外千屏”工程及相关节目(如《东西雅韵》)的介绍,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积极影响。得分要点:传播范围扩大(2分):说明“海外千屏”工程使展示范围变广,打破地域限制,如“‘海外千屏’工程使春晚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共场所大屏展示,让世界更多人有机会接触中国文化,打破地域限制,极大拓展了中国文化传播范围”,得2分;表述不完整,得1分。传播内容丰富(2分):阐述节目融合展示丰富内容层次,体现文化包容性,如“通过《东西雅韵》等节目,将京剧等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融合展示,既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丰富了传播内容的层次和内涵”,得2分;未结合节目分析,得1分。传播效果提升(2分):指出节目引发关注热议,提升吸引力和影响力,如“跨文化融合节目带来全新视听体验,引发海外观众关注和热议,如《东西雅韵》成为海外观众热议焦点,提升了中国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了文化的有效交流与理解”,得2分;效果阐述不具体,得1分。6.D。“反映出他性格中固执的一面”表述错误,这里体现的是老张对春晚圆满举办的重视以及他顾全大局、积极乐观的性格特点。7.C。这一情节不仅突出了小王的聪明才智,更体现了老张善于倾听、勇于尝试新方案的特点,同时展现了团队合作攻克难题的过程,对老张形象塑造有重要作用。8.一开始老张负责春晚后勤保障,满心期待,充满干劲;当得知特效团队设备延误时,他暗自叫苦但强装镇定;四处寻找特效团队时,满怀期待又不断失望;新特效团队效果不佳时,他焦急万分、焦头烂额;小王提出灯光方案时,他看到希望并积极争取;方案成功后,他欣慰放松;春晚直播时,他高度紧张;演出结束后,他感慨万千,内心充满温暖和满足。【解析】满心期待:原文“老张在电视台的岁月……他满心期待着能在台里留下一段值得铭记的佳话”,表明他刚负责春晚后勤保障时,对这份工作充满期待,内心充满干劲。暗自叫苦但强装镇定:“老张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心里暗自叫苦……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安慰道”,体现出他得知特效团队设备延误时内心焦急,但为了安抚小李,强装镇定。满怀期待又不断失望:“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每一次拨通都带着满满的期待,每一次挂断又可能伴随着一丝失望”,生动地展现出他寻找特效团队过程中的复杂心情。焦急万分、焦头烂额:“老张急得额头上青筋暴起,不停地在后台踱步,嘴里喃喃自语:‘这可咋办?这可咋办……’”,这些描写充分表现出他在新特效团队效果不佳时的焦急状态。看到希望并积极争取:“老张眼睛猛地一亮……极力劝说,详细阐述了方案的可行性”,体现出他听到小王的灯光方案时看到希望,并积极推动方案实施。欣慰放松:“老张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表明方案成功后他的心情。高度紧张:“春晚直播当晚,老张在后台一刻也不敢松懈,眼睛紧紧盯着舞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突出他在春晚直播时的紧张状态。感慨万千,内心充满温暖和满足:“老张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心中满是感动”以及“他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满足”,体现出演出结束后他的内心感受。9.从日常生活看,小说围绕春晚筹备这一常见的生活场景展开,如道具检查、餐饮供应、特效团队问题等,都是春晚筹备中可能出现的日常事务。从人性光辉看,老张在面对各种难题时,始终坚守职责,积极解决问题,展现出他的担当与责任感;团队成员齐心协力,为了春晚成功共同努力,体现出团结协作的精神。从生活哲理看,老张在经历种种困难后,感悟到生活如同春晚,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挫折也有希望,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克服困难,这是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深刻哲理。【解析】从日常生活挖掘:小说以春晚筹备为背景,像老张检查舞台道具、催餐饮供应,以及特效团队设备出问题等情节,都是春晚筹备过程中常见的、贴近日常生活的场景,让读者感到熟悉和亲切。挖掘人性光辉:老张面对各种困难,始终坚守岗位,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如四处联系特效团队,体现出他的担当和责任感;团队成员为了春晚成功,齐心协力调试灯光和音乐,一夜未眠,展现出团结协作的美好品质,这些都是人性光辉的体现。挖掘生活哲理:老张在经历了春晚筹备的种种困难后,感悟到“生活就如同这春晚,有欢笑,有泪水,有挫折,也有希望。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这是从生活经历中提炼出的深刻哲理,能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补充材料】芦芙荭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职于商洛市文艺创作研究室。芦芙荭的作品《每个门槛下面都有一把钥匙》曾出现在高考复习资料中。以下是关于这篇文章在高考题中的一些考点及芦芙荭的代表作和荣誉介绍:《每个门槛下面都有一把钥匙》高考考点人物形象分析:分析顺子的人物形象,包括他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如从为救母亲铤而走险的无奈,到出狱后面对家乡和母亲遗物的复杂情感等。主题思想探究:探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如人性的善良与挣扎、邻里之间的温情、对犯错与救赎的思考等。情节作用分析:思考小说中一些关键情节的作用,比如顺子摸到门槛下三年未动的钥匙这一情节,对表现人物、推动故事发展以及烘托主题的作用。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如“正是黄昏,在地里干活的村里人都开始回家”等环境描写,对营造氛围、暗示人物心情等方面的作用。代表作《一只鸟》:是其具有代表性的微型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深刻的主题。《三叔》:也是他的优秀小小说作品。《目击证人》:中篇小说,原刊于《延河》2021年第2期。《吹小号的男人》:短篇小说。获得荣誉微型小说《一只鸟》入选加拿大大学教材。微型小说《一只鸟》《三叔》分获1995-1996年度、1999-2000年度中国优秀小小说作品奖。短篇小说《吹小号的男人》入围柳青文学奖。中篇小说《目击证人》获第六届柳青文学奖。10.鲜衣炫路/飞轿生风/静巷幽坊/动成哄市。11.D(“薄暮至人家者”中的“薄”和《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薄”意思都是“迫近、接近”)12.D。材料二并非侧重民间日常习俗,而是正月初一这一新年特定时间的习俗。13.(1)这天夜里,宫中爆竹声震耳欲聋,呼喊声传到宫外。士大夫和平民百姓的家庭,围坐在火炉旁,通宵不睡觉,称之为“守岁”。(“山呼”“达旦”“寐”各1分,句子大意1分)(2)甚至有一整年都不交往的人,在这个时候也相互登门拜访。(“至”“接”“往拜于门”句式各1分,句子大意1分)14.请根据三段材料,概括古代新年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体现了古人怎样的文化心理?(3分)参考答案:习俗有除夕大傩仪驱祟、守岁,正月初一早起爆竹驱鬼、拜贺、饮酒进食、拜年等。体现了古人驱邪避灾、祈求平安健康、重视亲情和人际交往、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的文化心理。译文:材料一到了除夕这天,皇宫中举行大傩仪式,参与的都是皇城亲事官。各个班次的值班人员戴着假面具,穿着绣有彩色图案的衣服,手持金枪和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材魁梧,身着全副金镀铜甲,装扮成将军。又安排两位镇殿将军,也都披甲戴盔,装扮成门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