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主备人备课成员设计意图本节课以《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教学内容,旨在通过诗歌教学,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学习这首诗,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感受诗人杜甫的爱国情怀,同时训练学生的朗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文化理解力。
2.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激发对家国情怀的感悟。
3.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阅读的习惯。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五年级学生对唐朝历史有一定了解,能够识别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具备一定的古诗词阅读基础,对诗歌的韵律和意境有初步感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古典文学和历史故事有较高的兴趣,喜欢通过故事了解历史。学生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但在理解古典文学深层含义和表达方式上可能存在困难。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视觉学习,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听觉和动手实践。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意象、典故和情感表达时可能感到困难,尤其是在把握诗人情感和诗歌背景方面。此外,由于古诗词的语言与现代社会存在一定距离,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时可能遇到发音和节奏上的挑战。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步骤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课文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唐朝历史背景相关的图片、地图,以及杜甫生平介绍的资料。
3.教学媒体: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歌朗诵、历史事件的视频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诗歌分析和角色扮演活动。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讲述唐朝时期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回顾唐朝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
-展示唐朝地图,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唐朝的哪些著名诗人?”
-引出杜甫,介绍杜甫的生平和诗歌成就,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典故和情感表达。
-介绍诗歌背景:讲解唐朝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跟读。
-分析诗歌结构:讲解诗歌的起承转合,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巩固练习(10分钟)
-诗歌填空:教师出示部分诗句,让学生填空,检验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
-诗歌续写:根据诗歌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诗歌的下一句。
-诗歌朗诵比赛: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现力。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意境和情感表达。
-回顾唐朝历史背景,让学生认识到诗歌与历史的关系。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古典文学,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5.作业布置(5分钟)
-课后阅读:让学生阅读杜甫的其他诗作,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
-诗歌背诵:要求学生背诵《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
-家庭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写一篇关于唐朝历史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感悟。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学生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如起承转合,以及常见的修辞手法。
-学生对唐朝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将诗歌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
2.能力提升:
-学生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通过诗歌分析和讨论,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
-学生在续写诗歌和写短文的过程中,提升了语言表达和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
-学生通过学习杜甫的诗歌,感受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心。
-学生对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尊重他人意见,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4.价值观培养:
-学生通过学习杜甫的诗歌,认识到忠诚、正直、爱国等价值观的重要性。
-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过程中,培养了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在诗歌欣赏和创作中,学会了欣赏美、创造美,提升了审美情趣。
5.综合应用: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通过诗歌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学生在阅读其他古典文学作品时,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历史知识来评价和分析现实问题。板书设计①
《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②
1.起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重点词语:剑外、收蓟北、涕泪
2.承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重点词语:妻子、诗书、喜欲狂
③
3.转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重点词语:放歌、纵酒、还乡
4.合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重点词语: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④
诗歌背景:
-安史之乱
-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
⑤
诗歌分析:
-意象:剑外、收蓟北、诗书等
-情感:涕泪、喜欲狂、放歌、还乡等
-修辞手法:对仗、夸张等教学反思与总结今天上了《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感觉整体上效果还不错,但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讲述唐朝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对唐朝时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发现,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产生好奇心。不过,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所以在讲解诗歌背景时,我可能会需要更加详细地介绍,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在讲授新知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学习诗歌。我发现,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很有帮助。但是,我也注意到,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在巩固练习环节,我通过填空、续写等练习,让学生巩固了对诗歌内容的掌握。然而,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的理解还不够到位,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诗歌情感的培养,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堂小结部分,我总结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了诗歌的韵律、意境和情感表达。我觉得这部分做得不错,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不过,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还不够熟悉,这可能是我在讲解时不够清晰导致的。
布置作业时,我让学生阅读杜甫的其他诗作,并背诵《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个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但是,我担心有些学生可能因为作业量过大而感到压力,所以我会适当调整作业难度,确保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作业。
-加强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高一下学期2月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深入了解视觉传播设计小自考考试内容及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公招试题及答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CPBA考题研究试题及答案
- 市场创新与新产品小自考试题及答案
-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2-2023年三年级下学期英语第二次学习成果监测(含答案)
- 妇科主管护师试题及答案
- 古代文学史演绎选择题及答案
- 移动互联网技术考题及答案
- 办公室平面图模板
- 分包商资格申请表(全套)
-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学反思(区级公开课)
- 移动机器人机械臂的设计
-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期末试卷c卷
- 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矩阵法)
- IPC-610C 标准讲解-文档资料
- 10kV工程交叉跨越钻越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施工方案
-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微生物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 复方地蒽酚软膏(克显龙)蒽林软膏说明书副作用不良反应高低浓度的使用方法
- 04_微生物农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