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综合管廊工程检测技术标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2/1F/wKhkGWecHLuAMoRKAAENj0O0IhM154.jpg)
![福建省综合管廊工程检测技术标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2/1F/wKhkGWecHLuAMoRKAAENj0O0IhM1542.jpg)
![福建省综合管廊工程检测技术标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2/1F/wKhkGWecHLuAMoRKAAENj0O0IhM1543.jpg)
![福建省综合管廊工程检测技术标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2/1F/wKhkGWecHLuAMoRKAAENj0O0IhM1544.jpg)
![福建省综合管廊工程检测技术标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02/1F/wKhkGWecHLuAMoRKAAENj0O0IhM15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XXXXX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XXXXX
福建省综合管廊工程检测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inspectionofutilitytunnel
engineeringinFujianProvince
(征求意见稿)
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福建省综合管廊工程检测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inspectionofutilitytunnel
engineeringinFujianProvince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xxxxxxxx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XX-XX
主编单厦门市政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位: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省建研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批准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门:
实施日20XX年X月X日
期:
前S
本标准是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全省住房
和城乡建设行业2022年第四批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闽
建科函(2022)86号)的要求,由厦门市政管廊投资管理有限
公司、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和福建省建研工程检
测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标准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
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和地方先进标准,并在广
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有:1,总则:2.术语:3.基本规
定;4.地基与基础工程;5,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6.预
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7.防水工程;8.附属工程。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厦门市政管
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
意见和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科技与设计处
(通讯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政编码:350001)和厦门
市政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讯地址:厦门市湖里区云顶中路
2777号市政大厦8层,邮政编码:361000),以供今后修订时
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厦门市政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省建研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福建省森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星鼎建设有限公司
泉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龙岩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站
厦门市政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厦门市政城建研究院有限公司
厦门海沧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市政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
惠安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黄志华商昊江杨伟张羽
史华许水音谢生龙傅崇
屈红伟陈明建邹蓉珠张东鹏
陈帆吴福顺蔡心怡张红燕
许景彬张国兴黄明东李朝晖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3.1检测范围和分类.................................3
3.2检测工作的基本程序及要求.......................4
3.3检测方法和抽样方案.............................5
3.4检测报告.......................................6
4地基与基础工程......................................8
4.1一般规定........................................8
4.2地基处理.......................................8
4.3基坑支护......................................14
4.4土方工程......................................18
4.5桩基础........................................20
5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22
5.1一般规定......................................22
5.2模板工程......................................22
5.3钢筋工程......................................23
5.4混凝土工程....................................23
6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31
6.1一般规定......................................31
6.2构件运输与安装................................31
6.3构件进场......................................31
7防水工程...........................................33
7.1一般规定......................................33
7.2主体防水......................................33
7.3细部构造......................................35
7.4特殊工法结构防水..............................36
8附属工程...........................................37
8.1一般规定......................................37
8.2附属构筑物....................................37
8.3支吊架系统....................................38
8.4消防系统......................................39
8.5通风系统......................................40
8.6供电系统......................................41
8.7照明系统......................................41
8.8监控与报警系统................................42
8.9排水系统......................................44
8.10标识系统.....................................44
附表A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45
附表B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51
附录C地下连续墙超声波管布设方法....................61
附表D预应力钢绞线、锚夹具、波纹管、预应力锚杆、锚索63
附表E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68
附表F防水材料......................................71
附表G装饰装修用材料................................82
附表H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集料.........103
本标准用词说明.......................................107
引用标准名录.........................................108
附:条文说明.........................................116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s........................................................................3
3.1ScopeandClassificationforInspection..................................3
3.2ProcedureandRequirementforInspection...........................4
3.3InspectionMethodandSamplingScheme............................5
3.4InspectionReport...................................................................6
4FoundationandFoundationEngineering........................................8
4.1GeneralRequirements............................................................8
4.2FoundationRreatment............................................................8
4.3FoundationPitSupporting...................................................14
4.4EarthWorks..........................................................................18
4.5PileFoundation....................................................................20
5Cast-in-siteUtilityTunnel............................................................22
5.1GeneralRequirements..........................................................22
5.2FormworkEngineering.......................................................22
5.3ReinforcementWorks.........................................................23
5.4ReinforcementWorks.........................................................23
6PrecastUtilityTunnel...................................................................31
6.1GeneralRequirements..........................................................31
6.2ComponentTransportationandInstallation........................31
6.3Componentapproach...........................................................31
7WaterproofProject........................................................................33
7.1GeneralRequirements..........................................................33
7.2WaterproofingMainStructure............................................33
7.3DetailStructure....................................................................35
7.4WaterproofofSpecialConstructionMethodStructure......36
1
8AccessorialWorks........................................................................37
8.1GeneralRequirements..........................................................37
8.2AppurtenantStructure.........................................................37
8.3SupportandHangerSystem.................................................38
8.4FirePreventionSystem.......................................................39
8.5VentilationSystem...............................................................40
8.6PowerSupplySystem.........................................................41
8.7LightingSystem...................................................................41
8.8MonitoringandAlarmSystem............................................42
8.9DrainageSystem..................................................................44
8.10SignSystem.......................................................................44
ScheduleAConcretetestblockforload-bearingstructure...........45
ScheduleBReinforcementandconnectionjointsfbrload-bearing
structures.............................................................................................51
ScheduleCLayoutmethodofUltrasonicpipefordiaphragmwall61
ScheduleDPrestressedsteelstrand,anchorclamp,bellows,
prestressedanchorrodandanchorcable...........................................63
ScheduleEMasonrymortartestblockforload-bearingwall........68
ScheduleFWaterproofmaterial.....................................................71
ScheduleGMaterialsfordecoration..............................................82
ScheduleHCementandaggregateformixingconcreteand
masonrymortar.................................................................................103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107
ListofQuotedStandards..................................................................108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116
2
1总则
1.0.1为规范福建省综合管廊工程的检测,合理选择检测方法,
保证检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采用明挖法在建及既有综合管廊工程
的检测。
1.0.3综合管廊工程的检测,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
合国家、行业和福建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综合管廊utilitytunnel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
附属设施。
2.0.2检测inspection
为评定管廊结构工程和附属设施系统质量或鉴定既有管廊结
构及设备性能等所实施的检测工作。
2.0.3附属设施subsidiaryfacility
用于维护综合管廊正常运行的消防、通风、供电、照明、监
控与报警、给排水以及标识等系统。
2.0.4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cast-in-siteutilitytunnel
采用现场整体浇筑混凝土的综合管廊。
2.0.5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precastutilitytunnel
在工厂内分节段浇筑成型,现场采用拼装工艺施工成为整体
的混凝土综合管廊。
2.0.6附属构筑物appurtenantstructure
用于人员出入、逃生、设备吊装、检查检修、进排风的井室
结构,其对应的出口为人员出入口、逃生口、吊装口、检查口、
进风口及排风口。
2.0.7抗震支吊架seismicbracing
由锚固体、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的与建
筑结构体牢固连接的抗震支撑设施。
2
3基本规定
3.1检测范围和分类
3.1.1综合管廊工程的检测分为工程质量检测和既有管廊工程性
能检测。工程质量检测应对检测结果进行符合性判定,工程性能
检测应为工程性能评定提供检测结果。
3.1.2按工程使用周期划分,可分为建设期和运行期,按工程类
型划分,可分为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和预制拼装混凝土综合管
廊。
3.1.3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按有关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的规
定,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实施管廊工程检测:
1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检测;
2施工材料进场验收资料缺失;
3对施工质量的抽样检测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4对施工质量有怀疑或争议;
5发生质量或安全工程事故;
6未按规定进行施工质量验收的综合管廊结构。
3.1.4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既有综合管廊结构现状缺陷
和损伤、结构构件承载力、结构变形等涉及结构性能的项目进行
检测:
1达到设计使月年限要继续使用;
2受到灾害、环境侵蚀等影响管廊结构的安全性;
3对既有管廊结构的工程质量有怀疑或争议。
3
3.1.5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既有综合管廊的附属设施工
程进行检测:
1附属设施达到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周期;
2附属设施系统功能及联动功能出现明显故障。
3.1.6管廊结构的检测应为综合管廊工程的安全性评定提供真
实、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和检测结论。
3.2检测工作的基本程序及要求
3.2.1综合管廊检测工作程序宜按图3.2.1进行。
图3.2.1综合管廊检测工作程序
3.2.2综合管廊现场检测工作可接受单方委托,存在质量争议的
工程质量检测宜由当事各方共同委托或由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委托。
3.2.3初步调查应以明确委托方的检测要求和制定有针对性的检
4
测方案为目的。初步调查可采取踏勘现场、搜集和分析资料及询
问有关人员的方法。
3.2.4综合管廊现场检测应制定完备的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征
询委托方意见,并应经过内部的审定。
3.2.5综合管廊现场检测方案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工程或结构概况,包括管廊结构类型、设计、施工单位,
建造年代或检测时工程的进度情况等;
2检测目的或委托方的检测要求;
3检测依据,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等;
4检测项目、选用方法以及检测数量;
5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情况;
6检测工作进度计划;
7所需要的配合工作;
8检测中的安全与环保措施。
3.2.6现场检测获取的数据或信息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人工记录时,用专用纸质记录表格,数据准确、字迹清
晰,信息完整,不得追记、涂改,如有笔误,应进行杠改;
2仪器自动记录时,将自动记录的数据转换成专用记录格式
打印输出并经现场检测人员校对确认;
3图像信息,标明获取信息的位置和时间。
4原始记录应由检测和记录等人员签字。
3.2.7现场取得的试件或试样应予以标识并妥善保存。
3.2.8当发现检测数据数量不足或检测数据出现异常情况时,应
进行复测或补充检测,复测或补充检测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3.3检测方法和抽样方案
3.3.1检测方法和抽样规则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确定。
5
3.3.2调整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操作措施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检测单位应有相应检测操作的检测细则,并在检测方案中
予以说明;
2检测单位应事先告知委托方。
3.3.3采用自行开发或引进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该方法必须通过技术鉴定,并应具有工程检测实践经验;
2该方法应事先与已有成熟方法进行比对试验;
3检测单位应有相应的检测细则;
4在检测方案中应予以说明,必要时应向委托方提供检测细
则。
3.3.4重大工程的检测和重大灾害的评估选用非标准方法时,需
出具详细检测方案并经专家评审通过。
3.3.5建设期现浇钢筋混凝土管廊结构实体及运营期管廊结构外
观质量应全部检查,其它结构检测项目宜沿管廊长度方向每50
米抽取一个测点。
3.3.6预制拼装管廊结构检测以及管廊附属设施工程检测批抽样
样本应随机抽取,满足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的要求,抽样数量
应符合有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有关规定。
3.3.7管廊附属设施设备定期检测时应对所有设备均进行检查,
专项检测时仅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检查。
3.4检测报告
3.4.1检测成果应包括现场检测数据资料、影像资料、计算分析
资料和检测报告等。
3.4.2检测报告应结论准确、用词规范、文字简练,对于当事方
6
容易混淆的术语和概念可书面予以解释。
3.4.3综合管廊的历次检测结果应及时进行统计和对比,对管廊
结构、附属设施系统的损伤、维修、加固等建立可追溯的系统性
信息库。检测数据应根据损伤等级进行标注,建立信息分级,
便于后期数据的对比与反馈。
3.4.4检测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工程名称、概况,结构类型及外观描述;
2委托单位名称,任务来源和检测目的;
3检测依据,检测项目和数量,检测方法;
4检测仪器设备型号、特性参数、检定情况;
5检测布置图,必要的工程照片;
6检测结果,包括整理后的数据和图表及需要说明的事项;
7与检测内容相应的检测结论。
7
4地基与基础工程
4.1一般规定
4.1.1地基与基础工程包括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土方工程和桩
基础。
4.1.2地基与基础的检测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
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建筑地基处
理技术规范》JGJ7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
4.1.3非开挖法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
收规范》GB5044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及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
4.2地基处理
4.2.1换填地基应进行原材料检测、压实系数检测和地基承载力
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原材料项目、抽检频率、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表
4.2.1-1的规定:
表4.2.1-1原材料检验标准
合格判
填料种类检测参数抽检频率试验方法
定
细粒土及粉每500010000m3《铁路工程土填料种
液、塑限、击实试验、
砂、黏砂检验一次T试验规程》类、质
8
大于5mm颗粒的单位体TB10102量应符
积重、合设计
每500()m3检验一次
大于40mm颗粒的单位要求。
体积重
颗粒级配、相对密度、
大于5mm颗粒的单位体
粗粒土(除粉
积重、每10000m3检验一次
砂、粘砂外)
大于40mm颗粒的单位
体积重
颗粒级配、相对密度、
大于20mm颗粒的单位每10000m3检验一次
碎石类土体积重
每5000irP〜10000m3
击实试验
检验一次
块石类土颗粒级配每10000m3检验一次
注:1、大于5、20、4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系进行密度校正计算时应做的试验;
2、当细粒土中含粗颗粒的最大粒径大于重型击实试验筒所规定的最大粒径时,超
过尺寸的粗颗粒应做颗粒密度试验。
2压实系数检测应分层进行,在每层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
后再填铺上层。压实系数检测中,对粉土、粉质粘土、灰土、粉
煤灰换填材料的可选用环刀法进行检测;对砂石或碎石土、矿
渣、其他工业渣换填材料的可采用灌砂法或灌水法进行检测。其
取样点应选择位于每层厚度的2/3深度处。检验点数量,条形
基础下每10m〜20m不应少于1点,独立柱基、单个基础下不
应少于1点,其他基础下每50m2〜lOOn?不应少于1点;
3地基承载力检测应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方法,处理面积
3000m2以下的,每300m2检测1点;大于3000m2时,每增加
500m2增加一点,且每个单体总点数不应少于3点。其试验方
9
法、合格判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
JGJ340的规定。
4.2.2预压地基应进行地基土检测和地基承载力检测,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地基土检测应在卸载3d〜5d后进行,可采用十字剪切板试
验或静力触探试验,检验深度不应小于设计处理深度。检验数量
按每个处理分区不少于6点进行检测,对堆载斜坡处应增加检验
数量。处理后地基土的强度不小于设计值、变形指标符合设计要
求。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
JGJ340的规定;
2预压处理后应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并应符合本标准
4.2.1-3条的规定。
4.2.3压实地基应进行压实系数检测和地基承载力检测,压实系
数检测应符合本标准4.2.1-2条的规定,地基承载力检测应符合
本规范421-3条的规定。
424强夯地基应进行地基有效加固深度检测和地基承载力检
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基有效加固深度检测可采用标准贯入方法。处理面积
3000m2以下的,每500m2至少应有一个点;大于BOOOn?时,每
增加600m2增加一点,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个点。强夯地
基有效加固深度判定标准应满足设计要求。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的规定;
2地基承载力检测应符合本规范421-3条的规定。
4.2.5强夯置换地基应进行墩身密实度、墩间土的强度及地基承
载力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墩身密实度检测采用超重型或重型动力触探方法进行检
验,检验数量不应少于墩点数的3%,且不少于3点;
2墩间土的强度检测采用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的方法进
10
行检测,各抽检总数2%,每个单体工程墩间土总检验点数均不
应少于6点,有效处理深度范围内每2m取土样;
3地基承载力检测应采用超重型或重型动力触探方法进行检
验,检验数量不应少于墩点数的3%,且不少于3点;
4以上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
检测技术规范》JGJ340的规定。
4.2.6注浆地基应进行原材料检测、加固质量检测及地基承载力
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原材料项目、抽检频率、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附录
H的规定;
2硅化注浆地基应采用动力触探或其他原位测试检测加固土
均匀性,工程设计有要求时,采用室内试验检测压缩性和湿陷
性;
3碱液注浆地基应采用开挖或钻孔取样对加固土体的无侧限
抗压强度和水稳性进行检测;
4水泥注浆地基应采用标准贯入、轻型动力触探、探地雷达
法、面波等方法检测加固土体的均匀性,采用室内试验检测土体
压缩性、强度或渗透性。
5标准贯入、轻型动力触探的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的规定;探地雷
达法、面波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标
准》CJJ/T7的规定。
6注浆地基加固质量检测取样点应位于相邻注浆孔处理有效
范围结合处。注浆检验点不应少于注浆孔数的2%〜5%,检验点
合格率小于80%时,应对不合格的注浆区实施重复注浆。
7地基承载力检测应符合本规范421-3条的规定。
4.2.7振冲碎石桩和沉管砂石桩复合地基应进行桩身密实度、桩
间土密实度、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1
1桩身密实度应采用动力触探进行检测,检测数量为桩孔总
数2%,且不少于3根。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
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的规定,桩身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
求;
2桩间土密实度应采用标准贯入法、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
探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检测数量为桩孔总数的2%,且不少于
3处,检测位置应设在正三角形或正方形中心,桩间土密实度应
符合设计要求。其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检测
技术规范》JGJ340的相规定,合格判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TB10410的规定;
3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应符合本规范4.2.1-3条的规定。
428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和旋喷桩复合地基应进行桩身完整
性、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身完整性检测应在施工完成28d后,采用双管单动取样
器在桩径方向1/4处、桩长范围内垂直钻孔取芯,观察桩体完整
性、均匀性,取不同深度的不少于3个试样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
验,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水泥土搅拌桩完
整性、均匀性、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宜在成桩28d后,采用单桩静载荷试
验与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进行检测,检测检测数量不小于总桩数
的2%。,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少于3点。其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的规定。
4.2.9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应进行桩体填料平均压实
系数、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桩体填料平均压实系数、平均挤密系数应采用密度试验,
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的
规定;
12
2桩体填料平均压实系数随机抽检总桩数1%,且不得少于
9根,桩长范围内沿桩身每2m取土样,桩体填料平均压实系数
20.97;
3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检测探井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0.3%,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得少于3个,桩长范围内沿桩身每2m
取土样,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合格判定满足设计要求。
4复合地基承载力采用静载试验检测,抽检频率为总桩数
1%,且不少于3根,其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的规定。
4210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或桩体填料平均
压实系数、桩身强度、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并应
符合以下规定:
1当桩体强度大于8MPa时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抽检频率为总桩的10%,且不少于3根,低应变法的试验方
法、合格判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
JGJ340的规定;当桩体强度小于8MPa时采用环刀法检测桩体
填料平均压实系数,试验方法、抽检频率、合格判定应符合本标
准429-1、4.1.9-2条的规定。
2桩身强度采用28d试块抗压强度进行检测,抽检频率为总
桩数0.5%,且不少于3根,桩身强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
3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应符合本标准429-4
条的规定。
4.2.1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单桩承载
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身完整性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抽检频率为总桩数的
20%,且不少于10根。每根柱子承台下的桩不应少于1根,其
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
范》JGJ340的规定。
13
2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应符合本标准4.2.9-4
条的规定。
4.2.12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的检测内容应包括桩身密实度、桩间
土密实度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桩身及桩间土密实度检测,采用重型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
试验进行检测,抽检总桩数2%,每个单体工程桩身及桩间土总
检验点数均不应少于6点,桩长范围内沿桩身每2m取土样。其
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
的规定,桩身及桩间土密实度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对不合格的区
域应重复处理。
2复合地基承载力采用平板载荷试验进行检测,检测数量不
得少于总桩数的1%,且每个单体工程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不得
少于3点,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
检测技术规范》JGJ340的规定。
4.2.13微型桩加固复合地基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单桩承载力及复
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微型桩加固复合地基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抽检
频率为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每根柱子承台下的桩不
应少于1根,其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
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的规定。
2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应符合本标准429-4
条的规定。
4214抗浮桩应进行桩身抗裂性能检验;抗浮锚杆、抗浮桩应进
行抗拔试验。
4.3基坑支护
4.3.1围护桩(含冠梁)见证取样和送检检测对象应包括混凝土
14
材料、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材料;工程实体质量和使用功
能的检测内容应包括桩身完整性、冠梁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体、冠梁混凝土材料除混凝土试块强度外的检测参数、
抽检频率、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2桩体混凝土试块强度抽检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配合比混凝土试件每5根不应少于1组;
2)直径大于1m或单桩混凝土量超过25m3的桩,每根桩应
留置1组试件,直径小于或等于1m或单桩混凝土量不超过
25m3的桩;
3)每灌注台班不应少于1组试件。
3冠梁混凝土试块抽检频率每台班或每10()m3混凝土取样不
应少于1组。
4抗渗等级要求的尚应留置抗渗等级检测试件应符合本规程
附录A的规定。
5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材料检测参数、抽检频率、试
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6桩身完整性检测,桩长小于30m时,可采用低应变法或声
波透射法;桩长大于等于30m时,宜采用声波透射法,试验方
法、合格判定应符合本规范第452节的规定,每个基坑检测数
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5根;
4.3.2地下连续墙(含冠梁)见证取样和送检对象应包括混凝土
材料、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材料;工程实体质量和使用功
能的检测内容应包括地下连续墙墙体混凝土质量、冠梁混凝土强
度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材料每lOOn?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不应少于1组,
且每幅槽段不应少于1组;每5幅槽段且不大于500m3的混凝土
抗渗试块不应少于1组;其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按本规范附录
15
A的规定;
2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材料检测参数、抽检频率、试
验方法、合格判定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3地下连续墙墙体混凝土质量检测应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检
测,检测数量不得小于同条件下总槽段数的20%,且不应少于3
幅墙段,每个检测墙段的预埋超声波管数不应少于4个,并宜按
附录C的要求进行布设。
433喷锚护壁的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检测项目应包括混凝土材
料、锚索(锚杆、土钉)材料、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材
料、孔内锚固砂浆材料;工程实体质量和使用功能的检测项目应
包括锚索(锚杆、土钉)抗拔承载力,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材料的检测参数、抽检频率、试验方法、合格判定
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2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材料的检测参数、抽检频率、
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3孔内锚固砂浆材料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每1001/砂
浆为一检验批,不足lOOnf按一个检验批计取;
4土钉的抗拔承载力检测数量不应少于土钉总数的1%,且
同一土层中土钉检测数量不应小于3根;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规定;
434钢筋混凝土横撑支护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检测对象应包括混
凝土材料、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材料•;工程实体质量和使
用功能的检测内容应包括混凝土现场强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材料的检测参数、抽检频率、试验方法、合格判定
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2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材料检测的检测参数、抽检频
率、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3混凝土现场强度检测抽检频率、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
16
合本规范规范第5.4.8条的规定。
4.3.5锚杆支护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检测对象应包括锚杆钢筋(含
焊接与机械连接)、钢绞线(含锚具、夹具)材料、浆体材料、
波纹管材料检测;工程实体质量和使用功能的检测内容包括锚杆
抗拔承载力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材料的检测参数、抽检频率、
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2钢绞线(含锚具、夹具)材料检测参数、试验方法、合格
判定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抽检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捻制的钢绞线应为
一检验批,每检验批重量不应大于60t:
2)同一批原材料、同一生产工艺的锚具、夹具为一检验
批,每检验批不应超过2000套。
3浆体材料中的混凝土材料检测参数、抽检频率、试验方
法、合格判定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砂浆材料检测参
数、抽检频率、试脸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的规
定。
4波纹管材料检测的检测参数、抽检频率、试验方法、合格
判定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
5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试验方法、合格判断应按现行国家标
准《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的规
定,其抽检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永久性锚杆工程、临时性锚杆工程当采用任何一种新型
锚杆或锚杆用于从未用过的地层时,应进行锚杆基本试验,锚杆
基本试验的地层条件、锚杆杆体和参数、施工工艺应与工程锚杆
相同,且试验数量不应少于3根;
2)工程锚杆应进行验收试验,试验数量应占锚杆总量5%
且同一土层中的锚杆数量不应少于3根的锚杆应进行多循环张拉
17
验收试验。
436桩间网喷混凝土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对象应包括喷射混凝土
材料、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材料;混凝土材料检测参数、
抽检频率、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材料检测参数、抽检频率、试验方
法、合格判定等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4.4土方工程
4.4.1土石方回填检测内容应包括回填材料密实检测、压实度检
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回填材料检测抽检频率应符合卜列规定:
条件相同的回填材料,每铺筑1000m2,应取样一次,每次取样
至少应做两组测试;回填材料条件变化或来源变化时,应分别取
样检测。
2压实度均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表441
的规定。当压实度不合格时应重复碾压,复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
一层回填。
表441综合管廊土方回填质量
最低压实度(%)检查数量
序检查
项目重型击轻型击
号范围点数方法
实标准实标准
1石灰土类垫层9395100每层用环
胸腔管侧8790两井每侧刀法
沟槽
部分管顶以上500mm87±2(轻型)之间一组检查
在路
2>90(轻或(每或采
基范
其余部分型)或1000组3用现
围外
按设计nV点)行国
18
要求家标
不宜压准
实,预«±
农田或绿地范围表层500mm范围内留沉降工试
量,表验方
面整平法标
管侧8790准》
管顶以上250mm87±2GB/T
胸腔(轻50123
部分型)中其
他方
法。
沟槽
由路快速路及主干路9598
在路
3槽底<800次干路9395
基范
算起支路9092
围内
的深>快速路及主干路9395
度范800-1次干路9092
围500支路8790
(mm>快速路及主干路8790
)1500次干路8790
支路8790
注:表中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和轻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分别
以相应的标准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为100%.
442混凝土垫层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检测对象应为混凝土材料,
其检测参数、抽检频率、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的规定。
19
4.5桩基础
451基桩取样和送检检测项目应包括混凝土材料、钢筋(含焊
接与机械连接)材料;混凝土材料检测参数、抽检频率、试验方
法、合格判定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钢筋(含焊接与机
械连接)材料检测参数、抽检频率、试验方法、合格判定等应符
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452桩身完整性试验方法应包括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
法等,应按下列要求采用相应试验方法:
1桩径不小于1.2m或桩长不小于25m的基桩,应采用声波
透射法,其他情况应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当采用低应变
法或声波透射法判定的桩身缺陷可能影响桩的承载力时,应采用
钻芯法进行补充检测,补充检测的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
不应少于3根。
2桥桩、结构桩,桩基应进行100%的完整性检测,各种试
验方法的选定应具有代表性和满足工程检测的特定要求;重要工
程的钻孔灌注桩应埋设超声波管,检测的桩数不应少于50%:
其他建筑物结构桩:建筑基桩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基条件复
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交底的灌注桩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
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
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根,每个柱下承台检测桩数不
应少于1根;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或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大直径灌注
桩,应在规定的检测机数范围内,按不少于总桩数10%的比例
采用声波透射法或钻芯法检测。其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规定。
3(试桩、工程桩)桩基承载力,试桩,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
验桩检测应宜居设计确定的基桩受力状态,采用相应的静载试验
方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检测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在同一
20
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当预计工程桩数小于5()根时,检测数量
不应少于2根。工程桩检测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桩基分项工程总
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检测数
量不应少于2根。其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规定。
21
5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
5.1一般规定
5.1.1钢筋混凝土结构见证取样的检测项目、抽检频率、试验方
法、合格判定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5.1.2现浇钢筋混凝土综合管廊质量检测分为模板分项工程、钢
筋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检测项目、抽检频率、试验方
法、合格判定除符合本规程此章节的规定,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
5.1.3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应采用预拌混凝土,其原材料质
量、制备的检测项目、抽检频率、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有关规定。
5.2模板工程
5.2.1模板检测内容应包括模板及支架原材检测、安装质量检
测、模板的起拱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及支架原材检测)在同一检验批内,梁构件应抽取
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板构件应按有代表性的的自
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
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模板的起拱)在
同一检验批内,按照展开面积20m2/处,检查总数量的10%,且
不应少于3处。
2模板和支架结构的检测内容应包括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检
测,其抽检频率、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
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等标准的规定。
3穿墙螺栓的检测项目、抽检频率、试验方法、合格判定应
22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穿墙防水对拉螺栓套具》JG/T478的
规定。
4模板的起拱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
范》GB50666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53钢筋工程
5.3.1钢筋材料及连接接头的检测项目、抽检频率、试验方法、
合格判定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
5.3.2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安装位置和
锚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安装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5.3.2的规定,受力钢筋迎水面和背水面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
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过表5.3.2中数值1.5倍的尺寸
偏差。
表532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长、宽*10尺敏
绑扎钢筋网
网眼尺寸±20尺量连续三档.取出大偏旁值
±10尺量
绑扎钢筋处架
宽、高±5尺量
锚囱氏度-20尺量
纵向受力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动器材前台工作总结
- 美术课教学创新策略计划
- 网络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全向条码扫描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快速部署式负压帐篷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液压驱动气举阀系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风机叶片运输车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汽车振动台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无塑食品软包涂层纸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紫外波段高光谱成像(HSI)设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
- 导播理论知识培训班课件
- 电厂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四大名绣课件-高一上学期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 起重机械生产单位题库质量安全员
-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试题
- 2023年高考英语考前必练-非谓语动词(含近三年真题及解析)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与案例分享
- 全国职工拔河比赛执行方案
- 冶金厂、轧钢厂工艺流程图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5课民航服务人员下行沟通的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